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劍婷
教學是一門藝術。如果掌握了這種藝術,就可以使物理課滿堂生輝,給學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從而激起他們高漲的學習情緒。物理課程標準對學生閱讀式自學作了全新的表達:“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觀察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由此可見,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教師責無旁貸的教學行為,也是詮釋和發(fā)展新課標的最好表達和呈現”。
筆者認為創(chuàng)造性地解讀和實踐平臺互動式的教學就是達到以上目的的一條嶄新途徑。
一、樹立教學和諧統(tǒng)一的新理念
我們平時所講的大多數是“如何地教”,研究的是如何運用新的教學法。但新的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求教師與學生平等對話、共同交流、相互促進,師生之間是一種合作關系。平臺互動式的教學所提倡的是師生在各個作業(yè)平臺上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方法去達到各個知識點的落實,所呈現的也是小組、團隊的合作式作業(yè),是師生、生生之間互動的平臺式的教學。因此,我們就有了教學和諧統(tǒng)一的新理念。
1.教法對學法的影響和指導一個教師從接觸學生,開始和學生進行物理的學科學習開始,就必須有明確的教學方法。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就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平時的學習、觀察和體驗,總結出自己的老師是如何教自己的方法。這樣學生對自己如何學習這一科就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步驟,并且通過不斷的思考,不斷的內化,這種教法就會變成他們的學習方法,會自然而然地用這種方法指導他們自學。由此,他們就開始有了良好的習慣思維,這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基礎。
2.學法促進教法的延伸和深化當學生的學習方法,良好的學習習慣一經形成,他們就會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他們就會學得廣、學得深,不滿足現有的知識儲備。這時,老師就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去研究,拓展自己的教學方法,同時結合學生的學習方法,研究他們的學法,并用以指導自己的教法,促進教法的延伸和變換,把教法的研究和學法的研究結合起來。新課標強調,由于學生對課本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老師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理解和體驗。因此,有的教學目標可由師生共同討論決定;有的問題要師生一起探究解決的方法;有些教法和學法要和學生一起總結得出;甚至還可以引導學生自己根據老師平時的指導自己所歸納總結的,或是自己研究的,甚至是不成熟的,又想自己嘗試一番的,我們都可以用到課堂教學中,以此來鼓勵學生,逐步培養(yǎng)他們大膽思考問題的好習慣,以此來培養(yǎng)和發(fā)展他們的思維,張揚他們的個性。
3.教法學法的相互交融和和諧統(tǒng)一當我們的教法變成了學生的學法,并且延伸到師生、生生一起研究學法的時候,學生就會更加自主學習,師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就會空前高漲,并持續(xù)發(fā)展,這時教法和學法就相互交融,教師的獨特理解和認識,情感傾向就會自然地感染和影響學生;與此同時,由于師生、生生相互間的平等對話,共同交流,學生的認識和體驗就會在和諧的氛圍中得到不斷地升華,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就會逐漸地變成一種能力,就會自主地去思考,大膽地去探索,不斷地總結出適合他們學習的多種方法。這樣,他們就會在多種途徑,多種向度的師生構建的作業(yè)平臺上逐漸地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達到實現“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這一課程總目標。
二、倡導課堂教學的個性化和多樣化
物理《新課程標準》主張“學生是物理學習的主人”“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fā)展”。當前我們所采用的平臺互動方式上課,它所倡導的構建多向度的作業(yè)平臺,經過多向度進行要素的擴張,表達豐富,呈現多樣,形成學生的主體發(fā)展性。因此,課堂教學的個性化多樣化是教師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品質,張揚學生的個性,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的有效途徑。
1.教學方法的個性化有了教法指導學法,學法促進教法,教法和學法相融和諧統(tǒng)一的理念和實踐的指導,教師的教法,學生的學法就會呈現出個性化和多樣化,每一節(jié)課只要我們教師輕輕地一點拔、一啟發(fā)、引領,學生就會積極地調動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在習慣思維的基礎上大膽地擴張和發(fā)散自己的思維,并借助已經接觸到的有關的信息,并通過自學、自主合作,讓自己的知識變成一種成果,一種資源讓小組每一位同學也能分享到,這是教法和學法和諧統(tǒng)一的個性表達和體現。
2.學習方式多樣化當前課改大潮中出現了許多小組學習的學習方式,許多課堂中的小組討論出現的大多數是“談感受”“說看法”的“放羊式”的小組學習,并且許多是討論時間短促,一放開就匆匆收場,小組學習變成了形式主義,成了架空作秀的表現,而平臺互動共同構建的作業(yè)平臺上進行的梯度形態(tài)下團隊交互作業(yè),是要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落實知識,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生動過程。首先要求的是進行角色的強化訓練,變換小組的學習方式,這無疑就調動了小組成員的學習積極性,并活躍了他們的思維,就有了一會兒是滔滔不絕的發(fā)言者,一會兒又變成了會心傾聽,并適時作筆記的踏實聽眾;甚至變成出題檢測別人學習效果的裁判員。其次,它所得出的學習成果必須是小組合作得出的,是集小組的學習成員的智慧結晶的成果,他們?yōu)榱伺鲎顑?yōu)秀的成果,就必須集中力量,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想盡一切的辦法,選擇最好的學習方式,因此,各小組的學習方式就會呈現出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異彩紛呈的局面。
曾有位大學教授說過:誰把西方的個性、創(chuàng)造性和中國的知識性結合起來,誰的教學水平走在世界前列。讓我們?yōu)檫_到這個美好的教學境界,實現這個美好的教育理想而努力吧。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衛(wèi)生學校3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