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賀國
詞匯對于英語學習的重要性眾所周知,英語教師在詞匯教學中也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對于初中起始年級學生的英語教學,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針對初一學生的年齡特征,輕松又能吸引人的游戲是英語教學中的首選方法。將聯(lián)想法適當與游戲整合運用于教學中,不但能提高教學的質量,還能提高教學的效益。筆者嘗試在《英語(新目標)》七年級的詞匯教學中探究聯(lián)想法與競賽游戲的整合,根據(jù)聯(lián)想法的無序聯(lián)想與有序聯(lián)想將所有單元分成兩類,讓學生通過男女競賽或小組競賽的方式,為榮譽、積分而努力,由此在榮譽感、成就感的帶動下,逐漸喜歡上英語學習,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他們主動參與到英語教學中,變被動為主動,促進他們學習的內驅力,在興趣優(yōu)先的基礎上由淺入深地學好英語。
一、無序聯(lián)想
無序聯(lián)想也稱混合聯(lián)想。所謂混合聯(lián)想,就是通過各種提示手段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提示手段可以是簡筆畫勾勒,也可以是肢體語言提示,甚至可以通過中文引申,總歸要通過一些或簡單或復雜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聯(lián)想到所教授單詞。下面,以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詞匯教學為例談談無序聯(lián)想與競爭游戲的整合運用。
1.簡筆畫聯(lián)想法
對于實際、具體,與學生又密切相關的單詞,用簡筆畫的方法讓學生開展聯(lián)想是當仁不讓的首選利器。一個簡單的小圓圈,可以讓學生想象成pencil, eraser,也可搖身一變成為baseball, ring,甚至還可以是key, watch。關鍵得看教師怎么畫。筆者畫簡筆畫的原則是:畫得越不像越好,讓學生能多猜幾次就多猜幾次,只要猜出來都能得分。
2.肢體語言聯(lián)想法
肢體語言永遠是語言不通時的最佳溝通方式。雖然教師和學生同屬中文母語人群,但在英語課猜單詞環(huán)節(jié),肢體語言永遠是最直接且最有效的溝通手段,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何樂而不為呢?伸出食指,左右搖擺兩下,一個no就輕而易舉地讓學生猜出來了;左手大拇指朝上,小拇指朝下,放到耳朵邊上,call就呼之欲出。回答慢的學生只怪自己對單詞掌握不熟練,下次游戲前定會加緊準備。
3.中文聯(lián)想法
初中學生,尤其是英語基礎不扎實的學生,習慣先用中文思考然后轉化為英語輸出。為了提高這部分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可以出一些需要借助中文完成的題目,適當迎合他們的需求,同時幫助他們重新建立起學好英語的勇氣。對于a good ball,當好多同學還停留在對good的思考時,有同學脫口而出baseball,并且得意揚揚地向其他同學解釋:一個好的球不是棒球是什么呀?“夢幻西游”四字一出,滿眼都是舉手的學生,而通常舉得最高最興奮的,當然還是那些游戲積極分子,最后用computer game將一分輕易拿下。而QQQ這組字母的出現(xiàn),著實難倒了一大批學生,而在某個學生將thank you這最終答案破解之后,他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還可以這樣。
4.同義反義聯(lián)想法
同義反義聯(lián)想法是讓學生根據(jù)教師提供的單詞,在提示的引導下進行聯(lián)想。如用離教師較近的the teachers desk, the computer等引出this,然后用較遠的the picture, the window引出that;用一個VS或者PK符號,可以由lost牽出found,由yes聯(lián)想到no,用Chinese引出English,由sorry帶出excuse me。大家在課堂上表現(xiàn)都很活躍,因為猜錯是不扣分的。
5.其他聯(lián)想法
其他聯(lián)想法多來自于學生的創(chuàng)意。人有多大膽,“書”有多大產(chǎn),不怕猜不到,就怕想不到。一個簡單的數(shù)字2,他們愣是能扯到backpack(雙肩背包);用TV帶出watch;用 how do you帶出spell。當然,最絕的還是他們的一道謎語題:It is a book. Oh, no, it is not a book. Whats this in English?或許,notebook這個答案并不難猜,畢竟單詞表就擺在面前。對于想出這道妙題的學生,大家報以熱烈的掌聲。
二、有序聯(lián)想
這里所謂的有序聯(lián)想,是指在某一單元詞匯表中找尋出特定的規(guī)律,然后按照主線發(fā)展逐一引出該單元的相關詞匯。下面以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詞匯教學為例談談有序聯(lián)想與競爭游戲的整合運用。
第一步:以many 和 much 配合two big brothers讓學生聯(lián)想到countable noun和 uncountable noun,然后讓學生聯(lián)想兩位大哥手下的單詞。
第二步:將兩位大哥手下的四大金剛找齊——fruit, food, drink, vegetables,并將他們分類投到大哥麾下。fruit, food, drink隸屬uncountable noun,而vegetables則歸countable noun管轄。
第三步:分別挖掘countable noun和uncountable noun的特殊手下。tomato, French fries, strawberry隸屬前者,盡管他們變成復數(shù)的形式與大多數(shù)名詞復數(shù)不一樣。而chicken, salad, ice cream, broccoli則投到了uncountable noun陣營。
第四步:用一次lucky number的猜想活動,在幾位學生猜想了0—20的數(shù)字之后,與學生共同標記本單元的可數(shù)名詞數(shù)目,并將egg, apple, carrot等可數(shù)名詞列表于countable noun之下,與tomato, French fries, strawberry平行。
第五步:最后找出本單元的四小金剛——breakfast, lunch, dinner, dessert,教師運用What do you like for ...句型引導四位學生輸出“For breakfast, I like ... and ...”“For lunch, I like ... and ...”“For dinner, I like ... and ...”“For dessert, I like ... and ...”并請全班同學齊讀四位學生的造句。
第六步:尋找superstar,請他/她朗讀以上四位學生的造句,并根據(jù)造句內容找出一個相對有趣的食物名稱命名superstar。如在一個班級上課時有兩位同學提到hamburger,該superstar即被命名為 Hamburger star,然后教師在四句前加上總起句:Hamburger star *** eats lots of healthy/unhealthy food.然后全班改寫接下來四句——“For breakfast, he/she likes ... and ...”“For lunch, he/she likes ... and ...”“For dinner, he/she likes ... and ...”“For dessert, he/she likes ... and ...”。
第七步:在全部學生齊讀兩遍改寫文后,將各食物單詞縮略為開頭幾個字母,如 apple,本單元沒有其他a開頭的食物單詞,縮寫即為a,egg 也是如此。再如salad,由于本單元的食物單詞中還有strawberry,縮寫就變?yōu)閟a。利用該縮寫模式,班級中三分之二的同學可以在一兩分鐘內背誦上面的五句話,然后轉移到課本第35頁3a部分:Running star Sandra Clark eats lots of healthy food. For breakfast, she likes eggs, bananas, and apples. For lunch, she likes hamburgers, salad, and pears. And for dinner, she has chicken, tomatoes, French fries and, for dessert, ice cream.大半學生幾乎在30秒內憑借如圖1的十個課文內出現(xiàn)的食物單詞的縮寫將全文背出,其他同學也均能在課堂上自信背出該文,這不能不歸功于單詞聯(lián)想法的魅力。
在教學中,讓學生以多種方式進行聯(lián)想,說出一個單詞得一分,說對并拼出單詞積兩分。在這樣激烈競爭的氛圍中,以往不怎么喜歡背單詞的學生不需要提醒聽寫也自然會去主動準備,而通常不喜歡發(fā)言的學生也能在班級整體熱度的帶動下,積極舉手,大聲發(fā)言,因為游戲規(guī)定猜錯不扣分。在保持基本公正的前提下,給后進生以及一些內向生相對多一些機會,對他們學英語也是一種提高。這樣優(yōu)等生不會覺得詞匯教學無聊,后進生也不會覺得自己矮人一截。這樣,和諧的英語課堂就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