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姮
[摘 要]朗讀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它不但可以促進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還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朗讀教學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質(zhì)量,教師要加強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習慣,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關鍵詞]讀書;朗讀;興趣 朗讀是閱讀的一種形式,它可以增進對文章的理解,還能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朗讀能陶冶情操,是很多文人雅士所愛好的。而在現(xiàn)實中,朗讀已漸漸不再被學生所喜愛,在教學課程中大部分學生對朗讀課文都不感興趣,朗讀的時候沒有任何感情色彩,這樣會直接影響到教學質(zhì)量和學生的學習能力。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敝灰獙W生對朗讀有了興趣,就會自主去朗誦。
一、聽錄音
多聽一些錄音,因為錄音的讀音比較準確、富有節(jié)奏,可以使學生感受到聲音所散發(fā)出來的魅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組織學生重復地聽錄音磁帶的原聲,學生就自然而然地會朗讀,有時候有些優(yōu)美感傷的語段會讓人不自覺地潸然落淚,錄音就起到了激發(fā)情感的作用。聽錄音也激發(fā)了學生對朗讀的興趣,甚至會把自己的真實感情融入其中,讓朗讀彰顯色彩。
二、規(guī)范性朗讀
在學生的心中,教師的形象既偉大又崇高,作為一名教師,帶頭朗誦范文的時候一定要帶有感情,因為你的行為會讓學生不自覺地模仿。教師朗誦的甚至可能比錄音效果更好,因為現(xiàn)場的聲音更真實、更有情感、更親切,朗誦起來也更能打動學生們的心,因而也更能激發(fā)學生對朗誦的興趣。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多進行規(guī)范性朗讀。教師的朗讀可以根據(jù)具體內(nèi)容的語境,聲音、聲調(diào)隨之變化,這時候?qū)W生就可以根據(jù)教師的變化來自主學習朗誦。建議教師多讓學生自己嘗試朗讀,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讓學生積極發(fā)言說說自己的朗誦感受,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膽子,又學會了有感情地朗誦。
三、朗讀比賽
學??梢远嘟M織一些朗誦比賽,先在本班進行報名挑選,這樣每個學生都可以踴躍參加。教師要多鼓勵學生,讓他們多與人溝通,三個一群,兩個一組地進行比賽。教師要多多鼓勵那些平時不愛發(fā)言、膽子比較小的學生,給他們更多的機會鍛煉自己,讓學生充滿自信。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學生也會更加喜歡朗誦。
四、評選“我是小教師”
小學生識字并不是很多,朗讀技巧更不用談,他們對一些生字新詞及比較長的句子,想要正確流利地讀出來,還是有一些難度。在這種情況下,在課堂多給他們讀幾遍,讓學生在模仿中掌握方法,從而來提高朗讀的能力。教師可以實施評選“我是小教師”的活動,首先聲明做“小教師”的前提:1.聲音要響亮;2.要正確流利地讀出來;3.要有感情。教師一宣傳,學生們都躍躍欲試,都激動地說:“我也想當小教師?!睂W生朗讀完后,大家都爭著指出彼此的優(yōu)缺點,促使他們糾正自己的錯誤,這樣閱讀能力也能得到提高,朗讀興趣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五、朗讀形式的多樣性
朗讀包括很多種不同的形式,教師不要專注于對某種朗讀形式的偏愛,而應該更多地拓寬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嘗試不同的朗讀風格。朗讀形式主要有:齊聲讀、分段朗讀、分角色朗讀等。具體用什么樣的方式,要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來定。要學會靈活變通、舉一反三,讓學生樂意讀、開心讀,那就是教師教學朗讀的目的了。朗誦能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能更好地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在朗讀中可以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有助于學生的學習。
加強朗讀訓練,提高閱讀能力是一個長期過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只要采用一些合適的方法和渠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就能培養(yǎng)良好的朗讀習慣,逐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