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從中可以看出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是構建高效小學英語課堂和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和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效英語課堂;質疑;思考
一、養(yǎng)成良好的聽的習慣
學習英語的第一步是要學會聽。只有聽清了,聽懂了,才能說得準,說得好。為此,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語音、詞匯與語法知識很大程度依靠“聽”來獲取。學生通過聽,對教師講授的知識進行吸收、理解,對同學的意見進行認識、判斷;通過聽明白游戲規(guī)則、學會英語歌曲、進行對話。用心地多聽他人說英語,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敏捷反應。如,教師問某生:What do you like?隨即轉用第三人稱問其他學生:What does he like?或What did he say?因此,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用心聽他人說英語的習慣是至關重要的。
二、養(yǎng)成良好的說的習慣
要做到人人大膽開口說英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師要為全體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說話機會,讓他們在各種情境中跟教師學說、跟錄音演唱、與教師、同學互講;還應做到大聲、清楚、流暢。首先,教師應營造一個“大家一起說英語”的氛圍。教師要用“師愛”去贏得學生的親近和信任,成為學生的朋友,形成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從而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克服怕開口說英語的緊張心理。因此,教師應抓住時機,充分運用教材,讓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并且做到音量適度、儀表大方。
三、養(yǎng)成良好的讀的習慣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弊x得多了,也就為口語表達打下了基礎。這種現(xiàn)象教師們都常見到:課堂全班性跟讀、齊讀,很多學生都能做到大聲朗讀,而一旦抽個別學生單獨朗讀或者進行對話操練、情景表演時,就聲小如蚊。我們深信一個能大聲朗讀英語的學生,肯定是可以非常完美地完成英語學習任務的。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關注自己眼前的每一個學生有無開口大聲朗讀英語或大聲用英語進行交流。
首先應模仿教師發(fā)音或錄音,跟讀單詞和句子。對感情色彩較濃的對話進行分角色朗讀;對較難篇目進行跟錄音讀或小組內互讀;還可以開展“英語學習日”活動,增加英語與學生見面的機會,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朗讀能力,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四、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具有良好的書寫習慣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了使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書寫習慣,教師必須注重規(guī)范書寫及大小寫、筆順、標點符號和格式正確。從字母到單詞,最后到句子,教師要特別關注,從而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英文書寫技能。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須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教師自己的板書應該規(guī)范、標準,做到言傳身教。
其次,教師要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書寫時間,以加深印象。
最后,教師要注意及時糾錯。在課堂上留適當?shù)臅r間讓學生描?、俸?,再在練習本上書寫,來回巡視,當場解決學生書寫時遇到的錯誤。
總之,教師應該堅持不懈地抓好字母、單詞、句子的書寫及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切實做到英文書寫規(guī)范,使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五、養(yǎng)成良好的質疑、思考習慣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質疑可培養(yǎng)學生動腦求異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要滿腔熱情地鼓勵學生發(fā)問,對不懂就問的學生要大加表揚。學生只有經(jīng)過反復思考,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讓他們想問、敢問、好問、會問。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朗讀課文扯著嗓子、有口無心、囫圇吞棗、一知半解,成績反而有下降的趨勢;而有的同學多思、活學活用、舉一反三,成績扶搖直上。可見,養(yǎng)成質疑、勤于思考的習慣,是構建高效英語課堂的關鍵。
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基石。作為教師,應該從小處入手,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培養(yǎng)好他們在英語學習中的各種能力,讓我們的課堂真正“自主高效”!
參考文獻:
張鴻虎.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 打造高效語文課堂[J].甘肅教育,2013(6).
作者簡介:王曉蘭,女,1968.10.29,大專,小學英語,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西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