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萍
【摘 要】
幼師評價是幼兒園的教育評價中最為主要的部分,伴隨我國的基礎教育的改革實施,幼兒園教育也在不斷的深入和改革。而幼兒園中的結構游戲的開展和實施也能夠體現(xiàn)教育的素質水平。本文從結構游戲的開展產(chǎn)生的問題分析出現(xiàn)如今幼兒園教師評價的形態(tài)。探究結構游戲開展優(yōu)化以及教師行為改進過程。
【關鍵詞】
幼兒園 結構游戲 教師評價
幼兒園教師評價是幼兒園在成長改進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幼兒園教師評價的準確性、科學性決定著幼兒園教育活動開展的質量,只有提高教師自身的職業(yè)素質才能夠將活動真正地運用到實處,而正確且有效地將信息和材料完善地使用是需要教師不斷地進行改進和學習。而在幼兒園中對于結構游戲的開展和實施往往能夠從游戲中產(chǎn)生的問題反映到教師自身的不足。
一、幼兒園結構游戲活動存在的問題
(一)游戲時間安排不當
在幼兒園中設立的結構游戲的場所里,都是有著時間約束的安排,在一周內(nèi)每個班級的小朋友也只會玩一兩次,而班級內(nèi)部的幼兒數(shù)量也較多。并且在進行游戲之前,還有一系列的準備工作,所以幼兒的游戲時間少之又少,每次也都是玩得不是特別開心和盡興??梢?,教師對于幼兒的結構游戲時間的安排過于簡單,實際時間太短,這對于結構游戲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影響。
(二)游戲主題沒有貼近現(xiàn)實生活
這種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教師沒有將主題的提示和預設表述清楚,而幼兒也不能通過現(xiàn)有的認知進行理解和問題的提出。教師在進行主題的設立時往往從大人的角度進行分析和提出,幼兒的世界很單純,教師提出的主題也不是幼兒們感興趣或是能夠理解的。由于主題的設立不夠貼近幼兒的現(xiàn)實生活,所以幼兒們不能夠進行充分地理解、延伸、體會,所以對于整體的結構游戲主題也不能將其效果展現(xiàn)出來,缺少一定的針對性和鮮明性。幼兒們不感興趣,對于結構游戲的時效性也不能夠得到體現(xiàn)。
(三)游戲材料不夠多樣化
很多時候,幼兒在進行結構游戲時是需要通過材料的互動來表達自己對于操作過程中的體會的。但是在現(xiàn)實實踐中,結構材料的缺乏導致幼兒游戲的效果完全體現(xiàn)不出。
首先是形式不夠多樣化。許多幼兒園都仍然處在一個傳統(tǒng)的結構材料中,而只有少數(shù)幼兒園配備一些現(xiàn)代、美觀的游戲設施。
其次是在數(shù)量上不夠豐富。幼兒園中所配備的結構材料數(shù)量過低,由于園內(nèi)幼兒較多,每一個幼兒未必能夠排上游戲,不能滿足幼兒對于結構游戲的需求。而有的幼兒園甚至只配備一些小型的結構游戲,中、大型結構材料嚴重缺乏。
最后是層次不夠鮮明。幼兒園內(nèi)配置的材料游戲并沒有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有些材料并不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并且不能根據(jù)幼兒對于游戲的進程進行游戲的遞進。
(四)教師對于游戲的指導不夠到位
結構游戲是幼兒的自主活動,是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和開放性的,教師應給幼兒制造一個可以自己探索的神秘空間。并在旁邊給予一定的指引和幫助。但由于教師在這方面缺少思考,所以會出現(xiàn)許多問題。
首先是設計上的思維缺失。教師在結構游戲中具備的技能方面缺失,不能夠進行游戲的假設、不能掌握結構游戲中的精髓、不能將結構游戲運用完整等,這樣也會導致結構游戲不能發(fā)揮到極致,也不能進行更深層次的指導。
其次是放縱現(xiàn)象。教師在進行結構游戲時,對于幼兒的要求僅僅只有安全上的問題,對于幼兒的游戲方法和操作技能卻沒有加以關注和引導,對于游戲也不能夠促進進度和發(fā)展。
二、對于結構游戲的開展教師的職業(yè)評價分析
(一)教師應合理安排游戲時間
教師應在游戲開展前就應該考慮到幼兒的結構游戲時間,保障幼兒在游戲時間的充足,因為這是保障結構游戲開展的基礎,也是幼兒發(fā)揮自身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前提。同時教師還可以將幼兒在幼兒園的時間充分利用,如晨間活動、餐前飯后、離園、進園等。教師還可以設立雙向評價表格,一個是幼兒游戲完成的表格,一個是對于自身游戲組織活動的自評表格。表格的內(nèi)容包括自評、工作小結、改良和建議等。
(二)設立幼兒感興趣的結構游戲主題
結構游戲的內(nèi)容是游戲中的靈魂,只有教師將結構內(nèi)容的情景設置充分的貼近生活,有助于幼兒的成長才是最為主要的,所以教師在進行結構游戲開展前應設立好一個進度,并在每一個進度完成后給自己一個評價,充分將游戲的層次感拉開,讓幼兒在結構游戲中就能夠成長。同時也能夠帶領幼兒在結構游戲中體會生活、感受生活。讓結構游戲充滿了樂趣和幻想。
(三)提供豐富的結構游戲材料
游戲材料的設定是結構游戲的支柱,也是開展幼兒自主創(chuàng)造能力的有效條件。教師要帶領幼兒進行材料的互動,反映出生活中出現(xiàn)的物質和物質的發(fā)展。教師要根據(jù)幼兒不同的年齡特點制定不同的結構游戲材料,并通過幼兒結構游戲中的反映評價自己的工作完成度。同時有計劃地設定不同層次、不同種類的結構材料引導幼兒在游戲中獲得成長和激發(fā)。
【結 語】
在進行結構游戲時教師要積極的思考自身,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對游戲進行設定,同時在開展的過程中引導幼兒進行主題的拓展和深入。教師要起到一定的鼓勵指導作用,以一個支持者的角度提供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需要的物質和精神支柱。教師在進行結構游戲的指導過程中要發(fā)揮幼兒的自主能動性,將權利移交給幼兒。同時教師要進行自主工作評價,將結構游戲劃分成不同的進度,在工作結束后對自己的每一個工作進度都進行一個反思和總結評價,以便完善結構游戲中產(chǎn)生的不足,將結構游戲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最大。
【參考文獻】
【1】周紅梅.當前幼兒園結構游戲存在的問題和對策探析【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1(05)
【2】陳寧.中班幼兒結構游戲年齡特點及指導策略【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3(12)
【3】陳寧.主題建構活動中幼兒游戲性體驗及其實現(xiàn)【J】.教育學術月刊,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