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歡磊
摘 要:在低年級的看圖寫話教學中,教師應跳出原來的教學方式,在新課程的理念下,結合低年級看圖寫話的特征和學生的心理認知特征,不斷反思創(chuàng)新,活化教學思路。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看圖寫話; 訓練尺度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3315(2014)03-089-001
小學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也是難點。在小學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低年級階段,由于看圖寫話的特殊性,以及部分教師的不夠重視,影響了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我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歷,先談談目前低年級作文教學的某些現(xiàn)狀:
1.許多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會利用周末時間帶孩子去上寫作的興趣小組培訓班,讓孩子早點接觸這個領域,早打算早準備。學校里有些教師因為各種因素,讓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寫周記或日記,提前加速了閱讀與寫作的教學進程,這讓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無法適應。
2.各種課外閱讀和輔助教材充斥在我們的身邊,作為教師,沒有專門統(tǒng)一的教材,大家百花齊放。該教什么,怎么教,學生怎么學,究竟學會了多少,沒有人敢定論,所以看似熱鬧地展開,又讓人不知所謂。
3.雖然《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和《福建省小學新課程教學要求》在這方面明確規(guī)定了對一二年級的要求是寫話而不是習作,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對寫話教材的選擇不同,對學生講授的程度把握不一,在高要求之下急于求成,導致學生平日的練筆水平參差不齊。
那么低年級學習寫話的訓練中,究竟如何才能把握這個度呢?首先,我們先看看《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一二年級具體的實施標準:“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2.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3.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痹谡n標中根本沒有出現(xiàn)習作這個字眼,只是提及寫話,能運用學到的詞語把想說或感興趣的的話寫下來,并使用好標點符號??梢?,對低年級教學而言,我們的有些教學活動已經(jīng)超出了標準和范圍,真正開始習作的適齡對象應該是具有一定聽說讀寫基礎的三年級學生。所以,教師要開始對低年級的作文訓練重新定位,首先從思想上轉(zhuǎn)化,即習作變?yōu)閷懺?。定位不同,衡量的標準就可適當降低。千萬不要忽視對低年級寫話的訓練,因為這將對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編定是經(jīng)過了一段很長時間的實踐性,所以其不同階段的要求具有合理性和邏輯性,習作應該是在學生具有相當基礎的情況下進行,是讓學生能夠利用習作這個載體,使自己的聽說讀寫得到綜合性的提升。而低年級的寫話恰似搭石,對學生未來的習作發(fā)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其次,寫話的訓練能提高學生的認知和心理發(fā)展水平。寫話需要口耳鼻眼腦多種感官協(xié)調(diào)配合,只有循序漸進,層層遞進,才能讓學生用心感受世界,做生活的有心人,而不是簡單的復制者。所以我們更要重視它存在的意義,把握其尺度,讓它的存在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
我們在低年級寫話教學中該如何操作與實施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重視口語交際。低年級語文教材中,口語交際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這決定了在低年級的語文課堂中,我們不但要重視口語交際課,還要上好口語交際課。因為看圖寫話是低年級語文教材中比較常見的形式,而它又是以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為前提的??梢?,看圖寫話的能力不僅是“寫”的能力,而且還離不開“說”的能力。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多說少寫,以說為主。每天可以安排不同形式的口頭表達:如課前一個笑話,一個腦筋急轉(zhuǎn)彎,一句新聞,甚至一首歌……多種形式刺激學生的感官,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聽和說的能力。
2.重視看圖寫話。著名作家秦牧曾說:繪畫可以說是用線條的顏色來表現(xiàn)的文學,文學也可以說是用文字來表現(xiàn)的繪畫。低年級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占主體地位,性格活潑不拘泥于形式的他們喜歡用語言來講述這些繪畫圖案。所以教師要先啟發(fā)他們“我口說我看”,再通過“我手寫我口”。從填每一個詞語,寫每一個字,讀每一個句子開始,規(guī)范書寫要求,保護寫作興趣。
3.整合課內(nèi)資源。課文中的教材都十分具有代表性和針對性,教師可以充分挖掘教材的內(nèi)容和表達形式,有目的地讓學生進行小練筆。比如《菜園里》,可以讓學生在誦讀的基礎上自己修改,創(chuàng)作一首《果園里》,然后自編自讀,朗朗上口,體會兒歌韻律。又如《小壁虎借尾巴》,讓學生扮演壁虎續(xù)寫課文:過了幾天,重新長出尾巴的小壁虎高興極了。它又遇見小魚、小燕子和老黃牛的時候,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再如繼續(xù)為《丑小鴨》創(chuàng)設情境,當丑小鴨變成漂亮的天鵝后,它展翅高飛,會飛到哪里去,又會遇見誰?教師可以引導孩子聯(lián)系故事中的幾位角色進行口頭“續(xù)寫故事”。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重新走進文本,體會并積累教材中的好詞佳句。憑借課文例子,讓學生舉一反三,既不斷熟練閱讀的技巧,又不斷習得作文的技巧,為語言文字的綜合運用夯實基礎。
4.延伸課外閱讀。寫作基于閱讀,無論是看圖寫話或者習作能力的根源都是閱讀能力。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我們既可以選擇耳熟能詳?shù)慕?jīng)典——《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這樣的故事,也可以通過家校合作的方式,讓他們了解像梅子涵、曹文軒、楊紅櫻這些有時代感的作家作品,開啟他們對閱讀的興趣之門。有了閱讀的興趣,逐漸養(yǎng)成好讀書,讀好書的習慣,久而久之就會發(fā)現(xiàn)讀書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勤于讀書,大量閱讀,必能為低年級學生的看圖寫話以及日后的作文奠定扎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低年級的看圖寫話教學中,教師應跳出原來的教學方式,在新課程理念下,結合低年級看圖寫話的特征和學生的心理認知特征,不斷反思創(chuàng)新,活化教學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