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斧狀皮瓣在頭面部皮膚缺損修復中的應用

      2014-04-29 00:44:03吳永柏顏培娥
      中國美容醫(yī)學 2014年7期

      吳永柏 顏培娥

      [摘要]目的:探討頭面部皮膚組織缺損手術(shù)治療中應用斧狀皮瓣進行轉(zhuǎn)移修復的效果。方法:利用頭面部皮膚缺損周圍正常皮膚的彈性及皮膚紋理走向,于缺損周邊設計斧狀皮瓣,修復皮膚組織的缺損。結(jié)果:自2010年以來,共利用斧狀皮瓣修復頭面部皮膚缺損缺損53例,均完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效果滿意。結(jié)論:該方法設計簡便, 效果可靠,皮瓣易成活,是修復頭面部皮膚缺損的一種較理想方法。

      [關(guān)鍵詞]斧狀皮瓣;皮膚組織缺損;頭面部

      [中圖分類號]R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4)07-0524-03

      Dolabriform flap for repairing skin defects in head and face region

      WU Yong-bai, YAN Pei-e

      (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 Lu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Tangshan063700,Hebei,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olabriform flap repairing skin tissue defects in head and face region. MethodsAccording to the elasticity and texture of normal skin surrounding defected skin of head and face region, dolabriform flaps were designed to repair defected skin tissue.Results53 cases were repaired by dolabriform flap since 2010. All flaps survived with primary healing postoperatively and results were satisfactory. ConclusionDolabriform flap repairing head and facial skin defect may be a ideal method for simple design, reliable effect and flap surviving easily.

      Key words:dolabriform flap;skin defects;head and face region

      在整形美容外科手術(shù)中修復皮膚組織缺損,減少手術(shù)后皮膚瘢痕是手術(shù)主要目的之一。因頭面部外傷、黑痣、瘢痕、體表腫瘤切除等術(shù)后引起的頭面部皮膚組織缺損, 雖各種皮瓣修復方法較多, 采用鄰位局部皮瓣轉(zhuǎn)移修復仍是整形外科常用手術(shù)方法之一,但都存在各自應用局限,為尋找一種較令人滿意的修復頭面部皮膚缺損的方法,筆者對斧狀皮瓣的應用進行探討,自 2010 年以來,應用斧狀皮瓣修復頭面部皮膚缺損53例患者,效果良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本組 53 例患者,男性 28 例,女性 25 例。年齡 7~65 歲,病變部位:面部 18 例,額部 9 例,外眥顳部10 例,鼻部7例,頭皮部9例。病因:皮內(nèi)痣黑毛痣 14 例,瘢痕 5 例,基底細胞癌9 例,血管瘤 3例,汗管囊腺瘤8例,皮脂腺痣 7 例,脂溢性角化病7例。最小皮膚缺損1cm×1cm,最大缺損4.1cm×5.2cm。

      1.2 皮瓣設計方法:根據(jù)需要切除病變組織后皮膚組織缺損情況,在缺損鄰近的正常皮膚部位選擇相對隱蔽皮膚較松弛位置,選擇 A 點向外延伸做弧線 AB,如是圓形組織缺損A點可選擇在缺損任意一點上,如為不規(guī)則組織缺損A點應選擇在組織缺損直徑較大的一邊,AB線走向一般和皮膚紋理一致能較好控制瘢痕形成,∠A≈60°,AB 連線長度應略大于缺損組織直徑,∠B≈30°[1,3-5]。因皮瓣切取后通常均有一定程度的收縮,皮瓣面積應比缺損范圍大10%~15%,以免轉(zhuǎn)移縫合后張力過大影響血運[2]。皮瓣頭與蒂寬度比一般控制在3~4:1以內(nèi),精確的長度由缺損區(qū)周圍皮膚的張力決定[1,4-5]。皮瓣轉(zhuǎn)移時應先縫合皮瓣的A角,使張力均勻分布, ∠B部位進行V-Y推進處理,皮膚缺損下方偶爾會形成輕度的“貓耳”在設計斧狀皮瓣時可在缺損下方設計小的三角形切除部分皮膚進行矯正(圖 1~2)。

      1.3 手術(shù)方法:在局部浸潤麻醉或全麻下,將病變組織切除。切口距病變邊緣的距離:色素痣及瘢痕為1~2mm;汗管囊腺瘤皮脂腺痣為2~3mm,基底細胞癌為5mm。在皮膚缺損鄰近的正常皮膚處按皮瓣設計方法設計斧狀皮瓣,術(shù)中皮瓣切取深度應與創(chuàng)面的層次一致,逐層對應縫合,對皮瓣及創(chuàng)面周圍的皮膚組織進行充分游離,減少縫合的張力[6,9]。皮瓣轉(zhuǎn)移至缺損區(qū)覆蓋固定,∠B部位行V-Y推進方法關(guān)閉傷口,對合整齊后用6-0可吸收線埋沒縫合真皮層,6-0尼龍線間斷縫合皮膚。

      2 結(jié)果

      本組53例患者,行局部病變組織切除后,遺留的皮膚組織缺損均采用斧狀皮瓣轉(zhuǎn)移修復,均一次性轉(zhuǎn)移成功, 供瓣區(qū)及缺損區(qū)直接縫合。隨訪至1年,患者對效果感到滿意(典型病例如圖3、4)?;准毎?9 例均未見復發(fā)。

      3討論

      在整形外科的工作中,頭面部各種腫物病變切除術(shù)后皮膚組織缺損的修復比較常見,由于頭面部的位置特殊,皮膚組織缺損后應該盡可能利用周圍正常皮膚組織來修復缺損, 而且修復的組織與受區(qū)應該色澤及質(zhì)地一致或接近, 又不引起周圍器官變形,鄰近皮瓣轉(zhuǎn)移無論從顏色、質(zhì)地上說都與原發(fā)缺損最接近因而也是最佳選擇。

      鄰位局部皮瓣的設計也必須遵循整形外科學原理中的原則,設計成臨床實用、設計簡單合理、蒂部扭轉(zhuǎn)程度小、皮瓣易成活。對于頭面部小面積缺損的修復, 最簡單的方法是包括病變在內(nèi)做延皮膚紋理的梭形切除,充分游離后整形縫合切口能達到較好控制瘢痕的美容效果。但如較大的皮膚組織缺損這種方法需要犧牲部分周圍正常皮膚組織,并且切口張力過大,術(shù)后瘢痕會逐漸增寬影響美觀。對于較大的組織缺損,較多使用的是局部皮瓣轉(zhuǎn)移,如:局部皮下蒂皮瓣、滑行皮瓣、交錯皮瓣、菱形皮瓣及島狀皮瓣等,這些方法的缺點是術(shù)后切口線與局部皮膚皺褶線不一致而影響術(shù)后外觀,有時還需要切除部分周圍正常皮膚或在供區(qū)植皮[1-8]。在修復鼻部皮膚組織缺損時鼻唇溝皮瓣比較常用,但由于轉(zhuǎn)移角度較大蒂部易形成明顯“貓耳”,皮瓣皮膚與鼻背部皮膚質(zhì)地有差距易使受區(qū)出現(xiàn)局部過于臃腫。

      由于頭面部特殊的美學要求,設計簡單切口愈合后較少瘢痕兼具有美容效果的皮瓣就顯得更具優(yōu)勢。實際工作中, 皮瓣究竟設計在何處需根據(jù)缺損部位及其周圍皮膚的張力等情況而定。原則上應盡量選擇張力較小,鄰近受區(qū)相對隱蔽,局部皮膚正常且比較松弛的部位[2],皮瓣的邊緣盡可能設計在自然的皮膚皺褶內(nèi)。面部血供豐富,有極強的吻合支血管,皮瓣頭與蒂寬度設計比例可為3:1 ~ 4:1[6,8-9];皮瓣大小的設計與皮膚松弛度有關(guān)[7,10],老年人因皮膚松弛度較大,可移動度好,皮瓣可以略小于創(chuàng)面[6]。否則因皮瓣切取后通常均有一定程度的收縮,皮瓣面積應比缺損范圍大10%~15%,以免轉(zhuǎn)移縫合后張力過大影響血運[2]。隨著皮瓣的面積增大,應適當增加蒂部的寬度,切取皮瓣時蒂部不易修剪過薄,蒂部的深層血供尤為重要以免影響皮瓣血運。術(shù)中缺損區(qū)如面積較大,在皮瓣蒂部鄰近缺損區(qū)側(cè)有時會出現(xiàn)輕度“貓耳”畸形,在術(shù)中適當修剪或術(shù)前根據(jù)缺損情況設計切除三角形小皮瓣可消除(圖1)。斧狀皮瓣是在方釘形皮瓣基礎上的一種演變,其形態(tài)特點與方釘形皮瓣相比是窄蒂、尖角,圓邊(斧刃部),斧狀皮瓣的蒂部寬度約為方釘形皮瓣的 1/2,面部血運豐富是窄蒂瓣仍能很好成活的生物學基礎,窄蒂使皮瓣的旋轉(zhuǎn)更容易,而方釘形皮瓣由于其蒂部寬,修復缺損后通常會在蒂部留有明顯“貓耳畸形”[1,3]。斧狀瓣設計∠B約為 30°左右,使供區(qū)傷口最大寬度較小,行V-Y推進關(guān)閉傷口時張力較低,在∠B處不會出現(xiàn)“貓耳”畸形。與方釘形皮瓣直線AB 相比,斧狀皮瓣圓弧 AB 設計與圓弧形缺損的皮膚邊緣形狀更吻合,修復后局部皮膚也更平整[1-3]。

      斧狀皮瓣應用于頭面部皮膚組織缺損修復中優(yōu)點明顯,皮瓣用于修復切除后的皮膚組織缺損可避免直接縫合引起的組織器官變形,以及皮片移植后形成的色素改變、皮片收縮等不良反應,皮瓣設計簡單,術(shù)中操作相對容易且易于成活,術(shù)后瘢痕較隱蔽美容效果好,患者易接受。

      [參考文獻]

      [1]李桂珍,馬驍,柳春明.斧形皮瓣在顏面部圓形缺損修復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6,15(10):1128-1129.

      [2]邢新,李軍輝,薛春雨,等.皮瓣移植實例彩色圖譜[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11:26-39.

      [3]李軍輝,邢新,歐陽天祥.皮下組織蒂的改良菱形皮瓣在面部皮膚缺損修復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05,16(5):271-272.

      [4]孫強,戴利,鄭永生.應用帶眼輪匝肌的斧形皮瓣修復眼瞼分裂痣[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1,20(4):561-562.

      [5]王少華,王燕華,呂建萍,等.斧狀皮瓣在治療眼瞼分裂痣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學美學美容雜志,2006,12:343-344.

      [6]軒俊麗,趙軍磊,陳志強.鄰位皮瓣修復術(shù)修復面部腫瘤切除后皮膚缺損[J].實用皮膚科雜志, 2013,4:227-229.

      [7]朱華鋒,王健,陳付國.面部皮膚腫留切除后創(chuàng)面的整形美容修復[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1, 20(10):1521-1523.

      [8]秦芹,姚廣東.眼瞼部眼輪匝肌皮下蒂皮瓣修復眼瞼皮膚軟組織缺損[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4,23(2):90-92.

      [9]詹太國,詹領(lǐng),熊小剛,等.局部皮瓣在頭面部皮膚腫瘤及皮膚病切除修復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學美學美容雜志,2008,14(6):370-372.

      [10]劉大海,劉建忠,張蕊,等.應用斧頭狀皮瓣修復皮膚缺損[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8,17(1):19-21.

      沐川县| 广饶县| 昭觉县| 绩溪县| 丽江市| 芮城县| 光山县| 米林县| 普兰店市| 铜鼓县| 澄江县| 五原县| 泌阳县| 共和县| 磴口县| 宝应县| 惠安县| 宝丰县| 揭阳市| 寿阳县| 五大连池市| 石阡县| 澄城县| 广河县| 乌拉特后旗| 盱眙县| 怀远县| 宿州市| 大同县| 白玉县| 镇沅| 鲁甸县| 永州市| 高淳县| 青龙| 泰来县| 岳普湖县| 河东区| 阿拉尔市| 古丈县| 吴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