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義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北碚中醫(yī)院龍鳳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重慶400700)
淺談眩暈癥的辨證施護
董其義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北碚中醫(yī)院龍鳳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重慶400700)
眩暈癥主要分為真性眩暈和假性眩暈。發(fā)作時常伴有耳聾、耳鳴、耳悶,或伴有面色蒼白、四肢冰涼、惡心、嘔吐、出冷汗等。
中醫(yī)根據(jù)辨證將眩暈分為氣血虧虛、肝腎陰虛、風陽上擾、痰濁上蒙型。根據(jù)不同的證型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方可收到良好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主要癥狀:頭暈目眩、動則加劇、遇勞則發(fā),面色蒼白,體倦懶言,心悸少寐,神疲納減,舌淡苔薄,脈細弱。
病因病機:年老體弱或久病不愈或失血不復致氣血虧虛。
施護原則:益氣養(yǎng)血。①用藥護理:多以滋補中藥,宜久煎,飯前服。②對癥護理:注意休息,起床動作宜緩慢,居室宜安靜,光線要暗淡。心悸少寐者臨睡前幫助用中藥熱水足浴以助睡眠。③情志護理:熱情關心,多與患者交流談心,鼓勵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④飲食護理:宜予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之品,多食瘦肉、魚蝦等血肉有情之品。紅參須泡水代茶飲,參芪烏雞湯等。
主要癥狀:頭暈久發(fā)不已,眼花,健忘少寐,精神萎靡,腰膝酸軟,遺精耳鳴,五心煩熱,舌質(zhì)紅,脈細數(shù)。
病因病機:腎虧則精血難生,腰酸而痛、面赤、舌絳、脈細數(shù)等皆陰虛火旺所致。
施護原則:補腎滋陰。①用藥護理:中藥宜稍久煎,武火煎沸,再文火煎40min以上。②對癥護理:注意休息,避免勞累,節(jié)制房事。③情志護理:做好精神疏導,解除顧慮,幫助其樹立治病信心。④飲食護理:宜給予滋陰補腎飲養(yǎng)豐富之品,如牛肉、羊肉、狗肉、甲魚等。常食核桃肉、荔枝肉,蟲草、枸杞燉水魚等以滋養(yǎng)肝腎。
主要癥狀:眩暈耳鳴,頭痛且脹,常因忙勞、惱怒癥狀加劇,面色潮紅急躁易怒,少寐多夢,口苦,舌質(zhì)紅苔黃,脈弦。
病因病機:肝腎陰虛,肝陽失潛或憤怒焦慮、氣火內(nèi)結、暗耗陰津,陰不制陽。
施護原則:平肝潛陽,疏風活絡。①用藥護理:湯藥夏季宜飯前涼服,冬季宜飯后溫服,服后應臥床休息30~60min。②對癥護理:針刺豐谷、太沖、合谷等穴位。如面紅如醉、青筋惕動、步態(tài)蹣跚、脈弦、頭痛如劈時應立即平臥,嚴密觀察血壓等變化,防中風。③情志護理:注意耐心疏導,勿急勿躁,遇事冷靜,心情舒暢,防止七情內(nèi)傷。適度鍛煉、增強體質(zhì),積極配合治療。④飲食護理:宜清淡, 低鹽素食為宜。多食蔬菜、水果、豆制品,如紫菜、芹菜、西瓜、梨子等。禁食肥甘厚味,辛辣助火刺激之品,戒酒戒煙。決明子泡水代茶飲,鮮芹菜汁,清蒸甲魚等。
主要癥狀:眩暈欲嘔,胸悶惡心,少食多寐,舌苔白膩,脈濡滑。
病因病機:飲食不節(jié),傷及脾胃,運化失職,不能化水谷歸精微,反釀為痰濕。勞倦傷脾,健運失司,水谷不能化精微,聚濕生痰,痰濕中阻,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加之氣郁化火,肝陰暗耗,風陽上擾。
施護原則:健脾化濕、祛痰熄風,醒脾和胃,調(diào)暢氣機。①用藥護理:中病即停,不宜久服。有惡心者可少量多次頻服,可服少許生姜汁再服藥。②對癥護理:保持病區(qū)環(huán)境安靜幽雅,病室溫度宜偏溫,經(jīng)常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陽光充足。③情志護理:保持情緒樂觀,消除急躁情緒,精神愉快,堅定治療信心,配合治療。④飲食護理:飲食宜清淡,富含維生素,進食瓜萎、絲瓜、菠菜、茄子等疏肝解郁、行氣止痛之品,以及柑橘、佛手、苡仁、蘿卜、山藥、扁豆等理氣健脾食物。多食豆制品、瘦肉、魚、蝦、脫脂奶等高蛋白食物。忌洋蔥、蒜、姜、辣椒、胡椒和酒類等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少食甜食、糖類等聚濕生痰之食物;忌煙、酒、甜食,以免損傷脾胃,助濕生痰??墒尘虏顺次r仁。
眩暈癥有實、有虛,實證主要是肝陽、痰濁,虛證主要是氣血、腎精虧虛,且多虛實夾雜,故需辨證施護。還應結合氣候、季節(jié)、個體差異等給予不同方面的調(diào)護,而且在每個環(huán)節(jié)上都應遵循整體觀念及辨證施護這一原則,才能提高護理效果。
R473.5
B
1004-2814(2014)06-0570-01
201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