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雪燕
孩子的世界總是很奇特的,有時候他們的腦海里會跳出不尋常的想法,讓我們哭笑不得。我們班里就有這么幾位孩子,常常會在課堂上提出一些和教學重點無關的“離題問題”。一節(jié)語文課上,我?guī)ьI著大家學習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小攝影師》一課。正當我說得起勁時,一只小手高高地舉起。我以為他是想要說點什么和我互動的話題,心里一陣激動,趕緊示意他站起來說話。孩子高興地說:“老師,高爾基是在幾樓的?”
他在幾樓?我也不知道。正當我無言以對時,我靈機一動想了個妙招:“你這個問題以前從來沒有人想到過,但盛老師相信,課文里肯定藏有一些蛛絲馬跡,可以讓你們找到答案,現(xiàn)在就請用你敏銳的洞察力,趕緊到課文里去找一找線索。”
不一會兒,孩子們就紛紛舉手。
生1:我認為高爾基是坐在二樓的,因為從課文中的插圖上看到,窗外是藍天白云。
生2:我也覺得是在二樓,因為紙團是從窗外飛進來的。
生3:我覺得是在三樓……
生4(迅速站起來打斷生3的話):不可能是三樓,三樓紙團能扔得上去嗎?他只是一個小男孩。
生3:也許紙團里包著石頭呢,就可以扔得這么高了。
生5:不可能。用石頭包在里面的話太危險了,如果他扔到窗玻璃怎么辦?也許還會砸到人呢!
此時,我適時地引導道:老師也覺得這個孩子肯定不會用石頭包裹著把紙團扔進窗戶,因為這樣很危險,而且石頭落在桌子上肯定會有“咚”的響聲,課文里沒有這個細節(jié)描寫。如果真的做了帶有破壞性的行為,我相信高爾基一定會不高興,也不會讓他進來了。
孩子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于是我又質(zhì)疑:看來高爾基肯定不是在三樓,那么他到底是在哪里呢?
此時又有孩子站起來說:我覺得他是在一樓,你看課文中寫道:“‘來吧,我讓他們放你進來。高爾基說。過了一會兒,小男孩站在高爾基面前了?!睆摹耙粫骸边@個詞語可以看出,孩子從外面走進房間里只花了一點時間,說明高爾基是在一樓。
我贊許地點點頭,鼓勵孩子們繼續(xù)發(fā)現(xiàn)。
生:我也覺得是在一樓。大家請看課文:“高爾基趕緊站起來,小男孩已經(jīng)提著照相機跑出去了。高爾基走到窗口,大聲喊道:‘孩子,回來!我給你膠卷,我這兒有很多膠卷。小男孩哭著,跳上一輛電車。”高爾基只是從座位上站起來走到窗口這么點時間的距離,小男孩就已經(jīng)從房間里跑到外面,而且坐上了電車,由此可以看出,高爾基肯定是在一樓。
生:大家請看這里:“高爾基從窗口向外望去,看見人行道邊上坐著個十歲左右的小男孩,手里拿著一架照相機?!闭堊⒁狻巴馔ァ边@個詞,我覺得如果他在二樓,作者可能就會寫“往下望去”。
生:請大家看這里:“是你扔的紙團嗎?”高爾基問。“是的?!毙∧泻⒄酒饋恚狭藗€躬,“請讓我進去吧!”高爾基只是用問的方式,就能和小男孩對話,說明兩個人的距離不遠,如果他在二樓或者三樓的話,估計就要用喊了。
這樣一個似乎與本課教學目標、重難點毫無關系的問題,卻引發(fā)了孩子們激烈的辯論,孩子們令人贊嘆的分析能力和有理有據(jù)的言論,譜寫出了課堂內(nèi)意外的美妙樂章。
(浙江省義烏市黎明小學 3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