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芳
喝可樂、啤酒,吃薯片,看電視,小腿細細肚子大大……這并非只是漫畫情節(jié),而是當下許多人的生活現(xiàn)狀。由于不正確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飲食方式,我國目前糖尿病患者已達到1.139億,全世界每三到四個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位來自中國,每十個成年人當中就有六個人血糖不正常。
糖尿病大多是“吃”出來的
糖尿病是典型吃出來的疾病,不加控制的飲食可以說無異于慢性自殺。現(xiàn)在很多慢性病都是吃出來的,都跟我們的飲食密切相關。尤其是傳統(tǒng)菜比快餐的能量要高1/3到一半的量,日常餐似乎也不比快餐好到哪兒去。但是真正影響到國人肥胖的卻不一定是快餐,而有可能是果糖飲料,就是甜飲料。這些飲料在人們冰箱里面非常常見,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
從烹調用油量上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一天25克,但是多數(shù)人每天攝入50克,超過一倍。不合理的飲食、飲酒、缺乏運動以及生活壓力是導致我們目前擁有一半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一個重要原因。
低糖飲食加運動可減少半數(shù)的糖尿病
在控制糖尿病方面,最重要的可變因素就是吸煙、鍛煉、飲食。與其他慢性疾病不同,II型糖尿病是能夠預防的,只要通過如改變生活方式等方法將血糖控制在糖尿病的范圍中即可,可延緩病情進展的腳步。很多國內外的研究都證明生活方式干預可以使糖尿病的患病風險減少50%~60%。如果采取策略較早干預,使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還可以不得并發(fā)癥。得了糖尿病后仍然活到90歲、100歲的大有人在。我們能不能控制好糖尿病這一點非常重要,罹患糖尿病不是一個悲劇,沒有控制好糖尿病讓你得了并發(fā)癥才是悲劇。
學者們的防治建議是:
能保證一天8小時睡眠。
一周堅持150分鐘運動,總次數(shù)是5次。
一周21頓飯爭取15頓在家吃。
如果能做到這3條,糖尿病遠離你就沒問題。管住嘴、邁開腿,減小壓力,保證睡眠,是預防和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一天半斤糧食,二兩的肉或者是魚,有一斤的蔬菜,一個雞蛋,一磅奶,也就這么多。運動的話是要求堅持,一天半個小時到45分鐘,不是特別劇烈的運動,走路就行。
買食品先學會看營養(yǎng)標簽,要減少高熱量的攝入
營養(yǎng)標簽作為本來最重要的營養(yǎng)身份證,卻并未得到大家的重視。一項調查顯示,20名消費者中,只有3人表示有看營養(yǎng)標簽的習慣,而大多數(shù)人購買食品還是憑個人喜好,也就是“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現(xiàn)在大家要做的就是去學會看標簽,你只有看完之后才知道自己吃的是多少。比如一個很小的油炸蠶豆,一天兩千卡的話,你吃完脂肪占53%,這一天的攝入量便大大超標了。但是大家很少關注這一問題,長此以往便得了糖尿病。其實營養(yǎng)標簽中的核心營養(yǎng)素及營養(yǎng)素參考值是更為關鍵的參考指標。從今年起,我國將最容易攝入偏高的4種營養(yǎng)素標在食品包裝上,大家應盡早普及并養(yǎng)成讀營養(yǎng)標簽的習慣,營養(yǎng)標簽的推廣將有助于促進公眾合理控制飲食、養(yǎng)成健康的膳食方式,預防和減緩多種慢性病的發(fā)生。
妊娠期糖尿病營養(yǎng)控制勝于治療
妊娠糖尿病目前是女性II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不少孕婦吃得多且精,而活動少,這是妊娠期得糖尿病的重要原因。從相對長期的隨診發(fā)現(xiàn),孕婦中發(fā)生II型糖尿病機會大約在20%~30%。妊娠糖尿病患者是繼發(fā)II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如果控制得很好,能在50歲之前不得糖尿病,這需要靠飲食、運動、心理三方面的調節(jié)。而對于妊娠伴糖尿病的婦女,餐后血糖的控制水平是發(fā)生巨大兒的重要因素。至于有明顯胰島素抵抗的婦女需要將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與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進行適當調整,既能維持血糖控制,又能在保證攝入總能量充足的前提下保證胎兒的正常發(fā)育。
營養(yǎng)合理對妊娠期糖尿病至關重要。合理的膳食安排能提供妊娠所需的能量和營養(yǎng)素且不易導致餐后高血糖??傮w來說,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婦要多吃高纖維食物(例如新鮮水果和蔬菜)、全麥面包、谷類和豆類食物。這些食物會幫助你的血糖在飯后不會升得太高。蔬菜中如魔芋、芹菜、竹筍、香菇、木耳、各種菌類,膳食纖維都很豐富。
糖尿病飲食治療
飲食治療是各種類型糖尿病基礎治療的首要措施。飲食治療的原則是:控制總熱量和體重。減少食物中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酸含量,增加食物纖維含量,使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所占比例合理。控制膳食總能量的攝入,合理均衡分配各種營養(yǎng)物質。維持合理體重,超重/肥胖患者減少體重的目標是在3~6個月期間體重減輕5%~10%。消瘦患者應通過均衡的營養(yǎng)計劃恢復并長期維持理想體重。
脂肪:膳食中脂肪所提供的能量不超過總能量的30%,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不超過總能量的10%。食物中膽固醇攝入量<300mg/日。
碳水化合物: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應占總能量的50%~60%。食物中應富含膳食纖維。
蛋白質:腎功能正常者,推薦蛋白質的攝入量占總能量的10%~15%,有顯性蛋白尿的患者蛋白攝入量<0.8g/ kg體重/日;從GFR下降起,即應實施低蛋白飲食<0.6g/ kg體重/日,并同時補充復方a-酮酸制劑。
飲酒: 不推薦糖尿病患者飲酒。每日不超過1~2份標準量(一份標準量為:啤酒350ml,紅酒150ml或低度白酒45ml,各約含酒精15g)。
食鹽: 食鹽攝入量限制在每天6g以內,高血壓患者更應嚴格限制攝入量。
六個飲食誤區(qū)可致血糖升高
針對許多糖尿病患者日常飲食生活中的一些錯誤做法,下面的誤區(qū)要規(guī)避:
誤區(qū)1:飲食療法就等于饑餓療法。長期饑餓會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其后果更為嚴重,所以不提倡饑餓療法,可以多吃低熱量、高容積的食品,做到少量多餐六分飽。
誤區(qū)2:粗糧含糖少,就可以多吃。其實,粗糧含糖雖少,不加控制的攝入也可能導致血糖的上升;而且,粗糧中的纖維含量高,過量的膳食纖維還具有干擾藥物吸收的作用。
誤區(qū)3:為控制血糖水平,主食每天吃得極少,但副食卻不加控制。這種做法也是錯誤的。肉、蛋、奶制品雖含糖不高,卻富含蛋白質、脂肪,在體內可轉化為葡萄糖,多食亦會升高血糖;堅果類(瓜子、花生、核桃、杏仁等)含糖少,成為很多糖尿病患者的消遣食品,然而,如果不加限制地多食,也會因其油脂高、熱量大而影響血糖。
誤區(qū)4:糖尿病專用食品不含糖或只加入了甜味劑,不會升高血糖,因此不用控制。這都是受一些廣告的夸大宣傳或誤導,其實糖尿病專用食品與米飯、饅頭相同,不加控制也會引起血糖升高。
誤區(qū)5:喜歡喝稀飯。煮熟的稀飯吸收快,容易消化,易造成餐后血糖急速升高,糖尿病患者應改變大量喝稀飯的飲食習慣。
誤區(qū)6:重視藥物治療,忽視飲食運動療法。許多糖尿病患者認為有病服藥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其他均無關緊要。其實,飲食和運動都是治療糖尿病的必要手段,沒有飲食治療就沒有糖尿病的理想控制;而運動可以降低血糖,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
(編輯 遐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