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兆安,,
(肥城白莊煤礦有限公司,山東 肥城 271623)
奧陶系灰?guī)r含水層注漿改造可行性研究與應(yīng)用
馮兆安,馮吉耀,趙建忠
(肥城白莊煤礦有限公司,山東 肥城 271623)
通過對奧陶系灰?guī)r含水層突水機理、突水規(guī)律、巖石成份微觀分析及礦壓水壓綜合作用下水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的綜合研究,提出了對奧陶系灰?guī)r含水層頂部50m含水層段進行注漿改造的治水思路,并將其付諸實踐,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效果,確保了太原組煤層的安全開采。
奧陶系灰?guī)r;注漿改造;鉆孔探查
華北型煤田開采過程中,受底部奧陶系灰?guī)r含水層高承壓水的嚴(yán)重威脅,歷史上曾發(fā)生多次奧灰含水層突水事故,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chǎn)造成重大損失。近年來,隨著開采深度的不斷延深,威脅日益嚴(yán)重,已嚴(yán)重制約了開采華北型煤田礦山企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如何對奧灰含水層進行有效治理,防范太原組煤層開采中的突水事故,已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技術(shù)難題。
肥城礦區(qū)是全國有名的大水礦區(qū),近年來,通過對奧陶系灰?guī)r含水層突水機理、突水規(guī)律、巖石成份微觀分析及礦壓水壓綜合作用下水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的綜合研究,提出了對奧陶系灰?guī)r含水層頂部50m含水層段進行注漿改造的治水思路,并將其付諸實踐,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效果,確保了太原組煤層的安全開采。
奧灰含水層位于煤系地層底盤,厚810m左右,在肥城煤田內(nèi)埋藏較深,在煤田外圍的南部山區(qū)大面積出露,面積約260km2,直接接受大氣降水的補給,補給量約2.8萬m3/h,是煤系各含水層的主要補給水源。直接威脅著太原組煤層的安全開采。
通過鉆孔探查,室內(nèi)巖芯巖樣鑒定,對奧灰?guī)r層的結(jié)構(gòu)、含水特征、成巖及礦物組合特征等分析研究??紤]沉積特征,將奧灰自下向上劃分為4組8段。其中亮甲山—冶里組2段,厚73.93m;下馬家溝組3段,厚377.04m;上馬家溝組2段,厚156.09m;峰峰組2段,厚203.94m。峰峰組上段厚154.68m,其中上部32.81m為較弱含水層的溶蝕風(fēng)化充填帶,下部92.2m為硅質(zhì)泥質(zhì)白云巖夾白云質(zhì)泥巖,富水性弱,可視為相對隔水層;中部29.67m富水性較強。
3.1 鉆孔結(jié)構(gòu),奧灰注漿鉆孔采用三級套管結(jié)構(gòu)
其中: 一級孔口管為Φ127mm,長5m;二級套管Φ108mm,一般在35m~55m,主要是隔離開主要開采煤層;三級套管Φ89mm,長度一般在75m~90m,要下到奧灰頂部本溪組粘土巖中,主要是隔離徐家莊灰?guī)r與奧陶系灰?guī)r兩個含水層,防止人為連通兩個主要含水層。
3.2 鉆孔布孔原則
奧陶系灰?guī)r注漿鉆孔一般布置在8煤、9煤和10Ⅱ煤巷道內(nèi),鉆孔多選擇在工作面的上下順槽及切眼中,成組布設(shè),扇形布置,工作面形成后,要先對工作面底部進行電法勘探,找出突水和構(gòu)造薄弱區(qū)域。根據(jù)物探資料和現(xiàn)場分析情況,編制工作面《奧陶系灰?guī)r注漿改造設(shè)計》。
工作面注漿改造時利用地面注漿站造漿,采用NBB-260/7型泥漿泵壓漿,通過Φ73mm送漿孔及直徑60mm送漿管送至井下工作面各鉆孔。注漿前先對注漿管路做耐壓試驗,管路耐壓不低于8.5MPa,持續(xù)時間不少于30分鐘。管路打壓合格后,先壓清水20分鐘,再開始注漿。各鉆孔嚴(yán)格按施工、按序次注漿,采取連續(xù)注漿方式,粘土漿比重為1.12~1.18,粘土水泥漿比重為1.22~1.38。泵量一般先用泵量106L/min,當(dāng)孔口壓力升到8.5MPa時,換用泵量80L/min注漿,直至孔口壓力達到8.5MPa時方可終止注漿,進行封孔。
白莊煤礦先后對8109、8802、8804、8806、8807、8107等六個工作面實施了奧灰頂部注漿改造技術(shù)。共施工奧灰注漿鉆孔252個,總工程量35280m,注水泥13000t,粘土28000t,解放受水威脅儲量240萬t,現(xiàn)已安全采出受奧灰水威脅煤炭200萬t。
為確保奧灰頂部注漿效果,防止?jié){液沿奧灰主要含水裂隙不斷流失,降低注漿成本,控制漿液擴散范圍,在工作面進行奧灰注漿改造前,先在運中或出口施工1~2個奧灰放水孔,先期作為打鉆供水水源孔,注漿時,作為漿液引流鉆孔,人為控制漿液流向,在確保注漿改造注漿效果基礎(chǔ)上,努力降低注漿成本。
[1]桑紅星,王則才著.《肥城礦區(qū)巖溶水害防治實用技術(shù)及突水案例》[Z].
[2]王則才著.《肥城煤田奧灰?guī)r溶水害防治技術(shù)》[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