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琴
Q:經(jīng)??吹绞袌隼镉小芭潘崛狻钡臉酥?,它與普通的肉有什么不同嗎?
A:“排酸肉”是“排酸冷卻肉”或“排酸冷藏肉”的簡稱,是一種高品質(zhì)的肉類。無論豬肉或牛肉,都可以做成排酸肉。這種肉煮后柔嫩多汁,肉湯清亮,滋味鮮美可口,是普通鮮肉所不能比的。即便不焯水,這種肉做出來也不腥。
一些超市和餐館中的炒牛肉、羊肉片、羊肉串,還有超市里的西式香腸火腿,為什么做熟了之后還是粉紅色,甚至比生的時候還要鮮艷漂亮呢?
這是因為肉中加了“硝”,也就是亞硝酸鈉。用它腌制的肉,煮過、炒過之后仍然是美麗的粉紅色。但是,亞硝酸鈉本身是有毒的,還可能與氨基酸反應(yīng),產(chǎn)生致癌的“亞硝胺”。當然,如果少量添加,而且同時添加維生素C,亞硝酸鹽在發(fā)色過程中會被分解成無毒物質(zhì),不會產(chǎn)生危害。然而,如果消費者過分“好色”,對紅色的肉情有獨鐘,特別是半成品肉類,那么就會危害健康。還有一些用合成紅色素來染色的熟食,用量過多,也不利于健康。
Q:貨柜里雪白的饅頭看著總是比那些黃黃暗暗顏色的面食更有食欲,到底該買哪種呢?
A:有一點兒黃色,反而是正常的。如果可能的話,建議優(yōu)先購買全麥饅頭。它雖然樣子不太好看,麻麻點點、發(fā)黃發(fā)褐,但是營養(yǎng)價值卻很高,營養(yǎng)較全面。
面粉當中含有微量的胡蘿卜素,所以品質(zhì)再高的面粉都不可能是潔白如雪的樣子。然而,消費者偏偏喜歡白色,而且越白越喜歡。于是制作者就會迎合消費者的心理,想辦法把面食弄得非常潔白。一般用的方法有兩種:一是超量添加氧化劑“過氧化苯酰”,甚至超過國家許可量的兩三倍;二是用硫磺來熏蒸。無論哪一種,都會破壞食品中的維生素,還有安全隱患。因此,消費者不要買過于潔白的面食。
Q:有些面條吃起來口感很好,勁道而爽滑,是否有添加了化學物質(zhì)?
A:一些加工者可能在主食中加入多種添加物質(zhì),如明礬和硼砂,都能增加“筋力”和“黏性”,使面食更有吸引力。比如說,添加硼砂的拉面韌性特別好,添加明礬的面條口感特別滑爽。然而,明礬含有鋁,多食可損害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心血管系統(tǒng);硼砂則有明顯毒性。所以,與其一味地追求更筋道、更黏糯、更有彈性的感官享受,倒不如欣然接受接受天然食品的固有品質(zhì)的特質(zhì)和局限。
Q:都說油炸的食物不健康,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A:危害主要有三:一是高溫會破壞絕大部分維生素,二是面粉善于吸油,油炸食品油脂含量過高易導(dǎo)致發(fā)胖;三則制作油炸食品的油通常會用一整天,甚至更長時間,油中會產(chǎn)生大量的致癌和有毒物質(zhì)。不過,油炸食品雖然營養(yǎng)不平衡,但畢竟不是毒藥,偶爾吃一點并不會帶來太大的傷害。由于兒童解毒能力較弱,父母們應(yīng)當監(jiān)督自己的孩子,每周吃油炸食品的數(shù)量不超過一次,包括油餅、油條這類面食,也包括炸薯片、炸薯條、炸雞翅等其他油炸食品。特別需要警惕的是,那些形態(tài)比較薄細的油炸食品,容易被油炸越透。受熱溫度越高,產(chǎn)生的有害物質(zhì)也越多。
Q:全麥食品和雜糧食品在選購和食用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A:這些主食營養(yǎng)價值更高,膳食纖維豐富,也有利于使進餐之后的血糖反應(yīng)趨于平緩,不妨多購買。不過選擇這類食品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要注意新鮮度。這些產(chǎn)品因為營養(yǎng)價值提高,微生物更容易繁殖,保質(zhì)期短,買回家之后要在一兩天內(nèi)吃掉。二是要注意是否名副其實。有些所謂的玉米饅頭,實際上是白面粉添加黃色素做成的;一些所謂的全麥饅頭,實際上是面粉加上焦糖色素做成的……如果仔細聞一聞味道,沒有玉米的香氣;或者仔細看看質(zhì)地,沒有全麥粉中的細碎麥麩,就可能是假冒的產(chǎn)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