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心靈的紋理
      ——駱一禾、海子情愛主題和孤獨主題比較研究

      2014-04-16 20:09:09西
      江漢學術(shù) 2014年4期
      關(guān)鍵詞:情愛海子少女

      西 渡

      (清華大學 中文系, 北京 100084)

      駱一禾和海子被視為一對具有共同詩歌趣味和詩歌追求的詩人,但實際上兩人各有其不同的“詩歌心象”;作為活生生的人,也各有其鮮明的個性。我們曾經(jīng)從時間主題和死亡主題的比較中,考察駱一禾、海子在精神構(gòu)造和心理結(jié)構(gòu)上的差異[1]。事實上,這種差異不僅反映在兩位詩人意含各別的時間主題和死亡主題中,也展開在情愛主題、孤獨主題、歷史主題以及其他主題的表現(xiàn)中。本文將從情愛主題和孤獨主題在兩位詩人作品的展開脈絡,考察他們深層心靈構(gòu)造中那些曾被人忽略的不同紋理,以求最終認清兩位詩人各自“活生生的個性”。

      一、升華與冷凝:情愛主題的兩樣風景

      駱一禾和海子都是當代詩人中寫情詩的圣手,他們都寫出過我們這個時代最美麗、最深摯的情詩。尤其是海子,情詩數(shù)量之多、質(zhì)量之高,在當代詩人中罕有其匹。就海子本人的寫作而言,情詩也是其全部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然而,駱一禾、海子情詩所呈現(xiàn)的風景卻大不相同。駱一禾的情愛從一開始就有一種升華趨勢,他從愛人的身上看見世界,或者說,他在愛人的身上愛著整個世界。這種愛的升華最終把他帶到了一種沒有原因、沒有條件的絕對的愛——無因之愛。海子的情愛卻缺乏這樣一種向上的動因。他的愛一往情深,如癡如醉,于他本人更是性命攸關(guān),但也患得患失、疑慮重重。他的愛是和憂郁、病,甚至是和死亡聯(lián)系在一起的。事實上,海子在戀人身上看見的是他自己,也可以說,他在戀人身上愛著自己。在海子看來,愛情正是從自戀中產(chǎn)生的。在他的短篇小說《取火》(1986?)中,他寫道:“長久地凝望自己,產(chǎn)生了愛情?!盵2]1145這樣,當愛的愿望不能得到滿足時,他就走向了愛的反面:蔑視和憎恨。這正是后期海子一個解不開的情結(jié),也是彌漫于其后期詩歌中的暴力修辭和黑暗修辭的心理根據(jù)。

      駱一禾的情愛詠唱是從對少女的贊美開始的。1982年的《少女》一詩寫出了一個還沒有戀愛的少年對女性世界的向往。從1983年8月到1984年,駱一禾集中寫了一批情詩。盡管這些詩在藝術(shù)上并不成熟,但卻呈現(xiàn)了駱一禾情詩的兩個特點:一是,他的愛是和世界相聯(lián)系的,顯示了他通過愛情進入世界的能力;二是,他的愛是和生命相聯(lián)系的,因為愛情,他更深地愛著高貴的生命。在《給我的姑娘》中,詩人說:“能在你的手腕上/寬廣地進入夏天”①;在《激動》中,他說:“世界是從兩個赤裸的年輕戀人開始的”;在《愛情(二)》中,他還說:“我們通過愛情/獲得有河流的城市/有河流的夢/與有河流的身體”。愛情在這里是成長的過程,也是通向世界的橋梁。與此同時,駱一禾對生命的信念和熱愛也因為愛情獲得了新的能源。在《愛的祈禱》中,他說:“要你活著/要你活著/哪怕你痛苦”;在《四月》中,他說“我不愿所愛者死去”;在《愛情(二)》中,他說“我想/你是不會死的”。

      正是這樣的愛情使沒有翅膀的人類有了飛行的能力,并體驗到萬類一體:“聽屋頂?shù)娘w鳥蕭蕭鳴叫/世界的塵土飛揚/天下的花兒盛開/我愛的只是你 我要的只是你/靈敏的雙耳貫穿白花/我聆聽著幸?!?《愛情(三)》)。這樣的愛情不是自我包裹的蠶繭,而是通往世界的道路。詩人在一只耳朵聆聽愛的幸福的同時,另一只耳朵卻聆聽著人間的苦難:“在這個遼闊無邊的世界上/只有人間是這么苦難/世世代代建立在我的身上”(《愛情(三)》)。這里的情感邏輯是:我愛她,故我愛世界;我幸福,故我愿普天下人幸福。——沿著這愛情的上沖曲線,詩人最終來到了那個詩人稱為“無因之愛”的絕對愛的領域:

      這是自心中產(chǎn)生的

      光線自天空產(chǎn)生

      這無因之愛是我所新生

      (駱一禾《愛情(四)》)

      一個人需要有那種無因之愛

      那種沒有其他人的寧靜

      幸福在天空中閃閃發(fā)光

      也許一生只是為了它

      只是短暫的一瞬

      (駱一禾《落日》)

      而我將熱愛她

      因為這雨水是這樣的無因之愛

      (駱一禾《世界的血·飛行》)

      至此,駱一禾的情愛主題從對少女和女性的贊美出發(fā),經(jīng)由在彼此傾心、彼此合一的愛情中的成長,終于登上了絕對的愛的頂峰:“而生命此刻像礦石一樣割開礦脈/愛的純金把我徹底地奪去”(《身體:生存之祭》)。這是說,生命通過把自身徹底地讓渡給愛,而完成了自身。

      與駱一禾的情況相似,海子的情愛主題也是從少女頌開始的。海子對女性的感受開始于15歲的日子,也正是他初入大學的日子,“最初對女性和美麗的溫暖感覺”,讓這個少年詩人感覺“夜晚幾乎像白天”。他這樣形容這些少年的黃金日子:“每一年的每一天都會愛上一個新的女性,猶如露珠日日破裂日日重生,對于生命的本體和大地沒有損害,只是增添了大地詩意的繽紛、朦朧和空幻。一切如此美好,每一天都有一個新的異常美麗的面孔等著我去愛上。每一個日子我都早早起床,我迷戀于清晨,投身于一個又一個日子,那日子并不是生活——那日子他只是夢,少年的夢?!盵3]海子最早發(fā)表的一首詩《女孩》,是對駱一禾《少女》一詩的仿寫,兩者的純潔心境也相似。海子曾經(jīng)為少女寫過最美麗的詩句:“少女們多得好像/我真有這么多女兒/真的曾經(jīng)這樣幸福/用一根水勺子/用小豆、菠菜、油菜/把她們養(yǎng)大”(《歌:陽光打在地上》)②,“少女/一根伐自上帝/美麗的枝條”(《詩人葉賽寧》),“傘中裸體少女沉默不語//貧窮孤獨的少女 像女王一樣 住在一把傘中”(《雨》)。

      在小說《太陽·你是父親的好女兒》中,海子對少女的贊美達于頂點:“一切少女都會被生活和生活中的民族舉上自己的頭頂,成為自己的生活和民族的象征。世界歷史的最后結(jié)局是一位少女?!痹谶@部幻想小說里,海子塑造了一個光輝的少女形象——也許是中國文學中最光輝的少女形象——血兒。血兒的形象與歌德筆下的迷娘有諸多相似之處,她們都是精靈似的人物,美麗非凡,能歌善舞,身世離奇,向一個腐朽的世界挑戰(zhàn)性地散播著光明燦爛的詩意。實際上,她們都是女性之美、世界之美的詩意產(chǎn)物。她們是黑暗人間僅有的光明,是腐朽的世界上唯一值得拯救,和應該拯救的部分。在血兒的形象中,凝注了海子關(guān)于女性的最美好的想象和體驗,小說中敘述者的獨白,應當也是詩人的獨白:“我在你身上傾注了我所愛的一切,傾注了我所有的愛情與靈感,我把你當成理想的女伴,小小的女孩,如今你已長成人,要離我而去了,去吧,我的印度洋的少女,雪山的女兒,你幾番在我夢中出現(xiàn),變成了不同的模樣。在我的這個故事,這本寂寞而痛苦的書中,你是唯一值得活下去的。你乘著這第一陣大雪,或第一陣春風,或第一片落葉,去吧,從我的囈語和文字中走出,在印度洋的和風下,長成一個真正女兒的身體。”在這段話中,有幾點值得注意:一是血兒是“從我的囈語和文字中走出”的,表明她是詩人想象的產(chǎn)物;二是在血兒身上,詩人傾注了“我所愛的一切”、“我所有的愛情與靈感”,表明她是詩人對女性之美的理想化產(chǎn)物;三是血兒身上概括了詩人所系戀的幾位女性的形象,特別是其初戀女友的形象——這就是所謂“你幾番在我夢中出現(xiàn),變成了不同的模樣”,或者說這些現(xiàn)實中的女性,在海子看來都是血兒形象在現(xiàn)實中的不同化身。

      塑造血兒形象之時的海子,是他最接近駱一禾的時刻。在這部小說里,詩人對愛情和生命的不朽獲得了和駱一禾類似的信仰:“她不會屬于死神。她不會死亡?!毖獌旱男蜗笠簿褪邱樢缓獭讹w行》中那個不可傷害的女孩形象在敘事中的展開。我們已經(jīng)說過,海子這部小說在主題和構(gòu)思上都深受駱一禾影響。但進一步的研究,我們會發(fā)現(xiàn)海子的少女想象總的說來與駱一禾的意趣并不相同。從源頭上說,海子最早的少女想象中缺少駱一禾詩中的純潔氣息和青春熱情,而多了某種不安和騷動,甚至與死亡想象糾纏一起。在《九盞燈》中,海子對于少女的想象集中于她的月事:“海底下的大火,經(jīng)過山谷中的月亮/經(jīng)過十步以外的少女/風吹過月窟/少女在木柴上/每月一次,發(fā)現(xiàn)鮮血/海底下的大火咬著她的雙腿?!睂ε陨淼倪@種特別關(guān)注,實際上表明了海子對于女性世界的隔膜?!恫∩倥繁憩F(xiàn)了海子對于“少女”和“病”的固執(zhí)的愛好:“病少女 清澈如草/眉目清朗,使人一見難忘/聽見了美麗村莊被風吹拂//我愛你的生病的女兒,陌生的父親。”在《八月尾》中,海子把少女想象成危險的豹子:“月亮是紅豹子/樹林是綠豹子/少女是你們倆/生下的花豹子?!焙W舆€難以置信地把少女和暴力聯(lián)系起來:“少女/頭枕斧頭和水/安然睡去”(《詩人葉賽寧》),“還沒剝開羊皮 舉著火把/還沒剝開少女和母親美麗的身體?!?《漢俳·王位上的詩人》)在某些時候,海子甚至在少女身上讀到死亡氣息:“大黑光啊,粗壯的少女/為何不露出笑容/代表死亡也代表新生”(《傳說》),“但我的手指沒有/碰過女孩的骨灰”(《但是水、水》),“甕內(nèi)的白骨飛走了那些美麗少女”(《吊半坡并給擅入都市的農(nóng)民》),“月亮的眾神,一如既往在戽水/只有戽水,紡織月光 /(用少女的脛骨)?!?《太陽·土地篇》)可以說,海子既傾心于愛情,又傾心于死亡,或者說他像傾心愛情一樣傾心死亡。

      不同于駱一禾通過愛情走向世界,海子的愛情似乎反而成了成長的阻礙。1985年前后,海子于初戀期間寫了一大批優(yōu)美的情詩,表現(xiàn)了海子對女性與女性世界獨特的想象和感受力,但與此同時,這些詩也表現(xiàn)出失敗的預感,和不愿成長、畏懼成長的心理傾向?!赌愕氖帧肥且皇转毦喵攘Φ那樵?,詩中把戀人的手比作兩盞小燈,把“我”的肩膀比作被戀人的手照亮的兩座舊房子,確是非海子不能想、不能寫。而這首詩結(jié)束于這樣一句詩:“只能遠遠地撫摸。”這里已經(jīng)隱伏失敗的預感。在《海子詩全編》接下來的兩首詩《得不到你》《中午》中,這種失敗的預感更加明顯:“得不到你/我用河水做成的妻子/得不到你/我的有弱點的婦女/……我們確實被太陽烤焦,秋天內(nèi)外/我不能再保護自己/我不能再/讓愛情隨便受傷//得不到你/但我同時又在秋天成親/歌聲四起”(《得不到你》),“你在一生的情義中/來到/落下布帆/仿佛水面上我握住你的手指//(手指/是船)/心上人/愛著,第一次/都很累,船/泊在整個清澈的中午”(《中午》)。初戀的甜蜜并沒有消除海子內(nèi)心的焦慮和不安全感,因此詩中彌漫著一種緊張的氣氛和對難以預料的命運的無力感。

      寫于1985年的《北方門前》《寫給脖子上的菩薩》《房屋》《藍姬的巢》《蓮界慈航》《城里》是海子最溫暖的情詩,應該寫于海子對幸福最有信心的時刻。從字面上看,這些詩寫的全然是愛情的甜蜜:“我愿意/愿意像一座寶塔/在夜里悄悄建成//晨光中她突然發(fā)現(xiàn)我/她瞇起眼睛/她看得我渾身美麗”(《北方門前》),“呼吸,呼吸/我們是裝滿熱氣的/兩只小瓶/被菩薩放在一起/……/兩片抖動的小紅帆/含在我的唇間”(《寫給脖子上的菩薩》),“愛情房屋溫暖地坐著/遮蔽母親也遮蔽兒子//遮蔽你也遮蔽我”(《房屋》)。但我們?nèi)匀浑y以把這些詩稱為快樂的詩、幸福的詩。在我看來,海子一生只寫過三首幸福的詩,那就是1986年的《幸福(或我的女兒叫波蘭)》、1987年的《幸福的一日——致秋天的花楸樹》和《日出》?!度粘觥穼懙氖橇硪环N幸福——詩人作為創(chuàng)造者的幸福,不是這里所說的情愛幸福?!缎腋5囊蝗铡穭t沒有擺脫死亡意念的糾纏:“在劈開了我的秋天/在劈開了我的骨頭的秋天/我愛你,花楸樹?!彼?,海子的詩中只有《幸福(或我的女兒叫波蘭)》是一首完全幸福的詩。

      海子其他的詩,那些似乎表現(xiàn)情愛的甜蜜與幸福的詩,卻總是隱藏著不祥的預兆。這些詩有一種和表面的字句不相稱的孤寂乃至凄涼的氣氛。這些詩意象優(yōu)美,想象獨特,但卻缺少一種幸福的節(jié)奏。這些詩近乎靜止的節(jié)奏暴露了詩人內(nèi)心的秘密——他的那種不安全感從來沒有完全消除。另外,我們看到這些詩的中心意象都是封閉的——塔、房屋、巢、熱水瓶、菩薩,等等——全然沒有幸福感所有的那種敞開和明亮的感覺,相反,它們都呈現(xiàn)出一種封閉空間中的枯寂、灰暗的色調(diào)。猶如出土的秦俑,雖然栩栩如生,生命卻已從內(nèi)部枯萎。海子即使在敘述情愛經(jīng)驗時,我們也看不到那種戀人之間身心交融的感受,倒好像是在聽他講時過境遷的回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種孤寂的氛圍,在那首有名的《打鐘》中最為顯著:“打鐘的聲音里皇帝在戀愛/一枝火焰里/皇帝在戀愛/……鐘聲就是這枝火焰/在眾人的包圍中/苦心的皇帝在戀愛?!鄙顚m中的、眾人包圍中的皇帝是一個孤獨者的形象,而他的愛人是大野中央的一只神秘生物,她是“敵人的女兒”和“義軍的女首領”,皇帝和她之間除了互相為敵,沒有別的交集。這些隱喻形象,也許透露了海子的一種獨特的情愛觀,愛人就是敵人,愛情是一場誰也無法取勝的戰(zhàn)爭。另一方面,它們也許還曲折地表達了詩人對愛的恐懼。事實上,海子對于失敗的預感很快變成了現(xiàn)實:“我輕輕走過關(guān)上窗戶/我的手扶著自己 像清風扶著空空的杯子/我摸黑坐下 詢問自己/杯中的幸福陽光如今安在?”(《失戀之夜》)失戀在海子那里造成的孤寂之感和自我憐惜之情令人動容:“我的名字躺在我身邊/像我重逢的朋友/我從沒有像今夜珍惜我自己?!?《失戀之夜》)

      奇怪的是,即使那個理想的、光輝的少女血兒,也不能幫助詩人從孤獨、封閉的自我走向世界,而似乎僅僅不斷重復著詩人的自我之夢:“我的血兒,我的女兒,我的肋骨,我的姐妹,我的妻子,我的神秘的母親,我的肉中之肉,夢中之夢,所有的你不都是從我的肋間蘇醒長成女兒經(jīng)過姐妹愛人最后到達神秘的母親中。所有的女人都是你?!?《太陽·你是父親的好女兒》)這里不斷重復的“我”,暴露了海子自我中心的心理和情感定勢。所以,對海子來說,愛人也是自我的一部分,是“從我的肋間蘇醒長成女兒”的。在《四姐妹》中,海子則把他一生愛過的四個女性比作“我親手寫下的四首詩”。如果說駱一禾在愛人身上看到世界和宇宙,海子則在世界和所有女人中看到同一個女人。正如他在《日記》中說的:“姐姐,今夜我不關(guān)心人類/我只想你”,世界因此縮小為一個愛人——實際上她只是另一個自我的鏡像。

      另一方面,海子似乎既不能使自己在愛情中獲得成長,也不能使對方在愛情中成長。他似乎不愿成長為一個男人和一個父親,也無力讓一個少女成長為妻子和母親。在1987年的一篇日記中,海子說:“我還要寫到我結(jié)識的一個個女性、少女和女人。她們在童年似姐妹和母親,似遙遠的滾動而退卻遠方的黑色的地平線。她們是白天的邊界之外的異境,是異國的群山,是別的民族的山河,是天堂的美麗燈盞一般掛下的果實,那樣的可望而不可即。”[3]因此,海子的情愛主題缺少駱一禾那樣的上沖力。海子讓自己止步于一個情種,他說“我就是那個情種”(《七月不遠》),而沒能像駱一禾那樣從一個愛人成長為一個愛者。這樣,即使海子傾注了所有愛情與靈感的血兒,當她從一個少女成長為一個真正的女人時,她還是要離詩人而去:“我的流浪和歌唱中的女孩兒如今已經(jīng)長成了一個女郎。她帶著我的愿望,我贈予的名字和思想,帶著對北方的荒涼的回憶,回到了印度洋的大船上?!?《太陽·你是父親的好女兒》)所以,血兒對海子始終是遠方,是異國他鄉(xiāng):“你具有一種異國他鄉(xiāng)的容貌。你的美麗不是那種家鄉(xiāng)的美麗而是那種遠方的美麗,帶著某種秘密,又隱藏了某種秘密。”這個秘密就是女性世界的秘密,誕生和成長的秘密,是作為少年詩人的海子無法窺破,也無法觸及的,或者說是他不愿窺破、不愿觸及的。

      就在海子寫作他那些溫暖情詩的同時,死的愿望已悄悄滲入詩行。幾乎與《北方門前》《給脖子上的菩薩》《房屋》的寫作同時,海子寫出了《我請求:雨》。這是海子第一首明確表達了對死的向往的詩:“我請求熄滅/生鐵的光、愛人的光和陽光/我請求下雨/我請求/在夜里死去//我請求在早上/你碰見埋我的人?!辈痪茫W佑謱懥恕对缍\與梟》,另一首以死亡為主題的詩。從此,海子的情愛主題就和死亡主題糾結(jié)在一起。也許就在1986年,海子寫了兩首奇特的情詩《半截的詩》《愛情詩集》:

      你是我的

      半截的詩

      半截用心愛著

      半截用肉體埋著

      你是我的

      半截的詩

      不許別人更改一個字

      (海子《半截的詩》)

      坐在燭臺上

      我是一只花圈

      想著另一只花圈

      不知道何時獻上

      不知道怎樣安放

      (海子《愛情詩集》)

      這里出現(xiàn)了一種不祥的,或可以稱為詩讖的東西,似乎已經(jīng)預言著海子后來的結(jié)局?;蛟S,海子在這時候已經(jīng)開始規(guī)劃他自己的死亡。稍后的另一首詩《葡萄園之西的話語》更把戀人之間的關(guān)系比作互為棺材,“你這女子中極美麗的,你是我的棺材,我是你的棺材”,其中分明透露著海子之死與其情愛之間的因果?!稖I水》寫于海子初戀失敗之后,在詩中海子聲稱:“在十月的最后一夜/我從此不再寫你”。愛情的死亡在這里引起了一系列的死亡,用詩中的話說,引起了一系列死亡的“瘋狂奔馳”。“背靠酒館白墻的那個人”應是詩人自指,“家鄉(xiāng)的豆子地里埋葬的人”則暗示了自己的死亡。“背靠酒館白墻的那個人/問起家鄉(xiāng)的豆子地里埋葬的人”,是自己問起自己的死亡,是對自己的死亡和埋葬的想象。

      海子同一時期的詩作《給1986》《海水沒頂》《七月的大?!范紝儆谶@死亡奔馳留下的腳印。事實上,這三首詩不過是在不同情境下表達了同一凄涼的心境。對海子來說,初戀的失敗確是“海水沒頂”,造成了永遠無法磨滅的創(chuàng)傷——磨滅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死亡。《七月不遠——給青海湖,請熄滅我的愛情》則把愛情視為一種難以藥治的疾病,請求青海湖給予治療的力量,同時再一次表達了被愛情拋棄的無盡凄涼,仿佛生命的鳥群已從心上飛去,空留下行尸走肉:“只有五月生命的鳥群早已飛去/只有飲我寶石的頭一只鳥早已飛去/只剩下青海湖,這寶石的尸體/暮色蒼茫的水面?!痹凇短魍狈健分校W訉⑦@種難以割舍的愛稱為“孤單的蛇”,必得在“痛楚苦澀的海水里度過一生”。透過這些詩作,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海子的死亡主題和情愛主題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

      這種愛與死的糾纏不但醒目地存在于海子的短詩里,也溢入他的《太陽·七部書》中?!镀卟繒返闹黝}一言以蔽之,正是:愛與死。在《斷頭篇》中,海子試圖在創(chuàng)世的圖景中完成一首偉大的行動的詩,結(jié)果一不小心卻寫成了一首死亡的頌歌:“除了死亡/還能收獲什么/除了死得慘烈/還能怎樣輝煌”(第一幕第二場),“死亡是事實/唯一的事實”(第二幕第三場)。而其中最感人的還是死亡背景下的情愛言說:“我需要你/我非常需要你/就一句話/就一句/說完。我就沉入/永恒的深淵”(第二幕第三場),“詩人/被死亡之水搖晃著/心中只有一個人/在他肉體里/像火焰和歌/心中只有那個人//除了愛你/在這個平靜漆黑的世界上/難道還有別的奇跡”,“我孤獨積蓄的/一切優(yōu)秀美好的/全部傾注在你身上”,“永遠、永遠不要背棄我的愛情”(第二幕第三場)?!诤W拥男闹校澜缭俅?,大不過這一個人,宇宙背景、創(chuàng)世的爆炸,似乎都只為推出這幾行愛的表白。《土地篇》中情欲老人與死亡老人的合一,重復了這個愛與死合一的海子式母題?!洞笤觥返臍埜寤昧硕嗍缀W雨P(guān)于死亡的短詩,而把女人和斧頭相聯(lián)系(“女人躲在月亮形斧頭上/血紅色的斧頭/一只母獅/一只肉 養(yǎng)育家鄉(xiāng)”),也顯示出海子以愛與死展開想象并以之作為結(jié)構(gòu)動力的定勢。在《你是父親的好女兒》中,海子雖然力圖創(chuàng)造一個完美的少女形象,但愛與死的糾纏仍昭然若揭。事實上,在血兒的形象中,也融入了海子的死亡想象,似乎愛情也是互相殺戮:“可有誰能用斧子劈開我那混沌的夢?!我抱著我的血兒,裸露著我們的身體。我把精液射進她的剛剛成熟的子宮里。那里是黑暗的。我覺得我就要斷氣了。血兒每個毛孔都是張開的。我不應該這樣寫我的血兒。但那混沌就是這樣的。誰是我手頭嘹亮的斧子?……但是在夢和一片混沌中,我還抱著血兒睡在這青稞地中?;煦缰?,我用鐮刀割下了血兒的頭顱,然后又割下自己的頭顱,把這兩顆頭顱獻給豐收和豐收之神。兩條天堂的大狗飛過來。用嘴咬住了這兩顆頭顱。又飛回去了。飛回了天空的深處?!痹凇稄s》中,愛與死的聯(lián)系得到了情節(jié)化、敘事化的展示,劇中的公主紅因愛而瘋、因愛而死,幾個主要男性人物劍、青草、吉卜賽、猛獸也在愛與瘋狂中自戮或互相殺戮,最后結(jié)束于收尸人“打碎。打破頭。打死”的嬉笑中?!对妱 芬贿吙犊琛拔易叩搅巳祟惖谋M頭”,一邊朗聲高吟“一切都源于愛情”。事實上,寫到《詩劇》,海子身上愛的力量似乎用盡,代之而起的是蔑視和憎恨。這樣的感情在海子以往的詩中從未出現(xiàn)過:“我走到了人類的盡頭/我還愛著。雖然我愛的是火/而不是人類這一堆灰燼。/我愛的是魔鬼的火 太陽的火/對于無辜的人類 少女或王子/我全部蔑視或全部憎恨。”這時候,海子似乎已走到人類的對立面:“在偉大、空虛和黑暗中/誰還需要人類?/在太陽的中心 誰擁有人類就擁有無限的空虛。”因此,“他離棄了眾神 離棄了親人/棄盡軀體 了結(jié)恩情/血還給母親 肉還給父親/一魂不死 以一只猿/來到赤道”。但海子在這里仍試圖從仇恨和憤怒中自我恢復:“我的兒子/仇恨的骨髓/憤怒的骨髓/瘋狂的自我焚燒的骨髓/在太陽中央/被砍伐或火燒之后/仍有自我恢復的跡象。”而到《彌賽亞》,海子已完全被仇恨占據(jù),所謂“一陣長風吹過 上書‘滅絕人類和世界’”。這個時候,海子確已無法還原為人。在《彌賽亞》中,死亡的主題最終戰(zhàn)勝了愛的主題,充斥《彌賽亞》的是末日的瘋狂殺戮。然而,在全劇臨近結(jié)束的時候,象征愛的瘋公主上臺了。她在末日的大火中高喊:“把我救出去!/讓我離開這里!把我救出去!”但她終于支持不住了:“啊……我的雙手/沒有任何知覺了。啊/呀!我的手,我的腳,我的腿呀!/……我的手顫抖得厲害/我的腳也顫抖……”最后一次,在公主的眼中出現(xiàn)象征愛與生命的火:“我的面前出現(xiàn)了一堆火。/……我的雙手感到很疼痛/……好像燒著了。”火光終于熄滅了:“火漸漸地熄滅下去——灰燼變成了一條粗大的/灰褐色的、陶土似的蟲子”——這是愛的最后死亡。隨后舞臺上響起盲人合唱隊所唱盲目的頌歌,這是獻給光明的最后的頌歌,然而也是黑暗的頌歌。這是海子最后的掙扎,是他向光明發(fā)出的求救信號。這歌隊叫視而不見,這歌聲叫聽而不聞。在天堂沉默的大雪中,劇幕拉上,一切結(jié)束。

      二、孤獨與擁有不止一個靈魂:孤獨主題的兩般景象

      孤獨是海子詩歌除了愛和死以外最重要的主題,也是另一個貫穿其全部詩歌履歷的主題,就其在海子詩歌中的重要性而言,遠遠超過另一重要的青春主題。海子早期詩歌追隨江河、楊煉的史詩,其主題集中于對農(nóng)耕文明和自然詩意的詠歌和文化尋根,雖然表達上已顯示出個人特質(zhì),但主題的個人色彩卻不明顯。海子詩歌主題上個人特質(zhì)的最早表現(xiàn),開始于孤獨主題在自然和農(nóng)耕詠歌中的侵入,這一侵入使得海子詩歌在主題層面突破了尋根詩的文化圍城,同時開創(chuàng)了海子個人化的表達領域。

      《孤獨的東方人》是一首敘述視角獨特的詩,它以月亮的口吻談論東方人的孤獨,實際上把月亮和東方人視為一體,一個在天,一個在地,卻共有一種孤獨。月亮和孤獨的東方人想象愛人“像一片葉子完整地藏在樹上”,想象孩子“是落入懷中的陽光”,然而“幾番追逐之后”,終于還是“愛情遠遁心中”,“我在樹下和夜晚對面而坐”。這是少年人向往愛情的孤獨,卻透出一種滄桑以至蒼老的心態(tài)。海子早期詩歌中,最淋漓盡致地抒發(fā)孤獨主題的還數(shù)《在昌平的孤獨》:

      孤獨是一只魚筐

      是魚筐中的泉水

      放在泉水中

      孤獨是泉水中睡著的鹿王

      夢見的獵鹿人

      就是那用魚筐提水的人

      以及其他的孤獨

      該項目充分體現(xiàn)了BIM在項目交付全生命期各階段的用例(usecase)和價值,同時也反映了項目組成員本身BIM技術(shù)專業(yè)程度與相關(guān)工程經(jīng)驗的重要性。BIM的項目執(zhí)行程度與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為因素(比如項目組的團隊合作,協(xié)同與信任等)而非技術(shù)因素。受益于高效的BIM應用,該項目最終節(jié)省成本1000萬美元(原工程預算1.3億美元,實際工程耗資1.2億美元),并且提前60天完工。該項目也因此獲得多項全國性和區(qū)域性大獎。

      是柏舟中的兩個兒子

      和所有女兒,圍著桑麻

      在愛情中失敗

      他們是魚筐中的火苗

      沉到水底

      拉到岸上還是一只魚筐

      孤獨不可言說

      這首詩在收入海子、西川的詩合集《麥地之甕》時,題為“魚筐”(詞句也有不同,這里采用的是《麥地之甕》的文本),大概詩人嫌這標題還不夠顯豁,后來直接改為“在昌平的孤獨”。這一改動限制了讀者對詩意的理解,在藝術(shù)上并不見得成功,但卻傳遞了一個重要的信息:詩人對自己在昌平的孤獨狀態(tài)確已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泉水中的魚筐和泉水各自隔離,各自孤獨,就像鹿王和獵人各自隔絕而孤獨。鹿王和獵人的比喻,以及“柏舟中的兩個兒子”“在愛情中失敗”的暗示,說明海子在此抒發(fā)的孤獨和情愛有關(guān)。但這一關(guān)系中的奇妙之處在于,鹿王和獵人的相遇,不是孤獨的化解,而是死亡。

      此后,海子的孤獨主題大致沿著三個方向展開:一是和情愛主題相聯(lián)系,表現(xiàn)愛中的孤獨;二是和寫作主題相聯(lián)系,探討孤獨和寫作、和詩歌的關(guān)系;三是和遠方主題相聯(lián)系,闡發(fā)孤獨和遠方的關(guān)系。其實,這也是克服孤獨的三種可能選擇。然而,在三個方向上海子都未能抵達對孤獨的克服,反而加深、強化了孤獨的體驗。

      《打鐘》是海子詩中孤獨主題與情愛主題最早的合題之作。事實上,海子早期的情詩都有一種封閉傾向,透露著詩人內(nèi)心的焦慮——即使在情意濃密的時刻,詩人的孤獨也一如既往。正如他在《但是水、水》的“代后記”中所寫的:“另一個人……她給我?guī)砹烁嗟墓陋?。……河流本身,和男人的本質(zhì)一樣,是孤獨而寂寞的?!盵14]把孤獨視為男人的本質(zhì),實際上是詩人自身心理定勢的一種映出,同時也證明詩人始終未能擁有一種可以徹底交托自身的愛情。在《太陽·斷頭篇》中,我們看到正是愛情把人引向孤獨的深淵:“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我第一次抱起被血碰傷的月亮/相遇的時刻到了/她屬于我了/屬于我了/永遠/把我引入孤獨的深淵?!薄暗谝淮伪鸨谎鰝脑铝痢憋@然是性愛的隱喻,然而這里的性愛中卻沒有理解,只有更深的孤獨。單向的愛情讓孤獨變得更加難以承受:“你的頭發(fā)垂下像黑夜/我是黑夜中孤獨的僧侶。”(《無名的野花》)在《七月不遠》中,海子寫道:“青海湖上/我的孤獨如天堂的馬匹”——這還是因愛而生的孤獨。因此,詩人請求青海湖幫助熄滅他的愛情。但是,蒼茫的湖水卻不能熄滅已經(jīng)在另一人心中死去的愛情。在《太陽和野花》中,海子這樣寫:“太陽是他自己的頭/野花是她自己的詩?!边@是各懷心思的太陽和野花。詩人希望有朝一日太陽和野花能夠共有一顆心,那時候,“太陽是野花的頭/野花是太陽的詩”。然而,夢想難以成真,詩人只能在期待中“寫一首孤獨而絕望的詩歌/死亡的詩歌”。在同一首詩中,他還說:“一群鳥比一只鳥更加孤獨?!痹谛纳先艘凭哟笱蟊税吨?,海子把太平洋作為傾訴對象,寫了多首獻給太平洋的詩。他把太平洋當作自己的新娘:“我的婚禮染紅太平洋/我的新娘是太平洋/連亞洲也是我悲傷而平靜的新娘/你自己的血染紅你內(nèi)部孤獨的天空//上帝悲傷的新娘,你自己的血染紅/天空,你內(nèi)部孤獨的海洋/你美麗的頭發(fā)/像太平洋的黃昏?!?《獻給太平洋》)太平洋的內(nèi)部是孤獨的天空,天空內(nèi)部是孤獨的海洋,這種同義反復中涌起的是孤獨洪波和孤獨長涌。

      愛情不能克服孤獨,詩人轉(zhuǎn)而把克服孤獨的希望寄托于遠方。這是詩人一生中多次遠游,浪跡天涯的原因,他希望遠方能幫助他恢復愛情的創(chuàng)傷,走出無法忍受的孤獨。然而,遠方回報他的是“一無所有”和“更加孤獨”:

      更遠的地方 更加孤獨

      遠方啊 除了遙遠 一無所有

      (海子《遠方》)

      西藏,一塊孤獨的石頭坐滿整個天空

      沒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

      沒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來

      一塊孤獨的石頭坐滿整個天空

      他說:在這一千年里我只熱愛我自己

      一塊孤獨的石頭坐滿整個天空

      沒有任何淚水使我變成花朵

      沒有任何國王使我變成王座

      (海子《西藏》)

      海子把克服孤獨的最后希望寄托在詩歌事業(yè)上,詩人試圖從中找到治療孤獨的藥方。這在文學上有著久遠“知音”傳統(tǒng)的中國,本來是最正當?shù)倪x擇。海子開始也對此寄予厚望。在他為自己最早的自印詩集《小站》所寫的后記中,海子引用了惠特曼的詩句:“陌生人喲,假使你偶然走過我身邊并愿意和我說話,你為什么不和我說話呢?/我又為什么不和你說話呢?”他說:“我期望著理解和交流?!瓕捜菸业奈一貓笠詫捜荨ι斐鍪直鄣奈彝瑯由斐鍪直?,因為對話是人性最美好的姿勢?!盵5]然而,詩歌雖然為他找到了駱一禾、西川這樣的朋友,卻并不能消除他的孤獨。海子的詩歌選擇在同時代詩人中沒有得到充分認同,甚至因為“搞新浪漫主義”和“寫長詩”同時受到官方和先鋒詩壇的批判。詩歌界的人際踩踏則使他備受傷害。[6]他的詩歌理想,就是與他的朋友駱一禾、西川等人也有很大區(qū)別。因此,海子在詩歌事業(yè)上同樣深感孤獨:“我孤獨一人/沒有先行者沒有后來人/……/讓我獨自走向赤道。/讓我獨自度過一生?!?《太陽·詩劇》)他把自己想象為孤獨的詩歌皇帝,只能高處不勝寒地享受自己的孤獨:“當眾人齊集河畔 高聲歌唱生活/我定會孤獨返回空無一人的山巒”(《漢俳·詩歌皇帝》),“兩半血紅的月亮抱在一起/那是詩人孤獨的王座?!?《黎明和黃昏》)

      通過愛情、詩歌和遠方克服孤獨的努力都歸于失敗。在這樣的情形下,詩人宣稱放棄事業(yè)和愛情,坦然接受孤獨的命運:“你要把事業(yè)留給兄弟 留給戰(zhàn)友/你要把愛情留給姐妹 留給愛人/你要把孤獨留給海子 留給自己?!?《為什么你不生活在沙漠上》)他甚至反其意地把孤獨和幸福聯(lián)系在一起,把它視為積極的心理體驗:“孤獨是唯一的幸福?!?《太陽·斷頭篇·葬禮之歌》)沿著這個方向,海子走向了最徹底的封閉和最徹底的孤獨。這就是石頭的形象所披露的內(nèi)心秘密:“我沒有一扇門通向石頭的外面/我就是石頭,我就是我自己的孤獨?!?《弒》第一幕第五場)這是海子后期詩歌中到處堆砌著石頭的原因。海子詩歌履歷的一種寫法,就是從活潑流動、親潤萬物的水走向緊抱自身、完全封閉的石頭的過程。這也是愛和生命在海子詩歌中逐漸耗盡的過程。

      孤獨主題在駱一禾詩歌中展開的方式,與海子的詩歌完全兩樣。孤獨作為主題進入駱一禾詩歌,最早是在1984年的《滔滔北中國》,此詩的第二部分的標題即為“孤獨”。詩中說:“黃昏里/沒有什么在死去/那洞穴似的聲音還能感召誰呢/如果龍不肯放過幸福/我們就此孤獨/也不為它哀號而兇殘/佩金絡子的馬兒到遠處去了/臥龍的山 莽莽蒼蒼 不使人向往?!蔽覀兛吹?,“孤獨”作為詩歌主題,在駱一禾的詩里它從開始出現(xiàn)就是一個反思的對象,而非僅僅停留在情感和心理體驗的范疇。在駱一禾看來,孤獨是愛的反題,它使人與人彼此隔絕,自限于自我的小天地。從個人角度來說,它將使人們失去成長的機會;從民族、文化和文明角度而言,它將褫奪一個民族、一種文化和一個文明自新的可能。因此,在駱一禾看來,突破孤獨的狀態(tài),走向理解和愛,正是詩人與詩的目標。駱一禾很早就對當代詩歌中“孤獨”的泛濫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他說:“寫詩像氣功師一樣‘輕松’或鬧個‘孤獨’的不二法門,把其他切除,是能力的抽縮變簡”(《藝術(shù)思維中的慣性》),“對于自我極度自大造成的孤獨的過度玩味,這種玩味正揭示了自我的裝飾性風度。把孤獨當作上帝以修飾自己,到處可以見到一群人在六層或十二層的樓上,將這個話題當作每日的一項嚼谷,在一批新詩里充滿了這種自大的夸飾造成的細細的咬嚙聲。我并不是一概地反對描寫自我與孤獨的兩個母題,而是說,不可忘記在十二層樓上嚼谷的時候,首先要看看自己與地面相去的距離,它與其說是一個題目,不如說是一種促使我們?nèi)懽鞯膲毫Α!?《美神》)

      可見,駱一禾一開始就把那種夸飾性的孤獨視為盲目自大、與世隔絕造成的一種心理癥候。與海子試圖通過情愛、詩歌和遠方尋求克服孤獨的路徑不同,駱一禾通過打破隔絕,廣大自己的生命來克服孤獨。他說:“我時時聽見/人類中傳道:孤獨/綠色和聲音是與地層和鼎力對應/不能廣大的孤獨,孤獨便毫無生命?!?《大海·第十一歌 新生》)對駱一禾來說,生命是一個大于我的存在,“我”只有把自己獻給這個更大的存在,才能獲得自身存在的意義。因此,“我”的生命關(guān)聯(lián)著世上的一切生命。孤獨所具有的自閉、自滿和自大心態(tài)正是他所嚴加拒斥的。他說:“他從未與我無關(guān)”(《塔》),“這是我所行的/為我成為一個赤子/也是一個與我無關(guān)的人”(《漫游時代》)。成為“一個與我無關(guān)的人”,就是走向世界,與大生命全體融會溝通。這樣,即使在只身一人的時刻,詩人也會感到自己與另一些隱身的人、另一些靈魂在一起:

      當年我只身一人跋涉

      我只身一人渡河

      石頭飄過面頰

      向天空揮出水滴,有一些面頰

      在空中默不作聲

      時遠時近

      (駱一禾《渡河》)

      事實上,人每時每刻都與其他的靈魂在一起。我們來到此時此地,并非全靠自己的力量。我們眼前的道路、橋梁、渡船,都是其他靈魂在場的證據(jù),它們是另外的人們伸向我們的手臂,是他們向我們揮出的水滴,也是他們對我們的祝福。自閉的孤獨無視眾多靈魂的在場,而使自己隔絕于世界,實在是一種不恰當?shù)淖源?。孤獨最壞的地方就在于使我們變得冷漠,對世界和他人漠不關(guān)心,把自我的心智一角當作整個世界。那么,所謂孤獨其實是精神的萎縮和作繭自縛。這樣的狀態(tài)就是生命的冷凍。這冷凍的生命要聯(lián)通于世界,前提是解凍。在駱一禾看來,解凍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燃燒”。只有“燃燒”能為解凍提供足夠的熱量,也只有“燃燒”才能融化“孤獨”自造的堅冰:

      于是我垂直擊穿百代

      于是我徹底燃燒了

      我看到

      正是在那片雪亮晶瑩的大天空里

      那寥廓而稀薄的藍色長天

      斜對著太陽

      有一群黑白相間的物體寬敞地飛過

      揮舞著翅膀 連翩地升高

      (駱一禾《靈魂》)

      這正是駱一禾鐘情“燃燒”的原因。對于“燃燒”的情狀,駱一禾在詩論中有更直接明晰的表達:“仿佛在燃燒之中,我看到歷史揮動幽暗的翅膀掠過了許多世紀,那些生者與死者的鬼魂,拉長了自己的身體,拉長了滿身的水滴,手捧著他們的千條火焰,邁著永生的步子,挨次洶涌地走過我的身體、我的思致、我的面頰:李白、陶淵明、葉芝、惠特曼、瓦雷里……不論他們是貶謫的仙人,是教徒,是隱士,是神秘者,是曼哈頓的兒子,或者像河馬一樣來自被稱為Linbo的監(jiān)獄,他們都把自己作為‘無名’整個注入了詩章?!?《美神》)詩人認為每一個體都是這一心臟連成的弦索上的一環(huán)。這弦索從時間上貫穿古今,從空間上縱橫五洲,把生者與生者,死者與生者,把李白、陶淵明、葉芝、惠特曼、瓦雷里……和“我”聯(lián)系在一起。從靈魂的視野來考察,沒有什么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也沒有什么天上地下,唯我獨尊。靈魂永遠與靈魂在一起。因此,駱一禾認為,真正的人不止擁有一個靈魂。他在給友人的信中說:“即使在我感到停頓的時候,我仍然感到我在繼續(xù),這就是朋友對我最重要的意義。這得以使我不是只有一個靈魂?!盵7]駱一禾在詩里一再發(fā)揮這一思想:

      我正在長久地凝望著你

      一個靈魂的世界

      綿長而黝暗

      一個人絕不是只有一個靈魂

      (駱一禾《黃昏(二)》)

      對于息息相通的靈魂

      死者對于生者

      必定靈魂附體

      只有一個靈魂,不能稱為活著

      (駱一禾《零雨其濛:紀念兩個故人》)

      如果我活得很久

      就會吸附很多靈魂 導者

      和大海

      只有一個靈魂的人

      我不能稱之為具有靈魂

      就在北極星很大的節(jié)日里

      我們已共存日久

      (駱一禾《大海》第二歌)

      生命就廣大于這樣一種共存的意識。我以為,這一意識正是駱一禾詩歌氣質(zhì)最突出的特征和標志。在駱一禾看來,詩歌是天下的公器,并不是個人的名山事業(yè);詩歌的目標是“真正地為他的民族謀求真理”,而不以追求個人不朽為標的。駱一禾在他的詩歌編輯生涯中所以能把不同地域、不同主張、不同派別的詩人為新生的事業(yè)聚于一堂,正是出于這一詩歌為公的信念。

      在駱一禾“愿盡知世界”的遠游中,也有感到孤獨的時刻。他說:“當你在長途之上/你感到自己是孤獨的?!?《屋宇》)這似乎和他所信仰的靈魂相通的信念矛盾。事實上,這種孤獨感正是從現(xiàn)實中靈魂的隔絕狀態(tài)中產(chǎn)生的。這種“事實”狀態(tài)和“理想”狀態(tài)的矛盾造成了詩人的信仰和情感的矛盾。但他沒有屈服于顯明的“事實”狀態(tài),而愿背負這份孤獨向著光明邁進。他說:“我不能讓光明先于我/被刻薄地考驗/孤獨應當能夠承擔。”(《閃電(三)》)也就是說,詩人始終堅持靈魂相通的信仰。在一只運糧的螞蟻身上,他也看到了靈魂和光明的存在,并與之有靈犀相通的對話:“一只背糧的螞蟻/與我相識/放下身上的米粒/問我背著大地是否還感到平安。”(《渡河》)

      顯然,駱一禾所體驗到的“孤獨”并不使人與世隔絕,詩人始終與世界、與一切而至萬靈俱在。對于駱一禾來說,“孤獨”的最高境界乃是“萬般俱在”:“但丁使孤獨達到了萬般俱在/在其中占據(jù)的,必為他所擁有?!?《為了但丁》)孤獨如何達到萬般俱在?駱一禾曾經(jīng)嚴厲批評的“孤獨”拜物教產(chǎn)生于自我的膨脹,它以自我為世界,當然絕無可能達到“萬般俱在”。駱一禾這里所謂“萬般俱在”是這種孤獨的反面,它一開始就以自我的廣大和盡知世界為目標,其最高的成就就是萬般俱在——生命與生命全體達到了匯通,從而“與一切而至萬靈”。這就是所謂“使孤獨達到了萬般俱在”。

      通過以上考察,我們不難認識到情愛主題和孤獨主題在駱一禾和海子的詩歌書寫中都占有極為重要的分量,但體現(xiàn)其中的詩人的心靈向度卻各不相同。在情愛主題上,駱一禾把情愛視為通向世界的橋梁,最終走向了宗教性的“無因之愛”;海子則把情愛視為一個封閉的天地,它在本質(zhì)上是一種自我之愛。在孤獨主題上,駱一禾一開始把孤獨視為反思的對象,相信人不止擁有一個靈魂;海子則一直沉溺于孤獨的體驗中,最終走向了石頭似的自我封閉。體現(xiàn)在情愛主題和孤獨主題上的這些深刻差異反映了兩位詩人深層心靈構(gòu)造的不同紋理,呈現(xiàn)了各自鮮明而難以混同的個性。

      注釋:

      ① 駱一禾:《給我的姑娘》,見張玞編:《駱一禾詩全編》,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7年第57頁。本文駱一禾引詩、引文均出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7年版《駱一禾詩全編》,下文不另加注。

      ② 海子.《歌:陽光打在地上》,西川編:《海子詩全編》,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7第106頁?!鞍阉齻凁B(yǎng)大”原作“把它們養(yǎng)大”,據(jù)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海子詩全集》(西川編)改。本文海子引詩均出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7年版《海子詩全編》,下文不另加注。

      ③ 這兩首詩均收入自印于1986年夏天的海子、西川詩合集《麥地之甕》。

      參考文獻:

      [1] 西渡.靈魂的構(gòu)造——駱一禾、海子時間主題和死亡主題比較研究[J].江漢學術(shù),2013(5).

      [2] 海子.取火[M]//西川.海子詩全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1145.

      [3] 海子.日記(1987年11月14日)[M]//西川.海子詩全編. 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7:884-885.

      [4] 海子. 寂靜(《但是水、水》代后記)[M]//西川.海子詩全編. 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7:878.

      [5] 海子.《小站》后記[M]//西川.海子詩全集.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1117.

      [6] 西川.死亡后記[M]//西川.海子詩全編.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7:926.

      [7] 駱一禾.致袁安[J].傾向, 1990(2):108.

      猜你喜歡
      情愛海子少女
      情愛永恒
      嶺南音樂(2022年4期)2022-09-15 14:03:10
      德令哈,沒了“海子”你還剩下什么
      意林彩版(2022年1期)2022-05-03 10:25:07
      人在何時最清醒
      一擊即中
      承認吧,這就是暑假在家的你
      意林(2019年17期)2019-10-07 12:28:52
      當這屆90后老了
      意林(2019年15期)2019-09-03 18:55:50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金橋(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40
      九寨溝觀海子(外四首)
      岷峨詩稿(2019年4期)2019-04-20 09:02:10
      情愛感懷
      當代作家(2017年6期)2017-06-20 18:14:39
      我的少女心一擊即中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8:39:32
      乌苏市| 宜兰市| 婺源县| 岱山县| 沈阳市| 阿拉善右旗| 清水县| 张家港市| 新建县| 江安县| 石屏县| 综艺| 阳城县| 滕州市| 九台市| 江华| 奉节县| 抚顺县| 建湖县| 论坛| 庆阳市| 蓬安县| 迁安市| 龙岩市| 台东市| 临夏市| 宣恩县| 聂拉木县| 徐州市| 乐清市| 蒙自县| 彭州市| 通辽市| 泾源县| 曲水县| 新巴尔虎右旗| 山西省| 裕民县| 襄汾县| 蒙自县| 湟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