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曉青
在教育教學中,自去年以來我縣至上而下掀起了一場課改高潮,課堂教學確實取得了一定可圈可點可喜的變化。“學生的自主性調動起來了”,“教師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 在課堂教學的改革浪潮中,不同的新理念,不同的課堂教學新方法,不同的模式涌入了校園,不管是嘗試教學法、情景教學法,還是成功教學法;不管是洋思模式的理念、東廬模式的理念,還是杜郎口模式的理念。這些高效課堂,成功的教學經驗瞬間鋪滿了一線老師的腦海,不知別的老師能否適應,總之在我腦海中每種高效課堂只是曇花一現。結合我校老師講公開課時的表現我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一、突出學生主體,淡化教師主導
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作為主體參與教學,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時的語言權利。在此基礎上很多一線老師對這些教學理念理解是不全面的,把學生的自主學習理解為自己學習,在公開課上完全放手讓學生先自己理解老師出示的問題,然后讓同學合作交流,最后老師簡單提問,表示模棱兩可的認可就草草了事,整堂課全部讓學生自己活動。過去是“滿堂灌”傳授知識,現在是不敢多講,甚至不管,生怕評課時被評為傳統(tǒng)教學,無課堂教學改革意識而被一票否決。但是,“放手不管式”課改看似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實際上學生好似無頭蒼蠅一樣,學習沒有一點實效。所以教學中仍然需要老師知識上的傳授,需要老師適當的引導、示范、講解,將學生帶入那種適合自主、合作、閱讀、思考的氛圍中,使他們愉悅地接受,快樂的暢想,從而實現高效課堂,陶冶情操。教學是一個雙向活動,主導和主體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缺少任何一方就沒有對話、互動和交流,也就沒有教學。
我認為“自主學習”應介于“自己學習”與“被動學習”之間,自己學習讓學生沒有目標,沒有老師教授的知識作為基礎,是完全獨立于教之外的,肯定實現不了高效課堂?!氨粍訉W習”是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老師的主導起決定性作用,抓著學生學,壓著學生學,逼著學生學,前者學生的鼻子,亦步亦趨,讓學生不超不越,缺乏和諧與人性化?!白灾鲗W習”應在老師的合理引導下,提高教學效率,是學生在老師傳授知識基礎上發(fā)揮潛質,從文本中升華精神品質,獲得知識和自主的發(fā)展。
二、注重形式,輕視實效
合作學習的形式化。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在很多老師的眼里就是新課改的標志,沒有他便不是新課程。新課程讓學生的座位有了新調整,八個人為一組,臉對臉坐在一起,分為A、B、C、D四類生,在授課中,老師不失時機地讓學生進行合作、交流,這些形式充斥著整個課堂,貫穿始終,課堂異常的活躍,學生能獨立完成的也合作,這有意義嗎?在公開課、優(yōu)質課中,為了讓課堂出彩,合作的結果仍然是A類生當代表發(fā)言,多數學生只不過是旁聽生,總當不了主角。合作學習只不過是有這個過程罷了,給學生帶來什么?值得我們反思,合作學習應放在什么樣的問題上,哪些環(huán)節(jié)上有效使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教學手段的形式化。不少示范課、研討課,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飛漱其間,一節(jié)課下來聲色并茂,熱鬧非凡?;脽羝媪撕诎?,錄音、視頻代替了老師的朗讀,這樣的視覺、聽覺盛宴的背后,學生的基本素質提高了多少?學生的識記能力和朗讀技巧提升了多少?能展現教師基本功的有多少?多媒體只是輔助教學手段,老師才是教學中的主導者。尤其是深處深山區(qū)的我們,在使用這些教學手段時真得斟酌。
三、高調表揚滿堂飛,低調批評不出嘴
新課程倡導多鼓勵學生,“哪怕學生只有一點成績就要表揚;只要有一小點進步,也要鼓勵。”對學生一些很小的閃光點,也給予最隆重的獎勵:寫對一個詞,“行,行,你真行!”背誦一首古詩,“嗨,嗨,你真棒!”如此,學生初始時會因表揚而激動,得到激勵。如果是高調總是滿堂飛,沒有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高調與低調相結合的評價,久而久之,學生習以為常,激勵性評價失去了應有的作用,而且容易造成學生自滿、自大、自以為是的壞毛病,對學生的成長是有害的。
四、忽視差異,盲目追從
地域差異,基礎差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著教育的改革。在課改的路上出現了一批盲目的追隨者,他們打死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目無一切,全然不顧學生的感受。“洋槍洋炮”一齊上陣,PPT、錄音、視頻五花八門,讓那些還在多媒體朦朧期的學生暈頭轉向。聽過一節(jié)公開課后,老師們投去了贊賞的目光。我走進學生中間,結果出乎我意料的是,孩子們念念不忘的是“老師的字是飛出來的,高!”,“小鳥的叫聲真動聽呀!”,而這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他們卻回憶不起來,我茫然了。
教師在課改的大道上每走一段,就應該停下來反思一下,這堂課,學生學到了什么?不斷地反思才會明理,反省才會明智。多一點冷靜,少一點急功近利;多一點實在,少一點花招;多一點主見,少一點盲從。教師要不斷學習、實踐反思才能真正理解新課改的內涵,課堂教學才會更開放、更有活力。潛心探求新課程的精髓,課堂上學生的學習展示才會更積極,從中體味我們成功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