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
摘 要:現代管理學是一門系統(tǒng)地研究管理過程的普遍規(guī)律、基本原理、一般方法和主要職能的科學。本課程的教學目的在于讓學生比較系統(tǒng)地掌握從事管理工作必須具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管理素質和管理意識,進而形成一定的管理能力。但是,該如何發(fā)揮現代管理學的價值呢?如何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呢?對如何在現代管理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進行簡單的介紹。
關鍵詞:現代管理學;主體性;案例教學;自主討論;體驗式
管理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到全世界、全國,小到一個企業(yè)、一個家庭、一個班級,甚至是一個宿舍,都需要一定的管理。雖然有些人不明白這些理論,但是,卻按照這個理論的內涵進行操作,雖然花費的時間較長。因此,在中職教學中,我們要教好管理學這門課,就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這既符合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又可以使學生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中掌握基礎知識,從而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一、實施案例教學,凸顯學生主體
案例教學法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結合我們的實際生活,選擇合適的案例,使學生在閱讀、思考、分析案例的情況下,讓學生學習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使學生在自主分析問題的過程中輕松地理解相關的管理學知識,進而為學
生的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教《溝通管理》時,由于溝通在管理中就如人的血脈,然而,如何讓學生明確溝通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呢?在授課的時候,我采取了案例分析法,讓學生對下面的一則案例進行了分析,如,幾年前,作為公司市場經營部的副總經理,我得知了一項較大功能項目即將進行招標,就按照以往的程序,采用電話的形式向總經理匯報,未能得到明確的答復,使我誤以為得到了默認,接著,便在緊急的情況下組織業(yè)務小組和經費跟蹤等投入到該項目中。結果卻因為準備不足而以失敗告終。事后,在總經理辦公會上陳述有關情況
時,總經理認為我“匯報不詳,擅自決策,組織資源運用不當”,并當著部門面給予我嚴厲批評,我反駁認為是“已經匯報、領導重視不夠、故意刁難,是由于責任逃避所致”。由于我與總經理沒有有效溝通,導致雙方信息傳寄、有效溝通、團隊配合、認知角度等方面存在意見分歧,致使公司業(yè)務難以穩(wěn)定發(fā)展。這則案例是一個上下級沒有有效溝通的失敗溝通案例。
讓學生對上述的案例進行分析,使學生在分析中感受溝通在管理中的重要性,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對上述案例中的總經理和我以后應怎么做進行討論,以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溝通的價值,進而使學生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提高管理學課堂的效率。
二、小組自主討論,調動學習熱情
對于中職生來說,他們的自主意識較差,如果教師貿然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他們,只會讓學生感到教師不負責任,所以,我們可以采取小組自主討論的方式,循序漸進,使學生在小組討論中找到學習的興趣,進而愿意自主走進課堂當中。
如,教《團隊建設與維護》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明白團隊建設的重要性及如何做好團隊的維護工作,在授課的時候,我引導學生思考討論了以下試題:(1)如何才能打造出一個有價值的團隊?(2)兩個人用長勺子相互喂著吃東西,可以成為天堂;如果每個人都想著用自己的長勺子將東西吃到嘴里卻是非常困難的;這個故事大家都聽說過,討論一下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3)我們知道1+1=2,然而,在團隊建設的過程中我們所追求的是1+1>2的效果,請問,我們該如何實現這一結果?
引導學生對上述幾個問題進行思考,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
行討論思考,以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而且,在小組自主討論的過程中,也會輕松地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論知識,從而使學生能夠熟練地將有關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
三、體驗式教學法,鍛煉主動能力
體驗式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發(fā)展為主旨的教學方法,目的是讓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學到知識,培養(yǎng)學習的能力。因此,在授課的時候,我們就可組織一些實踐性的活動,讓學生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的主動能力,進而也對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起到重要
的作用。
如,教學《計劃方案的制定》時,在此次教學過程中,我并不是簡單地按照教學內容一點不漏地傳授給學生,也不是讓學生分析幾個案例,而是讓學生根據一項計劃中應該包含哪些內容自己設計一個計劃方案。如,這項計劃中需要包括:前提、目標、目的、戰(zhàn)略、計劃在何種情況下有效、做什么、為什么做、時間安排等等。在此不再一一進行介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相信學生,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要讓學生在自主設計的過程中完成相關的知識,進而鍛煉學生的主動能力,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除上述幾點之外,我們還要為學生的自主學習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如我們可以完善評價模式,就可使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傊?,在現代管理學教學中,我們在充分發(fā)揮教材價值的同時,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參考文獻:
朱水成.上好《管理學》課的幾點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10(26).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