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娜 宋君濤 孟燕 王自然
急診科是醫(yī)院急危重病人最集中、病種最復雜、時間最緊、突發(fā)事件最、搶救任務最重的科,是體現一個醫(yī)院綜合水平的窗口,為了適應現代急救醫(yī)學的發(fā)展,提高病人搶救成功率。如何培養(yǎng)急診科護生的預檢分診能力,病情觀察能力以及應急配合能力,達到教學目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我急診科針對帶教經驗總結如下。
1 存在問題:
1.1 教與學不協調 由于急診工作時間性強,要求各項護理操作成功率高,造成很多工作不允許交給護生完成,如吸痰,洗胃等。實踐操作時,護生因擔心受到患者及家屬的責怪,或擔心搶救不到位而喪失練習的機會,使得護生離實習計劃要求有較大的差距。
1.2 帶教老師素質良莠不齊 在臨床中專業(yè)基礎扎實,職業(yè)素質高,年資高的帶教老師少,實習護生多,而個別教師不樂意帶教,有些教師教學方法很教條,不能因人施教,基礎差的學生工作吃力,基礎好的不能發(fā)揮潛力,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1.3 學習難度高 急診科搶救儀器多且復雜,需要掌握的護理操作也多,如心肺復蘇、洗胃、呼吸機的使用等等。而護生在急診科實習的時間短,要求護生熟悉并掌握這些操作技術,確有一定難度。有些護生因要求嚴格而懼怕操作,在緊張的工作環(huán)境中往往無所適從,甚至失去學習信心。
1.4 缺乏溝通 有的老師有較強的責任卜和使命感 對護生嚴格要求 規(guī)范管理 教學遵循一定的秩序有條不紊地進行 這樣的老師雖有一定的威嚴但缺乏人情味,導致師生間缺乏溝通。
2 帶教方法
2.1 在帶教護生的同時,加強急診的基礎操作,多在模擬人身上練,遇到就診病人多看,多問,事后再多看書結合理論,再遇到這種相同病種,做到心中有數。結合實例進行指導,讓護生多實踐、多操作。如急診病人就診時,指導護生如何接待,外傷病人傷口處理程序,危重病人的搶救程序等,老師講解、學生操作,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對急診病人的處置工作。
2.2 提高帶教老師的整體素質。在臨床實踐教學過程中,由科室選拔帶教老師,擇優(yōu)錄取,而帶教老師也通過挖掘教學素材,結合主題,讓實習護生學會從不同方向、不同側面去思考問題,產生多角度和多層次的思維活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教學的預期效果。
2.3 加強實際工作中急救技能的培養(yǎng)。對于導尿,插胃管,吸痰,洗胃等操作,做到“放手不放眼”,在為護生提供操作實踐機會的同時,加強對他們的指導,監(jiān)督和幫助,使護生在進行這種有難度操作時,給予鼓勵,使其逐漸克服了在搶救現場束手無策的局面,提高了護生的搶救配合能力。
2.4 學會溝通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帶教老師要了解現代青年人的活躍思維,帶教形式不拘一格,使學習形式多元化,保證有效地溝通運用到帶教工作中。
總之,通過規(guī)范帶教,我們結合急診科的特點,使護生在急診科實習期間掌握了大綱要求的急救理論和操作技能,出科的急救操作和理論考核均達標,達到了我們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