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點擊
盡早喂嬰兒麩質食品可減少腹腔疾病
據美國WebMD醫(yī)學新聞網(2013-03-03)報道,根據瑞典最新研究顯示,在喂母乳時期將嬰兒飲食加入蛋白質麩質,可以降低常見的腸道疾病乳糜瀉風險。
雖然乳糜瀉是一種小腸內壁被含麩質食物破壞的疾病。但研究人員推測,這可能是嬰兒有機會產生蛋白質耐受性,才有可能避免這種疾病。
麩質是指特定的谷物,包括所有型式的小麥和大麥、黑麥等相關谷物中的蛋白質。
Umea大學的Anneli Ivarsson博士認為,約1%的人有腹腔疾病,造成原因可能是遺傳敏感性,建議終生吃無麩質飲食。但他們已經證明,早期加入麩質可減少乳糜瀉風險。
Ivarsson博士與研究小組比較兩組瑞典兒童,一組是1993年出生,這段期間腹腔疾病增加了4倍;另一組是1997年出生,這段期間減少了相同的數量。較晚出生的嬰兒乳糜瀉的風險比早出生的嬰兒減少25%。
腹腔疾病增加的這段期間,研究人員建議嬰兒喂食,包括在飲食中加入麩質食品的最佳年齡。在1982年,專家們建議在6個月大時再喂含麩質的食品;在1996年,建議從4個月大開始喂含麩質食品。
研究結果刊登在2013年3月的兒科(Pediatrics)期刊上。
冠狀動脈鈣化程度可預測腦卒中風險
據美國WebMD醫(yī)學新聞網(2013-03-07)報道,一篇新研究結果顯示,對一般人而言,冠狀動脈鈣化(CAC)程度是后續(xù)腦卒中的獨立預測因子。
在線發(fā)表于2013-02-28腦卒中期刊的一篇試驗中,CAC可預測男性和女性的腦卒中風險,且對65歲以下者的預測力比年長者更佳,而且,這個變項與心房顫動及佛明罕風險因子無關。
研究者指出,對于佛明罕風險因子分類低(lt;10%)和中度者(10%~20%)的腦卒中風險預測最有效。
第一研究者Dirk M. Hermann醫(yī)生(德國Essen大學附設醫(yī)院)認為,當患者在我們面前時,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的糖尿病、高血壓等風險因素,但是不知道他們的血管疾病情況如何。CAC是心肌梗死(MI)的預測因子,但他們發(fā)現(xiàn)確實也是腦卒中的預測因子。如果患者有MI風險,也會有腦卒中風險?,F(xiàn)在,他們的一種檢測方式可以知道患者是否有這兩種很常見的風險。
作者認為,CAC可以獨立于已知的風險因素之外預測腦卒中,這個標記除了可幫助心臟科醫(yī)生,也可幫助神經科醫(yī)生進行風險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