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雅玲
摘 要 本文通過分析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在英語資料閱讀中遇到的陌生詞匯的不同處理方式,幫助學生學會處理在英語材料閱讀前、閱讀中與閱讀后出現(xiàn)的陌生詞匯。真正實現(xiàn)詞匯教學從教師的教變成學生自己主動的學。幫助學生掌握閱讀英語材料中出現(xiàn)的陌生詞匯,讓閱讀成為學生學好英語詞匯的真正載體。
關鍵詞 英語閱讀 陌生詞匯 處理辦法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學生理解英語學習資料與學生掌握的詞匯知識息息相關。通過大量的閱讀提高學生的詞匯量是當今學生提高英語技能一個很重要的途徑。也是英語閱讀教學課堂的教學目標之一。由于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對英語詞匯量掌握的程度參差不齊,在英語學習材料的閱讀上遇到重重的障礙。經常讓英語閱讀課堂處于進退兩難的尷尬局面。教師講解不深,學生也領悟不透。而傳統(tǒng)的英語材料閱讀課上,陌生詞匯的處理方法多采用以詞匯表的形式講授,或者讓學生查閱字典。這兩種方法最大的毛病就是割裂了詞匯與語境之間的聯(lián)系,記憶單詞也只是短期效應,不斷閱讀速度慢,也扼殺了閱讀課堂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1 方法一:選取關鍵詞匯引導學生自學
中職學生因為詞匯量的掌握程度參差不齊,在加上專業(yè)詞匯的滲透,在英語材料閱讀過程中遇到一些陌生詞匯的狀況非常多,并非所有生詞都構成理解障礙。這里的關鍵詞就很重要。學生對關鍵詞匯的理解直接會影響到對整篇材料的理解。因為這個關鍵詞理解好了,不但可以讓閱讀事半功倍,而且在閱讀的整個過程都會很順暢。那么學生怎樣界定這個關鍵詞?有這樣幾個標志讓學生記住。首先是在全文中多次出現(xiàn);其次通過這個詞匯學生可以對全文展開想象;最后通過關鍵詞可以對閱讀材料進行再次梳理。有些這些特征的詞匯,學生就可以確定為關鍵詞。對關鍵詞的掌控,可以通過學生自學,然后教師進行講解,講解后在學習和使用方法上引導學生自學。
2 方法二:在語境中習得詞匯
學生通過閱讀英語學習材料,利用書面語語境學習詞匯是詞匯習得的主要途徑。運用這些語境提示推斷詞匯意義,讓詞匯的學習變成一個完整的思考和聯(lián)想過程,讓學生的詞匯學習變成一個思考問題鏈條的連續(xù)活動。這種學生學習詞匯的過程一般有以下幾個過程:(1)標注生詞,定位詞性,確定是十大詞類的那一個。(2)查看含有該詞的從句/句子。(3)弄清句子中修飾詞和被修飾詞的關系,根據修飾關系進一步對詞性做一次確認。(4)檢查含有該詞的從句/句子與段落中其他句子的關系。如果句子之間出現(xiàn)了一些重要的提示詞,像but, because, if, though, neither 等標示詞,那么句子之間的關系類型:不管是因果,對比,包含,還是時間總結等等便可確定。(5)運用1、2、3步驟獲取的信息推測詞義。(6)核查推測結果是否正確,檢查詞性是否正確,用猜測的結果代替該生詞。
如果確信自己的推測,最好就不要再做任何變動。
從這個詞語的確認過程中,不難看出,一個生詞,讓學生的大腦思考與閱讀互動聯(lián)系起來。從分析到理解,在從理解到運用,這個過程讓學生成了詞匯學習的真正主人。
3 方法三:指導學生運用詞匯學習策略
學生的學習策略在英語詞匯學習過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 英語閱讀材料的許多詞匯是借助于構詞法來變化的。這個變化特點應該是英語詞匯中特有的一個現(xiàn)象。作為教師有效地指導學生在閱讀中使用這種學習策略是我們當前英語材料閱讀課上的一個很重要的教學任務。我們知道最常用的構詞法有三種,他們是轉化法(conversion)、合成法(composition)、派生法(derivation),此外還有反成法(back-formation)、縮略法(shortening)、擬聲法(imitation)和混合法(blend)這些構詞法在學生處理閱讀過程中的陌生單詞時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現(xiàn)在我就以前三種構詞法為例,讓學生去了解詞匯變化中的一些常識,然后把這些常識轉化為處理陌生詞匯的一種學習能力。
這些變化著的詞匯在學生閱讀過程中,經常會以某種形式出現(xiàn),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常常會遇到這些變化中的某一種,所以在遇到陌生詞匯時,首先能準確地找到熟悉的詞匯,然后根據構詞法的相關知識,自己推理和反復推敲便可以確定詞匯的涵義,長期堅持運用這種方法便可處理閱讀中遇到的詞匯障礙。
4 方法四:閱讀后檢查學生詞匯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1)復述課文或詞匯串聯(lián)編故事。復述課文即可以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閱讀材料的內容,又可以訓練學生書寫與記憶的剛剛熟悉的單詞。真正讓學生用所學的英語詞匯,所理解的閱讀材料重新組織自己的知識片段,形成清晰的記憶,完成從知識到能力的轉換,完成輸入和輸出的有機結合。(2)讀后續(xù)寫。這應該是學生在掌握新學詞匯和理解了閱讀材料后,最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消化知識和吸收知識的過程,不但發(fā)揮了學到的知識作用,而且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這種創(chuàng)造性的改寫、縮寫、或者擴寫,讓學生真正培養(yǎng)了自己的語言運用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3)讀書筆記或者讀書日記。讀書筆記或者讀書日記是學生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延續(xù)。學生通過把平時積累的詞匯摘錄下來,然后重組成自己的語言。不僅能營造課堂氣氛,還能增強學生的語感,增加學生的詞匯量,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
5 結束語
幫助學生跨越閱讀材料過程中遇到的單詞障礙,讓英語材料的閱讀成為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學習方式。今天介紹的這幾種方法雖然不是全部,但可以給學生學習提供很多成功的經驗。英語教師從教學實際出發(fā),在英語材料的閱讀中鍛煉習得詞匯的獨立能力。這對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開辟了一條新的行之有效的途徑。
參考文獻
[1] 汪榕培,王之江,朱越峰.英語詞匯學.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8.1.
[2] 楊艷華.現(xiàn)代英語詞匯學.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07.12.1.
[3] 馮世梅.英語詞匯學.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