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金金
摘要:聾啞學 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缺失,是其無法真正融入社會的主因。通過對當前聾啞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認為導致聾啞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包括:教學設施落后、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教學的不足兩個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聾啞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的對策措施,試圖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聾啞學生 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 研究分析
一、聾啞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
所謂的聾啞學生,是指因為自幼聽力存在障礙,使得部分或者全部聽力喪失,從而自幼面臨著語言表達能力弱的缺點。針對聾啞學生的教育,這些聾啞學生在經過九年義務教育之后,僅有小部分的聾啞學生能夠進行有條理的、有層次的語言表達,而絕大部分聾啞學生的語言表達只有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才能看懂、聽懂。絕大多數(shù)的聾啞學生的語言表達,不能完成老師提問或基本的交流。作為特殊教育教師來說,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針對聾啞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現(xiàn)狀,認為聾啞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正確的語言表達是按主謂賓的順序進行的,但是聾啞學生語言表達過程中往往出現(xiàn)主謂賓混亂無序的情況;二是因為聾啞學生多使用手語進行交流溝通,對于文字書寫要求不高,錯字、別字頻出;三是特殊教育教師開展手語教學過程中,面對著手語教師按照自我意愿進行重組釋義的現(xiàn)狀,使得手語表達自身就具有抽象性的特點,面對不同手語教師手語表達教學的不同,手語表達意思的差異,聾啞學生面臨語言表達困難就可想而知。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對聾啞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中出現(xiàn)的問題,是制約聾啞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無法適應社會的根本原因。
二、聾啞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教學設施落后
對于聾啞學生的教學,多采用手語教學為主,幾乎沒有輔助聽力設備和配套的教學設施。沒有根據(jù)聾啞學生的差異進行差異教學,教學形式統(tǒng)一,不僅使得特殊教育止步不前,還嚴重影響了聾啞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使得聾啞學生害怕與正常人交流,顯得更為自卑,無法融入社會。
2.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教學的不足
(1)聾啞學生與特殊教育教師溝通出現(xiàn)障礙。這種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特殊教育教師通常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規(guī)則完成教學,與手語教學中語法的重組和表意不一致,不同的教師手語教學不同,從而出現(xiàn)教學矛盾,不僅師生之間出現(xiàn)溝通困難,而且勢必影響聾啞學生的語言學習。
(2)聾啞學生語言交流學習缺失。就特殊教育教材來說,內容多注重語法規(guī)則的講解,而真正練習學生對話交流能力的內容欠缺;就教學方法來說,特殊教育教師通常采用手語和口語并用的教學方法,但未強調聾啞學生對口語的運用,使得聾啞學生一味學習手語表達,忽視了口語學習,這種教學方法勢必影響聾啞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和表達能力。
(3)不注重聾啞學生的語言積累。手語教學有著先天的缺陷,如手語并不能完全表達出一個詞匯的真正含義和使用語境;另外,除去作業(yè),聾啞學生都用手語溝通交流,對語言運用少之又少,這種語言運用環(huán)境較少的現(xiàn)狀,對聾啞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帶來影響。
三、聾啞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對策分析
1.重視聾啞學生口語訓練
其一,是重視聾啞學生的發(fā)音器官的訓練。畢竟對于聾啞學生來說,他們的發(fā)音器官是完好的,這就為發(fā)音器官的訓練提供了有利條件。因為天生聽覺障礙,使得正常的發(fā)音器官得不到應用,長期以往造成了發(fā)音器官的不靈活,這就需要進行發(fā)音器官的訓練,讓其舌、唇、牙齒、頜以及腭等,有關發(fā)音的器官變得靈活、協(xié)調,為語言表達提供生理基礎。
其二,是讓聾啞學生習慣傾聽、擅于傾聽。在聾啞學生教學過程中,要經常組織開展口語訓練,多讓聾啞學生學會觀看說話人的口型和聲音,讓他們養(yǎng)成聽、看的意識,從而通過傾聽來發(fā)展語言能力。
其三,是重視聾啞學生的對話訓練。通過有意識、有組織的對話,讓聾啞學生學會或者鼓勵其與人交流,通過與人交流來鍛煉聾啞學生的說話能力。
2.重視課堂教學對聾啞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首先,要通過課堂詞匯教學,讓聾啞學生掌握大量的詞匯,從而通過詞匯來有意識的引導聾啞學生掌握句型。這是聾啞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的基礎。
其次,在訓練聾啞學生說話能力的同時,要講求聽說結合。說話訓練中聾啞學生若出現(xiàn)錯誤,教師要對其鼓勵,讓他們通過聽到教師的鼓勵來建立自信,從而勇敢進行語言表達。
最后,聾啞學生語言表達訓練要講求情景結合,充分發(fā)揮其主動性和積極性。針對聾啞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精力不集中的現(xiàn)象,教師要善于借助或者創(chuàng)設各種情景來激發(fā)聾啞學生的語言表達欲望,讓其從各種情景設定中,獲得交流的機會,從而發(fā)展其口語能力。
另外,要通過豐富的課余生活來培養(yǎng)聾啞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要讓聾啞學生在課余生活中多閱讀圖書和書刊,提升其閱讀能力;而且在平時交流中,要鼓勵其說完整的句子,必要的時候要讓聾啞學生對這些完整的句子進行書寫,提高他們的書面表達能力。最為重要的是,作為特殊教育教師要讓聾啞學生多接觸社會,通過加強社會交流,來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獲得社會的認可。
四、總結
總之,對聾啞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通過特殊教育工作者和聾啞學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好。這個過程中,也需要家庭、社會、學校共同支持,才能真正達到培養(yǎng)聾啞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只有開展好對聾啞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的工作,聾啞學生才能毫無障礙地實現(xiàn)與社會的交流溝通,才能真正融入到社會中,才能真正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 鄧文.對聾生心理危機分析及干預探討.中國特殊教育,1997,(04):35-36.
[2]李貴敏.聾啞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中國學校衛(wèi)生,1997,(05):364.
[3]肖陽梅.試論聾校學生的社會化.中國特殊教育,200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