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洪,謝家興,李淑會,付文娟,劉娜,栗穎穎,呂美艷,趙莉敏,楊寧寧
·康復護理·
品管圈在腦卒中康復護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馮洪,謝家興,李淑會,付文娟,劉娜,栗穎穎,呂美艷,趙莉敏,楊寧寧
目的探索品管圈在腦卒中康復護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2014年1~4月在本院神經康復VIP病房按照品管圈的理論進行主題選定、活動計劃、現(xiàn)況把握、要因分析、對策擬訂與實施等共10個步驟逐項進行活動。結果腦卒中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滿意度由品管圈活動實施前的80.1%升至實施后的91.1%(P<0.001);活動后日常生活動作指導、預防偏癱并發(fā)癥指導方面的不滿意數(shù)比活動前下降(P<0.05);全體圈員在品管圈手法運用、團隊精神、專業(yè)知識、溝通協(xié)調、活動信心和責任榮譽6個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高。結論開展品管圈活動對腦卒中康復護理健康教育能夠起到積極作用。
腦卒中;品管圈;健康教育;滿意度
[本文著錄格式]馮洪,謝家興,李淑會,等.品管圈在腦卒中康復護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4,20 (8):794-797.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同一單位或工作性質相關聯(lián)的人員自動、自發(fā)組織起來,科學運用品管工具,持續(xù)地進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等活動的小組[1]。品管圈作為全面品質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TQM)的一環(huán),是在自我啟發(fā)、相互啟發(fā)下,活用各種質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QC)手法,全員參與,對自己的工作現(xiàn)場不斷地進行維持與改善的活動[2]5-6。
腦卒中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見難治性疾病,具有高發(fā)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等特點[3]。腦卒中后,3/4的生存者都遺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4]??祻妥o士對腦卒中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體現(xiàn)了生物-心理-社會功能全面康復的思想,能為患者回歸家庭和回歸社會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有研究顯示,神經內科護士對于腦卒中偏癱康復護理的態(tài)度是積極的,但是缺乏理論知識和活動操作知識,不了解偏癱康復護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為患者提供正確的康復護理,造成康復護理活動頻率低[5]。神經內科護士作為腦卒中偏癱患者的照顧者,是否具備豐富的康復護理知識和技能,能否為患者提供正確、有效的康復護理,對患者的預后起決定性作用[6]。
基于上述原因,本院神經康復科VIP護理單元于2014年1~4月將品管圈管理應用于腦卒中患者的康復護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1.1.1 患者資料2014年1~4月在北京博愛醫(yī)院VIP病房的住院患者,經CT或MRI影像學證實為腦卒中[7]。分別于2014年1月和4月向住院患者發(fā)放康復護理健康教育調查問卷。
品管圈活動前,調查33例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6例;年齡29~78歲,平均(50.27±12.43)歲;病程2.5~12個月,平均(4.6±2.30)個月;腦梗死19例,腦出血14例;文化程度最高大學本科,最低小學畢業(yè)。
品管圈活動后,調查33例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5例;年齡在29~80歲,平均(50.64±12.30)歲;腦梗死18例,腦出血15例;病程2.5~12個月,平均(6.63±1.99)個月;文化程度最高大學本科,最低小學畢業(yè)。
調查中患者如有言語或認知障礙,問卷由陪護完成。陪護均為女性,身體健康,小學以上文化程度,年齡30~45歲,平均(36.36±5.66)歲。
1.1.2 護士資料7名圈員,均為女性,年齡27~48歲,平均31.5歲。其中主管護師3名,護師2名,護士2名。
1.2 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小組于2014年1月成立品管圈小組,設圈員7名,護士長和護理部“品管圈管理”專家擔任輔導員。經過召開圈會,征集圈名、圈徽設計方案5例,經投票最終將圈名定為“平果圈”,并設有圈徽?!捌健币庥鞅U献≡夯颊甙踩繕说膶崿F(xiàn);“果”希望通過全體圈員的努力使我們的護理工作結出累累碩果。
1.2.2 主題選定小組成員采用頭腦風暴法,從有待完善的護理質量中尋找問題,并冠以“動詞+名詞+衡量指標”的提案形式,提案量達7件,通過上級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4個維度進行主題評價,最終選定“提高腦卒中患者健康教育指導滿意度”作為此次活動的主題。
1.2.3 擬定活動計劃活動期間內完成包括主題選定、計劃擬定、現(xiàn)況把握、目標設定、原因分析、對策擬訂、對策實施、效果確認、標準化、檢討改進共10項內容?;顒雍笳碣Y料,撰寫論文。
1.2.4 現(xiàn)況把握
1.2.4.1 病房護理工作特點我們的病房是收治腦卒中康復期患者的VIP病房,患者生命體征比較穩(wěn)定,日間在各個康復訓練室進行康復訓練,訓練時間為4~6 h?;颊咴诓》繒r間短,護士在患者身邊時間不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時間少,為患者進行康復護理健康教育不夠充分。從“現(xiàn)場、現(xiàn)狀、現(xiàn)實觀察”三現(xiàn)原則出發(fā),從健康教育下手提高康復護理服務質量是迫切的。
1.2.4.2 收集數(shù)據(jù)并分析參考本院的偏癱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指導表制作滿意度問卷,每份調查問卷有14個項目,內容涵蓋日常生活動作(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指導、預防偏癱并發(fā)癥的指導、安全護理指導、良肢位擺放指導和心理護理5個方面。每個項目設有“很滿意、比較滿意、一般、不滿意、很不滿意”5個選項,選擇第1、2選項的記為“滿意”,選擇第3、4、5選項的記為“不滿意”。由圈長發(fā)放和回收問卷,活動前發(fā)放問卷33份,回收33份,回收率為100%。33份問卷調查匯總為462項,不滿意92項,根據(jù)公式計算,滿意度為80.1%。
將問卷調查結果依照ADL指導、預防偏癱并發(fā)癥的指導、安全護理指導、良肢位擺放指導和心理護理5個方面進行匯總,進行柏拉圖分析,通過柏拉圖“80/20”原理[2]76-77,顯示出ADL和偏癱并發(fā)癥的預防是本次活動的改善重點。見圖1。
圖1 品管圈活動前健康教育滿意度影響因素柏拉圖
1.2.5 目標設定根據(jù)調查結果,經過品管圈小組討論,依據(jù)目標設定原則,結合圈員能力,將目標設定為在品管圈活動結束時滿意度由80.1%上升至90.1%以上。
1.2.6 要因分析全體圈員采取頭腦風暴法針對患者不滿意因素進行原因分析,列出要因,主要為以下幾點:護士宣教不到位、護士缺乏相關理論知識和經驗、護士自信心不夠、溝通不佳、講解方式簡單、患者不易理解及記憶、患者對年輕護士不信任、患者依賴性強、健康宣教無規(guī)范的材料及流程制度、病房空間狹小和訓練物品受限等,據(jù)此繪制出魚骨圖。見圖2。
圖2 康復護理健康教育不滿意的原因分析
1.2.7 對策擬定品管圈小組成員針對要因,再次通過頭腦風暴法找出解決問題的對策,7名圈員就每一評價項目依可行性、經濟性、圈能力3個項目進行對策選定。再根據(jù)“80/20”原理,確定4個對策:建立健康教育制度和規(guī)范、組織學習與培訓、改變指導方式、加強監(jiān)管。
1.2.8 對策實施
1.2.8.1 建立健康教育制度和規(guī)范患者剛入院,責任護士便給患者實施ADL評價,了解患者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根據(jù)患者的實際需要制定康復護理宣教內容。此后,在患者住院1個月、2個月、3個月時分別為患者評價,每次評價均設置短期目標。依據(jù)目標逐步、系統(tǒng)地開展康復護理宣教工作。原則是循序漸進,由淺入深。
1.2.8.2 組織學習與培訓組織學習腦卒中理論知識,重點學習日常生活動作指導和預防偏癱并發(fā)癥的康復護理知識。經驗豐富的護士有針對性地對全科護士進行康復護理理論與技術的培訓,每1~2周進行一次。形式主要包括早會小講課、護理查房、護理講課等。同時培養(yǎng)年輕護士的自信心,通過演練,大家互學互幫,使宣教達到同質化。
1.2.8.3 改變指導方式以前護士為患者宣教只是口頭講解,流于形式,患者是否理解和掌握均不加考慮。改變舊的指導方式,從單一講解發(fā)展為講解+示范+書面形式。將宣教內容制作成文字配圖片形式,制成圖冊。每位患者發(fā)放一冊,放在床旁。文字配以圖片能通過視覺沖擊,使宣教更加直觀,便于理解。圖冊放在患者床旁,患者可隨時翻看,方便使用和記憶。宣教重點是日常生活動作指導和預防偏癱并發(fā)癥的康復護理知識。
1.2.8.4 加強監(jiān)管責任護士要詳細了解患者訓練時間和在病房時間,在訓練空隙切實到床旁,每周1~2次到床邊進行宣教,待患者及陪護完全了解該項健康教育內容后,護患雙方分別在宣教表上該項目處簽字,確認完成。質控護士每周檢查健康宣教是否落實到位。如果責任護士在患者住院期間3次及以上未按時完成宣教,取消該護士考核評優(yōu)資格。
1.3 效果評價方法
1.3.1 滿意度問卷根據(jù)滿意度計算公式對品管圈活動前后康復護理健康教育指導的總體滿意度進行比較。對問卷5個方面的不滿意例數(shù)進行比較。
1.3.2 圈員的能力評價通過本次品管圈活動,全體圈員在品管圈手法運用、團隊精神、專業(yè)知識、溝通協(xié)調、活動信心和責任榮譽6個方面進行自評打分,每項最高5分,最低1分。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χ2檢驗,顯著性水平α=0.05。
2.1 患者健康教育指導滿意度
對策實施6周后,再次發(fā)放調查問卷進行調查,不滿意的選項有41個,根據(jù)公式計算,品管圈活動后滿意度為91.1%,顯著高于活動前(P<0.001)。見表1。
表1 品管圈活動前后患者健康教育指導滿意度情況(n)
品管圈活動前后各項目不滿意數(shù)分布情況中,ADL和并發(fā)癥兩項的不滿意數(shù)與品管圈活動前相比下降(P<0.05)。見表2。
表2 品管圈活動前后各項目不滿意數(shù)分布情況
2.2 圈員的能力
圈員在品管圈手法運用、團隊精神、專業(yè)知識、溝通協(xié)調、活動信心和責任榮譽6個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尤其在團隊精神、活動信心和責任榮譽這3方面提高顯著。見圖3。
圖3 無形成果雷達圖
3.1 品管圈活動在康復護理健康教育活動中的意義
當前,全國正在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祻妥o理工作內容除了一般護理之外,更主要任務是對患者進行ADL訓練,盡量提高患者生活活動能力,并通過訓練減少并發(fā)癥以達到回歸社會和回歸家庭的目標。本研究調查顯示,腦卒中患者對康復護理健康教育不滿意原因與護士相關知識缺乏,技能缺乏有關外,還發(fā)現(xiàn)與年輕護士自信心不夠、宣教無規(guī)范流程、宣教不到位有關。因此,我們通過運用品管圈質量改進工具來提高康復護理宣教質量,終極目標是強化服務意識,為腦卒中患者提供更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
3.2 開展品管圈活動取得收效的原因
品管圈活動在20世紀90年代被引入醫(yī)院管理領域,品管圈是我國臺灣地區(qū)醫(yī)院重要的醫(yī)務管理工具[8]。目前在大陸也有多家醫(yī)院在開展品管圈活動。本次,我們通過開展品管圈活動,取得明顯的成效。
開展品管圈活動以前,病房的健康教育存在諸多問題,康復護理健康教育滿意度僅為80.1%。而在開展品管圈活動后,通過主題選定、計劃擬定、現(xiàn)況把握、目標設定、原因分析、對策擬訂、對策實施、效果確認、標準化、檢討改進共10項內容,圈員采用頭腦風暴法,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對策加以改善。實施過程中,通過采取建立健康教育制度、規(guī)范健康教育的實施、加強護士們專業(yè)學習與培訓、改變舊的指導方式、制作宣教圖冊到每位患者手中、加強健康教育監(jiān)管等措施,最終將成果進行標準化與研討改進,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護理服務。其次,ADL和并發(fā)癥兩項的不滿意數(shù)與品管圈活動前相比下降明顯(P<0.05)。另外,圈員們通過品管圈活動在品管圈手法運用、團隊精神、專業(yè)知識、溝通協(xié)調、活動信心和責任榮譽等方面均得到成長,尤其在團隊精神、活動信心和責任榮譽這三方面提高顯著。這些均為提高康復護理健康教育滿意度打下堅實的基礎。
3.3 標準化與研討改進
將本次活動實施對策進行標準化,規(guī)范健康教育實施方法,制作操作流程圖。繼續(xù)強化理論學習和技能訓練。針對工作中遇到的難題,計劃定期邀請康復訓練科室的老師們?yōu)樽o士進行腦卒中偏癱康復知識的專題講座活動,不斷地提高康復護理人員的業(yè)務水平。
此次品管圈活動尚屬首次,經驗不足。滿意度(91.1%)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尤其在護理安全、心理護理和良肢位的健康教育指導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努力改進和提高。
[1]蔡學聯(lián),鄭芝芬,唐曉英,等.運用品管圈質量改進工具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發(fā)生率的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12): 59-61.
[2]張幸國.醫(yī)院品管圈活動實戰(zhàn)與技巧[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
[3]Michael KM,Shaughnessy M.Strok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in older adults[J].J Cardiovasc Nurs,2006,21(5):21-26.
[4]陳健,吳世政,張淑坤.缺血缺氧耐受與腦儲備能力[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1,18(5):973-974,943.
[5]張雪,郭威,黃芬,等.神經內科護士腦卒中偏癱康復護理認知和活動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 (2):38-42.
[6]龔素芬,邢鳳梅,唐惠艷.護士及家屬對腦卒中患者功能康復訓練知識認知的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6): 1075-1076.
[7]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0.
[8]林逸勝.臺灣醫(yī)院的“品管圈”[J].中國衛(wèi)生人才,2002,(10): 42-43.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Health Education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ENG Hong,XIE Jia-xing,LI Shu-hui, FU Wen-juan,LIU Na,LI Ying-ying,Lü Mei-yan,ZHAO Li-min,YANG Ning-ning.Department of Neurological Rehabilitation,Beijing Bo'ai Hospital,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re,Beijing 100068,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on health education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 nursing.MethodsSuch activities were conducted in the VIP ward of neurological rehabilitation in our hospital as:theme selecting,activity planning,status mastering,cause analyzing,countermeasures formulating and implementing,etc.,in accordance with QCC theory from January to April, 2014.ResultsThe satisfaction of stroke patients to health education rose from 80.1%to 91.1%(P<0.001),and the dissatisfaction to guidance of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nd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0.05)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QCC program.All the circle members benefited from the improvement of QCC technique,team work,professional knowledge,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activity confidence,duty and honor.ConclusionCarrying out the QCC activities can play a positive role on health education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stroke;quality control circle;health education;degree of satisfaction
10.3969/j.issn.1006-9771.2014.08.022
R743.3
A
1006-9771(2014)08-0794-04
2014-05-27
2014-06-24)
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yī)院神經康復科,北京市100068。作者簡介:馮洪(1966-),女,漢族,北京市人,主管護師,主要研究方向:腦卒中康復護理。通訊作者:謝家興,副主任護師。E-mail:bjdxj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