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虎 杜凌飛 陳志生
摘要:地方高校所承載的大學文化與城市文化有著密切聯系,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大學文化對城市文化品味提升起著引領與示范、輻射與發(fā)散、凝聚與傳播的重要作用,為了確保這些功能的實現,需要在高校的發(fā)展和建設中加大改革力度。
關鍵詞:大學文化 城市文化 地方高校
一、大學文化與城市文化的關系
地方高校中的文化即大學文化是指,在高校建設和發(fā)展中逐步形成的,師生普遍認同并遵循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準則、制度體系和環(huán)境氛圍的綜合反映,是環(huán)境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機統一體。
文化和藝術多是起源于城市,“民族、國家、政治、宗教、各種藝術以及各種科學都以人類的一種重要現象——市鎮(zhèn)為基礎?!盵1]在我國,幾乎所有的高校都在城市,因而大學文化和城市文化有著與生俱來的密切聯系。
(一)大學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在城市文化的諸多構成要素中,大學文化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高校是城市的有機組成部分,高校的重要職能便是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高等教育的實施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有較高文化層次的市民,在文化發(fā)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二)城市文化滲透于大學文化之中
城市文化與大學文化的關系就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大學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而城市文化又滲透于大學文化之中,影響著大學文化的建筑特色、文化標識、校風校貌、辦學定位等。
(三)大學文化負有促進城市文化發(fā)展的重任
高校是高等教育實施的場所,其承載的大學文化可以提升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政治素質。教育的本質就是使受教育者在受教育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不斷提高勞動生產者的能力;引發(fā)和發(fā)展人的興趣愛好,獲得身心的全面發(fā)展;營造城市扶正祛邪、揚善懲惡的良好社會風氣等等。[2]
二、地方高校對城市文化品味的提升作用
地方高校固有的人才優(yōu)勢、科研優(yōu)勢、文化優(yōu)勢等,有助于城市文化層次的發(fā)展,地方高校對城市文化品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一)引領與示范作用
高校所孕育的大學文化往往站在城市文化發(fā)展的前沿,起著引領和示范作用。一方面,高校引領城市哲學社會科學發(fā)展和城市改革創(chuàng)新。另一方面,高校引領城市精神培育。城市精神綜合了城市面貌、城市文明、市民素質和城市規(guī)劃的全部,是城市文化力的集中體現。
(二)輻射與發(fā)散功能
地方高校在為城市提供大量人才和勞動力的同時,還輸送了人文精神。五四時期北大發(fā)起的新文化運動、文革之后南京大學的關于真理大標準討論、新時期各高校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都是從高校入手,逐步輻射影響到社會。
地方高校最大的貢獻力便是科研成果的理論轉化為實踐成果。地方高??蒲谐晒妮椛渥饔?,可以推進城市文化的發(fā)展。
(三)凝練與傳播作用
文化是一個城市的標志,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文化內容。城市文化品味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城市文化的含量。大學作為文化的集散地,負有傳播文化的重要職責。高校所凝練的富有城市特色的文化需要以教育、交流等形式得到傳播,使城市文化得到更深更廣的認可。[3]
三、地方高校提升城市文化品味的應用與實現
城市文化品味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地方高校的辦學水平和育人水平,因此,實現城市文化品味提升需要以地方高校的建設和發(fā)展為基礎。
(一)積極營造以高校為中心的文化輻射源
城市品味的提升首先體現的是公民素質的提升,而高素質公民的培育是地方高校的主要任務。地方高校的發(fā)展,一方面,要根據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需要,遵循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適當擴大高等教育的規(guī)模,積極發(fā)展各級各類職業(yè)教育、成人教育和繼續(xù)教育,提高辦學質量,提升辦學特色。另一方面,要加強對教師、學生的培訓,打造優(yōu)良的校園文化。積極建設優(yōu)秀的文化輻射資源,使其所在的城市文化獲得更大的生長和發(fā)展。
打造以高校為中心的文化輻射源還需要加強高校品牌文化建設。我們的城市如同一棟大樓,大學就是它的內外部裝修。[4]
(二)著力打造以高校為載體的立體式平臺
為了提升城市文化品味,發(fā)展和諧、文明的城市文化,需要多種渠道共同努力。第一,建立開放式校園,輻射優(yōu)良資源。第二,啟動網絡平臺,共享先進資源。要真正做到開放辦學,讓市民感受和領略高等文化的魅力,有選擇性的開放教育資源,以大學文化發(fā)展反哺城市文化的品味提升,借助新媒體資源,使先進文化真正走入市民家里,有效提升整體城市文化的發(fā)展。
(三)積極推進以高校為目標的文化研究
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但實踐的發(fā)展離不開理論的指導。要投入科研經費和專家展開對校園文化的專門研究。一方面,啟動大學文化與城市文化的關聯研究,通過科研課題的研究推動城市文化的發(fā)展,同時注意理論成果的實踐轉化。另一方面,要注意加強不同高校之間的橫向比較和各高校文化發(fā)展的縱向研究,更好的把握發(fā)展方向。
地方政府需要提供相關的經費支持,鼓勵對城市精神、城市文化名人、城市縣志的整理和開放,積極推動研究成果為城市文化的發(fā)展服務。
地方高校對一個城市的發(fā)展意義重大。在實踐中,高校應該發(fā)揮精神號召力作用,充分扮演好文化領軍人的角色,防止文化荒漠化現象的產生,積極推進城市文化品味的提升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德]斯賓格勒, 齊世榮譯.西方的沒落[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200.
[2]雷兵,張勛宗.地方高等教育對文化強市起支撐作用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8):335.
[3]白志剛.城市文化與城市品味[J].文明與宣傳.2002(2):38-39.
[4]孫遜.都市文化研究:一門世界性前沿學科〔N〕.光明日報,2005 -09 -131.
(責任編輯:祁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