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瑋華
摘 要:《機械制圖》是機械類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對后續(xù)大多數(shù)機械專業(yè)課程的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討《機械制圖》教學過程中如何從實踐中去學習、從學習中去實踐,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機械制圖 實踐 學習 教學 輸入 輸出
《機械制圖》是機械類專業(yè)的入門基礎課,在機械設計與制造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能否認識、讀懂、繪制規(guī)范的機械圖紙,是衡量對《機械制圖》掌握程度高低的標準。作為技工院校的教師,我們的目標是培養(yǎng)出一批適應現(xiàn)代化生產(chǎn)的技術人員,所以在制圖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先設置好教學目標,對學生的要求不能太高,學生夠用、實用就可以了。在任教過程中,老師要做到游刃有余,針對不同特性的學生,適時改善教學模式,以最好的方式傳授知識予學生。
一、《機械制圖》教學現(xiàn)狀
在《機械制圖》的教學里,認識、讀懂機械圖紙是學習這門課程的重點和難點,手工繪圖不作嚴格的要求,但是要真正認識、讀懂機械圖紙,單憑任課老師的演練講解往往是不夠的;要培養(yǎng)出學生對圖紙的形態(tài)分析能力和空間想象力,從而認識、讀懂圖紙,還是必須要親自動手去實踐。雖然手工繪圖效率較低,費時又耗力,但它卻不失是一種相當有效認識、讀懂機械圖紙的手段。但是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往往會將側(cè)重點的位置擺錯,一味地要求學生讀圖或者一味地要求學生進行手工繪圖練習,這樣,一般情況下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稒C械制圖》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多數(shù)是第一節(jié)課以講授為主,第二節(jié)課以講解做練習來鞏固知識,學生這樣一來,變成了被動的學習,思維跟著老師走,沒有得到發(fā)散,對圖紙的形態(tài)分析能力和空間想象力也是跟著老師的思路,在自己的腦海里沒有形成一套邏輯思路,如果有些學生開小差,跟不上老師的節(jié)奏,自己又不懂得變通,那么這學生往往會鉆牛角尖,從而慢慢失去了學好制圖這門學科的信心。
二、《機械制圖》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去實踐的重要意義
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老師在“輸入”之后,學生有所“輸出”,而且整個學習情境應當要以學生為主體,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進來,獲取學科的知識內(nèi)容,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別人的思維方式,以別人的思維方式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要做到學生參與其中,就必須要有所活動,實踐是最好的活動形式,要先讓學生自己動起來,才能有所學,輸入才有所意義。學成后再付諸于實踐的驗證中去,體現(xiàn)成功的喜悅之情,這是輸出的表現(xiàn)。
三、如何實施《機械制圖》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去實踐的教學模式
1. 從實踐中學習
從實踐中去學習,首先是讓學生自己先去主動接觸新的知識,以自己的方式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⑴模型材料的精心準備(模型不能過于復雜,模型細節(jié)切中教學內(nèi)容里的重點即可)??扇〔挠谌粘5慕叹?,或機械專業(yè)其他學科的教學資源、例如車工時的零件,對于日后車工課程的讀圖會有一定的幫助。
⑵讓學生發(fā)散思維,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繪制模型的視圖。例如老師給出一個簡單的螺紋連接件或者是齒輪,那么螺紋(內(nèi)外螺紋)應該怎樣進行繪制呢?是不是將螺紋凸起一條條畫出來呢?齒輪的繪制是不是一個個齒畫出來呢?這時候讓學生自己發(fā)揮主體地位,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可以自己看書本找答案,也可以通過自己個人的理解來完成視圖的繪制,老師在一旁觀望,不作統(tǒng)一答案,讓學生自己動手繪制,積極參與到自我學習的氛圍中。
⑶老師作點評,講解繪圖的技巧。學生完成自己的作品后,老師從中選出最符合制圖標準的作品,作為點評,并從中指出其符合要求的地方和不足之處,再拿出標準原圖紙出來進行對比。點評完后,老師開始對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內(nèi)容進行全面的講授,將制圖過程中的重難點圈畫出來,讓學生特別注意之余,要求學生修改自己剛剛的繪圖作品,從而達到從實踐中去學習的效果。
2. 從學習中去實踐
⑴老師利用設備進行詳細的講授。老師對學生進行知識內(nèi)容的講授,可以配合多媒體進行教學(不單單指ppt,有能力的老師可以選擇多種立體造型軟件:如CAD、UG、PRO/E等等),因為制圖教學過程中,更多注重的是學生的形態(tài)分析能力和空間想象力,要讓學生在腦海里呈現(xiàn)出模型的原樣、視圖的畫面,就必須有立體模型的視覺效果展示,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的認知。
⑵付諸于實踐。對知識內(nèi)容掌握后,就要付諸于實踐,從實踐中體現(xiàn)出對知識內(nèi)容的掌握程度。老師可以準備另外的模型材料,讓學生按照所掌握的知識要點,來完成新的繪圖,材料可以是車工、數(shù)銑、線切割等課程中制造出來的零件,利用其它課程的零件來進行繪圖,可以讓學生在日后學習這些科目、加工零件過程中,減少很多讀圖的困難,真正地做到了學與用的相互結合,同時學生的制圖作品也可以作為零件制造圖紙,留待其他班級加工零件時使用,一舉二得。學生繪制視圖的過程中,老師要進行巡回指導,及時進行點評,這是學生的其中一種輸出形式。另外,老師也可以出示多張相似的零件圖紙或者是相似的三視圖圖紙,讓學生讀圖,分辨出不同之處以及分析其立體結構,這又是學生的另外一種輸出形式。
機械制圖在整一個機械行業(yè)中發(fā)揮著重要的角色,只有真正掌握了它的要領,才能更好地從事于機械的各個領域。制圖的學習不單單是學與練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與實際相結合,這樣才能發(fā)揮出它應有的作用來。要真正用得上制圖的本領,在學習過程中,就要有所突破,要有輸入之余,也要有輸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是一個恒久不變的話題,自己動手去實踐,去活動,去學習,才是真正掌握的根源。
參考文獻:
[1]徐如英.關于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一體化教學的探討 成才之路,2011.3.
[2]姜云青.中職機械制圖課程的有效探索與實踐策略 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 2013.1.
[3]李霞,陳豫,辛李霞.《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科技資訊,20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