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表格在高中探究性習題中的運用

      2014-05-26 20:44:20吳海峰
      中學生物學 2014年2期
      關鍵詞:胚芽鞘吲哚氧化酶

      吳海峰

      高中生物實驗分兩種類型——驗證性實驗和探究性實驗(包括研究性課題)。由于后者更能體現(xiàn)探究能力、實驗設計能力和運用生物學知識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更能體現(xiàn)科學態(tài)度、科學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是高考中為高校選拔人才的較好材料,近年來一直被沿用,但是平時的練習中卻偏少,因此遇到這類題型,學生就會感到茫然,尤其是表格類探究性實驗習題。下面是筆者經(jīng)過整理、歸類、分析出四種類型,以期引導學生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 獲取表達表格信息

      表格以其獨特的檢測作用,一直是高考試卷中的熱點和亮點。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經(jīng)常運用圖像圖表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則會提高學生從圖像圖表中快速獲取信息,并準確地表達信息的能力。

      【例1】 (2008年江蘇高考·節(jié)選)為研究酵母菌種群密度的動態(tài)變化,某同學按表1所列條件進行了A、B、C和D共4組實驗,用1 000 mL錐形瓶作為培養(yǎng)器皿,棉塞封口,在25℃下靜置培養(yǎng),其他實驗條件均相同,定時用血球計數(shù)板計數(shù)。根據(jù)實驗結果繪出的酵母菌種群密度變化曲線圖如圖1所示,請分析回答以下問題。

      (1) 圖中曲線①、②和③分別是 組、 組和 組的結果。

      (2) B組和A組的實驗結果不同的原因是B組

      。

      (3) D組和B組的實驗結果不同的原因是D組

      解析:培養(yǎng)液中物質的濃度過大,會造成細胞滲透失水而抑制酵母菌的生長繁殖,因此①、②曲線所示是A或B組,③、④民線報增為C或D組。培養(yǎng)液體積越小,則瓶內(nèi)氧氣越多,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生長繁殖快,達到最大數(shù)量的時間短,故①組是B,②組是A,③組是D,④組是C。B組和A組的濃度一樣,只有體積不同,故實驗結果的差異是由體積造成的,培養(yǎng)液較多,與空氣接觸面積較小,故供氧較少;D組和B組的體積相同而濃度不同,實驗結果不同只能是由濃度不同造成的,葡萄糖濃度較低,故營養(yǎng)物質供應較少。

      答案:(1) B、A、D (2) 培養(yǎng)液較多,與空氣接觸面積較小,故供氧較少 (3) 葡萄糖濃度較低,故營養(yǎng)物供應較少。

      評價:本題考查“表”、“圖”、“文”信息的轉換能力以及根據(jù)所給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經(jīng)常應用圖像圖表,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可幫助學生提高識圖、讀圖的能力及從圖中獲取信息、圖文轉換、語言表達的能力。除此以外,教師應用圖像圖表教學,還可以幫助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繪圖能力、解釋數(shù)據(jù)能力,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促進學生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提高。

      2 設計實驗記錄表格

      根據(jù)實驗目的,用表格形式記錄實驗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表達實驗結果,是生物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中學生應有的一種能力。設計表格時,教師要注意列和行中每項所表示的含義和單位。對于較復雜的表格,表頭的設計較關鍵。

      【例2】 某小組確定研究課題:探究植物細胞外界溶液濃度與質壁分離的關系。該小組選用水生植物黑藻作為實驗材料,并作實驗假設:如果將其葉片分別置于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其細胞失水量隨著外界溶液濃度增加而增加。該小組學生設計實驗步驟如下:配制10%、20%、30%蔗糖溶液,分別盛于培養(yǎng)皿中。從黑藻莖上取下葉片,用吸水紙吸干葉片上的水分,并制成裝片,顯微鏡下觀察,選取5個細胞測量其A、B(如圖2A為細胞的長度,2B為原生質體長度)。在此基礎上,請你參與設計、分析與討論。

      (1) 請你設計一表格,用于記錄數(shù)據(jù),計算并記錄B/A(%)值。

      (2) 該小組同學根據(jù)記錄數(shù)據(jù)作曲線,如圖3所示。請你就該結果作分析并得出結論。

      ① ;

      ② 。

      結論: 。

      解析:(1) 分析實驗材料確定表格設計項目:① 根據(jù)題干提供的信息,探究“植物細胞外界溶液濃度與質壁分離的關系”實驗的自變量是不同蔗糖濃度,因變量是“由細胞的長度A和原生質體長度B計算得出的B/A(%)值”,由此推出表格應體現(xiàn)B、A、B/A值。② 實驗材料是“選取5個細胞”,是為了避免實驗中的偶然性,必須對其測量項取平均值,由此推出表格應體現(xiàn)5個細胞及平均值。③ 蔗糖溶液要求配制“10%、20%、30%”三種,因此表格應體現(xiàn)三種蔗糖溶液的濃度。

      (2) 正確的結論來源于準確的讀圖與析圖:為了增加實驗結果的直觀性,對表格數(shù)據(jù)進行坐標曲線格式轉化,得到的B/A(%)值繪制成曲線。通過曲線不難看出:① B/A值越小,說明質壁分離程度越大。② 隨著外界溶液濃度的增大,B/A值下降,說明質壁分離程度隨溶液濃度增大而增大。從而得到結論:細胞失水量隨著外界溶液濃度的增大而增加。

      答案:(1)見表2

      (2) ① B/A值越小,說明質壁分離程度越大

      ② 隨著溶液濃度的增大,B/A值下降,說明質壁分離程度隨外界溶液濃度增大而增大

      結論:質壁分離程度(細胞失水量)隨著外界溶液濃度的增大而增加

      評價:本題以教材中“探究植物細胞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的相關知識為著眼點,以設計表格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為依托,著重考查學生合理運用數(shù)學模型處理問題的能力,屬于較高的能力要求。

      3 用表格體現(xiàn)實驗過程

      表格便于學生快速、準確地領悟生物實驗以及生物研究的精髓。實驗不僅要讓學生體會什么是無關變量、自變量、因變量、對照實驗,而且實驗需要的材料用具較多,實驗組數(shù)也較多,要求操作快速而準確地掌握和分析與運用,對于學生而言,有很大的難度。

      【例3】 為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滌效果,按表3的順序進行實驗操作。

      (1) 該實驗的目的是 。

      (2) 請分析該同學的實驗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 。

      (3) 步驟3和步驟4順序能否調換?并說明理由。

      (4) Ⅰ、Ⅱ、Ⅲ、Ⅳ號燒杯加入的自來水、洗衣粉、含油漬的衣服及保溫時間、攪拌速度和時間均相同。這是為了 ,以便得出科學結論。

      解析:結合已有生活經(jīng)驗可知,影響加酶洗衣粉的因素有水溫、水量、水質、洗衣粉的量、衣物的質料和大小及浸泡時間、洗滌時間等。在這些因素中,水溫是要研究的對象,而其他對象應在實驗中保持不變;這是為了避免因水量、水質、洗衣粉的量、衣物的質料和大小及浸泡時間和洗滌時間不同給實驗結果帶來誤差。選擇什么樣的水溫進行實驗最符合實際情況呢?實驗者應根據(jù)當?shù)匾荒曛械膶嶋H氣溫變化來確定水溫,這是確定實驗變量的基本原則。通常情況下,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的水溫分別選取5 ℃、15 ℃、25 ℃、35 ℃,因為這四個水溫比較符合實際情況,對現(xiàn)實也有指導意義。

      答案:(1) 探究不同溫度對加酶洗衣粉的洗滌效果的影響 (2) 應選用大小相同的白布,分別滴加4滴同種的植物油,使油漬大小相同;選擇的水溫不合適,考慮洗滌成本,應根據(jù)當?shù)匾荒曛械膶嶋H氣溫變化來確定水溫,如選取5 ℃、15 ℃、25 ℃、35 ℃的水溫 (3) 不能調換,因為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在常溫時會分解部分油漬 (4) 避免因無關變量的不同給實驗結果帶來誤差。

      評價:本題是一個知識的鞏固實際運用試題,考查了酶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合理使用。學生只要掌握實驗變量與反應變量的因果關系、無關變量和額外變量的干擾分析與排除方法、科學性原則、平行重復原則、單一變量原則、控制與平衡控制原則、對照原則等知識,就能清晰地研究實驗變量與反應變量的關系。

      4 用表格分析實驗結論

      通過表格對比分析,邏輯推理,設置問題,啟發(fā)學生構建知識點的自然銜接,同時喚起了有效信息的提取,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分析探究性實驗問題效率。

      【例4】 (2010·皖南高三八校聯(lián)考)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紫外光可抑制植物生長。原因是紫外光增加了植物體內(nèi)吲哚乙酸氧化酶(含鐵蛋白)的活性,而吲哚乙酸在吲哚乙酸氧化酶的作用下可被分解為3-甲基氧化吲哚(不能促進細胞伸長)。為驗證紫外光抑制植物生長與吲哚乙酸的氧化有關,請補充下列實驗設計并完成相關的實驗分析。

      (1) 材料用具:燕麥幼苗,完全培養(yǎng)液、缺鐵培養(yǎng)液(以上溶液濃度均適宜),蒸餾水,瓊脂塊,刀片等。

      (2) 實驗步驟:

      ① 準備4個配有培養(yǎng)支架的燒杯,分別標記為A、B、C、D。

      ② 向A和B燒杯中加入等量適量的完全培養(yǎng)液,C和D燒杯中加入等量適量的缺鐵培養(yǎng)液。

      ③ ,平均分成四組,分別放在A~D4組燒杯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

      ④ 給予A、C適宜的可見光光照,給予B、D

      光照,繼續(xù)培養(yǎng)一段時間。

      ⑤ 切下幼苗的胚芽鞘尖端,分別用瓊脂塊收集生長素,并對應標記為a、b、c、d。

      ⑥ 將a~d含生長素的瓊脂塊兩兩分組,并分別置于去尖端的胚芽鞘兩側(分組號標記為①~⑥,如圖4),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觀察胚芽鞘的彎曲情況。

      (3) 請預測圖4中第①、④組胚芽鞘的生長情況:① ;④ 。

      圖4中第 組胚芽鞘的生長情況可證明紫外光抑制植物的生長與吲哚乙酸的氧化有關。

      解析:用表格直觀地展示和分析實驗步驟(表4)。

      因此由表格可知,A燒杯中的胚芽鞘有吲哚乙酸氧化酶,能正常合成生長素;作為空白對照,而B燒杯中的胚芽鞘有吲哚乙酸氧化酶,那么紫外光增加了植物體內(nèi)吲哚乙酸氧化酶(含鐵蛋白)的活性,而吲哚乙酸的吲哚乙酸氧化酶的作用下可被分解為3-甲基氧化吲哚(不能促進細胞伸長),導致吲哚乙酸含量比A中少。所以①組中a側(左側)生長素濃度高于b側,于是向右(b側)彎曲生長。第④組的胚芽鞘兩個瓊脂塊是b、c,分別來自接觸過B、C兩燒杯胚芽鞘尖端的瓊脂塊。B燒杯中胚芽鞘由于紫外光照射,胚芽鞘中吲哚乙酸含量減少;而C燒杯中胚芽鞘由于在缺鐵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無吲哚乙酸氧化酶,那么沒有該酶,不會將吲哚乙酸氧化,所以生長素含量要比A多;D燒杯中的胚芽鞘無吲哚乙酸氧化酶,那么沒有該酶,紫外線也不能發(fā)揮作用,不會將吲哚乙酸氧化,所以生長素含量要比A多。綜合上述分析,四組的生長素多少分布情況為:c=d>a>b。所以,預測圖中胚芽鞘生長情況為①組是向b側彎曲,④組c側生長素多于b側,故仍然向b側彎曲。A組與b組對照,說明紫外光抑制植物生長;A組與C組對照,說明含鐵即吲哚乙酸氧化酶抑制植物生長。故綜合可以推測出紫外光抑制植物的生長應該與氧化酶氧化吲哚乙酸有關。

      答案:(2)③ 選取生長狀況相同的燕麥幼苗若干株 ④同等強度的可見光和一定強度的紫外光間。

      (3) ①向b側彎曲生長④向b側彎曲生長 ①

      評價:本題是一個知識的延伸遷移試題,考查了植物生長與紫外光、紫外光與吲哚乙酸氧化酶(含鐵蛋白)的活性、吲哚乙酸氧化酶(含鐵蛋白)與鐵的關系。學生只有在掌握植物生長和對照性實驗的原則這兩個知識點的基礎上,才能借助表格的方法解決問題。

      猜你喜歡
      胚芽鞘吲哚氧化酶
      再現(xiàn)鮑森·詹森實驗中的思考與探究
      中學生物學(2022年8期)2022-10-13 09:55:02
      吲哚美辛腸溶Eudragit L 100-55聚合物納米粒的制備
      HPV16E6與吲哚胺2,3-二氧化酶在宮頸病變組織中的表達
      用小麥胚芽鞘進行“達爾文向光性實驗”的系列探究
      氧代吲哚啉在天然產(chǎn)物合成中的應用
      山東化工(2019年11期)2019-06-26 03:26:44
      吲哚胺2,3-雙加氧酶在結核病診斷和治療中的作用
      云母片在胚芽鞘實驗中作用分析
      小麥多酚氧化酶的分離純化及酶學性質研究
      茶葉多酚氧化酶及其同工酶的研究進展
      茶葉通訊(2014年2期)2014-02-27 07:55:39
      鴨梨果實多酚氧化酶酶學特性
      食品科學(2013年15期)2013-03-11 18:25:38
      慈利县| 庆安县| 清水河县| 尉氏县| 阿荣旗| 高台县| 绥宁县| 无棣县| 长乐市| 于田县| 新蔡县| 阜宁县| 云龙县| 特克斯县| 姚安县| 安图县| 宣威市| 泰兴市| 德钦县| 孝义市| 广东省| 基隆市| 琼海市| 汽车| 永吉县| 宾阳县| 富宁县| 定日县| 澎湖县| 奉节县| 凤山县| 广东省| 菏泽市| 东山县| 漳浦县| 和田市| 阳城县| 岳池县| 房产| 石景山区| 兰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