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海鵬
由曹劌三問魯莊公想到的
☉尹海鵬
近重讀《曹劌論戰(zhàn)》一文,感慨良多。曹劌在魯莊公欲與齊軍開戰(zhàn)之前,請見莊公并三次詢問開戰(zhàn)的資本、依靠是什么。此事雖越千年,但曹劌的睿智尤其是對戰(zhàn)前己方深邃的分析,對當前我們的帶兵人仍不失借鑒、啟示意義。
一、小恩小惠是“小術(shù)”。魯莊公認為其可以出兵應(yīng)戰(zhàn)的首要理由是:“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即從來不敢獨自享有像衣服、食品這些養(yǎng)生的東西,有的話一定也分給一些臣子。而曹劌卻指出,“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小恩小惠沒有遍及于老百姓,老百姓是不會聽從的。這啟示我們,單憑狹隘的小恩小惠,即滿足于與一小部分人共享一些物質(zhì)利益,是不能夠凝聚人心的,是極為短視的。客觀地說,小恩小惠是可以在一段時間內(nèi)激發(fā)起“享有恩惠”之人的熱情,但其弊有二:如果讓大多數(shù)官兵知道帶兵人分遠近親疏,有小圈子、小山頭,反而會是對軍心士氣的極大打擊;如果沒有能力再以恩惠予人,則“以財交人者,財盡則交絕”怕是注定的了。
二、迷信鬼神太荒謬。當?shù)谝粋€理由被曹劌駁斥后,莊公又說,“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就是用來祭祀的牛、羊、豬、玉器和絲織品,我不敢虛報,一定憑著一片至誠告訴神。而曹劌認為,“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誠小意,不能被神信任,神不會賜福的。莊公迷信鬼神,以為通過祭祀會得到神鬼護佑,而曹劌無疑是清醒的、唯物的。這啟示我們,戰(zhàn)爭是人與人之間的較量,怎會與看不見摸不著的“超能力”有關(guān)呢?從古至今,迷信鬼神、期冀依靠“神力”在軍事上制勝無疑都是荒謬的,結(jié)局也都是失敗的。
三、“出以公心”是正道。兩個理由都被曹劌否定了,于是莊公又說,“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輕重不同的案件,即使我不善于明察詳審,一定依據(jù)實情處理。此話得到了曹劌的贊許,“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從之”。盡力為人民做好本職的事,可以憑借這一點去打仗?!氨匾郧椤薄爸抑畬佟睔w根到底講的就是一定要出以公心。出以公心指的是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努力去為群眾辦事。出以公心表現(xiàn)的雖是辦事風(fēng)格,但實際上反映的是對集體、對群眾最本質(zhì)的關(guān)心愛護,由此也必然會“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受到群眾擁護。這啟示我們,如果帶兵人沒有偏見,沒有受私心雜念影響,處理涉及官兵的各類大小事務(wù),必然能公平公開公正,懲惡揚善,凈化一方風(fēng)氣。風(fēng)氣正了,人心順了,就可以得到絕大部分官兵的擁護。如此,什么樣的任務(wù)不能完成,什么樣的戰(zhàn)爭不能打勝?
當前,海上形勢緊張,擦槍走火并非沒有可能。隨時聽令,率軍迎戰(zhàn),戰(zhàn)勝強敵,是我們軍人的職責與歷史使命所在。但是,我們不能光拍胸脯、喊口號,也要學(xué)學(xué)曹劌捫心而問:要打贏,何以戰(zhàn)?對此,我們要拋棄小恩小惠拉攏人、期冀外力獲勝等錯誤觀念,從思想上言行上做到誠以帶兵、務(wù)實備戰(zhàn)。帶兵人尤其要讓官兵感到我們對他有感情、懷真心,千萬別讓官兵感到你是在虛情假意,是作秀、是偽善。我想,這就是“曹劌三問魯莊公”對我們最好的借鑒與啟示。
【作者系解放軍第413醫(yī)院副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