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橋
(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現階段各個高校開始在英語教學中實現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方法,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可以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表達自己的觀點,如此老師就會發(fā)現在英語教學中知識點的欠缺,學生的學習需求,可以及時的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做出調整。但是在實際的運用中,所取得的效果卻不甚滿意,在英語課堂上,學生經常表現出沉默的狀態(tài),這種沉默的現狀不利于課堂的互動。學生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也是沉默不語,使老師和學生都陷入了尷尬的境地,影響到了英語教學的課堂質量。
擁有一個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可以讓學生輕松自由的學習,活躍的課堂氛圍,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產生主動的求知欲望。但是在現實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們普遍反映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在這種課堂環(huán)境中會使人產生一種厭倦的心理,不愿意主動的接收知識,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也不愿意做出回答,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在學生的角度來看,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可以放松心理,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也樂于去思考,積極的配合老師的課堂教學,形成良性的課堂互動。
1.2.1 學生的性格因素
外向性格的學生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可以積極的思考,得出答案后會主動回答,和老師之間形成良性的互動關系。而內向性格的學生在做出回答之前會有很多的顧慮,害怕因為回答的不對而遭到別人的嘲笑,害怕自己的答案不能夠讓老師滿意而讓老師對自己失望等等,使課堂教學陷入了沉默的境地,無法形成課堂互動,影響到教學方法的改善和提高。
1.2.2 學生的自信心不足
部分學生是因為缺乏自信心而表現出沉默的狀態(tài),這部分學生覺得自己的英語水平不高,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無法找到準確的答案,組織合適的語言來回答。面對眾多的同學,他們害怕答案是錯誤的而受到同學的嘲笑或者是老師的貶低,使自己的自尊心受到打擊,所以選擇了沉默。學生在自信心上的缺乏,缺少勇氣面對自己,是英語課堂沉默的因素之一。
1.3.1 課堂氛圍的因素
沉悶的英語課堂非常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對英語學習效率有很大的影響。比如說在語言學的課堂上,由于講授的知識理論性較強,教師在講授的時候又是比較嚴肅,講授的知識又基本上都是教材上的,毫無創(chuàng)新和亮點,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情趣。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是局限于課本的內容,課堂氣氛比較僵硬,學生對此無法產生興趣。學生沒有情趣就無法調動課堂的氣氛,陷入了僵硬的狀態(tài),使課堂氣氛比較沉悶,非常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1.3.2 課堂提問的設置
有些英語教師在設置問題時,毫無新意,照搬教材內容,使學生感到枯燥,所以學生無法提起學習的興趣,導致課堂沉默。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營造民主氛圍,鼓勵學生敢于提出奇特的,大膽的甚至可能是錯誤的猜想,鼓勵猜想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意識的重要手段,可以讓學生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活躍課堂氣氛。教師要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才能發(fā)揮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動性,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成為有效的學習。
2.2.1 在內向性格學生和外向性格學生之間平衡關系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對內向性格的學生和外向性格的學生之間進行協調工作,正確應對性格差異,對典型的外向型學生,要發(fā)揮他們樂于交流、活潑好動的人格特點,鼓勵他們在課堂或小組討論中發(fā)言,活躍氣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性格內向的學生融入班級、參與課堂對話或小組活動。問題的設置可以簡單一些,有利于學生做出正確的回答,給予回答問題的機會,消除害羞的心理,多對其進行鼓勵表揚。
2.2.2 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促使其在課堂學習中積極發(fā)言,學生對于第二語言的學習,本身就存在著一種焦慮的心理,害怕自己的學習水平不高而回答出錯誤的答案,缺乏自信心。所以教師應該讓學生對錯誤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意識到錯誤并不是可笑的,這是每一個人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會遇到的事情,是必須經歷的過程。對于錯誤克服畏懼的心理,逐漸的樹立起自信心,對學生多鼓勵多表揚,增強自信心,積極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2.3.1 活躍課堂氛圍
積極活躍的課堂氣氛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所以說在語言學課上,要改變以往那種嚴肅的課堂氛圍,將生硬的知識點通過對英語的歷史背景的講解,結合趣味性的英語故事使學生產生興趣。在高級英語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要建立一種平等的關系,亦師亦友,和學生之間有效的溝通,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的情緒得以放松。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在這種課堂氣氛中,學生可以將自己的身心都放松下來,對學習產生興趣,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
2.3.2 有效設置課堂提問
在英語課堂上,教師的提問方式對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十分重要,盡量避免直接將教材上的問題直接提問,可以通過設置情景,將學生帶入問題中,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回答問題,既活躍課堂氛圍,同時又提高了教學效果。
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為廣泛的語言,所以說學好英語對于我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會有很大的幫助,那么在現階段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就應該充分的發(fā)揮課堂教學的實踐性,為以后的實踐應用鋪墊基礎,擺脫以往應試性的課堂教育,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實踐性為主,所以說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就要形成良好的師生之間的互動。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不僅可以使教師將知識輕松的傳授給學生,學生也可以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1]陳桂琴.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12-01.
[2]蔡基剛.轉型時期的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特征和對策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01-20.
[3]王守仁.關于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