•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初高中銜接的支點—化學語言的重構(gòu)

      2014-04-03 10:07葛明海
      化學教與學 2014年3期
      關(guān)鍵詞:銜接教學

      葛明海

      摘要:文章針對學生在學習“化合物及反應” 中的困惑進行教學反思,依據(jù)課程標準要求提出了“從元素符號到反應的化學語言重構(gòu)”的教學設(shè)計理念,用實例表明了“寬基礎(chǔ)重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闡述了如何“從內(nèi)容到本質(zhì)” 思維認識。

      關(guān)鍵詞:銜接;化學語言重構(gòu);教學

      文章編號:1008-0546(2014)03-0041-02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2013年江蘇化學學業(yè)水平測試的結(jié)束,反思多月走過艱辛,離子反應和元素化合物知識好像兩座大山橫于學生特別是“學困生”的面前。學生普遍感到元素化合物知識“繁、亂、雜、難”,教師羅列化學反應事實,學生死記硬背化學方程式,課堂上熱熱鬧鬧,課后忘的所剩無幾;基本的獨立、自主探究的意識沒有形成,更不用說通過學習具備了較強的分析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僅是一些典型的化學事實,(如物質(zhì)的物理、化學性質(zhì),用途及物質(zhì)與生活、社會的聯(lián)系),層次相對較低,我們的學生為什么如此困惑?

      二、原因分析

      1. 教材無論在內(nèi)容選擇上,還是在結(jié)構(gòu)編排上,都存在著種種先天不足

      (1)初中教材規(guī)律的隱性呈現(xiàn)

      左圖[1]表示鹽酸和氫氧化鈉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不僅隱含了酸與堿的電離,隱含了復分解反應“交換”的內(nèi)涵,還隱藏了離子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沒有深入的思考和對中學教材的全面把握,教師很難挖掘得全面。

      (2)初中教材某種缺陷

      教材中只涉及氨水、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鈣[1]等堿,卻沒有介紹高中教學中需要的“氫氧化鋇”,而氫氧化鋇溶液與稀硫酸反應卻是離子反應概念建立的最佳實例。

      (3)高中教材的某些內(nèi)容因為初中教材的刪減而突然出現(xiàn)

      堿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在初中課本已經(jīng)不出現(xiàn)了,人教版《化學1》 P59頁突然出現(xiàn)“FeO、Fe2O3是堿性氧化物[2]”;P58頁也出現(xiàn)“氧化鋁難溶于水,卻能溶于酸與強堿。它溶于強堿時,生成物是偏鋁酸鹽和水。因此,氧化鋁是兩性氧化物”[2]。由于氯化鈉固體是否導電實驗的缺失,氯化鈉晶體中陰陽離子緊密結(jié)合便失去了必要的基礎(chǔ),也就無法運用微觀離子圖解釋電離(見下圖[2])。

      顯然,教材在結(jié)構(gòu)編排上存在先天不足,個別內(nèi)容脫離學生認知基礎(chǔ);從而導致思維不暢,可從宏觀到微觀恰是學生的認知“死穴”,教材以氯化鈉的緊密堆積做電離起點,教學時總覺得學生了解的少了點什么。知識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缺少必要的鋪墊,離子反應就少必要的理解環(huán)境,銜接是“必需”的。

      2. “初中”與“高中”銜接的“省略”或“錯位”

      教學銜接的“省略”或“錯位”的原因有:第一,教高一的教師一開學就要準備分組實驗,工作很忙,即使銜接,銜接的主要方向也是實驗;第二,很多教師用“課時少”做借口,無暇顧及銜接問題;第三,缺乏課程的整體把握和對核心內(nèi)容的本質(zhì)理解,生怕“自找麻煩”。 離子反應及元素化合物教學便缺少必要的理論與規(guī)律支撐。

      三、問題解決

      進入高中,學生心態(tài)輕松了,高中的化學學習才能比較輕松,因而第一次課是新的起點,起點必須低。在分析初高中化學的異同、學習方法區(qū)別后,重點針對初中化學缺失進行銜接。筆者以元素符號為引子,進行面對面的銜接,實現(xiàn)化學語言的重構(gòu)。

      1. 挖掘初高中銜接點,實現(xiàn)由元素到化合物到反應的銜接

      影響學習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知道什么,初中畢業(yè)生所掌握的化學基本知識經(jīng)過兩個多月時間的沖刷,已殘缺不全,幫助學生重構(gòu)化學語言體系不僅影響成績,而且關(guān)乎學生學習興趣的發(fā)展。由于化學反應方程式可以看做是元素符號、化學式的發(fā)展,所以開學第一節(jié)課除了通過實驗激發(fā)學生興趣外,筆者首先由元素符號開始復習。教學宜采用問題引領(lǐng)、合作探究的策略。具體過程可大致設(shè)計為:

      (1)化學有自己的表示方法,即元素符號,你能寫出1-20號元素的符號嗎?還有常見的錳、鐵、銅、鋅、銀、鋇呢?水的化學式是什么,學生會根據(jù)以往的知識,很快回答出H2O。

      (2)分析為什么水分子式寫成兩個氫原子一個氧原子,引導認識其分子中氧的化合價為-2價,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即化合價可以幫助正確書寫化學式?;仡櫝R娫氐幕蟽r,引導學生寫出某化合物中若只有碳和氯兩種元素,其中碳為+4價、氯為-1價,寫出化學式,并說出命名。展示四氯化碳,演示溶于水的實驗,引導學生歸納出四氯化碳是無色密度比水大與水互不相溶的液體(為分液做準備)

      (3)請你寫出下列兩組物質(zhì)的化學式:Ⅰ氫氧化鎂、氫氧化銅、氫氧化亞鐵、氫氧化鐵、氫氧化鋁,Ⅱ在下列化合物中Si的化合價為+4,請寫出氧化物、硅酸、硅酸鈉的化學式。

      (4)邊提問便寫出:NaOH+HCl[=]NaCl+H2O,引導學生分析元素化合價均未改變;演示NaCl固體導電實驗,引出NaCl固體離子間作用力強緊密堆積;演示NaCl溶液導電實驗,引出NaCl在H2O的作用下解離成Na+和Cl-即電離;NaOH類似電離出Na+和OH-,HCl在H2O的作用下電離出H+和Cl-;反應的結(jié)果即一種化合物的OH-與另一種化合物的H+結(jié)合,即兩種同性離子(如鈉離子與氫離子)交換位置。這樣教學時不僅遵循結(jié)論的形成規(guī)律與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自然形成復分解反發(fā)生條件

      (5)在此基礎(chǔ)引導學生形成基本反應規(guī)律即:

      ① 酸+堿 → 鹽+水 ;② 酸+鹽 → 新酸+新鹽;③堿+鹽 → 新堿+新鹽 ;④ 鹽+鹽 → 新鹽+新鹽;⑤酸性氧化物+堿 →鹽 + 水;⑥堿性氧化物+酸 →鹽 + 水;⑦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鹽;⑧ 酸性氧化物+水→酸(個別不反應);⑨堿性氧化物+水→堿 (難溶不反應)。

      2. 以復分解反應為起點,運用思維導圖,構(gòu)建化學語言(反應)體系

      (1)在細節(jié)處理上運用思維導圖,構(gòu)建化學反應體系

      如以NaOH+HCl[=]NaCl+H2O 為例,引導學生形成復分解反應規(guī)律即:OH-與另一種化合物的H+結(jié)合,即兩種同性離子(如鈉離子與氫離子)交換位置。然后通過練習化學方程式書寫,對比CaO+HCl和Ca(OH)2+HCl得到CaO堿性氧化物,進而形成堿性氧化物定義;分析鹽酸能與哪些物質(zhì)反應,引導學生形成酸的通性,縱向分析得金屬轉(zhuǎn)化線。思維導圖如下:

      (2)在教學設(shè)計時利用思維導圖,理清內(nèi)在聯(lián)系,引導學生形成高中化學反應的基礎(chǔ)(除氧化還原反應),構(gòu)建化學語言體系

      學生對離子反應、元素化合物知識感到內(nèi)容多,重難點多,雖然有很多方面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師理念的落后,教學策略的不當。從化學語言重構(gòu)的角度進行銜接教學,收到較好效果,但教學細節(jié)的處理仍需要繼續(xù)提煉。抓住反應的本質(zhì)(復分解反應的交換和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合價升降等),讓化學課堂教學回歸簡約,引導學生有序建立完善的、科學的思維認知結(jié)構(gòu)是必須的。

      參考文獻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化學課程教材研發(fā)中心.化學系教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九年級 下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5,59

      [2] 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化學課程教材研發(fā)中心.高中化學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0,59,58endprint

      摘要:文章針對學生在學習“化合物及反應” 中的困惑進行教學反思,依據(jù)課程標準要求提出了“從元素符號到反應的化學語言重構(gòu)”的教學設(shè)計理念,用實例表明了“寬基礎(chǔ)重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闡述了如何“從內(nèi)容到本質(zhì)” 思維認識。

      關(guān)鍵詞:銜接;化學語言重構(gòu);教學

      文章編號:1008-0546(2014)03-0041-02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2013年江蘇化學學業(yè)水平測試的結(jié)束,反思多月走過艱辛,離子反應和元素化合物知識好像兩座大山橫于學生特別是“學困生”的面前。學生普遍感到元素化合物知識“繁、亂、雜、難”,教師羅列化學反應事實,學生死記硬背化學方程式,課堂上熱熱鬧鬧,課后忘的所剩無幾;基本的獨立、自主探究的意識沒有形成,更不用說通過學習具備了較強的分析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僅是一些典型的化學事實,(如物質(zhì)的物理、化學性質(zhì),用途及物質(zhì)與生活、社會的聯(lián)系),層次相對較低,我們的學生為什么如此困惑?

      二、原因分析

      1. 教材無論在內(nèi)容選擇上,還是在結(jié)構(gòu)編排上,都存在著種種先天不足

      (1)初中教材規(guī)律的隱性呈現(xiàn)

      左圖[1]表示鹽酸和氫氧化鈉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不僅隱含了酸與堿的電離,隱含了復分解反應“交換”的內(nèi)涵,還隱藏了離子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沒有深入的思考和對中學教材的全面把握,教師很難挖掘得全面。

      (2)初中教材某種缺陷

      教材中只涉及氨水、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鈣[1]等堿,卻沒有介紹高中教學中需要的“氫氧化鋇”,而氫氧化鋇溶液與稀硫酸反應卻是離子反應概念建立的最佳實例。

      (3)高中教材的某些內(nèi)容因為初中教材的刪減而突然出現(xiàn)

      堿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在初中課本已經(jīng)不出現(xiàn)了,人教版《化學1》 P59頁突然出現(xiàn)“FeO、Fe2O3是堿性氧化物[2]”;P58頁也出現(xiàn)“氧化鋁難溶于水,卻能溶于酸與強堿。它溶于強堿時,生成物是偏鋁酸鹽和水。因此,氧化鋁是兩性氧化物”[2]。由于氯化鈉固體是否導電實驗的缺失,氯化鈉晶體中陰陽離子緊密結(jié)合便失去了必要的基礎(chǔ),也就無法運用微觀離子圖解釋電離(見下圖[2])。

      顯然,教材在結(jié)構(gòu)編排上存在先天不足,個別內(nèi)容脫離學生認知基礎(chǔ);從而導致思維不暢,可從宏觀到微觀恰是學生的認知“死穴”,教材以氯化鈉的緊密堆積做電離起點,教學時總覺得學生了解的少了點什么。知識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缺少必要的鋪墊,離子反應就少必要的理解環(huán)境,銜接是“必需”的。

      2. “初中”與“高中”銜接的“省略”或“錯位”

      教學銜接的“省略”或“錯位”的原因有:第一,教高一的教師一開學就要準備分組實驗,工作很忙,即使銜接,銜接的主要方向也是實驗;第二,很多教師用“課時少”做借口,無暇顧及銜接問題;第三,缺乏課程的整體把握和對核心內(nèi)容的本質(zhì)理解,生怕“自找麻煩”。 離子反應及元素化合物教學便缺少必要的理論與規(guī)律支撐。

      三、問題解決

      進入高中,學生心態(tài)輕松了,高中的化學學習才能比較輕松,因而第一次課是新的起點,起點必須低。在分析初高中化學的異同、學習方法區(qū)別后,重點針對初中化學缺失進行銜接。筆者以元素符號為引子,進行面對面的銜接,實現(xiàn)化學語言的重構(gòu)。

      1. 挖掘初高中銜接點,實現(xiàn)由元素到化合物到反應的銜接

      影響學習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知道什么,初中畢業(yè)生所掌握的化學基本知識經(jīng)過兩個多月時間的沖刷,已殘缺不全,幫助學生重構(gòu)化學語言體系不僅影響成績,而且關(guān)乎學生學習興趣的發(fā)展。由于化學反應方程式可以看做是元素符號、化學式的發(fā)展,所以開學第一節(jié)課除了通過實驗激發(fā)學生興趣外,筆者首先由元素符號開始復習。教學宜采用問題引領(lǐng)、合作探究的策略。具體過程可大致設(shè)計為:

      (1)化學有自己的表示方法,即元素符號,你能寫出1-20號元素的符號嗎?還有常見的錳、鐵、銅、鋅、銀、鋇呢?水的化學式是什么,學生會根據(jù)以往的知識,很快回答出H2O。

      (2)分析為什么水分子式寫成兩個氫原子一個氧原子,引導認識其分子中氧的化合價為-2價,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即化合價可以幫助正確書寫化學式?;仡櫝R娫氐幕蟽r,引導學生寫出某化合物中若只有碳和氯兩種元素,其中碳為+4價、氯為-1價,寫出化學式,并說出命名。展示四氯化碳,演示溶于水的實驗,引導學生歸納出四氯化碳是無色密度比水大與水互不相溶的液體(為分液做準備)

      (3)請你寫出下列兩組物質(zhì)的化學式:Ⅰ氫氧化鎂、氫氧化銅、氫氧化亞鐵、氫氧化鐵、氫氧化鋁,Ⅱ在下列化合物中Si的化合價為+4,請寫出氧化物、硅酸、硅酸鈉的化學式。

      (4)邊提問便寫出:NaOH+HCl[=]NaCl+H2O,引導學生分析元素化合價均未改變;演示NaCl固體導電實驗,引出NaCl固體離子間作用力強緊密堆積;演示NaCl溶液導電實驗,引出NaCl在H2O的作用下解離成Na+和Cl-即電離;NaOH類似電離出Na+和OH-,HCl在H2O的作用下電離出H+和Cl-;反應的結(jié)果即一種化合物的OH-與另一種化合物的H+結(jié)合,即兩種同性離子(如鈉離子與氫離子)交換位置。這樣教學時不僅遵循結(jié)論的形成規(guī)律與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自然形成復分解反發(fā)生條件

      (5)在此基礎(chǔ)引導學生形成基本反應規(guī)律即:

      ① 酸+堿 → 鹽+水 ;② 酸+鹽 → 新酸+新鹽;③堿+鹽 → 新堿+新鹽 ;④ 鹽+鹽 → 新鹽+新鹽;⑤酸性氧化物+堿 →鹽 + 水;⑥堿性氧化物+酸 →鹽 + 水;⑦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鹽;⑧ 酸性氧化物+水→酸(個別不反應);⑨堿性氧化物+水→堿 (難溶不反應)。

      2. 以復分解反應為起點,運用思維導圖,構(gòu)建化學語言(反應)體系

      (1)在細節(jié)處理上運用思維導圖,構(gòu)建化學反應體系

      如以NaOH+HCl[=]NaCl+H2O 為例,引導學生形成復分解反應規(guī)律即:OH-與另一種化合物的H+結(jié)合,即兩種同性離子(如鈉離子與氫離子)交換位置。然后通過練習化學方程式書寫,對比CaO+HCl和Ca(OH)2+HCl得到CaO堿性氧化物,進而形成堿性氧化物定義;分析鹽酸能與哪些物質(zhì)反應,引導學生形成酸的通性,縱向分析得金屬轉(zhuǎn)化線。思維導圖如下:

      (2)在教學設(shè)計時利用思維導圖,理清內(nèi)在聯(lián)系,引導學生形成高中化學反應的基礎(chǔ)(除氧化還原反應),構(gòu)建化學語言體系

      學生對離子反應、元素化合物知識感到內(nèi)容多,重難點多,雖然有很多方面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師理念的落后,教學策略的不當。從化學語言重構(gòu)的角度進行銜接教學,收到較好效果,但教學細節(jié)的處理仍需要繼續(xù)提煉。抓住反應的本質(zhì)(復分解反應的交換和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合價升降等),讓化學課堂教學回歸簡約,引導學生有序建立完善的、科學的思維認知結(jié)構(gòu)是必須的。

      參考文獻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化學課程教材研發(fā)中心.化學系教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九年級 下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5,59

      [2] 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化學課程教材研發(fā)中心.高中化學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0,59,58endprint

      摘要:文章針對學生在學習“化合物及反應” 中的困惑進行教學反思,依據(jù)課程標準要求提出了“從元素符號到反應的化學語言重構(gòu)”的教學設(shè)計理念,用實例表明了“寬基礎(chǔ)重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闡述了如何“從內(nèi)容到本質(zhì)” 思維認識。

      關(guān)鍵詞:銜接;化學語言重構(gòu);教學

      文章編號:1008-0546(2014)03-0041-02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2013年江蘇化學學業(yè)水平測試的結(jié)束,反思多月走過艱辛,離子反應和元素化合物知識好像兩座大山橫于學生特別是“學困生”的面前。學生普遍感到元素化合物知識“繁、亂、雜、難”,教師羅列化學反應事實,學生死記硬背化學方程式,課堂上熱熱鬧鬧,課后忘的所剩無幾;基本的獨立、自主探究的意識沒有形成,更不用說通過學習具備了較強的分析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僅是一些典型的化學事實,(如物質(zhì)的物理、化學性質(zhì),用途及物質(zhì)與生活、社會的聯(lián)系),層次相對較低,我們的學生為什么如此困惑?

      二、原因分析

      1. 教材無論在內(nèi)容選擇上,還是在結(jié)構(gòu)編排上,都存在著種種先天不足

      (1)初中教材規(guī)律的隱性呈現(xiàn)

      左圖[1]表示鹽酸和氫氧化鈉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不僅隱含了酸與堿的電離,隱含了復分解反應“交換”的內(nèi)涵,還隱藏了離子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沒有深入的思考和對中學教材的全面把握,教師很難挖掘得全面。

      (2)初中教材某種缺陷

      教材中只涉及氨水、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鈣[1]等堿,卻沒有介紹高中教學中需要的“氫氧化鋇”,而氫氧化鋇溶液與稀硫酸反應卻是離子反應概念建立的最佳實例。

      (3)高中教材的某些內(nèi)容因為初中教材的刪減而突然出現(xiàn)

      堿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在初中課本已經(jīng)不出現(xiàn)了,人教版《化學1》 P59頁突然出現(xiàn)“FeO、Fe2O3是堿性氧化物[2]”;P58頁也出現(xiàn)“氧化鋁難溶于水,卻能溶于酸與強堿。它溶于強堿時,生成物是偏鋁酸鹽和水。因此,氧化鋁是兩性氧化物”[2]。由于氯化鈉固體是否導電實驗的缺失,氯化鈉晶體中陰陽離子緊密結(jié)合便失去了必要的基礎(chǔ),也就無法運用微觀離子圖解釋電離(見下圖[2])。

      顯然,教材在結(jié)構(gòu)編排上存在先天不足,個別內(nèi)容脫離學生認知基礎(chǔ);從而導致思維不暢,可從宏觀到微觀恰是學生的認知“死穴”,教材以氯化鈉的緊密堆積做電離起點,教學時總覺得學生了解的少了點什么。知識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缺少必要的鋪墊,離子反應就少必要的理解環(huán)境,銜接是“必需”的。

      2. “初中”與“高中”銜接的“省略”或“錯位”

      教學銜接的“省略”或“錯位”的原因有:第一,教高一的教師一開學就要準備分組實驗,工作很忙,即使銜接,銜接的主要方向也是實驗;第二,很多教師用“課時少”做借口,無暇顧及銜接問題;第三,缺乏課程的整體把握和對核心內(nèi)容的本質(zhì)理解,生怕“自找麻煩”。 離子反應及元素化合物教學便缺少必要的理論與規(guī)律支撐。

      三、問題解決

      進入高中,學生心態(tài)輕松了,高中的化學學習才能比較輕松,因而第一次課是新的起點,起點必須低。在分析初高中化學的異同、學習方法區(qū)別后,重點針對初中化學缺失進行銜接。筆者以元素符號為引子,進行面對面的銜接,實現(xiàn)化學語言的重構(gòu)。

      1. 挖掘初高中銜接點,實現(xiàn)由元素到化合物到反應的銜接

      影響學習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知道什么,初中畢業(yè)生所掌握的化學基本知識經(jīng)過兩個多月時間的沖刷,已殘缺不全,幫助學生重構(gòu)化學語言體系不僅影響成績,而且關(guān)乎學生學習興趣的發(fā)展。由于化學反應方程式可以看做是元素符號、化學式的發(fā)展,所以開學第一節(jié)課除了通過實驗激發(fā)學生興趣外,筆者首先由元素符號開始復習。教學宜采用問題引領(lǐng)、合作探究的策略。具體過程可大致設(shè)計為:

      (1)化學有自己的表示方法,即元素符號,你能寫出1-20號元素的符號嗎?還有常見的錳、鐵、銅、鋅、銀、鋇呢?水的化學式是什么,學生會根據(jù)以往的知識,很快回答出H2O。

      (2)分析為什么水分子式寫成兩個氫原子一個氧原子,引導認識其分子中氧的化合價為-2價,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即化合價可以幫助正確書寫化學式?;仡櫝R娫氐幕蟽r,引導學生寫出某化合物中若只有碳和氯兩種元素,其中碳為+4價、氯為-1價,寫出化學式,并說出命名。展示四氯化碳,演示溶于水的實驗,引導學生歸納出四氯化碳是無色密度比水大與水互不相溶的液體(為分液做準備)

      (3)請你寫出下列兩組物質(zhì)的化學式:Ⅰ氫氧化鎂、氫氧化銅、氫氧化亞鐵、氫氧化鐵、氫氧化鋁,Ⅱ在下列化合物中Si的化合價為+4,請寫出氧化物、硅酸、硅酸鈉的化學式。

      (4)邊提問便寫出:NaOH+HCl[=]NaCl+H2O,引導學生分析元素化合價均未改變;演示NaCl固體導電實驗,引出NaCl固體離子間作用力強緊密堆積;演示NaCl溶液導電實驗,引出NaCl在H2O的作用下解離成Na+和Cl-即電離;NaOH類似電離出Na+和OH-,HCl在H2O的作用下電離出H+和Cl-;反應的結(jié)果即一種化合物的OH-與另一種化合物的H+結(jié)合,即兩種同性離子(如鈉離子與氫離子)交換位置。這樣教學時不僅遵循結(jié)論的形成規(guī)律與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自然形成復分解反發(fā)生條件

      (5)在此基礎(chǔ)引導學生形成基本反應規(guī)律即:

      ① 酸+堿 → 鹽+水 ;② 酸+鹽 → 新酸+新鹽;③堿+鹽 → 新堿+新鹽 ;④ 鹽+鹽 → 新鹽+新鹽;⑤酸性氧化物+堿 →鹽 + 水;⑥堿性氧化物+酸 →鹽 + 水;⑦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鹽;⑧ 酸性氧化物+水→酸(個別不反應);⑨堿性氧化物+水→堿 (難溶不反應)。

      2. 以復分解反應為起點,運用思維導圖,構(gòu)建化學語言(反應)體系

      (1)在細節(jié)處理上運用思維導圖,構(gòu)建化學反應體系

      如以NaOH+HCl[=]NaCl+H2O 為例,引導學生形成復分解反應規(guī)律即:OH-與另一種化合物的H+結(jié)合,即兩種同性離子(如鈉離子與氫離子)交換位置。然后通過練習化學方程式書寫,對比CaO+HCl和Ca(OH)2+HCl得到CaO堿性氧化物,進而形成堿性氧化物定義;分析鹽酸能與哪些物質(zhì)反應,引導學生形成酸的通性,縱向分析得金屬轉(zhuǎn)化線。思維導圖如下:

      (2)在教學設(shè)計時利用思維導圖,理清內(nèi)在聯(lián)系,引導學生形成高中化學反應的基礎(chǔ)(除氧化還原反應),構(gòu)建化學語言體系

      學生對離子反應、元素化合物知識感到內(nèi)容多,重難點多,雖然有很多方面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師理念的落后,教學策略的不當。從化學語言重構(gòu)的角度進行銜接教學,收到較好效果,但教學細節(jié)的處理仍需要繼續(xù)提煉。抓住反應的本質(zhì)(復分解反應的交換和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合價升降等),讓化學課堂教學回歸簡約,引導學生有序建立完善的、科學的思維認知結(jié)構(gòu)是必須的。

      參考文獻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化學課程教材研發(fā)中心.化學系教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九年級 下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5,59

      [2] 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化學課程教材研發(fā)中心.高中化學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0,59,58endprint

      猜你喜歡
      銜接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
      類比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探索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論刑事技術(shù)與刑事偵查的銜接與配合
      高一英語教學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
      高職數(shù)學與高中數(shù)學銜接問題的對策分析
      關(guān)于出口企業(yè)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銜接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教育教學
      構(gòu)飾課教學提要(之二)
      湖口县| 安义县| 石泉县| 资阳市| 砚山县| 南郑县| 新津县| 新宁县| 无为县| 布尔津县| 循化| 连云港市| 安新县| 榆树市| 城固县| 荃湾区| 全州县| 望奎县| 嘉黎县| 界首市| 日喀则市| 安庆市| 庆阳市| 长乐市| 江达县| 如东县| 盈江县| 九台市| 梁山县| 汽车| 东宁县| 平塘县| 亳州市| 江永县| 汾阳市| 霍林郭勒市| 汪清县| 万荣县| 石嘴山市| 奈曼旗| 石景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