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禮
探究性活動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它能讓學生的心靈自由放飛,使得數學課堂更加開放,擴大數學學習的空間,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認識數學的奧妙,從而更好地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最終能夠運用數學知識獨立分析、解決問題,成為創(chuàng)新型人才。
一、精心安排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通過數學教學能夠使學生認識到現(xiàn)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xiàn)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當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面對新的數學知識時,能主動地尋找其實際背景,并探索其應用價值。”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考慮設置適量的活動課。要做到:①定時間,每周安排固定活動課。②定人員,確保有專人負責并進行指導。③定地點,開展活動課的地點要明確。④定內容,對活動內容要進行篩選,并且按要求完成教學任務。數學活動課研究性教學從學生的自身生活和現(xiàn)實生活中可以提取各種數學題材,給學生提供更廣泛自主探索的機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猜測、歸納、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數學的綜合實踐能力。教師必須做到全員參與,還要注意學科與活動內容的緊密聯(lián)系,做到內容互補,相得益彰。
二、形式多樣
(1)講數學故事。一般可分三類:有關數學家和數學史的故事、知識性的歷史數學故事和蘊含數學知識的童話和寓言故事。可以采用教師和學生輪流講的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通過講述數學家的故事和數學上的成果,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和辯證唯物主義方面的教育,進而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使他們更加有毅力投身于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去。
(2)開設數學講座。主要是結合有關數學知識,通過講座的形式,讓學生在活動課中學到一些基本的數學思想、基本的思維方法。還可以通過講座介紹小學生能接受的數學知識和學習方法。
(3)閱讀數學書籍。指導時要注意幾點:推薦的書要符合兒童的知識水平。教師可先介紹全書的梗概和精彩有趣部分,以吸引學生的閱讀欲。書中難懂的地方,教師要輔導。同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交流閱讀體會。
(4)開展數學競賽。可以在不同范圍內舉行,小則一個班,大則一個年級或幾個年級,還可以幾所學?;蛞粋€學區(qū)進行聯(lián)賽。在命題過程中應當注意導向性,避免一味追求高難度的心態(tài),使競賽與平時教學相聯(lián)系,而不是故意給學生以障礙。同時,在保證基本題數量的前提下安排難度適當、數量適當的技巧性習題,以刺激學生對知識的渴求欲望。
三、聯(lián)系生活
(1)玩數學游戲。應當說小學數學與數學游戲聯(lián)系的內容非常廣泛,像數學棋、打靶計數、套圈游戲、猜數游戲、謎語游戲、數學行軍等都可以應用到數學教學中來。通過游戲的方法可以激起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讓學生在更為輕松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中獨立思考、獨立理解、獨立消化、獨立吸收。像“最佳租車方案”“奇數偶數在商場”等游戲內容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教學素材。
(2)參加各類實踐活動。根據數學課所給出的內容,有針對性地組織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用來培養(yǎng)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用這種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教學方法,不但可以讓學生的知識更具豐富性,同時可以使學生了解數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更為關鍵的是,用這種社會實踐活動的錘煉,能夠在鍛煉學生個人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其勇于解決問題、敢于研究問題的鉆研精神。
如筆者在講授“約數和倍數”這部分知識時,先帶領學生全面整理這部分的知識體系,設計了如下問題:
為了方便和同學們聯(lián)系,老師將電話號碼留給你們,但是號碼需要你們按照下面要求寫出來:
□□□□□□□。
由左向右的順序如下:在第一個□里填上最小的合數;在第二個□里的填上最小的素數;第三個□中既是素數,又是偶數;第四個□里的數字是比最小的偶數大1;第五個□里的數字是10以內最大的偶數;第六個□里的數字是10以內既是合數又是奇數的數;第七個□里的數字是最小的偶數。
問題提出后,學生都能夠積極探索、主動研究,通過討論、思考發(fā)現(xiàn)號碼為:4223892。接著,我說:“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家的電話號碼自己也來‘設計一道題目,來看看老師和同學們能不能猜出來。”
設計的要求:不能直接出示號碼;運用本單元所學關于素數、合數等知識進行獨立設計;題目新穎,將問題清楚地表述出來。
學生對這樣的作業(yè)很感興趣,回家后都絞盡腦汁運用數學知識用自己家的電話號碼編制數學題目,并用自己獨特的問題來難住老師以及班上的同學。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的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養(yǎng)。
綜上所述,在數學教學實踐的整個過程中包含著豐富的操作、研究、嘗試等項內容,可以促進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因此,教師要按照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通過特定方法給學生拓寬知識、發(fā)展特長的機會,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素質。這樣,教師的主導作用得以體現(xiàn),學生的個性得到彰顯,就為最終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江蘇省寶應開發(fā)區(qū)國際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