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婷婷 韓露
淺談如何使用雙排鍵電子琴演奏流行音樂作品
趙婷婷 韓露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雙排鍵電子琴的演奏功能與表現(xiàn)力都在不斷地豐富提高。本文通過對樂曲《海之贊歌》的分析來闡述使用雙排鍵電子琴演奏流行音樂時的一些技巧。
電影《泰坦尼克號》是大家都熟知的一部寫實作品,其中的電影原聲音樂大家都耳熟能詳。日本演奏家?guī)r內(nèi)佐織根據(jù)電影音樂中的不同主題,創(chuàng)編了一首《海之贊歌》。這首樂曲包含了電影音樂中的多個場景,是一首典型的流行音樂作品。由于作品中包含了電影中的不同場景,因此,這首作品分為了四個部分,這四個部分以不同的演奏速度來劃分。
第一部分,引子。引子部分以口琴作為主導(dǎo)樂器來演奏,為了使雙排鍵電子琴可以更好地模仿口琴這種樂器的演奏特點,編曲者在引子部分使用了大量的裝飾音,既有用手指去彈奏的倚音,又有使用手指在同一琴鍵上左右移動而產(chǎn)生裝飾效果的裝飾音(在樂譜中以H.P.B來表示)。此處的速度標記為Andante,行板,緩慢的。之所以此處的節(jié)奏緩慢,是為了使演奏者更能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裝飾音的魅力。在演奏這段引子時,要注意手指的觸感,要清晰、溫柔,仿佛是在用手指演唱歌曲一樣。
在Hard to Starboard這一樂段中,音色模塊9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下鍵盤使用了Lower Memory這一功能,這種功能可以使下鍵盤的聲音予以保留。即使手離開了琴鍵,聲音仍會保留,不會消失。在此處使用這一功能,是為后面做了鋪墊,后面要使用左手在上鍵盤進行演奏。在左右手演奏這一部分時,樂譜上有一處cresc.標記,這是為下一高潮部分做足了鋪墊。
進入樂曲的高潮部分,速度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由原來的Andante轉(zhuǎn)為了Allegro,速度提高了一倍,在此處也加入了節(jié)奏的伴奏部分,更好地推進了樂曲的進行,使這一高潮部分的情緒激昂起來。右手使用弦樂音色,并且使用了大量的連線、跳音,把音符、音群劃分為一個個細小的樂句,在此處尤為要注意要嚴格的遵照樂譜,彈奏出連線、跳音,這樣才能展示出高潮部分的旋律起伏特點。同時左手配合右手使用了銅管樂音色,演奏大量的和弦,這些和弦全部為跳音、重音。左手在演奏這些跳音、重音和弦時要注意的是:兩個彈奏和弦的手指要同時觸鍵。
在音色模塊12處,樂曲又發(fā)生了變化。樂譜上標記出很多sf的表情記號,右手重音放在了樂句的末尾,每小節(jié)的最后一個音放在了腳鍵盤的重音上。腳鍵盤演奏時要注意到這些重音,左手的同音連線,在演奏時,要注意觸鍵的方法。雙排鍵電子琴鍵盤有特殊的觸感,它分為音前重音與音后重音兩種。所謂音前重音,是指在觸鍵的瞬間加大手指觸鍵的力度,使發(fā)出的聲音加大;音后重音是指在手指觸鍵以后,用手指的力量按壓鍵盤,而產(chǎn)生的重音。在這個音色模塊中,使用了下鍵盤音后重音的觸感,也就是說,通過左手的長音保留,可以不斷地調(diào)整左手發(fā)出聲音的大小。這個部分實際是為樂曲的第二高潮部分做了鋪墊。
樂曲經(jīng)過這一高潮部分之后,引出的又是《My heart will go on》這一主題,速度也轉(zhuǎn)回了慢板。在演奏這一部分時,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旋律的歌唱性。本身《My heart will go on》就是泰坦尼克號的主題歌曲,我們用弦樂加人聲合唱的音色來模仿歌者的演唱,在觸鍵時要盡量輕柔,使用裝飾音來表達演唱者對于顫音的處理。
以上是針對《海之贊歌》這首流行音樂作品的分析,從上面的分析不難看出,想用雙排鍵電子琴詮釋流行音樂作品,要從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原作品使用的演奏樂器、各種樂器的演奏特點、樂譜上的表情記號這幾個方面著手分析,才能力求在雙排鍵電子琴上完美地詮釋流行音樂作品。通過對于這一首作品的演奏分析,我們可以把這些技巧帶入其他的流行音樂作品演奏中去,使得雙排鍵電子琴與流行音樂作品更完美地結(jié)合在一起。
(本文系黑龍江省教育廳2013年度人文社會科學(xué)項目計劃,項目編號:12532190)
責(zé)任編輯 姜藝藝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音樂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