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文德
(河北省灤平縣醫(yī)院骨傷科,河北 灤平068250)
三藤二仙洗液治療足跟痛162例
靳文德
(河北省灤平縣醫(yī)院骨傷科,河北 灤平068250)
2005年11月至2013年12月,筆者用三藤二仙洗液治療足跟痛療效顯著,總結如下。
162例中,男102例,女60例;年齡最小40歲,最大82歲;雙側疼痛58例,單側疼痛104例;病程1周~3年。
診斷標準依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①站立或走路時跟下疼痛,疼痛可沿跟骨內側向前放射。②久臥、久坐后突然起立時可引起疼痛加重,稍微活動后疼痛反而減輕,但走路較多時疼痛又加重。③壓痛點在跟骨跖面結節(jié)處。
用三藤二仙洗液。夜交藤50g,絡石藤30g,銀花藤30g,仙靈脾50g,威靈仙30g,川牛膝30g,赤芍30g。搗碎,用開水2000mL,煮沸5~10min,待涼至40℃時熏洗患足,每次30min,每日2次,7天為一療程,1劑洗2次。
痊愈:站立或走路時疼痛消失,足跟部無壓痛。顯效:站立或行走時略疼痛,局部壓痛不明顯。無效:站立或行走時疼痛部減,足跟部有壓痛。
痊愈141例,顯效21例,總有效率100%。治療時間最短5天,最長21天。
足跟痛多見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諸病原侯論》說:“夫勞傷之人,腎氣虛,而腎主腰腳?!闭f明勞累與腎氣虛均可引起跟骨痛。病機為筋骨衰損,氣血凝滯,靜脈不通。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足跟痛的主因有足跟脂肪纖維墊炎、跟下滑囊炎、跟腱周圍炎、跖腱膜炎。跟骨的形態(tài)近似長方形,在跖側面有3個結節(jié),其中近側結節(jié)較大,接觸地面,承擔重量,在內側結節(jié)承受應力較大,久之容易發(fā)展為慢性損傷。雖然足跟部皮膚較厚,特殊的脂肪墊起緩沖保護作用,但是長期反復的硬化傷易形成無菌性炎癥,局部逐漸纖維化、鈣化,形成與跖腱膜方向一致的骨刺。然而,骨刺不是跟痛的主要原因,而無菌性炎癥則是跟痛癥的主要原因[2]。
三藤二仙洗液中的夜交藤《本草從新》記載其補中氣、行經(jīng)絡、通血脈,治勞傷。具有祛風通絡、活血消腫、鎮(zhèn)痛、抗炎、抗菌作用[3]。絡石藤祛風通絡,活血消腫,鎮(zhèn)痛,促進血液循環(huán)。銀花藤通經(jīng)絡,消風熱而止痹痛。仙靈脾補腎壯陽,搜風止痛,祛風除濕,強筋骨。威靈仙辛散善行,疏通十二經(jīng),即可祛在經(jīng)之風,又可化在里之濕,通經(jīng)達絡。赤芍活血化瘀,緩急止痛。川牛膝活血通絡,活血祛瘀,滋補肝腎,強筋骨,引血下行。諸藥合用,共奉祛風通絡、活血消腫、補腎強筋骨、舒筋活絡、行經(jīng)絡、通血脈之效,故治療足跟痛效果好,且無不良反應。
[1]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62.
[2] 翟羽東.骨傷特效療法[M].北京:中醫(yī)古籍出版社,2009:175.
[3] 宋毅,唐堯,張志勇,等.夜交藤抗炎抗菌作用的試驗研究[J].華西藥學雜志,2003,18,(2):114.
R255.6
B
1004-2814(2014)06-0550-02
2014-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