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農墾總局建三江管理局前鋒農場中學
作文教學應注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
——《以小見大》作文指導課教學案例
省農墾總局建三江管理局前鋒農場中學馬麗榮 曹艷梅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和出發(fā)點。八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寫作基礎,已經能夠恰當地運用細節(jié)描寫,感情真摯地把事件寫得具體、生動。但學生在作文中還存在著選材不新穎、立意不深刻等問題。人教版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背影》和《老王》兩篇課文恰恰都采用了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為了更好地使學生理解這種寫作方法并能夠在寫作中熟練運用,我設計了一節(jié)《以小見大》作文指導課,力爭引導學生通過捕捉生活中的小事,來關注社會、訴說真情、感悟人生,訓練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這節(jié)作文指導課共分為4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回顧經典,認識“小”和“大”;學以致用,點睛片段;品味篇章,學習范例;實戰(zhàn)演練,訓練思維。我首先帶領學生共同回顧了《老王》《背影》《生命生命》這些經典范文,使學生明白“以小見大”中的“小”指的就是凡人小事,小的情節(jié),或者是小的自然景象。而“大”就是關注社會,訴說真情,感悟人生。然后我用多媒體課件給出了一個公交車上讓座的片段:
前天,我從北京站坐上了通往首都師大的公交車。一站停車,上來一位大娘,我正思想斗爭著呢,呼啦,三四個青年人起來讓座,這場面我可沒見過。我當時臉都紅了,心想一會兒一定讓個座,說什么也不能丟河北人的臉?。∮值揭徽?,車還沒停呢,我就緊緊地盯著車門。發(fā)現站臺上有一位帶小孩的婦女。到站停車,這母子倆剛上車,我第一個站起來,很高興地說:“您坐這?!避嚴^續(xù)前行。
我要求學生給這個片段加上點睛之筆,也就是給“小”事加上個“大”立意,讓學生進行了一個熱身。以下是課堂上的一個片段:
生1:我讓出了座位,但同時收獲了欣慰。
生2:我不僅要與北京人一同上路,而且要與文明一路同行。
生3:站在公交車上,我感受到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師:幾位同學說得很好,能夠緊扣“我”的感受來給這個片段加點睛之筆,同學們能不能把思路打開,從社會風尚,從這件小事的影響等角度再來談談呢?
生1:雷鋒精神代代傳。
生2:助人為樂成為一種風尚。
生3: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生4:好的社會風尚會影響一個人的風尚。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好,我們在作文中就是要發(fā)散思維,多角度挖掘材料,善于從這樣的“小”事中挖掘出深刻的“大”主題。
學生理解了什么是“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又通過“品味篇章,學習范例”了解了如何來運用這種寫作方法,在接下來的實戰(zhàn)演練環(huán)節(jié),我要求學生以“手”為話題,運用以小見大的手法進行構思訓練。同時我提醒學生構思時重點要注意借什么樣的“手”傳達什么樣的主題這個問題。學生利用幾分鐘時間自主構思,并動筆把思路寫在了本子上。之后,學習小組在組內交流并認真篩選后在班級進行了匯報。
生1:學生成績不理想失落時,老師用手愛撫學生的頭,體現了老師對學生的愛。
生2:看到了媽媽滿是皺紋的雙手,我感受到了媽媽的辛苦,感受到了媽媽為我和這個家付出了太多。
生3:看到奶奶干裂得如老樹皮的手,我想到了奶奶為我付出了太多。
生4:看到爸爸粗糙的大手和我細嫩的小手,我深深地被父親的愛感動了。
師:大家的思路很好,這幾名同學都能夠通過手這個“小”訴說出人間真情。那么大家還能不能有新的思路了?我們可以正面立意,也可以反面立意呀,有人用雙手表現真情,有人用雙手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但也有人用雙手做了些不道德見不得人的事情呀,我們可以寫一個人的手,也可以寫群體的手呀?請大家再打開思路,再一次構思,可以直接進行小組合作,看哪個組說得更好?
學生再一次在各自的學習小組內合作探討。
生1:小偷的手,可以看出我們的生活很艱辛。
師生哈哈大笑。
師:我們?yōu)楹涡δ兀?/p>
生1:老師,這名同學文章的立意不正確。
生2:不符合我們現在社會的價值觀。
生3:應該落到我們應該通過合法勞動來生活上。
生4:還可以落到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上。
師:大家說得很好,由此也可以看出一個小的材料我們可以多角度地挖掘它的“大”。誰還有更好的想法?
生1:一個小商小販在給人家稱東西的時候,趁買主沒注意把一雙大手放到稱上,欺騙買主,反映了社會上的一些奸商不講誠信。
生2:我看到一雙白嫩的纖細的手伸向了一只貓,把貓掐死了,反映了有些人不愛護動物,對動物的殘忍。
師:大家說得不錯,誰還能說說群體的手?
生:拔河比賽的手,或者各種比賽前大家共同把手握在一起,這能反映團結和鼓勵。
…………
之后,我要求學生發(fā)掘自己身邊的凡人小事、自然景象,捕捉細小情節(jié),課后寫一篇記敘文,做到小中見大。
一節(jié)寫作指導課在我們師生共同的思考和探索中結束了,在這節(jié)作文指導課上,我能夠抓住時機,把握尺度,在學生“心求通而未達,口欲言而不能”的情況下進行精巧扼要的點撥,這樣的點撥能夠教會學生逆向思維、多角度思維,使文章立意向橫向拓展,縱向深入。在實戰(zhàn)演練環(huán)節(jié)中,我采用的是比較開放的文題,這樣能夠讓學生進行多角度思維。另外,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在共同思考的過程中,不斷產生寫作的靈感,迸射出思想的火花,課堂氣氛也漸漸活躍。課堂上,好多學生抑制不住自己的表達欲望,爭先恐后地表達自己獨特的構思和充滿個性化的認識。學生在分享中也感受到了作文的無限快樂!
當然,本節(jié)課也存在不足之處,例如在第二環(huán)節(jié)“點睛片段”中,我選擇了關于坐公交車讓座的一個片段,這個片段過于陳舊,不能在選材方面起到很好的引領作用,如果能夠選用一些經典的美文,也許效果會更好。
訓練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的過程,也是使學生產生新思想,認識新事物的過程,經常這樣訓練,啟發(fā)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表達,能夠讓學生明白“學習即生活”“生活即語文”的道理,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大語文觀的意識。
E-mail:18609308@qq.com
笠編輯/呂秀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