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冷峰上的堅冰 幽谷里的暗花
      ——余光中和周夢蝶詩歌中生命主題之比較

      2014-04-17 11:44:06李錦丹
      嘉應(yīng)學院學報 2014年9期
      關(guān)鍵詞:夢蝶余光中詩人

      李錦丹

      (廣東技術(shù)師范學院 文學院,廣州 510665)

      余光中和周夢蝶兩位臺灣詩人早期都有在大陸生活的經(jīng)歷,他們彼此承認對方的詩作對二人創(chuàng)作道路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周夢蝶說:“我早期的現(xiàn)代詩作受余光中先生影響相當大,他每每能指出我詩中的某些缺點。”[1]而余光中作為先輩在《一塊彩石就能補天嗎?——周夢蝶詩境初窺》一文中對周夢蝶則作出如下客觀評價:“開始低首于基督,終而皈依與釋迦?!盵2]盡管兩人曾經(jīng)在異鄉(xiāng)中過著流散的生活,卻未曾在流離中迷失自我,反而能在絕望中發(fā)現(xiàn)生活的靈感,不斷尋找心靈的歸屬。余光中的詩不僅體現(xiàn)出了對傳統(tǒng)歷史的緬懷和人性的呼喚,同時也對現(xiàn)代人的生存和命運進行了思考和批判。余氏在詩歌中塑造了一位“守夜人”的形象,他駐守蘊藏著宇宙真理的黑夜,不怕生命永恒的殘酷,堅守自己的立場,如冷鋒上的堅冰,拒絕消融于浮躁的現(xiàn)代社會中。周夢蝶則把自己置于現(xiàn)實此岸與想象彼岸世界的中間,作為冥想的支柱,他在無相的自然空間里與現(xiàn)實生活保持一段距離,努力歸返本真狀態(tài)。周氏的詩充滿清玄的禪意,如深谷里一畝干凈而純粹的田地,詩人在這里種上鮮花,獨自欣賞。

      一、以自然之物照“我”和以生命個體映“我”

      “自我”作為一種心靈的內(nèi)向性指示,使詩人保持著特立獨行的性格,他們很少依賴外界物質(zhì)來顯現(xiàn)自己的存在,歲月也不會輕易消磨他們獨立的個性。周夢蝶《無題》:“從此你便常常/到斷崖上,落照邊/去獨坐。任萬紫千紅將你的背景舉向三十三天/而你依然/霜殺后倒垂的橘柚似的/堅持著:不再開花?!庇喙庵小端伞罚骸八傻墓?jié)慶,美的凱旋/不須燃亮世俗的燭光/你高攀的那一簇燦爛/正是愛神/自驚艷中,誕生?!倍嗽谠娭卸嘤玫诙朔Q的敘事,詩人沒有把過剩的情緒帶入詩中,由始至終與讀者保持一種冷靜客觀但不失于眾的關(guān)系,他們在人與物、人與人之間分劃一條界線,在兩者距離間保留“自我”。萬紫千紅的背景和世俗的燭光象征著大千世界,詩人們不為其多姿多彩所動,自我沉醉于水仙散發(fā)的芳香中,獨自酣睡于華實的橘柚夢里,以表他們潔身自好、剛正不阿、與眾不同的一面。“你”在文本中的存在意義就是通過構(gòu)建一種敘述者“我”和人或物“你”之間的虛擬對話而直接昭示詩歌創(chuàng)作的虛構(gòu)過程。[3]因此,詩人以水仙花和橘柚自喻,把“自我”從敘事的角度與現(xiàn)實世界隔開,從而進行一番自我思考和心靈審問。

      周夢蝶原名周起述,“夢蝶”一詞源于《莊子·齊物論》中“莊周夢蝶”的典故。雖然莊周與蝴蝶最后化為一體,但是莊周和蝴蝶仍存有不同之處,且這種不同屬于莊子和蝴蝶兩種獨立存在的生命個體,它們具有不同的“自然屬性”,因此兩者并不存在矛盾。[4]周夢蝶的詩以自然之物觀“我”,由心造景,格物言己。詩人直視生命本源,詩中的景物是他內(nèi)心感受后再現(xiàn)的意象,富有禪意。藝術(shù)意境是一個境界深層的創(chuàng)構(gòu),是心靈對于印象的直接反應(yīng)出生命氣息,從而映射人格的高尚格調(diào)。[5]詩人以物象觀照心靈深處的自我。《扣別內(nèi)湖——擬胡梅子》:“那心情/是哪吒的心情/花雨滿天/香寒而稠且濕/拂不去又載不動的那心情/是哪吒的心”。花雨兩景間接造化詩人心境,當時詩人看到被稱為“內(nèi)方盆地”的內(nèi)湖,本可作一方靜潭與日月相伴,可是不久被發(fā)現(xiàn)并改造成旅游區(qū)任人觀賞,詩人感慨人們?yōu)楹尾粡氐赘脑齑说?,依舊留下一湖,獨望物是人非的風景。因此他最后嘆息道:“難就難在‘我’最丟難掉/一如藕有藕絲/蓮盅盛著蓮子/更無論打在葉上/梗上那一記愁似一記沒來由/也沒來由/也沒次第的秋雨。”只可惜湖水本屬于大自然的一部分,開天辟地以來便是在此?!赌酢分羞@樣寫道:“生命——所有的/都在尋覓自己/尋覓已失落/或掘發(fā)點醒更多的自己……當北極星枕著寂寞/石頭說他們也常常夢見我。”詩中不斷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景物:蝴蝶、花、細沙、曼陀羅、禿鷹、石頭等,它們歌唱歡笑,在醉夢中與詩人化為一體,同時詩人也在這些想象的動作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與大自然形成的默契中感到無比快樂。因此,詩中的“我”能很好地表達周氏甘愿接受時間的淘洗,甘于承受命運的磨難,不卑不亢地樂忍孤獨,不斷發(fā)掘不一樣的自己。詩人把主體與物景分開,以自然事物觀照,借景抒情表達真的“自我”。

      如果說周夢蝶的詩作靈感是在大自然中探尋而來,那么余光中則通過內(nèi)心獨白的方式,由個體自身分裂出不同的聲音尋找真實的“自我”?!多l(xiāng)愁四韻》:“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酒一樣的長江水/醉酒的滋味是鄉(xiāng)愁的滋味/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薄懂斘宜罆r》:“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枕我的頭顱/白發(fā)蓋著黑土/在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詩中由“我”從內(nèi)心深處發(fā)出對祖國母親一聲思念的吶喊展開,酒由“我”一人醉,體內(nèi)流著熱血在寒冬中給大陸母親寫信,想把一朵在嚴寒中綻放的臘梅獻給她,到命終之時亦要和她共葬。全詩戲劇性地由一人完成所有動作,詩人知道按照當時的國家情勢他很難回大陸與家人團聚,想念之情在兩岸關(guān)口被“隔絕”。詩中的每句話都是詩人內(nèi)心的獨白,他把思念的話語講述給自己聽,寄望遠方亦能收到。作為獨白的抒情詩,抒情主體的聲音體現(xiàn)為對自我的表達:“他的活動,感受,思考和意識都不超出他是什么,亦即他作為現(xiàn)實被規(guī)定的形象的范圍;也就是不能超出他的性格,典型性和氣質(zhì)范圍,否則就破壞了作為對他的獨白型構(gòu)思?!盵6]詩人如異鄉(xiāng)中孤獨的戰(zhàn)士,他的情感和回憶無法逃離對故鄉(xiāng)的懷念,但是他不滿流散無根的生活,所以只能從想象的鄉(xiāng)土世界里努力傾聽自己心靈中最真實的聲音。《火欲》:“該上升如鳳凰/在火難中上升或是沉于流動的透明/一氅天鵝一片純白的形象/映著自我/長頸與豐驅(qū)/全由弧線構(gòu)成/有一種向往/要水/也要火……滌凈勇士的罪過/勇士的血/則靈魂/你應(yīng)該如何選擇?……烙背黥面/文身/我仍是我/仍是清醒的我/靈魂啊/醒者何辜張揚燃燒的雙臂/似聞遠方時間的颶風在呼嘯我的翅膀毛發(fā)悲泣/骨骸呻吟/用自己的血液煎熬自己/飛/鳳雛/你的新生!”詩中的“我”在與選擇中的靈魂“你”進行交流,“我”是一名醒者,堅決選擇烈火中的鳳凰,直面靈魂的拷問,經(jīng)過一番自我審視后,“我”得下結(jié)論:“有潔癖的靈魂啊恒是不潔”!因為勇士的罪過留在血液里,需要烈焰的洗滌,于是“我”否定不潔的靈魂,用頑強的意志和不滅的真理完成自己對祖國的使命,得到新生。

      二、在時間和空間的想象中體驗不一樣的孤獨

      “孤獨”現(xiàn)今成為現(xiàn)代人的一種生存狀態(tài),它是人們心靈間的一堵無形的墻。余光中和周夢蝶依憑自己的人生體驗對“孤獨”有著獨特的感悟,力求告知人們被異化的悲哀,但語言不足以表達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他們主動或被動地患上現(xiàn)代社會的病癥——失語癥。作為圣者和隱士,他們都被關(guān)在都市美麗的“監(jiān)獄”里,隔著鐵欄孤獨地自言自語。周夢蝶《朝陽下》:“我想,在山的窈窕深處/許或隱藏著窈窕的傾聽者吧/哦,如果我有一枝牧笛/如果我能吹直滿山滿谷白云的耳朵……”余光中《割盲腸記》:“藥醒/妖擒/只留刀痕三寸/記我的新生/那醫(yī)官說/很理想的傷口呢/從此話要少說/也不宜咳嗽/我想,既然要說話/就得像話/怎能降級/做含混的呻吟?”周氏嘗試把內(nèi)心的渴望和希望給予遐想的傾聽者,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難覓知音,人們難以聽到他真實的訴求。余氏則不斷爭取話語權(quán),而四周彌漫著陳詞濫調(diào)的權(quán)威話語,他不幸被擊傷,蘊含真理的聲音被覆蓋。結(jié)果二人在人群中都無法展現(xiàn)自己的個性,他們的心聲不被人們理解,最后只能保持沉默,成為蒼茫宇宙中的一盞孤燈。雖然他們拒絕平庸,甘愿承受孤獨,但是二人的孤獨感存有時間和空間的差異,周氏徘徊在想象的時間之外,而余氏則緬懷在歷史的空間之中。

      周夢蝶的孤獨感在時間之維中顯得極為厚重,《孤獨國》中寫道:“這里的氣候黏在冬天與春天的接口處/這里的雪是溫柔如天鵝絨的/這里沒有嬲騷的市聲/只有時間嚼著時間的反芻的微響……過去佇足不去/未來不來/我是‘現(xiàn)在’的臣仆/也是帝皇”。曾當過守墓人的周先生在長夜里與逝者感受時間的寂靜,沒有精確的節(jié)氣,冬天和春天渾然一體,混沌的時間如盤古開天辟地之際,沒有眼鏡蛇、貓頭鷹,沒有大自然物競天擇的暴力,一如脫離城市的喧囂和肆擾,離開市人勾心斗角。這里只剩下曼陀羅花、橄欖樹和玉蝴蝶,詩人與靜置的生物對話,物理時間靜止,但心理時間讓他在想象的景物中不斷發(fā)現(xiàn)新的自己?!秳x那》:“我覺得我的心如垂天的鵬翼/在向外猛力地擴張又擴張……永恒——剎那間凝駐于‘現(xiàn)在’的一點/地球小如鴿卵/我輕輕地將它拾起/納入胸懷?!痹娙嗽诿麨椤艾F(xiàn)在”的時間點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存在,在永恒的生命里孑然一身地面對無聲的風雪??梢娫娙耸强桃飧艚^外界風景,卷縮塵世角落,孤絕冷肅地探看身里身外。[7]

      如果說周夢蝶是從想象的時間里體驗孤獨,那么余光中則是通過無限延伸的空間與孤獨抗衡。余氏的孤獨屬于高孤獨,是一種“主動積極的追尋”。[8]《大武山》中寫道:“一五五的加農(nóng)炮/射程內(nèi)的故土/二五倍單筒望遠鏡/望中的故土……不知道國姓爺?shù)挠撵`喝不喝高粱/放翁和稼老的茸茸須蘸多少次黃湯/劍閣棧和郁孤臺/西北風吹寒南中南海/零丁洋的孤魂喝不喝高粱/莒光樓的城門向戰(zhàn)場/表兄們點一盞北極星在稚堞上/在古城樓頭寫現(xiàn)代的史詩/古來的征人/我問你/誰最寂寞?”詩人在腦海中不斷進行著歷史的聯(lián)想,故土的思念伴著想象發(fā)酵,詩人從一個望遠鏡的鏡頭捕捉到歷史的某些場面:劍閣棧到郁孤臺,中南海到零丁洋,城門到戰(zhàn)場,最后回到古城樓,若干個空間畫面快速交替,詩人的意識不斷流動,他用時空交錯式的蒙太奇手法再現(xiàn)歷史,變相見證故土的變遷。被高粱和黃湯灌醉的歷史人物瞬間消失,英雄豪杰用剛烈換來的生前身后名卻不如一顆嶙峋的怪石,它蓋著大地母親的顏色,跨越時空保存下來。傷心的石像發(fā)現(xiàn)歷史上沒有人能像它一樣緊守著腳下的土地,人與物都經(jīng)受不起環(huán)境改變,最終只有它孤獨地立在天地間?!熬瓦@么當風立著/任一枝新樂園把石像的心事燒成煙灰”。最后石像絕然放下傷心的情緒,化為一股積極尋求夢想的力量,徹底成為獨屹在大武山的頑石。

      三、對死亡的感知:追索生的虛靜和等悟死的絢爛

      “向死而生”是詩人擁抱的母題,生死作為兩種生命命題,它們突顯個體的存在,讓人類追尋本體的意義,回歸精神家園。周夢蝶《行者日記》:“黑花追蹤我/以微笑的憂郁/未來誘引我/以空白的神秘/空白無盡/我的憂郁亦無盡……天黑了!死亡斟給我一杯葡萄酒/我在峩默瘋狂而清醒的瞳孔里/照見永恒,照見隱在永恒背后我的名姓?!庇喙庵小逗谔焓埂罚骸皾M天的星屑,我就是/不祥天使,迅疾/撲至,一封死亡的電報/猛然捶打你閉門不醒/……罪惡,且在他頭頂盤旋/等垂斃的前夕/作俯沖的一擊/我就是黑天使,我永遠/獨羽逆航,在雨上,電上/向成人說童話/是白天使們的職業(yè)/我是頭顱懸價的刺客/來自黑帷以外,來自/夜的盲啞的深處/來自黲黲的帝國的墨墨京都/黑天使,我就是?!毙姓咴诤谏耐桌锊刂酌5挠钪嬷邪l(fā)現(xiàn)自己的名姓,黑天使是來自黑帷外的刺客,他用黑色童話來揭示成人世界最偽善的謊言。黑花和黑天使預示著死亡的征兆,而詩人帶著真理的光環(huán)擁抱它們,不斷在黑夜中尋找最燦爛的星辰,無論在逆流之中,還是在瘋狂失智的荒謬的背后,他們都沒有喪失理智。但是,二人對死亡的感知和認識各有不同,詩人分別在“虛無”中觀照死亡的夢寐,從“虛偽”里反抗死亡的召喚,他們力圖重拾現(xiàn)代人的良心,恢復生命的熱情。

      周夢蝶詩中多以超然的“虛無”狀態(tài)感悟生命永恒的話題。《索》:“是誰在古老的虛無里撒下第一把情種/……想起無數(shù)無數(sh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想起十字架上血淋淋的耶穌——想起給無常扭斷了的一切微笑/……我欲搏所有有情為一大渾沌/索曼陀羅花浩瀚的暝默/向無始!”《風荷》:“輕一點/再輕一點的吹吧/解事的風/知否?無始以來/那人已這兒悄然住心入定/是的/在這兒/水質(zhì)的蓮胎之中?!敝軌舻缙谑艿交浇趟枷氲挠绊懀斎穗x開母體那刻便開始承受痛苦,他需要終生背負著原罪的意識救贖自己,所以詩人對出生那刻持有否定的態(tài)度,當生命來臨時不要太驚奇,也不要過于歡心,因為人類還需要用更多愛與寬容來維系這段歷程。詩人無法精確地回答生命永恒的話題,所以他直接讓出生與死亡同步,化作一大渾沌駛向無始的虛空,在面臨抉擇時能更快地找到出路。虛空的意向是一種否定的意識,它超越自身趨向一個被看作不在場或不存在的對象。[9]《四月》:“沒有比脫軌的美麗更懾人了/說命運是色盲/辨不清方向的紅綠,誰是智者/能以袈裟封火山的巖漿……而這兒的榆樹也真夠多/還有樹底下狼藉的隔夜的果皮/多少盟誓給盟誓蝕光了/四月說:他從不收聽臍帶們的嘶喊……”周夢蝶是一名“遺腹子”,但他并沒有抱怨童年的不幸,反而用博愛的精神接受自己的不幸,他順其自然地接受母親的包辦婚姻,養(yǎng)妻育兒。但是戰(zhàn)爭迫使他拋妻棄子獨自漂泊到臺灣,此時他對死亡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我以前觀念錯誤,以為我生我老我病我死,全是我自己的事,人是人,也是人人。當你受割,說不定也有人暗自為你滴血。與世界無關(guān)。原來活著,并不如我所以為的那么簡陋,草率,孤絕殘切。”[10]從軍的特殊經(jīng)歷使他明白人的主體性可以在死亡中發(fā)掘和追尋,比當初單純地理解生死同行更有意義,剎那的頓悟讓詩人“終而皈依與釋迦”。最后,他帶著莊子“樂死”的精神,離開繁雜的市井,獨守墓園。

      如果說周夢蝶是生死場的見證者,余光中則是一直與死亡搏斗的戰(zhàn)士。他有與周氏不一樣的“四月”,《或者所謂春天》:“圍巾遮住大半個靈魂,流行了櫻花流行感冒/總是這樣子/四月來時先通知鼻子/回家/走同安街的巷子……或者所謂春天/最后也不過就是這樣子/一些受傷的記憶/一些欲望和灰塵/一股開胃的蔥味從那邊的廚房然后是淡淡的油墨從一份晚報報導郊區(qū)的花訊……四月/比鞋底更低/比蜂更高鳥更高/比內(nèi)戰(zhàn)內(nèi)戰(zhàn)的公墓墓上的草/而回想起來時也不見得就不像一生/所謂童年/所謂抗戰(zhàn)/所謂高二/所謂大三/所謂蜜月/并非不月蝕/所謂貧窮/并非不美麗。”詩人在城里渡過了幾十個春天,異鄉(xiāng)的季節(jié)索然無味,由此產(chǎn)生逃離的念頭,因為城外有更美好的回憶。“回家”中的“家”不是詩人的棲居之地,家在遠方,或許那里的春天會更溫暖,此時詩人眼中的四月充滿了肅殺的秋意,不禁讓人感到半絲頹喪,有別于以往余氏對死亡的嚴肅態(tài)度。但是,時間卻不斷鞭笞他,童年,抗戰(zhàn),求學,婚娶,每段人生經(jīng)歷無不顯示詩人的存在。根據(jù)時間性綻出的統(tǒng)一性的視野構(gòu)建,就有展開了世界這樣的東西是,屬于那個向來是其此的存在者。[11]盡管詩人當時心存一念虛空,但很快被以往的經(jīng)驗喚醒,參死無法讓他忘記半生的美好回憶,因此死亡是他生存的力量?!陡实刂馈罚骸芭R去的老巴普啊/一切從印度來的/還還給哀傷的印度/檀香木燒得化的還給印度的天空/骨灰罐裝得下的/還給印度的河水/連印度也裝不下的/沛然而大的靈魂就還給整個人類……”詩人認為前人的步跡為后人預言,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安葬的老靈魂將伴隨著下一代,人類在先人的智慧中不斷成長,生命得以延續(xù)?!队幸恢凰励B》:“你堅持一種醒耳的高音/向黑色的風和黑色的云/獵槍的射程內(nèi)/你拒絕閉口/你不屑咳嗽……歌者死后/空中有間歇的回音/或者你堅持歌唱/面對著死亡?!痹娙苏J為黑天使能帶給世界光明,相信白晝正在黎明里醞釀,他不會忘記當初的理想斗志,即使為政者故意顛倒黑白,歷史的鬼影依舊存在,它們會從死亡中指證真相。

      結(jié)語

      雖然余光中和周夢蝶的詩在“自我”表達,“孤獨”審視和“死亡”的感知存有差異,但是,由于兩人接受中西文化的洗禮,他們都尊重詩歌經(jīng)驗的純粹性。其中,余光中認為文字應(yīng)該表現(xiàn)思想,而不僅僅只是記錄語言,手應(yīng)該聽命于心靈,而不是唇舌。[12]周夢蝶在生活中經(jīng)常扮演傾聽者的角色,不是因為他反應(yīng)能力弱,而是失語于物質(zhì)與心靈不協(xié)調(diào)的現(xiàn)代社會中,所以詩人神游物外,在大自然里寄予人類希望。余光中的詩歌藝術(shù)風格多樣,善于運用不同形式的理論手法表達淡淡的鄉(xiāng)愁,他的詩富有戲劇性和審美意義。 詩人無畏肉體消亡,對生活依舊持著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無論在臺灣還是香港,他見山就想攀爬,永遠懷著一份暮年的壯心。因為詩人相信彼岸的苦瓜終有一天會成熟,人們會把甘甜的果實帶回大陸與同胞們分享。

      [1] 陳政彥. 周夢蝶詩中的基督教意象探究[J]. 彰化師大國文學志,2010(20):182.

      [2] 余光中. 一塊彩石就能補天嗎——周夢蝶詩境初探[J].中原文獻,1990(2):140.

      [3] 李文萍.第二人稱敘事的不確定性與普拉斯詩學藝術(shù)的構(gòu)建[J].東疆學刊,2012(10):28.

      [4] 郭晨.自我與他者:對話維度中的“莊周夢蝶”[J].現(xiàn)代語文:學術(shù)綜合,2013(6):70.

      [5] 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129.

      [6] M·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創(chuàng)作中的主人公和作者對主人公的立場[C]//巴赫金文論選.佟景韓,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63.

      [7] 曾進豐.聽見,周夢蝶“說法”[M]//曾進豐.剎那.北京:海豚出版社,2011:2.

      [8] 史言.“泥香”與“土香”的辯證——論余光中詩歌的休息之夢與抵抗意志[J]. 漢江大學學報,2011(4):22.

      [9] 讓·保羅·薩特.存在與虛無[M].陳宣良,譯. 北京:三聯(lián)出版社,2011:56.

      [10] 曾進豐.周夢蝶詩研究[D].臺北:臺灣師范大學國研所,1996:99.

      [11] 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M].陳嘉映,王慶節(jié),譯.北京:三聯(lián)出版社,2011:398.

      [12] 徐學.中西合璧,詩文雙絕[M]//余光中精選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2:13.

      猜你喜歡
      夢蝶余光中詩人
      尋李白(節(jié)選)
      Long-time evolution of charged grains in plasma under harmonic external force and after being withdrawn
      荷塘美
      曬娃還要看詩人
      我理解的好詩人
      中華詩詞(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詩人貓
      不怕找茬
      追思余光中:“鄉(xiāng)愁”不老
      海峽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32
      十月
      文苑(2015年20期)2015-11-18 20:48:48
      詩人與花
      火花(2015年3期)2015-02-27 07:40:48
      青海省| 宁夏| 竹山县| 萝北县| 年辖:市辖区| 江津市| 肥西县| 塔城市| 翁牛特旗| 齐齐哈尔市| 天水市| 浦县| 平乡县| 定安县| 台江县| 四子王旗| 珠海市| 东光县| 中方县| 渭南市| 达拉特旗| 石楼县| 政和县| 凤山县| 乌苏市| 云阳县| 甘谷县| 汤阴县| 卢氏县| 眉山市| 普定县| 庄浪县| 杨浦区| 如皋市| 浮梁县| 崇义县| 武夷山市| 晋江市| 荔波县| 崇左市| 偃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