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慧
【摘 要】本文通過對“主導”和“主體”結合的教學模式進行分析,揭示在我國健美操教學實踐中如何不斷應用“主導”和“主體”結合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促進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提高我們健美操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主導性 主體性 教學模式 健美操教學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逐漸深入,在我國健美操教學的過程中越來越重視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地從健美操教學中體會到運動的快樂,在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中,提高健美操教學的效果,不斷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對健美操學習的熱愛,進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
1 “主導”和“主體”結合的教學模式
眾所周知,要提高健美操教學的效果就要應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在我國不斷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下,我們落實好素質教育的目標就要處理好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的關系。
在我國目前的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的教學關系主要有以下三種:一種是以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為主的教學模式,教師指導教學發(fā)揮其引導、控制作用;一種是以學生發(fā)揮學習的主體作用為主的教學模式,側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種是“主導”和“主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既充分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也重視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充分協(xié)調師生之間的教學關系,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高教學的效果。通過“主導”和“主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教師和學生充分發(fā)揮各自的作用,使得教學活動達到良好的效果。
2 “主導”和“主體”結合的教學模式在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運用“主導”和“主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樂趣。目前,我國的健美操教學應該重視應用“主導”和“主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在我國傳統(tǒng)的體育課程中,主要通過技術講解、過程演示、分組練習、指導糾錯等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尤其在健美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在課堂上示范各分組動作,然后讓學生進行分組練習,再指導學生動作要領和錯誤之處。這樣的教學模式還是以教師為中心,只強調了健美操教學中的動作,缺乏生動的講解,學生沒有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對教學內容缺乏興趣,因而學生動作普遍缺乏美感、肢體表達生硬。而我國的素質教育的目標要求我們要注意教學目標的多元化、全面化;注重教學內容的基礎性、學生的參與性;提倡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從這幾個方面來看在健美操教學活動中應用“主導”和“主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健美操《青春的旋律》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對動作的設計和編排要有難易差異,既要考慮整體動作的和諧又要充分展現(xiàn)學生的個性美。
在對《青春的旋律》進行教學之前,教師在課堂上先播放節(jié)奏較快的旋律,組織學生自由活動。先從簡單的動作開始,逐步進入健美操的教學過程中。例如,可以播放《兔子舞》讓班級里同學進行簡單的分組,要求學生先進行簡單的踏步等動作,讓學生積極的動起來。這時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組織引導學生進入健美操教學的氛圍中,使學生運動的情緒高漲起來。
在《青春的旋律》健美操教學設計中,主要讓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下練習幾種基本的步伐,通過教師的編排,學生可以創(chuàng)編新的步伐和動作,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主體作用。在節(jié)奏感較強的音樂中,學生之間相互配合,男女混合兩組形成最終的隊形組合,讓學生在旋律中體會運動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體態(tài),陶冶學生美的情操。
首先,教師通過《兔子舞》讓學生預熱,做好準備活動。然后,進入《青春的旋律》的教學,整個音樂共16個八拍,教師先進行動作演示再進行分組教學。在分組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生進行動作指導,并把學生分成A、B、C三個小組進行隊形組合。
再一遍播放《青春的旋律》,指導學生按照教學設計中的編排進行練習,在16個八拍中做好7個基本步伐的變化和行進。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動作進行自我評定,鼓勵學生創(chuàng)編符合音律的新動作。在倒數的第二、三個八拍中,指導男女同學互相配合,自由行進展示隊列造型,促進學生發(fā)揮各自的想象力,達到教學設計的目標。再次播放音樂,指導學生熟練動作及要領。最后結束課程,播放舒緩的音樂讓學生在音樂中放松身體。
3 “主導”和“主體”結合的教學模式在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從《青春的旋律》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應用“主導”和“主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既能夠發(fā)揮教師的組織引導作用,又能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自由的展示自我,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因此,“主導”和“主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改變以往的課程限制,通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課程中的動作進行理解、自由選擇。這樣就改變了以往健美操教學的限制,避免教學中教師展示什么動作學生就只學什么動作,學生沒有學習興趣,課堂教學的效果也不佳。另外,“主導”和“主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還有利于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在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再創(chuàng)造。例如在《青春的旋律》教學設計中,鼓勵學生在后兩個八拍中自主創(chuàng)編動作,將理論性、系統(tǒng)性的知識運用到教學實際中,又讓學生自己進行適應選擇,提高了健美操教學的效果。
4 小結
綜上,根據我國新課標對健美操教學的要求,以及我國全民健身思想的深入,在健美操教學實踐中,應用良好的教學模式、建立良好協(xié)調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推進我國健美操教學的進步。健美操教學是一種具有韻律性、變化性的體育課程,相對于其他課程來說,在健美操的教學過程中更應該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主導”和“主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下,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創(chuàng)造力,貫徹好我國素質教育的精神,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