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躍強,劉吉山,楊 慧,沈志強,,丁 壯
(1. 吉林大學動物醫(yī)學院,長春130062;2. 山東省濱州畜牧獸醫(yī)研究院,濱州 256600;3.山東綠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濱州 256600)
兔出血癥(rabbit haemorrhagic disease, RHD)是一種嚴重威脅兔產業(yè)健康發(fā)展及野生兔群生態(tài)平衡的烈性傳染病,其典型特征為發(fā)病快且病死率高,高達40%~90%[1]。該病首先在中國暴發(fā),并迅速流行至其他亞洲周邊與歐美國家,墨西哥、韓國等國由于和我國存在相關產業(yè)貿易導致該病的發(fā)生流行[2,3]。由于國際貿易日益增多與臨床防控難度加重,開展該病的早期快速診斷至關重要。
兔出血癥病原兔出血癥病毒(Rabbit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RHDV)是單股正鏈RNA病毒,雖然還不能對其進行體外培養(yǎng),但國內外學者在病原學、免疫學、臨床診斷與防治等方面已開展了深入研究。診斷是防控該病的根本,目前世界動物衛(wèi)生組織(OIE)官方推薦的實驗室診斷法方法包括血凝(hemagglutinin,HA)、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Western blot、免疫染色、電鏡負染觀察、動物回歸實驗等。同樣,血凝抑制(hemo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免疫瓊脂擴散試驗(immune agar diffusion test,ID)[4]、對流免疫電泳[5]、SPA菌體免疫掃描電鏡法[6]、免疫電鏡捕獲雙裝飾法[7]、TaqMan探針或SYBR Green Ⅰ實時熒光定量檢測方法[8-10]等也被廣泛應用。但是,這些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有些需要繁瑣的樣品處理過程,耗時費力,如SPA菌體免疫掃描電鏡法、免疫電鏡捕獲雙裝飾法等;有些簡單實用但敏感性不高,如HA、HI、ID等;有些雖然特異性強、敏感性高,但成本較高,如TaqMan探針實時熒光定量方法等。因此,本研究通過設計篩選引物組合,建立了一種快速、敏感、特異的RHDV RT-PCR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并開展了臨床應用,為RHDV的早期診斷、流行病學調查等提供一種有效的技術手段。
1.1 主要試劑 2×Power Taq PCR Master Mix、rTaq DNA聚合酶、2.5 mmol/L dNTP、RNA酶抑制劑、rTaq DNA聚合酶、MgCl2(25 mmol/L)等購自TaKaRa公司;TRIzol試劑購自上海生工;M-MuLV反轉錄酶等購自北京百泰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2 病毒株 兔出血癥病毒(RHDV)、兔輪狀病毒(Rabbit Rotavirus,RRV)、兔水泡性口炎病毒(Rabbit 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RVSV)均由山東省濱州畜牧獸醫(yī)研究院預防獸醫(yī)學與動物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保存。
1.3 引物設計及合成 應用Primer Premier 5.0生物軟件,根據(jù)GenBank中公布的RHDV全基因組序列,設計了上游引物F與下游引物R1、R2。F:5'-ACCCATCATGTTCGCGTCTG-3',R1:5'-TCCTGCATAAAARTACCCGTCC-3',R2:5'-CAGGTTGAACACGAGTGTGCT-3',引物組合理論上可分別擴增出235 bp與331 bp目的基因,引物合成與純化委托上海生工完成。
1.4 病毒cDNA合成 使用TRIzol試劑提取病毒基因組RNA,具體操作按說明書進行,干燥后加入DEPC水溶解提取的RNA,M-MuLV反轉錄酶合成cDNA,具體操作按說明書進行。
1.5 下游引物的篩選 PCR體系為:2×Power Taq PCR Master Mix 5 μL、引物組合F+R1/R2各 0.5 μL、并加入對應的cDNA 1 μL、滅菌ddH2O 10 μL,設空白對照。反應程序:94℃預變性5 min;94℃變性40 s,57.5℃退火40 s,72℃延伸30 s,擴增30個循環(huán);最后72℃延伸10min。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擴增,確定下游引物。
1.6 PCR擴增優(yōu)化
1.6.1 PCR擴增Mg2+濃度 以確定的上下游引物組合優(yōu)化離子濃度,反應體系為:10×PCR緩沖液(Mg2+free)2.5 μL,MgC12(25 mmol/L)0.5、1.0、1.5、2.0、2.5、3.0 μL,dNTPs(2.5 mmol/L)0.5 μL,上下游引物各0.5 μL,rTaq DNA聚合酶0.5 μL(5 U/μL),合成的cDNA 1 μL,補滅菌ddH2O至25 μL。反應程序:94℃預變性5 min;94℃變性40 s,57.5℃退火40 s,72℃延伸30 s,擴增30個循環(huán);最后72℃延伸10 min。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擴增。
1.6.2 退火溫度優(yōu)化 確定Mg2+最佳工作濃度后,通過50℃~60℃溫度區(qū)間梯度PCR,繼續(xù)優(yōu)化PCR反應體系及反應程序。
1.7 敏感性試驗 由微量核酸測定儀測定回收PCR產物濃度,并根據(jù)拷貝數(shù)=(6.02×1023)×(ng/μL×10-9)/(DNA length×660)計算,等比稀釋模板拷貝數(shù)為106~101拷貝/5 μL,進行PCR,評定敏感性。
1.8 特異性試驗 利用TRIzol試劑提取兔輪狀病毒、兔水泡型口炎病毒基因組樣品,并進行反轉錄合成cDNA,之后進行PCR特異性檢測。
1.9 臨床應用比較性試驗 應用本研究建立的RHDV RT-PCR檢測方法與血凝試驗(HA)同時檢測臨床疑似RHDV感染的臨床組織病料27份,比較2種檢測方法的敏感性與特異性。對檢測結果不一致的臨床組織病料進行動物回歸試驗,每份樣品攻毒4只未免疫家兔,通過觀察攻毒兔的臨床癥狀與病理變化確定是否為RHDV感染所致,同時設陰性對照攻毒組。
2.1 下游引物篩選 不同引物擴增組合擴增結果電泳檢測見圖1??梢?,F(xiàn)+R2引物組合可特異性的擴增出大小為331 bp的單一目的基因,而F+R1組合雖然能擴增出235 bp的目的片段,但存在非特異性擴增,經后期PCR條件優(yōu)化后也不能夠完全消除,因此,選取F+R2組合用于本實驗RHDV檢測方法的建立與應用。經Blast分析,所設計引物序列與目前已經公布的所有病毒株序列對應區(qū)域完全一致,利用該方法可以檢測所有的RHDV毒株。
圖1 不同引物組合PCR擴增結果Fig.1 PCR results from different combination of primers
2.2 Mg2+濃度的優(yōu)化 在0.5~3.0 mmol/L區(qū)間Mg2+濃度擴增結果見圖2。當Mg2+濃度為0.5 mmol/L時,無任何產物與特異性擴增;當濃度在2.0 mmol/L及以上時,隨著濃度增高,特異性產物濃度越來越低,非特異性產物濃度越來越高;在濃度為1.0 mmol/L和1.5 mmol/L時,擴增產物特異單一,而且也無引物二聚體??梢?,當Mg2+濃度為1.0~1.5 mmol/L,均能獲得高效特異的擴增,因此選擇1.5 mmol/L Mg2+濃度進行其他反應條件的優(yōu)化。
圖2 Mg2+對PCR擴增的影響Fig.2 PCR results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Mg2+
2.3 溫度梯度PCR 在Mg2+濃度為1.5 mmol/L條件下,退火溫度為50℃~60℃,均可高效擴增目的DNA片段,無非特異性擴增、無引物二聚體,且不同退火溫度的擴增效率無明顯差異。證明在此溫度區(qū)間內,目的片段可以得到很好的擴增,而且無差異性,電泳結果見圖3。該方法具有良好的退火溫度區(qū)間,引物特異性強。同時,由于所建立方法退火溫度范圍較廣,適于建立與其他病原的多重檢測方法。
2.4 PCR敏感性 利用微量核酸測定儀測定回收PCR產物的濃度并稀釋作為模板,最終模板濃度為106/5 μL到101/5 μL共計6個梯度,并進行敏感性擴增,結果見圖4。當模板拷貝數(shù)≥102時有目的條帶,清晰可見,但101拷貝不能通過電泳檢測到擴增產物。兔出血癥病毒RT-PCR診斷方法已有很多報道[11-15],但多是以提取的病毒RNA或者病毒稀釋倍數(shù)來判定其敏感性。本研究建立的RT-PCR檢測方法以擴增產物等比稀釋后為模板,得出理論上可以肉眼觀察到的最低擴增拷貝數(shù),在精確其敏感性的同時增加了其臨床檢測適用性,即可以檢測出較低含量的病毒樣本。
圖3 退火溫度對PCR擴增的影響Fig.3 PCR results at different annealing temperature
圖4 不同拷貝數(shù)稀釋PCR產物電泳檢測結果Fig.4 Results of PCR at different copy numbers
2.5 特異性檢測 該方法特異性測定結果如圖5所示,針對RHDV所設計合成引物只對RHDV能夠獲得特異性擴增,而檢測兔水泡型口炎病毒與兔輪狀病毒時并無特異性擴增,說明所建立的方法特異性強。
2.6 臨床應用比較試驗 應用本研究建立的RHDV RT-PCR檢測方法與血凝試驗(HA)同時檢測臨床疑似RHDV感染的臨床組織病料27份,HA檢測出陽性樣品18份,而本研究建立的RT-PCR方法檢測出陽性樣品21份。3份HA未檢出的陽性病料攻毒的家兔均在24~72 h內死亡,且臨床發(fā)病癥狀與剖檢組織病理學變均為典型RHD所致,陰性對照組全部健活。以上結果表明,所建立的RT-PCR方法較HA檢測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陽性檢出率由66.7%提升至77.8%,具有較強的臨床適用性。由于該病具有潛伏期短、傳播快、病死率高等特點,因此,快速、敏感、準確的RT-PCR診斷方法的建立對于該病的臨床防控極為重要。RHDV常規(guī)檢測最為常用的方法是血凝(血凝抑制)實驗、ELISA等,但血凝(血凝抑制)實驗需要人“O”型紅細胞,不僅受來源限制,而且對操作人員存在潛在的生物安全性問題,同時其敏感性較低,影響其結果判定的因素也較多。因此,本研究建立的RT-PCR檢測方法具有敏感、特異、準確等特點,可用于RHDV的快速診斷,也可用于潛伏攜帶RHDV的大規(guī)模排查與凈化,對于防控該病提供了技術保障。
圖5 PCR特異性檢測結果Fig.5 Specificity test of PCR
[1]Abrantes J, van der Loo W, Le Pendu J,et al. Rabbit haemorrhagic disease (RHD)and rabbit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RHDV): a review [J]. Vet Res, 2012, 43:12.
[2]Park N Y, Chong C Y, Kim J H,et al. An outbreak of viral haemorrhagic pneumonia (tentative name)of rabbits in Korea [J]. J Korean Vet Med Assoc, 1987, 23(9): 603-610.
[3]Gregg D A, House C, Meyer R,et al. Viral haemorrhagic disease of rabbits in Mexico: epidemiology and viral characterization [J]. Rev Sci Tech,1991, 10(2): 435-451.
[4]戴康, 徐為燕, 杜念興. 應用免疫擴散試驗檢測兔病毒性出血癥抗體[J]. 畜牧與獸醫(yī), 1987, 19(2): 70.
[5]張洪英, 劉曉穎, 陳立志, 等. 對流免疫電泳試驗診斷兔瘟病[J]. 特產研究, 2000, 22(3): 44-45.
[6]趙英哲, 王志鈞, 張福仁, 等. 應用SPA菌體免疫掃描電鏡法檢測兔瘟病毒[J]. 內蒙古農牧學院學報, 1987, 8(2):215-218.
[7]秦海斌, 劉懷然, 劉家森, 等. 兔出血癥病毒抗原捕獲ELISA檢測方法[J]. 中國比較醫(yī)學雜志, 2007, 17(8):20-24.
[8]張秀娥, 田夫林, 李希友. TaqMan MGB探針實時檢測兔病毒性出血癥病毒[J]. 中國獸醫(yī)學報, 2007, 27(6): 814-817.
[9]Nied?wiedzka-Rystwej P, Hukowska-Szematowicz B, Dzia?o J, et al. Real time PCR detection of rabbit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in rabbits infected with different European strains of RHDV [J]. Pol J Vet Sci,2013, 16(1): 39-43.
[10]肖躍強, 謝金文, 徐二丹, 等. 兔出血癥病毒實時熒光定量RT-PCR檢測方法的建立[J]. 動物醫(yī)學進展, 2013,34(12): 69-73.
[11]胡波, 魏后軍, 王芳, 等. 兔出血癥病毒RT-PCR檢測方法的建立及其臨床應用[J]. 畜牧獸醫(yī)學報, 2010, 41(11):1442-1446.
[12]王芳, 李超美, 楊龍圣, 等. 兔出血癥病毒RT-PCR檢測方法的建立及應用[J]. 農業(yè)生物技術學報, 2007, 15(3):409-413.
[13]鞏薇, 付瑞, 賀爭鳴, 等. 兔出血癥病毒RT-PCR方法的研究[J]. 中國比較醫(yī)學雜志, 2006, 16(8): 466-468.
[14]胡迎東, 劉懷然, 司昌德, 等. 兔出血病病毒RT-PCR檢測方法的建立及初步應用[J]. 動物醫(yī)學進展, 2006, 27(5):87-90.
[15]王印, 楊澤曉, 韓雪清, 等. 兔出血癥病毒與歐洲野兔綜合征病毒復合RT-PCR檢測方法的建立[J]. 中國獸醫(yī)科學, 2011, 41(11): 1165-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