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祖春
朱熹說:“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凡事必有解決的方法,找到方法,就能把這件事給做成了。
一、習作評改的一般步驟
1.精心自改
首先大處著眼瀏覽。文章寫完后,靜下心來瀏覽。瀏覽的時候,從大處著眼,邊看邊想:符合本次習作的要求嗎?文章的中心突出嗎?選擇的材料合適嗎?條理清楚嗎?重點突出嗎?結(jié)構(gòu)完整嗎?格式正確嗎?如果不符,立即修改。
其次小處著眼細讀。出聲讀一讀,邊聽邊想:語句通順嗎?重復啰嗦嗎?詞語用得恰當嗎?意思表達清楚了嗎?有不合情理的地方嗎?有沒有用錯的字和標點?從小處著眼。
再次對照揚棄定稿。有比較,才有鑒別。經(jīng)過上兩輪后,不妨再找找范文,或者再看看別人的文章,對照自己文章去找找毛病。通過對比聯(lián)想,發(fā)現(xiàn)自己作文中的問題。
完成精心自改環(huán)節(jié)后,把習作謄寫在作文本上。
2.教師通讀
在學生完成習作自改后,教師應通讀學生的習作,收集、整理“典型”,做到“心中有數(shù)”。主要方向有:全文看,哪些文章選材貼切;結(jié)構(gòu)精妙;層次清晰;開頭、結(jié)尾、過渡有創(chuàng)意等。片段看,哪些描述具體、生動;語句看,哪些修辭恰當生動等?;蛘吣男┪恼?、片段、語句存在明顯缺陷等。為有針對性地進行集體評改做準備。
3.同伴互改
“文章自己的好”,這是常有的事。完成精心自改、教師通讀后,我們可以讓同學“冷眼”幫你審視文章。一般有兩種做法:一是小組交流。每人在組內(nèi)輪流朗讀自己的作文,并說明寫作的意圖,選材與構(gòu)思的經(jīng)過,接著由全組學生民主評改。老師逐組參與,表揚評改好的同學,同時指出不足的地方。二是同桌或前后兩人交流。兩人互換評改,老師巡視點評。這種做法最大的好處是,評改速度快,交流方便。因為每個人的知識基礎(chǔ)、社會閱歷不同,所看文章的角度、效果也不同。找人挑毛病,往往會得到“意外收獲”。
讓學生毫無顧忌地表達自己對作品的觀點與想法,并給予尊重和滿足,將能點燃學生的習作主動性。
4.集體評改
在完成前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基礎(chǔ)上,進行集體評改。
集體評改的形式可以靈活,一般可以任選以下一、二種進行:
第一種,典型引路,綜合評改
選一篇有代表性的習作引導全班同學討論,共同完成評改任務。
一般選擇作文能力處于中等水平同學的作品,因為他們習作中的長處和不足都具代表性。圍繞習作評改的要求逐條展開。
第二種,片段剖析,重點評改(這是最常用的方法)
一般步驟為:
選取片段。就是選擇一些能代表本次作文優(yōu)點或不足的典型片斷。
投影演示。通過投影演示,放大給全班看。
指名朗讀。指定一生讀給全班聽。
讀者先評。對本片段已進行過評改的學生先陳述評改意見和建議。
全班評改。全班學生你一言我一語,擺優(yōu)點,評不足,提出修改、補充的意見。
作者闡述。作者對自己創(chuàng)作的意圖、想法進行申訴、辯駁和表態(tài)。
老師小結(jié)。老師對評改得不準確、不恰當?shù)牡胤?,進行再補充、點撥。對評改表現(xiàn)突出的同學給予表揚。
第三種,佳作欣賞,鑒賞評改
選擇一二位習作進步較大或本次習作的優(yōu)秀者(循環(huán)日記上得四星的文章),讓他們在評改課上朗讀、評析、介紹寫作體會,然后讓大家作補充發(fā)言,或提出疑問、或指出不足,交流討論。老師穿插評價、補充意見。
第四種,階段小結(jié),借鑒評改
就是在一個階段,把學生習作中成功的例子(開頭、結(jié)尾,用得好的詞語、標點、句子等)集中起來,進行點評,讓學生欣賞、分析、借鑒、吸收。
根據(jù)一個階段存在的共同問題(如錯別字,用詞不當,病句,語句不連貫,標點誤用,層次混亂,無中心等)集中病例,討論分析。在評議的基礎(chǔ)上,有針對性地進行新的、提高性的練習。
5.二次修改
學生依照老師、同學的評改符號、點評內(nèi)容進行修改,最后由老師復批。
二、習作評改的一般方向
1.評改題目
鄭淵潔小時候上學的時候,老師出了一道作文題:《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鄭淵潔變更了題目,寫成了《早起的蟲子被鳥吃》,新意盎然。我們也可以根據(jù)所給習作,開展“曬曬好題目” 活動,指出其所用題目的佳妙之處,并說明理由。如,《廚房中的第一高手》《燒烤王》《廚神》(妙用電影名)《妙語諸葛》等。
2.評改標點
根據(jù)所給習作,一是指出其標點所用錯誤之處,并說明其理由。二是指出其標點所用佳妙之處,并說明理由。
例如:
我把小樹葉放在樹根旁,沉思著……(《秋天的樹葉》的最后一句)
(寫我看著樹葉沉思。用省略號寫出了我對樹葉的留戀,六個點既是思緒,更似淚珠。同時留下了遐想的空間,樹葉化泥護樹,發(fā)人深省,意味深長。)
3.評改字詞
對習作中用得不夠準確、不夠生動形象的詞提出其修改建議;對習作中用得準確、生動形象的詞,用欣賞的眼光去評價,指出其運用巧妙何在。
例如: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zhuǎn)眼,四年的小學生活快結(jié)束了?!?(“快”與前文的“真快”用詞重復,改用“就要”,避免了重復,意思不變。)
4.評改句段
對習作中的病句指出其病因(一般含前后矛盾、意思重復、搭配不當、缺少成分、詞序顛倒、關(guān)聯(lián)詞用錯等),提出修改建議;對習作中的句段描述不夠生動具體的,可以運用修辭的地方,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議;對習作中精彩的句段,指出其運用巧妙之處。
例如:
有的好像小精靈一樣,在微風中飛來穿去。
(這句話寫樹葉。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了樹葉在風中緩緩飄落的情景,寫得優(yōu)美、生動。我們感嘆這樣的精致。)
5.評改習作方法
一是習作的開頭。
常見的開頭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開門見山,直入正題;提出問題,引人注意;說明情況,交代背景;描寫環(huán)境,渲染氣氛;巧講故事,引人入勝;倒敘開頭,引起下文等。
如:今天,我走進小樹林,尋找那知秋的一葉。
(開門見山,點明題目《秋天的樹葉》,化用“一葉知秋”成語,言簡意賅。)
二是習作的結(jié)尾。
常見的結(jié)尾方法有:畫龍點睛,發(fā)人深思;總結(jié)全文,水到渠成;照應開頭,留有余味等。
三是習作的段落。引導學生關(guān)注常見段落安排:按時間的順序;按地點的變化;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按事物的幾個方面等。
四是習作的過渡。常用點評語為:總結(jié)上文、引起下文、承上啟下等。
作為作文教學的一種應然視角,習作評改不僅是為了學生,也是為了作文,更是為了一種語言和文化的未來。但這是一項艱苦的工作,“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探索的路上沒有止境,需要我們在實踐中留下每一次駐足時堅實的腳印。向生活的深處開掘,自會挖出泠泠的泉水;向感情的高處采摘,自會摘到沉沉的果實;向語言的遠處跋涉,自會達到悠悠的山麓。道路的前面還是道路,我希望穿過一條條小徑,在前行中抵達一處處驛站,用我力所能及的力量,去呵護一個個萌發(fā)的理想!
【參考文獻】
【1】孫永明.小學生習作自主評改策略談【J】.江蘇教育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