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琴
【摘要】 目的:根據(jù)本文的資料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護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位患者,對他們均進行相應的藥物治療,而單獨對觀察組給予臨床護理。結果: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兩組患者的恢復良好,但兩組的治療效果存在較大的差異,觀察組只有5例出現(xiàn)了感染情況,而對照組有多達15例出現(xiàn)了感染。結論:給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相應的臨床護理后,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臨床護理;慢性阻塞性肺疾?。慌R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473.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6-0265-01
在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肺疾病,有著患者多、死亡率高等特點[1]。根據(jù)衛(wèi)生組織的統(tǒng)計結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當前全世界致死病因中排第四位。它的主要臨床癥狀是患者的肺功能持續(xù)減弱,并且隨著患病周期的增長而不斷的加重。往往嚴重影響著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質量,且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較大的負擔。因此,不僅要對該病的患者進行規(guī)范化的治療,同時還要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提高治療的效果,這在臨床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70例,女性30例;年齡50~85歲,平均年齡68歲;住院的平均時間為21d。所有患者經診斷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標準。將這100位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每組50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個組的患者進行相同的藥物治療方案,但是對觀察組給與我院細致的臨床護理,主要是飲食護理,呼吸道護理,心理護理等。
1.2方法:
1.2.1 飲食護理:由于患者在治療期間不能食用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因此加強患者的飲食護理是非常有必要的?;颊咴谘趸委煹倪^程里一定不能食用刺激性的食物,應該主要食用熱療較高以及維生素和纖維含量較高的食物,以流質食物為佳[2]?;颊咴谥委熯^程中不能食用產氣的食品,以避免患者出現(xiàn)腸內積氣的情況。患者應該經常食用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可以有效避免便秘。對于由于藥物刺激引起食欲不振的患者,可以指導患者食用助消化的藥物。對于同時存在心衰的患者,要囑咐其注意低鹽飲食。
1.2.2 呼吸道護理:①氧療護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不健全,因此患者體內的含氧量較低,要對患者及時給與低流量吸氧,使患者體內的含氧量得到提高。選用一次性的雙孔鼻導管,對濕化瓶每天都要定時的消毒,及時更換無菌蒸餾水。對患者給予至少3周的氧化護理,每天輸氧的時間應超過15h。②呼吸道濕化和排痰護理。護理人員應該盡量保證患者的呼吸通暢,及時的幫助患者清除痰液。護理措施有多重形式,具體的有濕化、吸痰、霧化、和胸部物理治療等。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如何有效的咳嗽進行指導,以利于患者排痰,同時要及時的幫助患者進行體位的更換和胸部叩擊等。
1.2.3 呼吸功能的鍛煉:①縮唇呼吸,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指導,使患者閉嘴用鼻子來吸氣,然后再縮唇緩緩的進行呼氣,重復此動作4~6次。②腹式呼吸,患者應該采取臥位,使其上身肌群放松,同時進行深呼吸,將兩手分別放在前腹部和前胸部的位置,應重復8~10次。
1.2.4 心理護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容易復發(fā)且病程較長的一種疾病,患者常會出現(xiàn)抑郁、煩躁、恐懼及孤獨等不良心理問題,甚至有可能導致患者出現(xiàn)悲觀厭世的情緒,因此我們應對患者進行良好的心理護理[3]。醫(yī)護人員應當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認真傾聽患者的傾訴。一些患者因長時間患病往往容易出現(xiàn)的抑郁等心理問題,不愿意對他人敞開心扉的傾訴,對于此類情況我們要耐心的進行心理疏導,使患者打開心結,提高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患者家屬的支持是患者的強大后盾,因此我們還應對患者的家屬進行細致的心里指導,避免其出現(xiàn)不耐煩的情緒,幫助患者與其家屬建立良好的關系。
2 結果
通過對兩組患者的各項生理指標和生活質量的對比,我們發(fā)現(xiàn)接受臨床護理干預的患者明顯優(yōu)于未經臨床護理的患者。經過藥物的治療之后,患者的健康狀況恢復良好,而臨床護理對于患者心理恢復有著明顯的效果。具體數(shù)據(jù)見下表1:
3 結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常見的肺部慢性疾病,病程很長,易使患者的肺部功能退化[4]。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已經成為了一個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所以要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治療以及臨床護理高度重視起來[5]。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給與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能夠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有助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及時有效的給與患者心理指導,指導患者進行科學飲食,加強氧療護理和排痰護理,確保患者呼吸道保持通暢,還要監(jiān)督患者及時用藥和指導患者在呼吸功能上加強鍛煉,重視對患者進行健康方面的指導,發(fā)揮護理工作的重要作用,為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服務。
綜上所述,加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臨床護理,有助于患者的康復,提高治療的效果,具有較大的臨床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 馮秀珍.心理護理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響[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2,20(14):288.
[2] 黃春蘭,朱輝群,黎小惠.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護理 [J].當代醫(yī)學,2013.19(36):335
[3] 黎記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綜合護理干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4(22):18-20.
[4] 王麗萍,代仲.臨床護理服務文化的創(chuàng)建與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45(3):18-21.
[5] 耿霞,周欽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護理[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2,16(14):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