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芬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無論做什么事,只要是我們自己愿意做的,我們就會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難,而且整個過程是快樂的。學生對知識的獲得也是一樣的道理。之所以現(xiàn)在有些學生不愿學習,把學習當成一件苦差事,那就是因為,他們的學習不是主動的,是被老師和家長強迫的。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學習的效果可想而知。針對這種情況,我們作為老師,就必須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獨立性,讓學生自主學習。有了自主學習能力,就能助力學生成才。作為中職學校農學專業(yè)的一名專業(yè)教師,以下是我在教學實踐中關于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幾點做法,以供同仁參考。
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我們在講授專業(yè)知識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制作所講植物的標本,這樣,學生在自己收集植物的過程中,很主動,很快樂地就把所講的知識記住了。他們看著自己收集的標本,還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二、改變教學方法,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應改變教師單純講學生機械聽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多動腦、多動嘴、多思考。例如,在講新課的時候,我們可以先提出幾個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在講解的過程中,將這些問題穿插在教學中并不時地找學生回答,這樣學生的注意力比較集中,他們將多動腦、勤思考。再者,對于比較簡單的內容,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總結,然后通過提問或做練習的方式檢查學生自己學習的效果,這樣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通過實踐,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實踐出真知?!敝新殞W校的學生活潑、愛動,我們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多組織學生參與教學實踐,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教學效果。通過實踐,可以把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形象化、具體化。例如,在講小麥人工去雄的過程時,不論我們怎么講解學生都會提出各種問題,如果我們把學生帶到小麥田邊去講這一內容,學生通過親手操作就能把這一過程很熟練地掌握,他們還會自己總結怎樣能夠既操作得迅速又去得干凈、徹底的方法。
四、把課堂交給學生們,提供自主學習機會
我們過去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以老師教為主的“滿堂灌”,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根本就沒有自主學習能力,他們的學習始終是被動的。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必須把課堂交給學生。例如,對于要講授的內容,我們可以先讓學生分組討論,通過學生的交流,讓學生得出問題的答案,然后,老師把同學們的答案加以總結、歸納。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同學們參與了學習的整個過程,他們是學習的主體。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師生互動較多,老師可以及時對同學們的精彩言論給予肯定,學生們也就增加了成就感,他們會以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投入到學習中,學習會更加主動,就會在成才路上迅猛向前。
(河北省冀州市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