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慧
摘要:目的: 探討和分析肝膽管結石手術的治療和護理效果。方法: 選用了我院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收的96例肝膽管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即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只進行了常規(guī)治療,而實驗組患者給予了系統(tǒng)性治療和護理措施,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并且他們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肝膽管結石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預防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關鍵詞:肝膽管結石;手術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8602(2014)05-0129-01
肝膽管結石屬于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疾病,并且隨著我國醫(yī)療水平和影像學技術的不斷提升,提高了肝膽管結石疾病的治療效果,而且復發(fā)率和術后并發(fā)癥明顯降低。但是由于肝膽管結石的生理和病理特點比較復雜,從而導致術后肝膽管梗阻、結石殘留、膽汁反流現(xiàn)象比較嚴重,所以需要對患者的術后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和康復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次研究選用了我院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收的96例肝膽管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了兩組,即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在30-70歲,平均為56.8歲;實驗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在31-75歲,平均為55.4歲。所有患者均采用了手術治療的方法,其中結石位于雙側肝管的患者有53例、結石分布于左肝管的患者43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文化程度、患病程度等方面的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中有56例患者進行了肝切除手術,其中有28例患者進行了左肝外葉切除手術,有13例患者進行了左半肝切除手術,7例患者進行了尾狀葉部分切除手術,有4例患者進行了肝方葉切除手術,3例患者進行了不規(guī)則右半肝切除手術,1例患者進行了右半肝切除手術。其余的40例患者進行了膽腸吻合手術治療,其中單純行T形管引流手術12例,T形管引流手術18例,肝切除+引流術6例,單純行膽腸吻合術4例。術后實驗組患者給予了系統(tǒng)性的護理措施,具體內容如下:
1.2.1 術前護理:
首先對患者進行術前心理護理,由于肝膽管結石疾病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和特殊性,從而導致患者產生恐懼、焦慮等情緒,此時護理人員要通過語言、態(tài)度、表情和行為來不斷改變患者的心理情緒,有效的減緩患者的恐懼心理,使他們愿意接受醫(yī)院的治療和康復工作。護理人員還要多與患者進行交流和溝通,及時向他們講解肝膽管結石的誘發(fā)因素、臨床癥狀、手術治療的重要性以及相關的注意事項等,這樣不僅可以促進他們更好的適應醫(yī)院環(huán)境,而且還能消除患者的恐懼感和陌生感。術前良好的心理護理還能夠保證手術治療的順利進行。其次對患者進行術前宣傳教育。全面的術前準備是手術成功的關鍵,同時護理人員要向患者講解手術的重要性以及術中、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及注意事項,對于患者的各種疑問也要耐心的講解。具體做法為:(1)向患者介紹手術的環(huán)境,從而消除患者對手術治療的陌生感。(2)告知患者手術前的相關注意事項,術前禁水、禁食。(3)詳細解答患者的疑難問題,并告知患者手術過程中的麻醉方式及配合要點。(4)根據(jù)患者的自身特點,適當?shù)母嬖V患者對肝膽管結石疾病的相關知識,從而增加他們的治療信心[1]。
1.2.2 術后護理:
手術完成之后到患者進入病房的全過程中都應該委派專門的護理人員對其進行一對一的護理服務,并將術后相關的注意事項告知患者,例如禁煙,禁酒,禁酸、禁辛辣等刺激性食品,禁油炸食品,同時還要增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日常多以低脂、清淡的食物為主。護理人員要保持病房的環(huán)境衛(wèi)生,室內的溫度和濕度要符合相關標準,經常對房間進行通風,從而為患者提供一個舒適的居住環(huán)境。定期幫助患者更換病服,擦拭身體,保持患者身體的清潔。對于引流治療的患者,要定期更換引流袋,避免引流液的逆流,而對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感染。護理人員還要耐心的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服藥劑量、術后體位姿勢以及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并根據(jù)患者的病情選擇適當?shù)目祻陀柧?,這些對于患者的康復都是比較有利的[2]。
1.2.3 并發(fā)癥的防治:
對于并發(fā)癥的預防和治療應該貫穿于手術的全過程,手術過程中要加強對患者的監(jiān)視,手術完成之后還要盡可能的保持呼吸道通暢,借助多參數(shù)監(jiān)護儀對患者進行心電圖、生命體征、氧飽和度等的檢測,如果發(fā)現(xiàn)患者存在異常,要及時通知主治醫(yī)生,并做好相關的治療工作。同時護理人員還要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對其進行靜脈補充液體,從而有效地維持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對于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還可采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從而預防感染現(xiàn)象的發(fā)生。密切觀察患者的傷口有無滲液、滲血及紅腫現(xiàn)象,對患者的腹脹、腹痛、鞏膜有無黃染等,這樣做可以有效的降低各類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1.2.4 術后宣教:
由于患者返回病房的時間不同,所以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一對一的術后宣傳和教育,根據(jù)患者的臨床特點,告知他們術后的臥位、治療方案、飲食、用藥知識、護理要點、活動方式以及相關的注意事項等,從而促使患者愿意接受醫(yī)院的各項康復工作。適當?shù)墓膭罨颊咦鲆恍┛祻湾憻?,并且運動量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2 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并且他們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手術過程中未出現(xiàn)死亡病例,但是有1例患者在住院期間由于病情的加重而搶救無效死亡。具體治療效果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n/(%)]
組別 例數(shù) 取凈率 殘石率 死亡率
實驗組 48 47(97.92) 1(2.08) 0(0.00)
對照組 48 36(75.0) 12(25.0) 1(2.08)
P <0.05 <0.05 <0.05
3 討論
對肝膽管結石疾病給予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并根據(jù)患者疾病特點、性格特點制定有效的術前、術后護理措施,從而避免患者出現(xiàn)不良的心理變化,這些對于患者的治療和康復都是有利的[3]。護理人員還要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使患者愿意接受醫(yī)院的相關治療和護理工作。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對患者制定系統(tǒng)性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而且降低了患者術中、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朱素珍,陳玲.肝膽管結石手術患者的護理體會[J].求醫(yī)問藥(學術版),2012,12(9):108-109.
[2] 蔡華,詹婕,易為民.肝膽管結石合并支氣管膽瘺35例護理體會[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1,8(12):124-125.
[3] 江平,胡曉敏,黃君.1~3級肝膽管結石手術治療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3(24):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