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海關估價視角下間接代理及相關方的認定

      2014-04-07 19:41:16駿
      海關與經(jīng)貿(mào)研究 2014年6期
      關鍵詞:中間商賣方買方

      李 駿

      論海關估價視角下間接代理及相關方的認定

      李 駿

      在國際貿(mào)易中,專業(yè)貿(mào)易商起到重要的溝通和服務作用。貿(mào)易商在貨物進口銷售中既可能是買方或賣方的代理,也可能是獨立的買方或賣方。在間接代理情形下,代理人以自己的名義代理委托人從事貿(mào)易活動并簽訂相關銷售協(xié)議,很容易將其代理角色與銷售中的買方或賣方角色相混淆。因此,應依托實際貿(mào)易過程和相關商業(yè)單據(jù),從交易的控制權、貨物的處分權、各方的權利義務關系、風險的承擔以及貨款的流轉等多方面進行考察,正確判定貿(mào)易商在交易中所扮演的角色。

      國際貨物貿(mào)易;海關估價;間接代理;銷售

      不同國家或地區(qū)在語言、文化、社會習俗以及法律體系、進出口貿(mào)易政策和措施等方面存在差異,由此產(chǎn)生的信息障礙以及信息不對稱是阻礙國際貿(mào)易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國際貿(mào)易還是一種牽涉面廣、手續(xù)復雜的活動,除了貿(mào)易相關方外,還涉及運輸、保險、海關、商檢、銀行等多個部門。作為客戶的國際貿(mào)易代理,或直接作為客戶的采購商或供應商的國際貿(mào)易服務型企業(yè)(以下簡稱“貿(mào)易商”),能從中起到重要的溝通和服務作用,有效降低貿(mào)易成本。貿(mào)易商在貨物進口銷售中既可能是買方或賣方的代理,也可能是獨立的買方或賣方。確認貿(mào)易商在交易中的角色,對于海關正確審定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關于代理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

      在大陸法系中,按照代理效果是否直接歸屬于被代理人為標準,將代理分為直接代理與間接代理。直接代理是指某人在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所做出的意思表示,直接發(fā)生有利和不利于被代理人的效力。①陳衛(wèi)佐譯注:《德國民法典》,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2版,第54頁。間接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自己名義為本人之計算而為法律行為,其法律效果首先對間接代理人發(fā)生,然后再以內部關系移轉于本人的代理。②王澤鑒:《民法總則》,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446頁。英美法中的代理則是一個相對廣泛的概念,幾乎包括了所有為他人利益而行為的情況,它分為公開本人姓名的代理(也稱為顯名代理)、不公開本人姓名的代理(也稱為隱名代理)和不公開本人身份的代理三種情況。其中,前兩種情況與大陸法的直接代理基本相同,而第三種情況則大致相當于間接代理。

      我國民法的立法受大陸法系的影響比較大,1986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63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痹诜缮洗_立了直接代理制度。1999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中規(guī)定了兩種類型的代理法律合同形式:委托合同和行紀合同。其中,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約定,由受托人處理委托人事務的合同;行紀合同是行紀人以自己的名義為委托人從事貿(mào)易活動,委托人支付報酬的合同。其中,第402條與英美法中的隱名代理類似,第403條則與英美法中的被代理人身份不公開的代理規(guī)則類似。可以認為,英美法中隱名代理和被代理人身份不公開的代理是《合同法》第402條和第403條的淵源之一。因此,《合同法》在保持了大陸法系的民法傳統(tǒng)的基礎上,又借鑒了英美法的經(jīng)驗,確立了間接代理制度。雖然間接代理和行紀在某些方面存在不同,例如,間接代理對代理人的主體資格沒有特別的限制,而行紀人只能是經(jīng)過批準經(jīng)營行紀業(yè)務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間接代理可以是有償?shù)?也可以是無償?shù)?而行紀是有償?shù)?;行紀與間接代理中當事人之間關系并不完全相同。但間接代理與行紀在制度和功能上卻有許多相同之處,如:代理人或行紀人均是以自己的名義與第三人為法律行為;二者均涉及委托人、代理人或行紀人與第三人的三方法律關系;本人身份不公開的代理中,當介入權和選擇權均不被行使時,委托人與第三人之間便不產(chǎn)生直接的權利義務關系,而是發(fā)生一般契約關系或違約責任關系,這與行紀相類似。根據(jù)《合同法》第414條的規(guī)定,行紀關系適用于貿(mào)易活動;基于國內傳統(tǒng)以及國際慣例,我國許多學者傾向于《合同法》中的間接代理主要適用于外貿(mào)代理。許多大陸法系學者也認為行紀是典型的間接代理。在本文中,將《合同法》中第402條和第403條以及關于行紀合同的規(guī)定認為屬于間接代理的范圍?!吨腥A人民共和國海關審定進出口貨物完稅價格辦法》(以下簡稱《審價辦法》)的第11條規(guī)定,由買方負擔的除購貨傭金以外的傭金和經(jīng)紀費應當計入完稅價格?!秾弮r辦法》中將“購貨傭金”定義為:買方為購買進口貨物向自己的采購代理人支付的勞務費用。WCO估價技術委員會解釋性說明2.1中就代理人做了比較詳細的說明:“銷售代理人是為賣方代銷貨物的人。該代理人尋找顧客,征集訂單,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安排貨物的儲存和交運事項?!徺I代理人是為買方購買貨物的人,在尋求供應商,將買方的意愿告知銷售人,收集貨樣,檢查貨物;某些情況下,在安排貨物的保險、運輸、儲存和交付方面提供服務?!睂τ谖覈jP而言,《審價辦法》以及《合同法》中委托合同和行紀合同的規(guī)定是規(guī)范海關估價中代理及傭金問題的法律基礎。

      二、海關估價中間接代理問題的重要性及復雜性

      根據(jù)《審價辦法》,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以該貨物的成交價格為基礎審查確定。成交價格是指賣方向境內銷售該貨物時買方為進口該貨物向賣方實付、應付的、并且按規(guī)定調整后的價款總額,成交價格是以銷售為前提條件的。銷售則是指將進口貨物實際運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貨物的所有權和風險由賣方轉移給買方,買方為此向賣方支付價款的行為,因此銷售是發(fā)生在買賣雙方之間。如果代理參與相關的國際貿(mào)易活動,代理在交易中獲得的報酬為傭金;購貨傭金是買方代理在購買進口貨物的交易中,向買方提供服務而收取的費用;銷售傭金則是支付給賣方代理的,由賣方代理在銷售進口貨物的交易中向賣方提供服務而收取的費用;根據(jù)《審價辦法》的相關規(guī)定,銷售傭金應計入完稅價格,而購貨傭金則可以不計入完稅價格。確認國際貿(mào)易相關參與方何者為買方、何者為賣方、何者為代理,如果為代理則是買方代理還是賣方代理,是海關正確審定進口貨物完稅價格的基礎。在估價實踐中,如果貿(mào)易商充當代理人并與委托方形成直接代理關系,通過審查相關的代理協(xié)議,通??梢员容^容易地對相關方在交易中所承擔的角色(即為貨物進口銷售中的買方、賣方還是代理方;如果為代理方,則是買方代理還是賣方代理)作出判斷。

      在代理權限范圍內,代理人無論是以委托人的名義還是以自己的名義與第三人訂立合同,也不論訂立合同時是否公開委托人,只要代理人的代理行為在代理權限范圍內進行,其權利義務最終都應及于委托人。在間接代理情形下,代理人以自己的名義與第三人訂立合同,使得第三人在與代理人訂立合同時,視代理人為合同當事人。雖然法律后果的歸屬不像直接代理那樣直接歸于委托人,而是經(jīng)由代理人移轉給委托人,但最終還是由被代理人承擔。間接代理的核心就是通過代理人的行為來構成委托人與第三人的直接合同關系。國際貿(mào)易中,委托人與代理人出于便捷交易、信息溝通、行業(yè)慣例以及國家政策等方面的考慮,也經(jīng)常采用間接代理的形式開展貿(mào)易活動,例如:買方與國內代理企業(yè)可能會簽訂銷售協(xié)議,國內代理企業(yè)再與賣方簽訂銷售協(xié)議,代理企業(yè)通過履行這兩份合同完成其代理職責。WCO估價技術委員會解釋性說明2.1中對代理人的論述:“代理人是指可能以自己名義但往往為委托人購買或銷售貨物的人。代理人或者代表賣方或者代表買方參與簽訂銷售合同。”這明顯也是指間接代理的情形。在本文中為了論述方便,以下采用“國內用戶-中間商③在WTO及WCO的一些相關文件中,agent(通常翻譯為“代理人”)與intermediary(通常翻譯為“中間商”)含義相同,可以互換使用。在本文中,中間商則不同于代理人,通常是指處于國外出口商與國內用戶之間的第三方。根據(jù)其在交易中的作用在海關估價意義中其角色可能是代理,也可能是買方?!圃焐獭比絽⑴c交易為基本模型對間接代理情形進行分析,其中國內用戶位于進口國,制造商位于出口國,中間商根據(jù)貿(mào)易情況可能位于進口國、也有可能位于出口國。在實際貿(mào)易過程中,國內用戶與中間商之間的交易價格通常是高于制造商與中間商之間的交易價格,在中間商為代理的情況下,其中差價通常就是中間商所獲得的傭金以及中間商在交易過程中為委托人代為支付的一些費用;在中間商與國內用戶和制造商均構成買賣關系的情形下,其中差價則為中間商的利潤和一般費用。在中間商位于進口國的情形下,如果認定中間商是進口銷售的買方,則完稅價格的應以中間商與制造商之間的成交價格為基礎確定;如果認定中間商是代理,則銷售是發(fā)生在國內用戶和制造商之間,還需要進一步判斷中間商為買方代理還是賣方代理,并在此基礎上確定完稅價格。在中間商位于出口國的情形下,如果認定中間商是進口銷售的賣方,則完稅價格的應以中間商與國內用戶之間的成交價格為基礎確定;如果認定中間商是代理,則銷售也是發(fā)生在國內用戶和制造商之間。在間接代理情形下,代理人以自己的名義代理委托人從事貿(mào)易活動并簽訂相關銷售協(xié)議,形式上其具有銷售主體的地位(即銷售中的買方或賣方),因此很容易將其代理角色與銷售中的買方或賣方角色相混淆。在估價實踐中時有發(fā)現(xiàn)企業(yè)采取間接代理的方式來規(guī)避海關稅收,例如:位于進口國的中間商采取間接代理方式履行賣方代理的職責,但以其與制造商所簽訂銷售協(xié)議為依據(jù)聲稱其為進口銷售的買方,并要求以該協(xié)議中的交易價格為基礎確定完稅價格,則其所獲得的銷售傭金就可以不計入完稅價格。此外,還有發(fā)現(xiàn)國內用戶出于避稅的考慮將中間商的轉售行為稱為間接代理,例如:位于出口國的中間商從制造商購買貨物后銷售給國內用戶,但國內用戶聲稱中間商為買方代理,并將中間商在轉售過程產(chǎn)生的收益稱為購貨傭金,而購貨傭金是不計入完稅價格的。間接代理自身具有的特點,加之國際貿(mào)易中各交易方職責劃分復雜多樣,更增加了海關對間接代理以及相關方認定的難度。

      三、判定中間商為代理的關鍵因素

      通過審查與進口貨物相關銷售協(xié)議以及實際貿(mào)易情況,透過協(xié)議的表象研究國際貿(mào)易參與各方在進口貨物銷售中承擔的實際職責并結合關于代理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以確定交易的實質和相關方所扮演的角色,對于確定完稅價格是至關重要的。以下就兩類常見的間接代理情況進行分析探討。

      (一)關于中間商為賣方代理的認定

      如上所述,中間商如果被認定為賣方代理,其在交易中獲得的收益相應就被認定為銷售傭金而計入完稅價格。因此,當中間商處于進口國并負責辦理進口通關手續(xù)的情形下,中間商經(jīng)常聲稱其為銷售中的買方。海關可以從兩方面判斷中間商在交易中的角色:其一,應確定哪一方是交易的主要控制者。代理是為買方或賣方的利益工作,在貿(mào)易過程中處于被控制的地位,在買方或賣方的授權范圍內才能自行做出決定。估價實踐中,判斷中間商是否為賣方代理的重要標準之一就是制造商是否對中間商以及銷售的主要方面實施有效的控制,中間商是否主要依據(jù)制造商的指令行事。在國際貿(mào)易中,關鍵性的交易決策權委托人通常不會授權給代理人,因為這往往直接關系到制造商在交易中所獲得利潤的多寡以及所承擔風險的大小。中間商如果為賣方代理,則在交易中不能有太大的自由裁量權,代理人主要的職責應是事務性的(如尋找客戶、安排貨物運輸和儲存等),而非決策性的(如決定銷售價格、是否進行交易以及確定支付方式),如果中間商對交易的控制權越小,那么該中間商不是買方的可能性就越大;其二,中間商如果為代理人,其在交易中不會像買方那樣真正地獲得貨物的所有權、并為此支付對價和承擔風險。因此,可以從交易的實際安排入手,通過了解各方在銷售中所承擔的職責以及進口貨物所有權和對應資金的流向,著重從以下五個方面對相關方的權利和義務進行評估,從而推斷中間商是買方還是賣方代理:1.進口貨物的所有權轉移情況。銷售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所有權轉移,如果貨物的所有權由制造商直接轉移給國內用戶,中間商在交易過程中沒有獲得或只是在某個時點象征性獲得貨物所有權,則中間商屬于賣方代理的可能性很大。美國海關在估價實踐中常常利用美國《統(tǒng)一商法典》中“起運地合同”和“目的地合同”的概念,通過研究制造商與中間商、中間商與國內用戶的兩份銷售合同的相關條款,來判斷進口貨物的所有權轉移情況,并認為如果相關合同條款表明進口貨物所有權和相關風險由制造商轉移給中間商,并由中間商迅速轉移給國內用戶,中間商只是臨時性地擁有貨物的所有權,則中間商在該貿(mào)易過程中很可能被認為扮演了賣方代理的角色。2.中間商后續(xù)處理進口貨物的權限。處分權是所有權的核心要素。如果中間商無法自行決定其再銷售價格,或者在未獲得制造商同意的前提下,中間商不能自行選擇進口貨物內銷的國內用戶,那么中間商就極有可能是賣方代理。從另一個角度看,根據(jù)《審價辦法》如果買方處置或者使用進口貨物受到限制,買賣雙方的交易價格不能作為成交價格。3.相關方的權利和義務的安排以及相應風險的責任分配。如果制造商有義務承擔與貨物有關的各類風險,或者制造商與國內用戶中間有更多的權利和義務的對應關系。例如:國內用戶就貨物質量提出訴訟要求,制造商有義務承擔所受到的訴訟請求;或者制造商承擔了與貨物質量有關的財務風險;再如:制造商承擔國內用戶拒絕支付的信用風險。則在這些情況下,銷售更可能發(fā)生在制造商和國內用戶之間。4.商業(yè)單證所體現(xiàn)的與交易相關貨物和資金的流向。如果商業(yè)單證(如:制造商與中間商、中間商與國內用戶的銷售合同,制造商出具給中間人的商業(yè)發(fā)票,中間人的支付憑證,或者與相關方有關的其他單證)不能證明中間商從制造商購買了貨物、不能體現(xiàn)貨物的所有權從制造商轉移給中間人、不能證明中間商為進口貨物支付了貨款,那么中間商很可能是作為賣方代理存在。5.貨款的支付情況。如果中間商從國內用戶處接到訂單,隨后將定訂單發(fā)給制造商。制造商只是將貨物交與中間商,中間商并未支付相應的貨款,由國內用戶向制造商支付貨款,再由制造商向中間商支付其應得的收益。在這種情況下,銷售更可能發(fā)生在制造商和國內用戶之間,即他們之間的交易導致貨物的進口銷售,而中間商屬于賣方代理。

      (二)關于中間商為買方代理的認定

      如果中間商為買方代理,則其所獲得的收益屬于購貨傭金,根據(jù)《審價辦法》的規(guī)定可不計入完稅價格。因此,在中間商處于境外的情形下,國內用戶出于規(guī)避稅款的考慮更傾向于聲稱中間商是買方代理。但即使中間商與國內用戶簽訂的是“采購代理合同”,或被國內用戶冠以“采購代理人”或“采購代表”的稱呼,從海關估價角度分析,也有可能被認定為賣方或賣方代理。與判定賣方代理相類似,判定中間商是否為買方代理,也取決于國內用戶在交易中是否對中間商實施了有效的控制,并在交易中起主導作用。中間商如果為買方代理,則在交易中不能有太大的自主權,中間商主要的職責應是事務性的(如尋找供應商、收集貨樣、檢查貨物以及安排運輸和儲存等),而非決策性的(如決定是否接受賣方的報價、是否進行交易以及確定支付方式)。因此,國內用戶對整個交易的了解、參與以及控制的程度,是判定中間商角色的重要依據(jù)。如果國內用戶只是告知中間商需要采購何種商品,能接受什么樣的價格,由中間商去尋找貨源,而國內用戶在貿(mào)易過程中并不知道貨物來源的渠道以及中間商購買貨物的價格,那么中間商更可能是交易中的賣方。如果中間商主要依據(jù)國內用戶的指示作出與制造商的交易決定,中間商并沒有實質上獲得貨物的所有權并承擔相應的風險,則中間商更可能是買方代理。此外,還可以從交易中中間商獲得的收益是否為固定數(shù)額、國內用戶是否不經(jīng)過中間商也可以向制造商購買同一種商品、中間商是否同時獨立經(jīng)營同一種商品、中間商在交易中是否曾獲得貨物的所有權并承擔貨物殘損的風險等多種因素來判斷中間商所承擔的角色。

      四、中間商與相關方存在特殊關系條件下角色的判定

      通常情況下,中間商不會與其存在特殊關系的制造商簽訂代理協(xié)議,因此只有通過分析中間商在實際交易中所起的作用,才能正確判斷中間商的角色。對美國海關而言,當制造商與中間商存在特殊關系時,后者被美國海關認定為賣方代理商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美國海關通常要求中間商應向海關提供充分的證據(jù),這些證據(jù)必須足以證明交易符合兩個條件:一是中間商與制造商之間的交易價格必須符合公平交易原則,即他們之間的特殊關系未對成交價格產(chǎn)生影響;二是在中間商購買、訂購貨物時,進口貨物應直接發(fā)往美國,即滿足“向美國的出口銷售”的條件。只有符合這兩個條件,才可以認定成交價格應以中間商和制造商之間的價格為基礎。美國海關的做法值得我國海關借鑒。

      綜上,判定貿(mào)易相關參與方之間形成的是銷售關系還是代理關系以及他們在貨物進口銷售中的角色,必須依托具體案件中的相關商業(yè)單據(jù)和實際貿(mào)易過程,從交易的控制權、貨物的所有權、各方的權利義務關系、風險的承擔以及貨款的流轉等多方面進行考察。目前,《審價辦法》以及相關法規(guī)尚未對間接代理及相關方的認定作出規(guī)定。國際貿(mào)易的復雜性也增加了海關對間接代理判斷的難度和不確定性。因此,系統(tǒng)地分析總結間接代理認定中的關鍵要素,并在法規(guī)上就判斷間接代理的標準做出明確具體的規(guī)定,對于保證海關估價的統(tǒng)一性和確定性是十分重要的。

      (責任編輯 子介)

      On Identification of the Indirect Agency and the Related Par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stoms Valuation

      Li Jun

      In international trade,professional trad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mmunication and service.In import trading,trader could serve either as the agent of buyer or seller or independent buyer or seller.In the scenario of indirect agency,the trader may be engaged in all trading activities on behalf of the principal by signing a contract.Therefore,it is difficult to differentiate its agent role from buyer or seller.The role of trader in the transaction should be identified based on the control right of the transaction,the right to dispose of the goods,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the relevant parties,assumption of the risk,and payment transfer,etc.in the whole business process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related business documents.

      International Trade in Goods;Customs Valuation;Indirect Agency;Sales

      李駿,廈門海關關稅處。

      猜你喜歡
      中間商賣方買方
      第十七屆(2023)賣方分析師水晶球獎總榜單
      第十六屆(2022)賣方分析師水晶球獎總榜單
      信用證交單不符時買方拒付貨款權利證成
      法大研究生(2019年1期)2019-11-16 00:38:02
      買方常見違約問題分析、應對及預防
      今年房企并購已達467宗
      烏克蘭強化網(wǎng)站中間商責任
      二手房買賣之賣方違約糾紛解析
      中華建設(2017年3期)2017-06-08 05:49:29
      誤解中間商
      特別文摘(2017年5期)2017-03-23 18:56:15
      實物與宣傳不符,賣方擔責嗎?
      不一樣的中間商 不一樣的里約
      高青县| 乌拉特前旗| 五寨县| 东台市| 盐池县| 翁源县| 阿瓦提县| 濮阳县| 措美县| 望都县| 资中县| 仁化县| 洞口县| 博兴县| 松江区| 太白县| 山东省| 甘肃省| 眉山市| 揭西县| 绥阳县| 营口市| 巨野县| 东城区| 崇信县| 色达县| 班玛县| 当涂县| 临清市| 明溪县| 若羌县| 鸡西市| 永胜县| 唐河县| 沁水县| 全州县| 健康| 浦城县| 高安市| 云梦县| 石河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