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特級教師于漪,六十多年來在三尺講臺上孜孜追求課堂教學的高境界,對我們來說,她的教學藝術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了,可她卻常常反思自責:“我上了一輩子課,教了一輩子語文,但還是覺得上了一輩子深感遺憾的課?!庇诶蠋熃?jīng)常呼吁“把書教到學生心里面”,語文課堂教學要“收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之功”。同于老師相比,我們的語文教學真是有太多的遺憾,所以我們要亟須“更新升級”自己的課堂教學,不斷追求課堂教學的高境界。那如何才能把學生領進理想的語文課堂呢?我在以下幾個方面作了探索:
首先,要深度研究教材,激蕩自己的情感
新課標要求我們“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彼?,我們語文教學就必須體現(xiàn)出這一特點。從一堂課的教學目標看,“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是“靈魂”,“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是為這個“靈魂”服務的。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遠的,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語文教學就是“文本”、“教師”、“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而“教師”在“文本”與“學生”之間起鋪路搭橋作用。
現(xiàn)行的蘇教版語文教材,每篇課文都負載著中華民族及世界各國的優(yōu)秀文化,蘊含著著極其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我們教師在每個學期開學前就要對教材整體感知,深度研究,認真制定教學計劃,把握住文本的精神內(nèi)涵,吸收到心里并情感激蕩,然后才“披情入室”,走上講臺,引導學生從文本中觀生活百態(tài),通世態(tài)人情,養(yǎng)浩然正氣,塑人生品格。
其次,要潛心研究學生,開啟學生的情感閘門
教師要把學生引進語文文本境界可不太容易,道理說教不靈,責怪埋怨無效,而我們的語文文本就是“春風化雨”,它能浸潤人的心田。八年級上冊“至愛親情”單元選錄了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我以前都是把教學重點定位在作者選材構(gòu)思的“截取法”上,對學生大講四次寫“背影”的作用,講完了就讓學生模仿“截取法”寫一篇父母兒女親情的文章。現(xiàn)在回想起來,學生當時聽課神情淡然,顯然沒受感染。這課根本沒有激起學生的情感火花。這堂課也就成了我深感遺憾的課了。
后來再教這篇課文,我就吸取教訓,再研究課文,覺得作者寫此文的本意是為了表達父子深情的,所以我就把教學重點定位在文章的“情感價值觀”上。我先讓學生讀懂作者四次“流淚”的原因。然后我讓學生以兒子的名義給這位父親寫封回信。有的寫“不要太累了,多注意身體”,有的寫“膀子疼就去看醫(yī)生”等等。這時我就拿出我自己寫給父親的信,讀給學生聽。當念到“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天,我很鎮(zhèn)定,您卻悄悄地拭去了眼角的淚水……”,我哽住了,學生也哭了??磥恚瑢W生的“感情閘門”已打開,我想這次是“把書教到學生心里面”去了。
第三,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從心里喜愛語文
初中語文教材中安排有語文實踐活動和專題,我們老師不能應付了事,要充分利用好,要走出“小語文”圈子,進行“大語文”教學活動,以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語文能力。
七年級教材中有《漢字》專題,我們可以讓學生先看書,再上網(wǎng)搜索漢字各種形體,親自摹寫,然后在班上開展書法評優(yōu)活動,培養(yǎng)學生愛漢字的感情。書上還有《荷》專題,老師應先讓學生觀賞實景,然后再賞析書上的贊美荷的詩文,最好還品賞些其他花卉,讓學生也寫些贊美詩文,以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再如八年級書上有《當一次主持人》《假如我是導游》等知識輔導,如老師只是紙上談兵,那太掃興了,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實境,走出校園搞活動,讓學生在實地即興發(fā)揮表演。搞活動能增進師生情誼,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習興趣,能讓各個層次的學生從心里喜愛語文,那我們的語文課就上出了高境界。
綜上所述,我們語文老師都要像于漪老師那樣,一生鐘愛教育事業(yè),心里裝著全體學生,努力“把書教到學生心里面”,在課堂上帶領學生走進美妙的語文境界,給學生也給自己多留下些美好的回憶。
葛海燕,教師,現(xiàn)居江蘇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