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秀珍
摘 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教學古訓,不僅明確指出了學法指導在教學中的重要性,而且也不斷地激勵和鞭策著從事教育行業(yè)的許多前輩進行這一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但是隨著時代科技的發(fā)展,教學的時代性特征也決定了教師絕不能只是照搬前人,而應該不斷地在繼承和發(fā)展上下工夫。
關鍵詞:學法指導;課前備課;課外輔導
筆者在課堂教學改革中,將學法指導貫穿于歷史教學的全過程中,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現(xiàn)在將一些具有探索性的做法作簡要介紹,以期對其他同仁的教學有所幫助。
一、課前備課,兼?zhèn)鋵W法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闭n前備課是對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書面形式的“彩排”,是教學過程中的起始環(huán)節(jié)也是鋪墊環(huán)節(jié),是我們上好一節(jié)的先決性條件。因此,在進行課前備課時,必須要兼?zhèn)鋵W法,并精心設計,使得學法指導既有針對性,又有時效性。
其一,“務必教給學生以基本結構”,即要求我們教師在備課時,必須要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知識點加以組織、設計和重組,實現(xiàn)歷史知識的結構化,揭示歷史知識的內部聯(lián)系。將一些紛繁復雜、散亂無章的歷史現(xiàn)象簡單化、序列化、網(wǎng)絡化,形成歷史知識體系;其二,教學學生探索真理的方法。要求我們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jù)教材材料的需要,改進教學設計,加強對學生學習和歷史研究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打好學習歷史的基礎;其三,注重學法指導的整體性和多樣性。所謂整體性,就是指學法指導滲透于每一節(jié)課中,強化已知的方法,學習未知的方法;所謂多樣性,學法指導不同于數(shù)學公式,不會一成不變,不同的教學內容,需要不同的學法指導。其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知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從事學習的不懈動力,是能否學好歷史的根本性問題。因此,教學中,一定要充分地利用歷史學科本身得天獨厚的教學特點,采用多種手段、方式、典型材料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
二、課堂教學,滲透學法
課堂教學是教學活動的“現(xiàn)場直播”,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也是實施環(huán)節(jié),是師生交流、傳遞信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陣地,學法指導的成敗,也在此一舉。因此,在教學中有機地滲透學法指導是非常重要的。
其一,以學生為主體。“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苯處熢诮虒W活動中起著必然的引導作用,但是教學活動旨在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素養(yǎng),因此,教學活動也必須以學生中心,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分析、探索和解決問題;其二,循序漸進?!胺彩掠賱t不達?!睂W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掌握和提高是要遵循一定順序的,從指導學生加強基礎知識的理解的指導,到加強歷史思維的形成的指導,再到知識遷移,思維拓展的指導一步一步地有序進行。
三、課外輔導,強化學法
課外輔導是教學活動的“臺下工夫”,是教學過程中的補充環(huán)節(jié)也是延伸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對課上所學到的知識和學法的實踐、探索過程。因此,課外輔導、點撥是強化學法指導的關鍵手段。
其一,給學生提供復習或預習的實踐材料,針對教學中傳授的學法,精選并提供給學生歷史材料和相關的學法指導書籍;其二,設疑和質疑的統(tǒng)一,教師在對課后思考進行設計時,既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能夠引導學生思考、探索和討論,還要考慮對教材教學的重點提煉,提高問題的深度。除了老師設疑之外,還要引導和鼓勵學生質疑,多問“為什么”,促進學生學思結合;其三,做好解題指導。解題,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和理論,同樣需要方法和技巧。需要訓練和指導,才能獲取解題的方法和技巧。其中包括對審題能力的指導,對理解題意能力的指導以及對反思答題過程的指導,提高學生解題能力,培養(yǎng)良好解題習慣。
(作者單位 山東省膠州市第二中學)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