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大多數二語學習者而言,聽力理解是語言學習的一大難題。筆者結合自己的學習和教學經歷,認為聽力詞匯不夠是造成聽力理解困難的重要原因。本文對比了兩種不同的輸入方式對聽力詞匯習得的影響,以蘭州市某一輔導班初一學生為受試對象,得出了聽力詞匯習得的更有效的途徑是采用聽入的輸入方式,以期為二語學習中聽力的教學提供一些意見,促進學生聽力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英語聽力;輸入方式;詞匯習得;影響
作者簡介:雷振龍(1988-),男,畬族,浙江麗水人,蘭州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語言與文化。
[中圖分類號]: H0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05--02
一、引言
英語學習中聽力成績的提高一直困擾了眾多學生和二語教學者,筆者在2012年秋季新概念I的摸底測試中,針對學生反映的聽力較難的現象,對所教的31名初一學生作一問卷調查,發(fā)現聽力詞匯不夠,即詞匯困難占第一位;筆者結合自己的學習經驗,認為聽力詞匯量的提高確實是提高聽力成績的有效手段之一。關于詞匯習得的研究,早在1990年,Nation在其專著《詞匯教學》中,首次提出了“聽力詞匯”的定義,他認為詞匯習得的方式兩種,一種是以聽覺的輸入方式儲存于大腦中的聽力詞匯,另一種是以視覺的輸入方式儲存于大腦中的閱讀詞匯。
筆者通過文獻檢索,發(fā)現國內學者基于Nation提出的“詞匯習得”的研究,也不斷的進行探索和實驗,包括劉思(1995)、王艷(2002)、董暉(2003)。然而,對聽力詞匯習得的研究仍然較少,而且閱讀詞匯和聽力詞匯的界限也一直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從而不能很好的指導聽力詞匯的習得,很多理論性較強的研究迫切向實踐轉換,如:
1、聽力詞匯習得是否影響聽力成績的提高
2、如果是,怎樣影響聽力成績的提高iii、聽力詞匯的習得有哪些優(yōu)化的記憶策略。
二、理論框架
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語言學家Krashen提出了“語言輸入假說”。他認為學會一門第二外語的唯一途徑是可理解性的語言輸入(input)。關于聽力詞匯習得的研究,Krashen(1993)認為在視聽模式下習得詞匯的可行性。
在實際教學中,即使我們接受了同等的可理解輸入,卻無法獲得同樣的成功,因為學習者的內在心理因素同樣是確保學習者習得效果的重要因素。Krashen(1985)聲稱:心理障礙使得語言習得者沒能充分利用所接受到的可理解輸入,基于此結論,他提出了情感過濾假說。
雖然Krashen的理論對二語習得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然而卻無法直接用于指導詞匯習得,換言之,詞匯習得還沒形成較直接的比較系統(tǒng)的理論基礎,然而我們可以將二語習得中語言輸入理論結合吸收語言學、認知科學以及心理學的理論,形成詞匯習得的理論框架。然而這只是筆者的設想,具體有待進一步驗證。
三、研究設計
1.受試對象
該研究的受試對象為2013年“蘭州七點英語學?!薄缎赂拍領》暑假班的學生,他們來自蘭州市七里河區(qū)不同的中學,共28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21人,平均年齡為12.7歲,前測平均成績93分。為了保證學生的較好的進行聽力試驗,筆者選取了期中成績?yōu)?0分以上的16名學生為最終的受試對象。他們分別來自鐵五中7人,六十六中4人,二十二中3人,工大附中2人,基本覆蓋了七里河區(qū)比較有代表性的中學。
這16名學生被隨機分成兩個小組,每組8人。為了確保兩個組的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相當,筆者在實驗前進行了一次前測,內容為5段對話和一篇短文,共10道題,每題1分。測試內容選擇該校2013年秋新概念I期末考試的的聽力樣卷。如下為第一次測試的結果:
平均數 標準差
G1(實驗組) 7.875 0.253
G2(控制組) 7.750 0.440
總本 7.813 1.108
經獨立樣本T檢驗,P=0.228>0.05,兩個組的成績沒有顯著性差異。第一組作為實驗組,采用聽入的方式學習生詞;第二組為控制組,采用讀入的方式學習生詞。
2.實驗設計與步驟
實驗組與控制組按不同的輸入方式學習教師給定的10個單詞。其中5個為目標詞,即這些詞將會在測試的材料中出現;另外5個為干擾詞,干擾詞是從 “Basic English”850個詞中任選5個,詳見如下(帶*為目標詞匯):
Rhythm節(jié)奏;*Argentina阿根廷;stride 大步走;*manager經理;university大學 *July七月; display 展示*sport運動; *baseball棒球;dismay 沮喪
10個詞混放一起,受試者需要在播放完給定錄音后判斷這些詞是否在所給材料中出現。實驗共分兩個階段進行:⑴詞匯學習;⑵測試。
兩組受試者在第一階段分別采用不同的詞匯學習方式”
1,實驗組采用聽入的輸入方式記憶單詞:通過教師領讀的形式學習給定的10個單詞,每個單詞領讀3遍,同時用漢語解釋中文意思。盡量保證每次朗讀的速度以及停頓一致。平均每個單詞10秒鐘,總時間為100秒。
2,控制組采用傳統(tǒng)的閱讀的輸入方式記憶單詞;教師把給定的10個生詞配以中文的解釋一起做成幻燈片,放在大屏幕上,10個單詞出現的順序和實驗組一致,讓學生自己閱讀記憶,耗時100秒。
第二階段測試分別進行兩次。這次對兩組受試者采用的測試方式完全相同。第一次測試時播放第一遍聽力材料,聽力材料共176個詞,掌握5個目標詞的意義對短文理解非常關鍵。然后教師將10個單詞一次念出,讓受試者判斷哪些詞在錄音材料中出現過,如果所給單詞在短文中出現,即打鉤,不在短文中出現的單詞打叉,打對一題得1分,共10分。
3. 數據收集
兩組受試者在聽完一遍短文后,在給定的單詞之后做標記,如果他們認為該詞在短文錄音中出現過,則在相應的詞之后打鉤;如果認為該詞沒出現,打叉。學生每正確判斷一詞得1分,即如果該詞確實在目標短文中出現過,打鉤算1分;如果該詞確實沒在目標短文中出現,打叉也給1分;如果打錯不扣分,滿分計10分。第二次測試中,要求受試者聽完錄音材料后做給定的4個聽力理解題,受試者根據自己對短文的理解選出自己認為是正確的選項。每選對一道聽力理解題得1分,選錯同樣不扣分,滿分計4分。
所有數據搜集完畢輸入計算機,用SPSS社會科學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筆者分別計算出每個單詞的平均分和10個單詞的總平均分,和聽力理解的平均分(如下表),將兩組的詞匯成績和聽力理解的成績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然后將聽人輸入組和讀入輸入組的兩次測試成績分別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
第一次測試 第二次測試
詞項
聽人輸入(N=8)
目標詞匯 0.60 0.55 0.60 0.53
Argentina 0.40 0.55 0.60 0.53
manager 0.60 0.55 0.80 0.52
July 0.80 0.45 0.80 0.52
sport 1.00 0 0.80 0.52
Basketball 0.64 0.24
10個單詞總分
短文理解題得分
讀人輸入(N=8)
目標詞匯
Argentina 0.40 0.42 0.40 0.52
manager 0.20 0.45 0.40 0.52
July 0.40 0.55 0.60 0.52
sport 0.60 0.55 0.60 0.52
Basketball 0.80 0.45 0.60 0.52
10個單詞總分 0.46 0.25
短文理解題得分 0.50 0.51
四、結果與討論
根據上表,我們得知在第一次測試中,聽人輸入組的詞匯平均分為0.64,明顯高于讀入輸入組的平均分0.46。經獨立樣本T檢驗,兩組的得分具有顯著性差異(T≈1,p<0.05)。
這說明在第一次測試中,聽入輸入組在單詞語音的記憶和識別上強于讀入輸入組。由此我們可以初步推斷采用聽入的輸入方式習得英語聽力詞匯,能夠收到較好的效果。這一結論符合心理學上的有關理論,兩種不同的輸入方式導致在大腦中形成的記憶表象不一樣,前者是音,后者是形。朱純(1994)引用了心理學家關于聲像比圖像的延續(xù)時間長的論點進一步證實了該結論。
在第二次測試中,我們從上表中可以明顯發(fā)現兩組受試者在聽力理解上的差異,采用聽入輸入方式的學生比讀入輸入方式的學生得分高,同時也達到了統(tǒng)計學上的顯著性差異(T≈1.02,P<0.05)。
由于理解5個目標詞對短文理解非常關鍵,我們初步可以推斷采用聽入輸入方式的學生在目標詞的掌握和理解上比采用讀入輸入方式的學生更好。自此,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① 采用聽力輸入方式的學生在單詞的辨音強于采用讀入方式輸入的學生。
② 采用聽力輸入方式的學生在聽力詞匯習得上好于采用讀入方式輸入的學生,這里尤其強調的是對詞匯的詞義的辨別和理解上。
綜上所述,我們覺得,采用聽人輸入方式更加有利于學生聽力詞匯的習得。
六、結語
本文的結論是采用聽入的輸入方式比傳統(tǒng)的讀入的輸入方式更加有利于聽力詞匯的習得。誠然,認知語言學和心理語言學認為人是一個復雜的動物,視覺和聽覺總是一起作用,無法絕對的割立人的各種感覺,但是本文的實驗可以給我們提供一點啟示,尤其是二語教學者在聽力的教學上應有所側重。我們或許可以在聽力教學上先解決學生關于生詞的發(fā)音,然后在引導學生進一步記住詞形,這樣或許可以幫助學生聽力詞匯的習得,為多年來學生聽說能力停滯不前的問題提供一些微小的意見和建議。
本文只是一次探索性的實驗,由于時間緊迫,受試者少,同時本次測試只涉及了10個目標詞和1篇短文,受試者的水平層次不齊,有些學生雖然初一,但是水平已經接近初二,所給的目標生詞有些對他們來說已經不是生詞,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實驗的真實性。因此,本文得出的結論有待后期進一步驗證,希望本次實驗可以為之后的進一步實驗做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Channnell, Joanna.Psycholinguistic Consideration in the Study of L2 Vocabulary Acquisition[M].London:Longman,1988.
[2]Stephen Krashen.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Pergamon,1982.
[3]白云紅. 克拉申的“輸入假說”、“情感過濾假設”理論對大學公共外語聽說教學[J]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9(7).
[4]董暉.淺談英語聽力詞匯的學習策略[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3(5).
[5]劉思.英語聽力詞匯量和閱讀詞匯量—詞匯研究調查報告[J].外語教育與研究,1995(1).
[6]王艷.聽力詞匯的不同輸入方式對詞匯習得的影響—一項聽力詞匯習得實驗的報告[J].國外外語教學,2002(2).
[7]王同順.聽讀輸入模式下二語詞匯附帶習得的對比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