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科
【摘 要】
初中是小學與高中的承接時段,而且初中也是學生青春期的時代,故此在初中這個階段,學生的心理變化很大,如果在這這個階段中不能好好地引導學生,幫助他們養(yǎng)成健康的心理,將會在他們的以后的人生帶來嚴重的后果。故此,本文就分析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入心理健康的教育,從而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程度。
【關鍵詞】
初中語文 心理健康 方法
初中,也就是學生的青春期,在這個階段中,學生不僅是在身體上發(fā)生變化,隨著身體的變化,學生的心理也在不斷地變化,故此,初中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初中語文的教學當中,語文老師應該結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以及教學內(nèi)容,從中滲入健康的心理教育,引導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心理。故此,本文就針對初中容易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以及如何將心理健康教育滲入到初中語文教學中作出以下的分析。
一、初中階段容易出現(xiàn)的心理健康問題
1.與父母的矛盾漸增
由于在初中時期,大部分的學生都進入了青春期,在青春期,學生的身心的都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學生開始注意自己的外表,開始變得叛逆不羈,憧憬自由,憧憬脫離父母的懷抱,故此,學生與家長的矛盾就會隨著學生的心理變化則逐漸增加。除了由于叛逆的心理而導致與父母的矛盾日漸增多,還有在初中的時候,由于學生比較向往自由,想掙脫父母的懷抱,從而導致與家長的交流逐漸減少,這也是導致初中生與父母矛盾日漸增多的原因。故此,在初中這個階段,大部分的初中生都會出現(xiàn)與父母的矛盾增多的情況,主要是學生的心理出現(xiàn)了問題,而家長和老師又沒有及時正確地引導他們走向正確的方向。
2.早戀
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身心都在不斷地變化,在初中階段,學生的身體在不斷地成長的同時,學生的心理也在不斷的變化,在這個時期,學生開始注意到異性,開始想吸引異性的目光。由于大部分的初中生沒有正確地認識到戀愛的定義,從而就會輕易將自己對異性的關注認為是愛情,從而就出現(xiàn)早戀的情況。然而初中生不管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不夠成熟,不能用正確和成熟的態(tài)度來看待愛情,從而造成出現(xiàn)早戀的情況。
二、將心理健康教育滲入到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方法
1.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入認知教育,樹立正確的認知觀
健康的心理包括正確的認知觀、情感觀,故此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入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從教學中滲入認知教育,樹立他們正確的認知觀。比如,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要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比如在學習《為你打開一扇門》的時候,課文主要向學生傳達的思想是:世界上有許多我們沒有涉獵到的知識,我們要勇敢地去打開我們從而涉獵到的知識門,并努力從中學習到我們之前沒有學習過的東西,從而擴展我們的知識面。故此,老師可以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滲入人生觀的教學,比如,老師可以這篇文章的思想來鼓勵同學們勇敢地探索我們不懂的地方,勇敢地邁出探索的步伐。并引導學生樹立這么一個認知觀:世界之大,我們要研究探索的內(nèi)容很多,我們應該勇敢地邁出探索的步伐,邁進我們所未知的世界,從而發(fā)現(xiàn)我們從未接觸過的東西。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會對未知抱有一種恐懼的心態(tài),要成功就要克服這種恐懼的心態(tài),努力去探索我們從未接觸過的世界。所以,要從初中語文教學中滲入心理健康的教育,就要結合相關的課文內(nèi)容,選擇恰當?shù)姆绞胶颓‘數(shù)臅r機,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入心理健康的教育,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對健康心理的認識,才能提高他們的接受度,才能更好地引導他們養(yǎng)成健康的心理。
2.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入情感教育,樹立正確的情感觀
初中生之所以會容易出現(xiàn)早戀的情況,其中最大一個原因就是初中生對情感的認識不足,認為異性之間簡單的吸引就是愛情,故此針對這個問題,初中語文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滲入一些情感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觀。比如在學習《我的母親》的時候,在課文里面:雖然作者的母親對作者比較嚴格,但是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望子成龍,希望兒子的未來一片光明,故此母親的愛永遠都是偉大。在這篇課文教學中,老師可以適當?shù)夭迦敫改笇⒆拥膼?,教導學生應該好好尊敬和愛護自己的父母,為了我們,父母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現(xiàn)在父母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我們不僅不應該譴責父母為我們所作的一切,還應該從父母的角度思考問題,從中體諒他們的苦心。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老師可以樹立學生正確的情感觀: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愛,只有父母對兒女的愛是無私的。并從中教導他們何謂愛情,教導他們不要將異性之間簡單的吸引就錯認為是愛情,教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愛情觀,這樣才有利于他們以后的成長。
3.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入榜樣教育,樹立正確的榜樣
俗話說“有對比才有進步”,故此,要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滲入心理健康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就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為學生樹立一位榜樣,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心理。故此,初中老師應該結合學生在青春期的心理特點以及初中語文的教學內(nèi)容,從初中語文教學中找出一位榜樣,讓學生在模仿榜樣的過程中成長,養(yǎng)成健康的心理。比如,老師可以選擇一位大家都很熟悉的名人作為學生的榜樣,比如魯迅,讓學生在認識榜樣的過程中不斷地完善自己,不斷完善地自己的人生觀,從而養(yǎng)成健康的心理。故此,通過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樹立榜樣,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揮出榜樣的作用,從而就可以很好地引導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心理。
綜上所述,本文一共分析了三個關于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入心理健康的教育的方法,故此,初中語文老師應該參照這三個辦法來不斷地完善教學,加強心理健康的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努力引導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心理。
【參考文獻】
【1】顧耀科. 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究【J】. 才智,2013(05)
【2】顧耀科. 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究【J】. 才智,2013(07)
【3】李長青. 要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 語數(shù)外學習(初中版上旬),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