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燕
摘 要:自學校全面開展“1121”高效課堂教學改革以來,精心編制的適應課改的導學案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并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也深得學生的好評。但在導學案的編制和使用過程中也遇到一些問題,因此,如何分析和解決這些問題,完善導學案的編制,使其更好地為課改服務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1121”課堂模式;導學案;導學;導思
我校推行的“1121”課堂模式就是指堅持“1個載體——導學案、1個原則——先學后教、2種課型——自主課和互動課、1個目標——在減輕學生不合理的過重課業(yè)負擔的前提下,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課堂教學模式。實施這種教學理念的前提就是精心編制導學案。導學案是以學生的“學”為出發(fā)點和歸宿,是從學生如何“學”的角度來思考和設計學生的學習活動,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載體。
下面針對導學案編制和使用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及解決策略,談談我的觀點以及一些想法。
問題一:【學習目標】這一欄實用性及學生使用率不高
問題分析:學習目標如果描述不具體、不準確、太寬泛,就會造成不實用,學生使用率低。
策略:因此我們組通過集體研討得出學習目標的描述應具體、準確,要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強的指導性,要讓學生明確學什么,學到什么程度。針對不同的內容及目標,表述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概念:找出關鍵詞,準確記憶并默寫。
科學史:了解相關人物、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
結構或生理過程示意圖:能夠準確識別圖中各部分,并能夠熟練說出各部分的名稱、功能或能獨立畫出示意圖。
曲線圖:明確橫軸、縱軸的含義,能夠準確說出起點、交點、平衡點或拐點代表的含義以及影響曲線變化的因素。
規(guī)律:熟記規(guī)律實質,并能夠熟練應用規(guī)律來解決實際問題。
實驗:掌握實驗的方法、原理、步驟,并能夠設計相關實驗。
例如:《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健返膶W習目標為
(1)記住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舉例說明物質跨膜運輸方式的類型與特點。
(2)理解被動運輸與主動運輸?shù)漠愅c,進行圖表數(shù)據(jù)的解讀。
此外,針對【學習目標】學生使用率不高這一問題也可采取一些評價措施,即在導學案的【達標檢測】環(huán)節(jié)對應性的設置一些問題,以此督促學生關注和提高“學習目標”的使用。
問題二:【自主學習】部分讓學生書寫的太多,不僅增大學生的工作量,而且導學、導思效果不理想
問題分析:剛開始學案編制時,由于顧及到基礎知識的掌握,因此在自主學習部分主要以課本上的內容照搬,挖空讓學生填,導致學生在自主課上比較匆忙,僅僅是填完學案,真正進行思考、吸收的時間就少了,這樣自主學習就談不上高效。
策略:在導學案自主學習部分設置的時候,盡量減少填空量,除非一些重要的生物專有名詞可以設置成填空的形式,大部分設置成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看書,思考。
比如:“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健边@節(jié)課中“被動運輸”知識點的自主學習部分的設置。
剛開始設置如下:
被動運輸:
1.物質進出細胞,梯度的擴散,統(tǒng)稱為被動運輸。
2.類型:
①_________:不需要_______和_______,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②_________:需要________但不需要____,如
__________。
修改后設置如下:
閱讀課本第70頁到第71頁被動運輸部分。
1.了解什么是被動運輸。
2.從物質運輸方向、是否需要載體、是否需要消耗能量,區(qū)別被動運輸?shù)膬煞N類型。
3.哪些物質分別以自由擴散和協(xié)助擴散方式運輸,試舉例?
問題三:導學案中設置的問題有的太簡單,沒有思考、討論的價值;有的太模糊,目的不明確、不細致;有的難度太大,使學生無處下手。
問題分析:編制導學案過程中,進行問題設置時忽視了知識的整體性、系統(tǒng)性,對知識的重難點,易錯、易混點把握不準,從而導致設置出的問題時易時難、層次不清,不但起不到引導學生思考的作用,反而會阻礙了學生思維的進行。
策略:緊緊把握住問題設置原則:突出重難點,易考點,學生易混淆的問題,加深學生對本節(jié)知識的理解。
進行自主學習部分問題的設置時應該注意掌握好難易程度,不能太難,要有層次,由淺入深,也可適當?shù)靥砑右恍┣懊鎸W過的知識幫助學生通過回顧舊知,過渡到新知的學習當中,從而更好地發(fā)揮導學案引領學習的作用,真正體現(xiàn)導學、導思。
例如:《減數(shù)分裂與受精作用》這一節(jié)課自主學習當中“減數(shù)分裂概念”部分設置如下:
1.回憶有絲分裂的有關知識。
(1)以動物細胞(含2對染色體)為例畫出有絲分裂前、中、后、末時期的圖像,重點畫出染色體分布的位置和行為變化。
(2)畫出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和核內DNA數(shù)目的變化曲線。
2.減數(shù)分裂概念的理解(閱讀教材第16頁并思考下列問題)
……
此外問題設置要細致,對學生起到引領的作用。
比如“基因突變的因素”這一知識點的問題設置如下:“閱讀課本第81頁到第82頁,能說出基因突變的內因和外因”,而不能只泛泛地設置“基因突變的原因”。
以上是我對生物導學案編制和使用當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的看法,我?!?121”高效課堂改革正在摸索中前進,同樣,我們的學案編制也在摸索中前進,只有我們不斷的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不斷地進步,才能編制出契合我們的課堂的高效的導學案,使其真正的為我們的高效課堂服務。
(作者單位 德州市第一中學)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