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羅
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要把學生視作完整的、鮮活的、可塑性強的生命體,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是教學的中心,教師的職責在“引”而不在“灌”。所謂“施教之功,貴在引導,妙在開竅?!币虼?,教師要千方百計地引領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讓其透過事實體味人物的品質,科學地落實學法指導,以期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一、激趣導入,引入新課
“興趣是學習的先導?!焙玫膶а阅苁箤W生的思維處于積極的參與狀態(tài),讓他們進入特有的學習情境。在教學蘇教版“微笑著承受一切”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言:首先我讓學生談談自己最敬佩的人是誰,為什么敬佩她?在學生自主地交流中,我告訴學生:“老師也有自己最敬佩的人”,并慷慨陳述桑蘭摔傷后曾說過的話:“我要自立自強,永遠做一個生活的強者,永遠做一個有作為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弊寣W生猜猜她是誰?最后我又讓他們談談自己對桑蘭的了解,為理解桑蘭的可貴品質埋下伏筆。這種創(chuàng)設情境式的導入,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很快進入敬佩桑蘭的情境之中,為體會人物品質,進行“透過事實看品質”的學法指導做了成功的鋪墊。
二、教師導學,領悟學法
德海納特指出:“所有有活力的思想,都有一個緩慢的發(fā)展過程,應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而向學生預示結果或解決方法,都會阻礙學生努力研究?!币虼耍趯W生的思維已經進入教師設置的特有的學習情境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在指導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滲透,指導學生領悟學法。
1.初讀感知,了解內容
導入新課后,我設計“教師范讀,讓學生邊聽邊想:課文中講了桑蘭的什么事?”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目的是讓學生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知道課文寫了我國跳馬運動員桑蘭在一次世界性的體育競賽中嚴重摔傷,但她并未絕望,微笑著承受一切,彰顯了他的堅強不屈和樂觀向上。從而為學生理解掌握“透過事實看品質”的方法和步驟打下基礎。
2.找事實,談感受
事實是指人物在具體發(fā)展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如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情等。“微笑著承受一切”中描寫桑蘭語言、動作、神情的句段描繪得生動細致,極富感染力。學生在初讀課文之后,一邊讀一邊畫出描寫桑蘭的句子。先有感情地讀一讀,再談談自己的感受。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使學生從課文中順利地找到了事實,并通過感情朗讀、談感受,弄清了事實的具體情況,為學生深入分析事實,體味人物的品質做好了鋪墊。
3.分析事實,體會品質
當學生找出事實,了解了事實的具體情況后,桑蘭堅強不屈和樂觀向上的品質也就漸漸凸顯出來。但此時若讓學生從自己所談的感想中歸納出桑蘭自立自強、積極樂觀的高尚品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為了使學生準確地體會到桑蘭自立自強、積極樂觀的高尚品質,我又引領學生抓住事實中的關鍵情節(jié),進行具體分析。
我用媒體出示了三個問題:(1)在遭遇試跳摔傷的特大不幸后,僅有17歲的桑蘭會怎樣呢?(2)桑蘭“微笑著承受一切”中的“一切”是指什么?(3)她是怎么微笑著承受一切的?(怎么做,怎么說的)你從中體會出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通過自行讀書、小組討論,認識到桑蘭摔傷后,隊友前來探望時忍不住失聲痛哭,但她沒有流淚,反而急切地詢問比賽情況。她把比賽成績看得高于一切,一切為祖國著想;桑蘭之所以忍著劇痛配合醫(yī)生進行康復治療,就是為了延長自己的生命,繼續(xù)有所作為。最后,再引導學生參看板書,結合對前三個問題的理解,概括出桑蘭“堅強不屈、樂觀向上”的品質就順理成章。
三、討論交流,總結學法
葉圣陶說:“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蓖ㄟ^滲透嘗試學法,學生積累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如果不及時地加以指導和歸納,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他們對學習方法的認識就不能深化。這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對以上學習過程進行回顧,用一定形式指導學生把領悟到的學法歸納出來。學完“微笑著承受一切”后,我問學生:剛才我們是怎樣分析桑蘭的頑強品質的?學生通過討論交流,總結出“透過事實看品質”的方法:先弄清事實的具體情況,再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情、語言等方面的句子具體分析,從而體會出人物的思想品質。這樣,學生既對學習的過程進行了回憶,又把發(fā)現和領悟到的學法進行了歸納。
四、內化遷移,運用學法
教法舉一,學法反三。學習方法不是知識,而是一種技能,它需要在應用中逐漸形成。同時,抽象的學習方法正確與否,也只有在應用中才得以檢驗。也就是說,學完課文后找一些與課文學習步驟相似的內容,讓學生自己學習,這樣不僅可以驗證學法的科學性,也是訓練學生應用學法的好形式。因此,學完“微笑著承受著一切”后,我安排學生運用本課學法自學“她用微笑征服世界——桑蘭的故事”。通過擴展閱讀,使學生把課上學到的方法遷移到學習其他課文中,使學生在運用學法的過程中把學法逐步內化并形成技能。
(作者單位 江蘇省新沂市合溝鎮(zhèn)郇樓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