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官場軼事

      2014-06-20 14:43:07彭興凱
      昆崳 2014年3期
      關鍵詞:老莫土特產首長

      小咸菜

      老莫是我的同學,軍轉干部,曾在北京軍區(qū)某部當過司務長。轉業(yè)到地方后,先是在縣政府招待所當伙食管理員,后來被重用提拔,當上了所長。再后來,他不知怎么就時來運轉,一步步地高升了,最終調進了市里,擔任了市委辦公室的副秘書長,兼著市政府招待所的一把手。行政級別為正處。這個級別,也是我同學中職務最高的一位。

      家住縣城的我,有時到市里去開會,或者參加些文學活動什么的,都要到他的招待所里走一走,兩人擺上一桌子菜,弄上一瓶子酒,邊吃邊聊。興許我是個作家,盡管不入流,但也常有一些叫小說的東西在紙質媒體上刊登出來,因此,這時候,老莫就喜歡將自己的見聞或經歷講給我聽,為我的創(chuàng)作提供素材。

      我根據老莫講的故事創(chuàng)作完成的第一篇小說叫《小咸菜》。

      《小咸菜》里的小咸菜,就是大家常吃的那種用鹽腌制的小菜,其特點就是一個字,咸。這種小菜大家當然都吃過,是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的食物。不過,我在這篇小說里的主人公可不普通,他是個官,級別不小的官,他的原型就是老莫所在的那個市里的市委書記。該市委書記是新調來該市任職的,此之前,他在南方一個地級市擔任副市長。那個南方地級市相當了得,是個發(fā)達開放的濱海城市,富得流油,各項經濟指標都是些浩繁的天文數字。他新調來任職的這個北方城市,就寒酸了許多。屬欠發(fā)達地區(qū)。上級將其調到這個窮市來,其目的不言自明,就是用他在那個發(fā)達開放城市里的新思維、新觀念,來這里移花接木,從而讓這個城市獲得振興。

      新書記初來乍到,沒有帶家眷,就住在老莫掌管著的那家市委招待所里。

      新書記的生活就由老莫全權來負責。

      新書記第一次吃早餐,老莫便找上門來進行請示。他小心地問道,書記,您早餐喜歡吃什么?

      新書記說,入鄉(xiāng)隨俗,你們北方人的早餐吃什么,我就吃什么,不要搞什么特殊化。

      老莫說了個明白之后就離去了,隨之就命人將早餐準備好,然后一一地擺上了桌。拿眼來看,無非是饅頭雞蛋牛奶油條煮玉米,外加一碟小咸菜。

      小咸菜切得細細的,拌以蔥絲、姜絲、辣椒絲、肉絲,咸辣可口、清爽怡人,十分提味。

      新書記是南方人。南方人喜甜食,極少吃咸菜,也大概是山珍海味吃膩了,新書記抄起筷子之后,第一口嘗的就是那碟小咸菜,送入口中,品品,再品品,嘴里就叫起好來,嗯,好吃!好吃!叫著又夾起一筷子,品品,又叫出了一聲好。

      早餐用畢,唯有那碟小咸菜一掃而光。

      副秘書長老莫看在眼里,自然也就謹記在心。從此,不管早中晚三餐,他都要給新書記安排上一碟小咸菜。

      也惟有這碟小咸菜被新書記每吃每光。

      新書記來該市任職時,已是雪花飄飄的深冬,轉眼之間年就到了。

      年到了的那一天,新書記并沒有回南方與家人團聚,而是留在了他執(zhí)政的這個北方城市里。他知道自己新官上任,給民眾留一個勤政親民的形象相當重要,便決定除夕的年夜飯,要與治下的民眾一同吃。他將想法透露給屬下,屬下自然不敢怠慢,立刻進行了周密的部署與安排。很快,吃年夜飯的地點就選好了,在治下的某個縣某個鎮(zhèn)的某個村。之所以選定這個村子,自然是有講究的,因為這個村子不是一般的村。這個村子在戰(zhàn)爭年代里,曾涌現(xiàn)過一組六個人的支前模范,他們的事跡曾上過當年的報紙,被中央領導高度地稱贊過。如今,這組支前模范雖然逝去了一半,但還是有三位尚活在這個世界上。新書記同他們一起吃年夜飯,意義之大不言自明。

      此次活動因為牽扯到一個“吃”字,自然也就牽扯到同學老莫。莫副秘書長便冒著大雪飄飄跑到那個縣安排具體事宜,如此如此,這般這般,臨走特別叮囑,新書記對咱們這兒的小咸菜情有獨鐘,飯桌上不能沒有它。

      縣里鎮(zhèn)里村里的干部紛紛點頭如搗蒜。

      年,說到就到了。新書記乘坐著車輛蒞臨這個山區(qū)小村子。早有縣、鎮(zhèn)、村的干部與群眾候在村頭,更有縣、鎮(zhèn)、村,以及市里的媒體簇擁相隨。下得車來,新書記就被寒冬中的一片熱情包圍了,一邊寒暄著,一邊走進一位老支前模范家。

      那支前模范是個八十多歲的老太太,一頭白發(fā)如堆雪,一臉皺紋若盛菊,步履雖有些蹣跚,但耳不聾、目也不花,她被村干部牽引著上前,與新書記握手問候,之后她就轉身走進灶房,從灶房內拿出一張新烙的煎餅遞到新書記手里,熱情洋溢地讓新書記品嘗。

      煎餅是這地方百姓的主食,在戰(zhàn)爭年代里,這一帶人就是用煎餅養(yǎng)育了黨的軍隊,打敗敵人奪得了天下?,F(xiàn)在,煎餅已經不僅僅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食物了,它差不多成了一種革命的象征。你一個黨的干部下基層,與群眾同吃年夜飯,那是一定要品嘗這種食物的。這一點,老莫也早安排妥帖。事實上,那位支前老模范就是非常認真地按老莫的要求來準備的。烙煎餅用的米是今年剛打下來的新米,燦若黃金;煎餅糊則是用傳統(tǒng)的石磨磨制而成的,細若膏乳,最大程度地保持了原有的風味。再加之是新烙的,當然就很酥口、很好咬、很好吃了。只是在烙新書記食用的這張煎餅時,時間問題有點不好掌握。本來按要求,新書記一進院門,新煎餅應該剛剛烙好,這樣趁熱遞給新書記嘗,口感會更好。但是老支前模范除了要親自給新書記烙煎餅外,還要去迎接新書記,要同新書記握手與問候,這也是新聞媒體鏡頭的需要,必須的。如此一來,問題就擺在了面前。如果去迎書記,煎餅就不能烙。如果先烙煎餅,又無法在第一時間里迎書記。兩件事情頂了牛,不能得兼,這讓大家十分傷腦筋。后來,經過研究,協(xié)商,請示,匯報,最后選擇了妥協(xié)。具體步驟是,先在新書記進門之前將那張煎餅烙好,等將書記迎進門,寒暄了,再去取煎餅給新書記品嘗。

      既然不能兩全,也就只能如此了。

      一切都按事先定好的步驟進行著。

      新書記進門了。同支前老模范握手寒暄了。記者將這些鏡頭拍下來了。支前老模范進灶房取煎餅去了。

      取煎餅的時候,卻遇到了一點小麻煩。

      煎餅是用糊狀的小米面在鏊子上烙的,烙好的煎餅圓圓的、薄薄的,似是一片超大的荷葉。這樣的煎餅是不好原狀地拿來就吃的,還要把它疊起來,疊成長方形,手可盈握,如此吃起來才方便。然而,那張烙好了的煎餅事先并沒有疊好,而是紙一樣放在鏊子上的。在老模范去迎接新書記的過程中,那煎餅早讓熱熱的鏊子給烤酥了,根本無法完整地疊起來。烙了一輩子煎餅的老支前急了,臉上都冒出大汗來。無可奈何,時間又不等人,她只好勉強疊起其中的一小塊,拿來給新書記嘗。好在,書記吃煎餅,并不是當真地吃,咬個一兩口,做做樣子,上上鏡頭也就行了。endprint

      那煎餅就遞到新書記的手里來了。

      那些記者們就蒼蠅似的圍過來,將鏡頭對了過去。

      那新書記就握了煎餅,向口中送去。咔嚓,就咬下一大口,接著就用他的牙齒進行咀嚼。

      就是在這時候,狀況冷不丁地出來了。那煎餅里是卷了咸菜的,在煎餅里卷咸菜,也是老莫提前布置的。只是,老莫在布置這個任務時,沒有具體告訴支前老模范要在里面卷何樣的咸菜,卷幾多數量,老支前模范只聽說新書記喜歡吃咸菜,自然就不能太小氣,就從咸菜缸里撈出塊上好的咸菜疙瘩,用刀大大地切了一塊,四四方方,如一枚加長版的麻將塊兒,卷在了那煎餅里。那自小生長在南方的新書記,哪里吃過如此的咸物???大大的一口咬在嘴里,立刻就把他給齁住了,怎么也無法咽下去。

      問題是這時候,市、縣、鎮(zhèn)上的記者們都將鏡頭對準了他。

      問題是這時候,市、縣、鎮(zhèn),以及村上的干部及群眾們都將目光望著他,他一口咸得要命的食物含在嘴里,吐又無法吐,咽又咽不下,只是在嘴里攪過來又拌過去,一會兒在腮的這邊鼓起一個大疙瘩,一會兒又在腮的那邊鼓起一個大疙瘩,左來右去,右去左來,就是咽不到肚子里去。那滋味,實在是痛苦難受極了!

      新書記那臉色,早成了難看的豬肝色。

      當此時,我的同學老莫自然在場,他一看這個情形,早就呆若木雞、慌成了一團。心里道,壞了!壞了!書記讓咸菜齁住了,咽不下去了!毀了!毀了!事情辦砸了,出紕漏了!這可怎么辦啊?他搓著手,抹著腦門上的汗,直在那里暗暗跺腳。后來,還是他靈機一動,有了主意,急忙上前,將那些記者的鏡頭給推開了。

      沒有了鏡頭相對,新書記才從容了些、鎮(zhèn)定了些,只是當著干部和百姓的面,他不能將那滿口的食物吐出來。他便在那里繼續(xù)嚼,嚼了又嚼,嚼了又嚼,終于伸了伸脖子,將臉憋得通紅,把那食物咽下肚子。至此,那新書記難看的臉色才漸漸地緩了過來。

      緩過來的新書記,終于又復原如常,又以一個市委書記的面目示眾了。

      隨后的程序就順利了許多,與老支前的交談,接受記者的采訪,到群眾中噓暖問寒,都沒再出狀況,直到吃過了年夜飯。

      吃過年夜飯,新市委書記便打道回府了。

      新書記親民愛民、與民同吃年夜飯的事情,很快就上了各媒體的頭條。新書記在民眾中自然就添了不少口碑與威望。接下來,在市委書記的位置上,他也干得一帆風順、卓有成績,直到五年屆滿,被上級擢拔,然后榮光地升遷而去。

      在市里執(zhí)政的這五年間,該書記一直沒有將家眷調來同住,就一直住在市委招待所里。他的一日三餐,也還是由老莫操勞安排。只是每餐給他特地制作的那碟小咸菜,該書記再也沒有動過一筷子。每天都是好好地端上來,又如數地端回去,然后倒入地溝中。當然,沒有動的,除了那碟小咸菜外,還有老莫的職務,而市里那些與老莫同級別的干部們,則都在這位書記的擢拔下有了升遷。

      煮雞蛋

      根據老莫提供的素材,我寫的第二篇小說還是與吃有關,題目叫《煮雞蛋》。

      雞蛋自然是大家吃的那種雞蛋,從雞的屁股里屙出來的那種,雖然出處不雅,且含有較高的膽固醇,但里面富含的蛋白質、卵磷脂,還是讓我們這些靈長類無法拒絕。沒有多少人不吃。小說里的主人公,已經不是那位吃過咸菜疙瘩的市委新書記了。他的官位比新書記高多了去了,究竟有多高?我不能寫,不幸讀到這篇小說的讀者老兄們,就只能靠自己的想象去猜測了。這是沒辦法的事。不過,我可以透露一點,這位主人公的職務完全可以稱其為大首長。

      大首長是來市里視察的,就下榻在老莫供職的市委招待所。

      大首長的飲食起居,自然也是在老莫的親自指揮下安排的。

      大首長到底是大首長,極是率先垂范,清正廉潔。他下鄉(xiāng)視察,不喜歡各級領導前呼后擁、警車開道。就餐之時,更不喜歡各級領導圍桌作陪、酒山肉海。每次用餐,他只要四菜一湯,或者一個人獨吃,或者同他的貼身警衛(wèi)一起吃。那些陪他而來的大官小員,只能效而仿之,要上四菜一湯,遠遠地躲在一旁進食。

      大首長在市里一共呆了兩天,兩天都是這么個情況。

      兩天之后,大首長走了,去了另一個省的另一個市。

      臨離開之時,他在招待所里享用了最后一次早餐。這次早餐,有些出人意料,大首長破天荒地開了恩,容許有人陪他進食。

      被大首長容許相陪的,只有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幸運的老莫。

      老莫有些受寵若驚,自然也有些誠惶誠恐。

      早餐還是平常的早餐,無非是饅頭雞蛋牛奶油條煮玉米,外加一碟小咸菜。一張圓桌,老莫與大首長面對面地坐下,然后開吃。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與大首長坐在一起,還是與其同桌吃飯,老莫的緊張與拘束可想而知。他手里雖然捏著筷子,卻不敢將食物送進自己的口中,他只是將眼睛盯著大首長,謙卑地當起了服務員的角色。給其遞餐巾紙,給其盛小米湯,給其夾碟子里的小咸菜。煮雞蛋上了三枚,是土雞蛋,綠色無公害的那種,他小心地捏起一枚,在桌上輕輕磕破,為他剝蛋殼。殼兒剝去一半,露出嫩嫩的蛋白,他用手捏著底端剩余的蛋殼,向大首長遞過來。

      他說,首長,吃雞蛋。

      大首長說,謝謝。

      大首長說過謝謝之后,就將那枚煮雞蛋接了過來。如同老莫,大首長用手捏著那一半蛋殼,送到口中去吃那蛋白。雞蛋不大,大首長只一口,就將那露出來的蛋白吃掉了,嚼了嚼,咽進腹部之后,他又去吃那雞蛋剩下的另一半。大首長張嘴之時,老莫卻驚訝地將眼瞪大了,他發(fā)現(xiàn),大首長竟然沒有剝去那剩下的蛋殼,一下子就將那蛋殼與蛋白統(tǒng)統(tǒng)丟進了嘴里,然后就是利用牙齒進行咀嚼。顯然大首長感到口中的異樣,嚼了一下略停了停、怔了怔,似是要將誤入口中的蛋殼吐出來,但是,他在猶豫了一下之后,最終并沒有吐出來,非但沒有吐出來,而且馬上就又快速地嚼起來。雞蛋殼在他的口中,給咀嚼得咯吱咯吱響。一邊嚼著,他的臉上還綻放出微微的笑容。endprint

      帶著微微的笑容嚼了半天,他才咽了下去。

      老莫坐在那里望著,感到了從來沒有過的驚訝與好奇。

      吃過了那煮雞蛋,大首長的早餐就算用完了,回到房間略事休息,就起駕走了。市委招待所的負責人老莫又回到過去的生活中。只是,從此之后,每當在電視上、報紙上,或者從同志們的口中聽到那大首長的名字時,他眼前總是現(xiàn)出他吃煮雞蛋時的情景,耳朵里總是出現(xiàn)咯吱咯吱嚼雞蛋皮的幻聽,還有他臉上的微微的笑容。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他試圖將這情景與聲響忘掉,但是無論如何努力,都是徒勞無功。他想把這件事情說給別人聽,又怕禍從口出對自己不利,便一直爛在了肚子里。不過,老莫的定力還是不夠足,后來,他除了將此事告訴了我之外,有這么一天,他又忍不住告訴了自己的老婆。

      當時,他正同老婆一起吃早餐。他們的早餐桌上,除了有一碟小咸菜之外,也有幾枚煮雞蛋。他望著那幾枚煮雞蛋,就想起了那位大首長,就忍不住把這事對老婆說了。

      老婆聽罷說,不會吧?他怎么會吃雞蛋皮呢?

      老莫說,我親眼看到的?。?/p>

      老婆說,你是看花眼了吧?

      老莫說,他咯吱咯吱地嚼,我清楚地聽到了?。?/p>

      老婆半天沒吭聲,說,也許吃雞蛋皮有營養(yǎng)呢。老婆一面說著,一面靈機一動,拿起一枚煮雞蛋,磕破了皮兒,剝了起來。剝了一半之后,就捏著剩下的蛋殼給老公遞了過來。當老公的望著,也是靈機一動,便伸手接了過來,接著他就學習那位大首長,先是將那嫩嫩的蛋白吃掉,然后又將那蛋連皮帶白吞進了口中,隨之就是咯吱咯吱地咀嚼。但是,他只嚼了那么幾下,就嚼不下去了,一陣反胃,呸地一下吐了出來。

      老婆說,你怎么吐了?

      老莫說,實在咽不下去啊。老婆說,看來你是當不了大官的呢。

      老莫想起自己同那大首長不能相提并論的職務,苦笑了笑,認可地點了點頭。

      自行車

      由老莫提供素材,我創(chuàng)作完成的前兩篇小說都與吃物有關,第三篇小說寫的卻是一輛自行車。小說中的這輛自行車還有點不上臺場,舊了、破了,就是丟在路邊,也不會讓梁上君子們光顧了。但是車子的主人卻有些身份,是一位省里的官員。

      該官員的故鄉(xiāng)就是我們那個市。

      我們市屬老區(qū),戰(zhàn)爭年代里是革命根據地,出過許多革命干部。該官員的老爹就是其中的革命干部之一。老爺子在打敗鬼子后,又參加了解放戰(zhàn)爭,并且隨部隊南下,建國之后就留在了南方,在南方某個大城市里把官做到市長級。他退居二線后,兒子步其后塵進入政界,一路順風順水,就出任了一個偏遠窮市的副市長。其人在某窮市任職時,故鄉(xiāng)人并不知道他為何方神圣,等他調任省城為官,才從他登在網絡上的履歷表里知道他的故鄉(xiāng)在本市。而本市人在省城為官者,該人的職務是最高的。于是,市里的父母官們眼刷刷就亮了,立刻作出決定,一定要同這位領導取得聯(lián)系,搞好關系。

      年關這時候就到了。

      到了年關,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赴省城走訪。

      市里年年要去省里走訪。走訪的對象,一是重要領導,二是關鍵部門,三是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關系。

      要走訪,當然不能空著手,否則也就不叫走訪了。最初走訪,帶的是土特產。后來土特產過時了,就帶古玩字畫。古玩字畫也成為歷史后,就帶卡。購物卡。每個卡里充上人民幣若干,或者三千五千,或者一萬兩萬,或者十萬八萬。不等。

      市里每年的走訪事宜,都是由老莫具體操辦的。今年添了個更大的官,自然不敢馬虎。只是,走訪這位省里的官員,該送個多大面額的卡呢?老莫盡管身經百戰(zhàn),算是官場上的老油條了,卻一時無法拿準,他便特地登門,找市里的一把手來請示。

      市里的一把手已經不是那個喜歡吃小咸菜的南方人了,早在去年,市里就換了新的一位。新一把手特別重視每年的走訪,特別重視與那位省里的官員的聯(lián)系,又是第一次走訪,因此,送個什么樣的禮,送多少數額的卡,書記大人也一時沒有決斷,就將眉頭皺起一個大疙瘩,在那里沉吟。

      老莫有些多言了,說,給個十萬的卡?

      一把手直搖頭,說,如果人家拒絕怎么辦?

      老莫說,以往的經驗,還沒誰拒絕呢!

      一把手道,據我所知,副省長相當廉潔,一般禮是不收的!

      那咱們怎么辦?老莫立時黔驢技窮。

      一把手沉吟良久,突然下定決心一般地說,卡就不送了,帶點土特產吧!

      老莫叫起來,土特產?人家可不稀罕了!

      本地的土特產,無非是些花生米,核桃栗子大棗,另外便是全蝎、豆蟲、蠶蛹什么的,自由市場上多的是,真沒誰喜歡了。莫說省城的官員,就是他老莫這個市里的副秘書長,對這樣的禮物也不會看上眼的。但是,一把手卻很是固執(zhí)己見,鐵定了心地道,就送土特產!

      老莫說,那,具體送什么呢?

      一把手問,咱們這兒都有什么土特產?

      老莫就說出了上述土特產的名字。

      一把手卻詭秘地笑起來,搖頭道,你再想想,咱們這兒還有什么土特產?

      老莫想了想,又說出了林林總總一大串。一把手聽罷,還是將頭搖成撥浪鼓。見這位屬下沒有開竅的意思,他便不再羅嗦了,說,咱們市不是有個金礦啊?咱們產的金子算不算土特產啊?

      老莫到底是老莫,他在怔了怔之后,立刻就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不用一把手操勞了,老莫自己就能辦成了。

      三天之后,一干人等就坐上了赴省城的轎子車。給那位省里的官員的禮物自然備好,卻是一頭牛。該官員屬牛,送牛最適宜。當然,那牛不是真正的能拉犁的牛,是金子鑄的牛,金光璀璨,栩栩如生,牛氣十足。

      那牛給關在一個精致的小木匣子里。

      一干人員很順利地就到了省城,很容易地就在賓館內下榻。再通過市里派駐的駐省辦人員,很簡單地就聯(lián)系到了那位官員。那官員雖然從小在外地長大,但對故鄉(xiāng)還是有著一份情感在心里的,聽說故鄉(xiāng)的官員要來看望走訪,立刻表示了歡迎的態(tài)度,并欣然地給了一個見面的時間與地點。endprint

      時間自然在晚上,地點自然在那官員家中。于是,候到晚上,乘著夜色與閃閃的華燈,一行來自地級市的走訪者們的小轎車,便一路鳴叫著喇叭趕去。展轉進了一個高墻大院,在院中的林蔭小徑上逶迤而行,展轉之間,就在一座二層小樓旁停下來。那官員的家到了??茨切?,不過是些普通小樓,甚至還不如市里官員住的小樓豪華與闊綽。沿著樓梯拾級而上,輕輕敲門,門開之處,就見到了那位官員。其人約有五十歲,一頭濃發(fā),干干巴巴,腰間居然系了一條圍裙,似是正在廚房里制作羹湯。大家正要上前與其握手,那官員卻后退一步避而不握,并且舉起一只手讓大家來看。原來那手上竟然有新鮮的油垢。大家一邊奇怪著堂堂省里的高官為什么系圍裙,為什么手上帶油垢,一邊就走進了客廳,在沙發(fā)上坐下來。

      一坐下來,更讓大家吃一大驚,只見客廳的中間位置,竟然橫陳著一輛自行車。自行車已經很舊,且損壞得不能騎乘,正被主人兩個輪子朝天地倒放在那里,旁邊有一個臉盆,里面有半盆黑黑的液體,臉盆旁邊還有油漬漬的抹布和修理工具。大家坐在那里,望著那自行車,一面繼續(xù)吃著驚,一面就明白了,這位省里的高官,原來正在家里修理自行車!難怪他不同大家握手呢,那是手上的油垢還沒來得及擦去呢。只是,讓大家不解的是,一位省里的高官,怎么會在家里修自行車呢?他修這破破的車子,由誰來騎啊?據說,他的妻子在國外,他的兒女也都在國外。堂堂的大干部,總不能騎個破自行車上班吧?

      大家正坐在那里吃驚著的時候,那官員已經在衛(wèi)生間里將手洗凈了,過來重新與大家見面、握手,嘴里還一個勁地說著“不好意思”。握過手之后,就坐進另一張沙發(fā)里,十二分親熱地同大家聊起來。人家畢竟是省里的官員,有很高的境界,聊起天來很是風趣,很是親切,很是沒有官架子。聊的話題,自然是家鄉(xiāng)的經濟與文化、過去與現(xiàn)在。聊了約有二十來分鐘,該官員住了嘴,無意地抬了一下頭。雖然是無意地抬了一下頭,但來訪者明白,人家看的是墻上的鬧鐘,便知道該是離去的時候了。于是紛紛站起來告辭,隨行而來的老莫便適時地將那木匣取出來,遞了過去。

      那官員望著木匣,就嚴肅了面孔,將眉皺了起來說,你們來看望我,我歡迎,心領了,如果送我東西,我就不高興了。

      帶隊走訪的市一把手忙說,實在不值幾個錢,只是咱老家的土特產呢!

      土特產?那官員望著那木匣,有些不解。

      大家異口同聲地說,對,是土特產呢,就產自咱們老家呢!

      那官員又望了那木匣一眼,臉色便好看了些,道,如果是土特產,我就收下了。這么對你們說吧,在省城做官,不可能沒有送禮的,但我有個原則,只收土特產,其他一律不收。

      大家說,您的清廉,我們早就有目共睹了!

      這么說著話,那盛在木匣里的牛就讓那官員接了過去,放在了茶幾上,然后送大家下樓。那官員非常客氣,下了樓,站在冷風里一直望著大家鉆進車內,徐徐地開走才回身。

      離開那官員家,大家接下來的工作還是繼續(xù)走訪。但是,無論是在對別的官員走訪時,還是回到賓館休息下榻時,以及走在返鄉(xiāng)的路上時,大家談論的話題沒有其他,一直是那位省里的高官,一直是他家客廳里那輛正在修理的自行車。

      你說,堂堂一個省里的干部,怎么能親手修理自行車呢?

      他說,那自行車,破得都不成體統(tǒng)了,扔在大街上也沒人要啊?

      你說,到底是從咱們老區(qū)走出來的干部??!艱苦樸素的老傳統(tǒng)沒有改變?。?/p>

      他說,你看他家的沙發(fā),還破了好幾個洞呢!墻上的字畫還是印刷品呢!那家具也都是自由市場上的大路貨哩!

      你說,只是,等咱們離去后,他打開那木匣時會怎么樣?

      他說,也許他會退回來。

      回到了市里后,那只牛到底退沒退回來,我就不得而知了。我只知道,當剛從省城走訪回來的老莫神神秘秘地將這個故事講給我聽后,我就如實地將此事寫成一篇小說,然后投寄給刊物去了。

      彭興凱,男,山東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現(xiàn)供職于山東省蒙陰縣文化館,系《沂河》小說編輯。已在《上海文學》、《中國作家》、《清明》、《山花》等刊發(fā)表中篇小說多部。endprint

      猜你喜歡
      老莫土特產首長
      重慶彭水縣:土特產線上“趕場”
      給土特產穿“花衣” 打開銷路闖出富路
      “月球快遞”已簽收,“土特產”研究拉開序幕
      科學大眾(2021年6期)2021-07-20 07:42:36
      家有『首長』
      一種土特產,養(yǎng)活一個縣 阿里擦亮地域品牌幫農民脫貧致富
      一號首長發(fā)飆了
      《家》:激流奔騰年代的一首長歌
      學生天地(2016年22期)2016-03-25 13:12:18
      不是我少你的
      故事會(2014年15期)2014-05-14 15:24:21
      老莫的期盼
      我們這兒都很好
      金山(2005年1期)2005-04-29 00:44:03
      西乡县| 巢湖市| 济宁市| 师宗县| 苍南县| 兴宁市| 濮阳县| 内江市| 阿勒泰市| 惠来县| 行唐县| 临洮县| 尼玛县| 阿瓦提县| 体育| 南投市| 民和| 白水县| 靖西县| 钟祥市| 汤阴县| 长春市| 鸡泽县| 礼泉县| 济宁市| 讷河市| 斗六市| 阳山县| 桦南县| 西贡区| 三穗县| 瑞昌市| 女性| 连州市| 康马县| 三明市| 岳普湖县| 大田县| 中卫市| 奉化市| 马尔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