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4)04-000-01
摘 要 本文主要是對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課程教學進行分析,分別從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評價方法等方面進行闡述分析,旨在為大學生素質拓展課程教學評價提供較為準確、真實地反饋信息,并試圖建立較為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
關鍵詞 高校 素質拓展訓練 課程評價體系
一、前言
素質拓展訓練課程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中心,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為核心,進而對學生進行的綜合性素質的科學規(guī)劃、個性化培養(yǎng)、綜合性開發(fā)等等。而評價作為人類所特有的一種認知活動,對人類自身有著很強的鑒定作用,能夠激勵人類不斷的提升自我、發(fā)展自我。課程評價主要是結合一定的評價標準,較為系統(tǒng)的收集相關信息,進而,采取各種定量、定性的方法來對課程的計劃、實施、結構等問題做出的價值意義的判斷,借以來促使其改進發(fā)展的一種活動??偟膩碚f,課程評價是素質拓展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筆者結合實踐情況,談一下高校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課程的評價體系。
二、課程評價體系的指導思想
新形勢下的體育課程改革,強調以人為本,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淡化競技體育的教學模式,重視體育課程功能的開發(fā),使學生掌握一兩項有興趣的、終身享用的運動技能。建立內容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可促進絕大多數(shù)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目標,使每個學生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
學生素質拓展訓練是新時期體育課程改革的產(chǎn)物,理應貫徹“健康第一,終身體育,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凸顯學習評價反饋調節(jié)、展示激勵、記錄成長、反思總結、積極導向”的指導思想。
三、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課程的教學內容
我國各高校可以依據(jù)大學生自身的特點以及項目的分類安排教學內容,避免拓展項目選擇的盲目性和籠統(tǒng)性。目前全國業(yè)內人士比較認同的一種分類方式是北京大學錢永健按照傳統(tǒng)的戶外冒險教育的活動層次劃分慣例,通過項目的活動方式、學生在項目中的角色認定以及項目對學生的培養(yǎng)目的,對每一個項目進行評估并劃分為五個層次:層次一是傳統(tǒng)的理論學習部分,有時也在室內進行,主要內容是溝通學習、破冰課等;層次二是較低風險的戶外活動項目,在團隊的支持下,以個人挑戰(zhàn)為主的項目,高臺演講、信任跳水、水平云梯等是主要的教學內容;層次三屬于較低風險的戶外活動項目,以團隊挑戰(zhàn)為主,開設內容有盲人方針、求生電網(wǎng)、數(shù)字傳遞等;層次四屬于較高風險的戶外活動項目,在團隊的共同參與下,以激發(fā)個人潛能,挑戰(zhàn)與戰(zhàn)勝困難的項目,尤其是對個人心理沖擊力較大的項目,項目有信任背倒、空中單杠、高空斷橋等;層次五是較高風險的戶外活動項目,團隊接受挑戰(zhàn),項目有范例有求生墻、野外生存等。
這里將拓展訓練課程內容劃分為五個層次,并不表明課程內容的優(yōu)劣,教師在安排課程教學時一定要及時了解個人或團隊的特點,對項目課程內容進行合理的設置與調配,最終達到培養(yǎng)目標。本研究將此類課程作為課程評價內容之一。
四、素質拓展訓練課程評價的內容
(一)體能評定(20%)
在拓展培訓中,學生的體能評價主要依據(jù)其縱向成長來進行的,即相對其本身原有水平的進步幅度來評價,其成績占總成績的 20%。其目的是通過學生自己努力達到進步和提高,以發(fā)揮評價的激勵機制,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和動力,提高身體素質水平。依據(jù)指數(shù)評價法進行評價,低水平選手和高水平選手成績提高幅度相等的情況下、其權重標準不等的原則,在同一水平線上的學生,其提升幅度越大,那么其進步分值就越高;在不同素質水平上的學生,水平較高的學生與水平較低的學生在提高幅度上,如果提升的幅度相同,那么水平較高的同學得分高。體能成績=(學期初成績+學期末成績)/2+提升幅度值。
(二)日常上課表現(xiàn)(10%)
依據(jù)傳統(tǒng)體育課程及新課程教學理念,課堂出勤及表現(xiàn)占10%。由于這部分評定與傳統(tǒng)體育課有很多相同之處,在此不做贅述。
(三)學生課堂發(fā)言及感悟(20%)
學生素質拓展訓練課中,每個項目結束都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完成的項目談個人感受,并且部分項目還要求學生寫出感想,教師批改,這部分成績占總成績的20%,由于課堂發(fā)言以團隊為單位,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為每個小組建立成長記錄袋,期末根據(jù)各團隊的發(fā)言為每個團隊打分,以作業(yè)形式上交的感想主要是個人成績。
(四)運動素質考評(50%)
在拓展教學中學生的運動技能主要以團隊的形式來展現(xiàn)的,因此教學評價的方式主要有兩種,即將團隊考評內容分為守擂項目和隨機項目。所謂守擂項目是指教學項目完成以后,通過一段時間的間隔,重新組織,為成績不理想或沒完成項目的團隊已重新挑戰(zhàn)的機會,同時當時表現(xiàn)最好的團隊也要盡最大努力守住優(yōu)勢。如果守擂失敗,將要接受體能上的懲罰,攻擂沒有成功的團隊也要接受體能懲罰。進而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從而也提升了課堂的運動量;隨機項目是指,在學期中或學期末對所學習過的項目,采用隨機抽取的形式進行檢查,如果成績都有提升則給予計分獎勵,如成績不如之前則扣掉相應分數(shù),外加體能懲罰,同時將考核項目所取得的名次記錄到教學日志中。
參考文獻:
[1] 錢永健.拓展訓練[M].北京:北京企業(yè)管理出版社.2006.
[2] 謝恩杰,李萍美.學校拓展訓練[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3] 閆闖.我國高等院校拓展訓練課程教學理論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博士論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