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情緒管理對腦梗死患者焦慮、抑郁及睡眠障礙的影響研究

      2014-06-10 18:16:34梁彩霞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4年10期
      關鍵詞:情緒管理睡眠障礙抑郁

      梁彩霞

      [摘要] 目的 探討情緒管理對腦梗死患者焦慮抑郁及睡眠障礙的影響。 方法 選擇本院2013年3~9月收治的90例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常規(guī)組45例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包括健康教育、氣道管理、康復指導等,研究組45例患者在常規(guī)組的基礎上給予情緒管理,護理前后采用漢密爾頓焦慮、抑郁量表(HAMA、HAMD)及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SQI)評價患者負性情緒及睡眠質量的改善情況。 結果 護理后兩組HAMA、HAMD評分均較護理前降低(P<0.05),但研究組HAMA、HAMD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后兩組PSQI評分均降低(P<0.05),研究組PSQI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情緒管理可有效改善腦梗死患者負性情緒及睡眠障礙情況,利于患者病情恢復,值得應用。

      [關鍵詞] 情緒管理;腦梗死;睡眠障礙;焦慮;抑郁

      [中圖分類號] R473.7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4(a)-015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ce of emotional management on anxiety,depression and sleep disorder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to September 2013,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45 patients of conventiona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care,including health education,airway management,rehabilitation guidance,45 cases of study group were given emotional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group,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Hamilton anxiety,depression scale (HAMA,HAMD) and 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were used to evaluat improvement of negative emotions and sleep quality. Results After treatment,HAMA,HAMD,PSQI score of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P<0.05),but HAMA,HAMD, PSQI scor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emotional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negative emotions and sleep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which will help restore the patient′s condition,it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 Emotional management;Infarction;Sleep disorders;Anxiety;Depression

      腦梗死是目前臨床最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常發(fā)生于中老年患者,極易致殘、致死,給社會及家庭帶來沉重負擔。雖然目前早期溶栓能有效緩解病情,減低致殘及致死率,但其有嚴格時間限制及適應證,臨床能在有效時間內實行溶栓治療的患者是十分有限,由此導致腦梗死患者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和生活能力下降,其中除肢體活動能力障礙外,睡眠障礙和負性情緒最為常見[1]。焦慮抑郁、睡眠障礙可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會導致血糖血脂波動,延緩神經功能的康復,并且使復發(fā)的風險加大。本研究選擇本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情緒管理,探討情緒管理對改善患者負性情緒及睡眠障礙的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3~9月收治的腦梗死患者90例,診斷均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訂的診斷標準,均經顱腦CT或MRI證實,患者意識清楚,對本研究均知情同意。排除腦萎縮、阿爾茨海默病、昏迷、精神異常者以及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異常者,排除近1個月內有抗焦慮、抑郁藥物服用史者。共入組9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常規(guī)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齡46~69歲,平均(56.4±5.7)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17例,初中及以下28例。研究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齡43~66歲,平均(55.2±7.4)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0例,高中及以上15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規(guī)組 本組患者給予腦梗死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氣道管理、健康教育、康復鍛煉指導等。①氣道管理: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臥床患者交代家屬定期翻身、扣背,輔助患者咳痰,有必要者可進行吸痰,并遵醫(yī)囑行氧氣霧化吸入,3次/d,保持氣道濕潤通暢;②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屬講解腦梗死相關知識,使患者了解腦梗死發(fā)病的危險因素、治療方法、治療效果、治療中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及處理方式,講解生活飲食注意事項;③康復指導:向患者強調早期康復鍛煉的重要性,并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制訂作息制度及康復訓練計劃,早期指導患者進行床上關節(jié)功能鍛煉,并嚴格按計劃進行康復訓練。endprint

      1.2.2 研究組 本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情緒管理。①信心支持:向患者描述治療康復良好的病例資料,并肯定患者在病情恢復方面的進步,增強其進一步治療的信心,并鼓勵病友交流使患者保持愉悅的情緒;②音樂干預:根據(jù)患者的文化程度、性格特點及喜好等,幫助患者選擇相關的音樂或電臺等,利于舒緩焦慮抑郁情緒;③轉移患者的注意力:通過移情的方式,轉移患者的注意力,組織收看各類電視節(jié)目,同時鼓勵患者多參加社會活動,從而避免患者將所有注意力集中在疾病方面,以減輕抑郁,保持心情愉悅;④安神靜志:指導患者每天靜坐、靜臥等舒緩緊張情緒,引導患者通過語言、活動等疏解內心壓力,肯定患者的進步,調動患者治療的積極性;⑤放松訓練:在保持病室安靜的前提下,使患者感覺輕松自然,閉目進行深呼吸,并自足部開始直至頭部,依次放松全身肌肉,如此反復訓練,直到患者掌握放松方法。

      1.3 觀察指標

      護理干預前及干預后1個月,采用漢密爾頓焦慮、抑郁量表(HAMA、HAMD)[2]及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SQI)[3]評價患者負性情緒及睡眠質量的改善情況。其中HAMA、HAMD分別包括14、24個項目,所有項目采用0~4分的5級評分法,0分:無癥狀;1分:輕;2分:中等;3分:重;4分:極重;評分越高,患者焦慮程度越嚴重。PSQI量表包括7個維度,18個條目,總分0~25分,分數(shù)越高,睡眠質量越差。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焦慮抑郁情況的比較

      兩組護理前HAMA、HAMD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HAMA、HAMD評分均較護理前降低(P<0.05),但研究組HAMA、HAMD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表1)。

      3 討論

      腦梗死患者發(fā)病后由于神經功能障礙及肢體運動功能障礙,常出現(xiàn)焦慮抑郁情況,文獻[4]報道腦梗死患者焦慮抑郁障礙發(fā)生率可達80%左右,患者負性情緒的發(fā)生主要與心理應激、精神壓力等因素有關。負性情緒會導致患者治療信心及治療依從性明顯降低,進而影響康復效果,導致生活質量進一步降低[5]。因此腦梗死患者在進行常規(guī)的健康教育、康復指導外,還有必要進行情緒管理,加強心理功能的康復。

      另外,睡眠障礙也是腦梗死患者常見的癥狀,劉國軍等[6]報道腦梗死患者發(fā)病后數(shù)日或數(shù)周內發(fā)生睡眠障礙的概率可達95%,并且睡眠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入睡困難、噩夢等,導致睡眠質量下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延緩神經功能的康復,并且使復發(fā)的風險加大。此外睡眠障礙與負性情緒的發(fā)生也有密切關系,王寧群[7]研究顯示,腦梗死后存在睡眠障礙的患者多數(shù)伴有焦慮抑郁情緒,同時焦慮抑郁情緒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緊張不安、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最終引起睡眠結構紊亂。

      本研究中對研究組腦梗死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著重進行情緒管理,首先通過加強與患者的溝通,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列舉康復成功案例,解除患者的后顧之憂,增強康復的信心,通過患者本身感興趣的活動節(jié)目等轉移注意力;通過睡前放松訓練使患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身體上,在肌肉放松的基礎上,讓患者暫時忘記不適癥狀,保持心情放松[8]。另外根據(jù)患者的喜好進行音樂干預,有研究[9]顯示,音樂可以振奮患者的精神,舒緩情緒,激勵正常行為,提高患者的應急能力。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兩組HAMA、HAMD、PSQI評分均較護理前降低,并且研究組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情緒管理在緩解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提高睡眠質量方面起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情緒管理可有效改善腦梗死患者的負性情緒及睡眠障礙情況,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復,可進行進一步研究及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立芬,曾昭祥,劉琳,等.腦梗死患者的生活質量與其焦慮、抑郁情緒的相關性研究[J].四川精神衛(wèi)生,2006, 19(4):203-205.

      [2] 王寧群,李宗信,黃小波,等.腦梗死后焦慮抑郁共病患者的臨床特征[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9,15(5):455-457.

      [3] 林參,陳志剛,馬麗珍,等.急性腦梗死后并發(fā)睡眠障礙的發(fā)生機制探討[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 9(2):169-171.

      [4] 石永華.腦梗死住院病人焦慮抑郁的臨床調查及護理[J].護理研究,2010,24(36):124.

      [5] 鄧建中,齊進興,趙彥玲,等.腦梗死后抑郁焦慮狀態(tài)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13(2):26-27.

      [6] 劉國軍,陳康寧.卒中后睡眠障礙研究進展[J].中國卒中雜志,2007,2(5):455-458.

      [7] 王寧群.缺血性卒中后睡眠障礙伴焦慮患者中醫(yī)證候特征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8(8):932-934.

      [8] 程春燕.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對緩解腦梗死病人焦慮狀態(tài)的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5,2(6):5-6.

      [9] 鐘艷梅.音樂療法對急性腦梗死的治療和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19):165-166.

      (收稿日期:2014-02-25 本文編輯:林利利)endprint

      1.2.2 研究組 本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情緒管理。①信心支持:向患者描述治療康復良好的病例資料,并肯定患者在病情恢復方面的進步,增強其進一步治療的信心,并鼓勵病友交流使患者保持愉悅的情緒;②音樂干預:根據(jù)患者的文化程度、性格特點及喜好等,幫助患者選擇相關的音樂或電臺等,利于舒緩焦慮抑郁情緒;③轉移患者的注意力:通過移情的方式,轉移患者的注意力,組織收看各類電視節(jié)目,同時鼓勵患者多參加社會活動,從而避免患者將所有注意力集中在疾病方面,以減輕抑郁,保持心情愉悅;④安神靜志:指導患者每天靜坐、靜臥等舒緩緊張情緒,引導患者通過語言、活動等疏解內心壓力,肯定患者的進步,調動患者治療的積極性;⑤放松訓練:在保持病室安靜的前提下,使患者感覺輕松自然,閉目進行深呼吸,并自足部開始直至頭部,依次放松全身肌肉,如此反復訓練,直到患者掌握放松方法。

      1.3 觀察指標

      護理干預前及干預后1個月,采用漢密爾頓焦慮、抑郁量表(HAMA、HAMD)[2]及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SQI)[3]評價患者負性情緒及睡眠質量的改善情況。其中HAMA、HAMD分別包括14、24個項目,所有項目采用0~4分的5級評分法,0分:無癥狀;1分:輕;2分:中等;3分:重;4分:極重;評分越高,患者焦慮程度越嚴重。PSQI量表包括7個維度,18個條目,總分0~25分,分數(shù)越高,睡眠質量越差。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焦慮抑郁情況的比較

      兩組護理前HAMA、HAMD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HAMA、HAMD評分均較護理前降低(P<0.05),但研究組HAMA、HAMD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表1)。

      3 討論

      腦梗死患者發(fā)病后由于神經功能障礙及肢體運動功能障礙,常出現(xiàn)焦慮抑郁情況,文獻[4]報道腦梗死患者焦慮抑郁障礙發(fā)生率可達80%左右,患者負性情緒的發(fā)生主要與心理應激、精神壓力等因素有關。負性情緒會導致患者治療信心及治療依從性明顯降低,進而影響康復效果,導致生活質量進一步降低[5]。因此腦梗死患者在進行常規(guī)的健康教育、康復指導外,還有必要進行情緒管理,加強心理功能的康復。

      另外,睡眠障礙也是腦梗死患者常見的癥狀,劉國軍等[6]報道腦梗死患者發(fā)病后數(shù)日或數(shù)周內發(fā)生睡眠障礙的概率可達95%,并且睡眠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入睡困難、噩夢等,導致睡眠質量下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延緩神經功能的康復,并且使復發(fā)的風險加大。此外睡眠障礙與負性情緒的發(fā)生也有密切關系,王寧群[7]研究顯示,腦梗死后存在睡眠障礙的患者多數(shù)伴有焦慮抑郁情緒,同時焦慮抑郁情緒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緊張不安、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最終引起睡眠結構紊亂。

      本研究中對研究組腦梗死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著重進行情緒管理,首先通過加強與患者的溝通,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列舉康復成功案例,解除患者的后顧之憂,增強康復的信心,通過患者本身感興趣的活動節(jié)目等轉移注意力;通過睡前放松訓練使患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身體上,在肌肉放松的基礎上,讓患者暫時忘記不適癥狀,保持心情放松[8]。另外根據(jù)患者的喜好進行音樂干預,有研究[9]顯示,音樂可以振奮患者的精神,舒緩情緒,激勵正常行為,提高患者的應急能力。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兩組HAMA、HAMD、PSQI評分均較護理前降低,并且研究組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情緒管理在緩解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提高睡眠質量方面起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情緒管理可有效改善腦梗死患者的負性情緒及睡眠障礙情況,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復,可進行進一步研究及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立芬,曾昭祥,劉琳,等.腦梗死患者的生活質量與其焦慮、抑郁情緒的相關性研究[J].四川精神衛(wèi)生,2006, 19(4):203-205.

      [2] 王寧群,李宗信,黃小波,等.腦梗死后焦慮抑郁共病患者的臨床特征[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9,15(5):455-457.

      [3] 林參,陳志剛,馬麗珍,等.急性腦梗死后并發(fā)睡眠障礙的發(fā)生機制探討[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 9(2):169-171.

      [4] 石永華.腦梗死住院病人焦慮抑郁的臨床調查及護理[J].護理研究,2010,24(36):124.

      [5] 鄧建中,齊進興,趙彥玲,等.腦梗死后抑郁焦慮狀態(tài)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13(2):26-27.

      [6] 劉國軍,陳康寧.卒中后睡眠障礙研究進展[J].中國卒中雜志,2007,2(5):455-458.

      [7] 王寧群.缺血性卒中后睡眠障礙伴焦慮患者中醫(yī)證候特征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8(8):932-934.

      [8] 程春燕.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對緩解腦梗死病人焦慮狀態(tài)的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5,2(6):5-6.

      [9] 鐘艷梅.音樂療法對急性腦梗死的治療和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19):165-166.

      (收稿日期:2014-02-25 本文編輯:林利利)endprint

      1.2.2 研究組 本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情緒管理。①信心支持:向患者描述治療康復良好的病例資料,并肯定患者在病情恢復方面的進步,增強其進一步治療的信心,并鼓勵病友交流使患者保持愉悅的情緒;②音樂干預:根據(jù)患者的文化程度、性格特點及喜好等,幫助患者選擇相關的音樂或電臺等,利于舒緩焦慮抑郁情緒;③轉移患者的注意力:通過移情的方式,轉移患者的注意力,組織收看各類電視節(jié)目,同時鼓勵患者多參加社會活動,從而避免患者將所有注意力集中在疾病方面,以減輕抑郁,保持心情愉悅;④安神靜志:指導患者每天靜坐、靜臥等舒緩緊張情緒,引導患者通過語言、活動等疏解內心壓力,肯定患者的進步,調動患者治療的積極性;⑤放松訓練:在保持病室安靜的前提下,使患者感覺輕松自然,閉目進行深呼吸,并自足部開始直至頭部,依次放松全身肌肉,如此反復訓練,直到患者掌握放松方法。

      1.3 觀察指標

      護理干預前及干預后1個月,采用漢密爾頓焦慮、抑郁量表(HAMA、HAMD)[2]及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SQI)[3]評價患者負性情緒及睡眠質量的改善情況。其中HAMA、HAMD分別包括14、24個項目,所有項目采用0~4分的5級評分法,0分:無癥狀;1分:輕;2分:中等;3分:重;4分:極重;評分越高,患者焦慮程度越嚴重。PSQI量表包括7個維度,18個條目,總分0~25分,分數(shù)越高,睡眠質量越差。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焦慮抑郁情況的比較

      兩組護理前HAMA、HAMD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HAMA、HAMD評分均較護理前降低(P<0.05),但研究組HAMA、HAMD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表1)。

      3 討論

      腦梗死患者發(fā)病后由于神經功能障礙及肢體運動功能障礙,常出現(xiàn)焦慮抑郁情況,文獻[4]報道腦梗死患者焦慮抑郁障礙發(fā)生率可達80%左右,患者負性情緒的發(fā)生主要與心理應激、精神壓力等因素有關。負性情緒會導致患者治療信心及治療依從性明顯降低,進而影響康復效果,導致生活質量進一步降低[5]。因此腦梗死患者在進行常規(guī)的健康教育、康復指導外,還有必要進行情緒管理,加強心理功能的康復。

      另外,睡眠障礙也是腦梗死患者常見的癥狀,劉國軍等[6]報道腦梗死患者發(fā)病后數(shù)日或數(shù)周內發(fā)生睡眠障礙的概率可達95%,并且睡眠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入睡困難、噩夢等,導致睡眠質量下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延緩神經功能的康復,并且使復發(fā)的風險加大。此外睡眠障礙與負性情緒的發(fā)生也有密切關系,王寧群[7]研究顯示,腦梗死后存在睡眠障礙的患者多數(shù)伴有焦慮抑郁情緒,同時焦慮抑郁情緒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緊張不安、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最終引起睡眠結構紊亂。

      本研究中對研究組腦梗死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著重進行情緒管理,首先通過加強與患者的溝通,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列舉康復成功案例,解除患者的后顧之憂,增強康復的信心,通過患者本身感興趣的活動節(jié)目等轉移注意力;通過睡前放松訓練使患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身體上,在肌肉放松的基礎上,讓患者暫時忘記不適癥狀,保持心情放松[8]。另外根據(jù)患者的喜好進行音樂干預,有研究[9]顯示,音樂可以振奮患者的精神,舒緩情緒,激勵正常行為,提高患者的應急能力。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兩組HAMA、HAMD、PSQI評分均較護理前降低,并且研究組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情緒管理在緩解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提高睡眠質量方面起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情緒管理可有效改善腦梗死患者的負性情緒及睡眠障礙情況,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復,可進行進一步研究及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立芬,曾昭祥,劉琳,等.腦梗死患者的生活質量與其焦慮、抑郁情緒的相關性研究[J].四川精神衛(wèi)生,2006, 19(4):203-205.

      [2] 王寧群,李宗信,黃小波,等.腦梗死后焦慮抑郁共病患者的臨床特征[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9,15(5):455-457.

      [3] 林參,陳志剛,馬麗珍,等.急性腦梗死后并發(fā)睡眠障礙的發(fā)生機制探討[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 9(2):169-171.

      [4] 石永華.腦梗死住院病人焦慮抑郁的臨床調查及護理[J].護理研究,2010,24(36):124.

      [5] 鄧建中,齊進興,趙彥玲,等.腦梗死后抑郁焦慮狀態(tài)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13(2):26-27.

      [6] 劉國軍,陳康寧.卒中后睡眠障礙研究進展[J].中國卒中雜志,2007,2(5):455-458.

      [7] 王寧群.缺血性卒中后睡眠障礙伴焦慮患者中醫(yī)證候特征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8(8):932-934.

      [8] 程春燕.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對緩解腦梗死病人焦慮狀態(tài)的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5,2(6):5-6.

      [9] 鐘艷梅.音樂療法對急性腦梗死的治療和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19):165-166.

      (收稿日期:2014-02-25 本文編輯:林利利)endprint

      猜你喜歡
      情緒管理睡眠障礙抑郁
      非運動性癥狀對帕金森病的影響探討
      東方教育(2016年14期)2017-01-16 10:56:57
      穴位按摩配合頭皮花針治療化療患者睡眠障礙的效果觀察
      高校大學生情緒管理調查研究
      青年時代(2016年28期)2016-12-08 17:27:07
      集束化護理對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睡眠障礙的影響分析
      淺談情緒管理在安全中的實踐與應用
      個體化心理干預對妊娠嘔吐孕婦焦慮抑郁的影響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41:27
      護理干預對突發(fā)性耳聾患者的影響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41:00
      產前個性化心理護理對初產婦焦慮、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響
      社區(qū)在冊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影響因素分析
      高職院校學生干部情緒管理與應對能力研究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8:00:17
      谢通门县| 淮滨县| 岑巩县| 杂多县| 连平县| 柘荣县| 遂宁市| 清新县| 茶陵县| 玉溪市| 平利县| 安宁市| 佳木斯市| 九寨沟县| 临海市| 静乐县| 逊克县| 卢龙县| 高清| 凤翔县| 广安市| 太和县| 晴隆县| 南开区| 侯马市| 连城县| 河间市| 鄄城县| 尼木县| 志丹县| 福泉市| 咸宁市| 平陆县| 喀喇沁旗| 兰考县| 庆城县| 嘉祥县| 璧山县| 清原| 泰兴市| 怀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