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動態(tài)
IACS新通過UR Z3(Rev.6 Dec 2013)。主要修改內容:在船體外部和相關部件的定期檢驗中,對具有操縱性能的推進系統(tǒng),如可調方向螺旋槳、垂直軸螺旋槳和噴水器,細化了檢驗要求。適用范圍:適用于2014年7月1日以后開展的檢驗。
IACS新通過RES2013075: UI SC266 (New, Dec 2013)。明確了MSC.1/Circ.1352“《貨物積載和系固安全操作規(guī)則》附則14‘甲板載運的集裝箱系固安全工作條件指南’”和MSC.1/Circ.1353“經修改的貨物系固手冊準備導則”的適用范圍不僅適用于專用的集裝箱船,同時也適用于所有甲板載運集裝箱的船舶。自2015年1月1日起,適用于甲板載運集裝箱的,且主管機關要求實施MSC.1/Circ.1352或MSC.1/Circ.1353的所有船舶。
IACS新通過UI SC265 (New, Dec 2013)。對MSC.1/ Circ.1352“《貨物積載和系固安全操作規(guī)則》附則14‘甲板載運的集裝箱系固安全工作條件指南’”中規(guī)定的相關尺寸的計量和布置要求提出了共同的理解。自2015年1月1日起,適用于甲板載運集裝箱的,且主管機關要求實施MSC.1/Circ.1352的所有船舶。
國際航運公會(ICS)公布了最新《航運業(yè)船旗國履約表現(xiàn)表》,并且可以在ICS的官方網(wǎng)站下載。國際勞工組織(ILO)《海事勞工公約》(MLC)已于2013年8月20日正式生效,為達到積極指標,新ICS表包括各船旗國是否批準ILO《海事勞工公約》。今年ICS履約表中在港口國監(jiān)督(PSC)方面有了稍微變化。關于如何處理在某些PSC區(qū)域船舶沿途到港停靠次數(shù)相對較少的船旗國,ICS與相關政府進行了討論。制定的新ICS表包括那些比安全檢查/到港要求次數(shù)少,將要被列入PSC“白名單”但是前三年內在某一特定區(qū)域未滯留的船旗數(shù)據(jù),這與當?shù)豍SC當局發(fā)布的信息方式保持一致。
(來源:中國海事服務網(wǎng))
美國海岸警衛(wèi)隊(USCG)宣布名為“實施1978年STCW公約修正案和國家許可的變化”的最終規(guī)定在聯(lián)邦登記注冊。這一最終規(guī)定將執(zhí)行1978年海員培訓、發(fā)證和值班標準國際公約修訂案(STCW公約)以及海員培訓、發(fā)證和值班規(guī)則(STCW規(guī)則),解決了公眾對于建議規(guī)則制定的補充公告的意見,并且在STCW公約中并入了2012年1月1日生效的修正案。另外,這一最終規(guī)定還做一些并非STCW公約或規(guī)則要求的變化,這些變化是重組、明確和更新這些規(guī)則所必需的。最終規(guī)則將于2014年3月24日全部生效,所有STCW公約的簽約國被認為履行公約義務。
(來源:大連海事大學國際海事公約研究中心)
在2013年12月31日之前接到驗證要求后,IMO將很快成立審核團隊驗證船級社(認可組織)出臺的散貨船和油輪的建造規(guī)范。新的SOLAS第II-1/3-10條有關基于目標的散貨船和郵輪建造標準(GBS)于2010年5月召開的第87屆海安會上通過(MSC.287(87)),該條已于2012年1月1日生效,該條規(guī)定于2016年7月1日之前訂立造船合同的150米及以上的所有郵輪及散貨船必須滿足適用的符合MSC.287(87)中有關功能性要求的結構要求。
(來源:大連海事大學國際海事公約研究中心)
歐盟委員會為減少空氣污染出臺了一些新規(guī)。清潔空氣系列政策更新了現(xiàn)有法規(guī),進一步減少了工業(yè)、交通、能源產業(yè)和農業(yè)的有害物質排放要求,旨在減少這些污染物對人體健康和環(huán)境的影響。這些新規(guī)包括:1)一個新的歐洲清潔空氣計劃;2)一個修改后的國家排放限額指令;3)一個新的指令提案。到2030年,按照正常的發(fā)展速度,清潔空氣新規(guī)預計將:1)避免58000人過早死亡;2)使123000km2生態(tài)系統(tǒng)免受氮污染(超過羅馬尼亞國土面積的一半);3)使56000km2歐盟Natura 2000自然保護區(qū)免受氮污染(超過克羅地亞國土面積);4)使19000km2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免受酸化。
(來源:大連海事大學國際海事公約研究中心)
日前,日本船級社宣布其2013年官方入級船舶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該船級社入級的已有和新建造船舶總噸位突破2000萬總噸。這是日本船級社在2014年1月20日舉行的日本船級社委員會會上宣布這個業(yè)績的,該委員會對日本船級社所有的變化進行了評論和認證。日本船級社委員會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3年日本船級社總共增加入級船舶859艘,20543109總噸,標志著日本船級社連續(xù)三年入級船舶超過2000萬總噸。到2013年底,日本船級社入級船舶8525艘,20979362總噸,這標志著該船級社十多年入級船舶難以置信的增長,自2003年以來,日本船級社入級船舶增長已經超過了1億總噸。
(來源:國際船舶網(wǎng))
在國際海事組織(IMO)船舶設計與建造分委會第1次會議首日會接近尾聲之際,IMO秘書長關水康司先生啟動了2014年世界海事日主題——“有效實施國際海事組織公約”,他表示希望2014年成為見證全球履行IMO公約卓有成效的一年。他認為該主題的選取和啟動不僅有助于呼吁成員國批準那些尚未生效的公約,而且有助于廣泛且有效地實施已經通過的或現(xiàn)存的法律文件。
(來源:大連海事大學國際海事公約研究中心)
國際海事組織船舶設計與建造分委會第一次會議(SDC1)于2014年1月20日~24日在IMO倫敦總部召開。在SDC1上,IMO秘書長關水康司發(fā)表了新年講話,強調了2014年的工作目標、面臨的挑戰(zhàn)和工作的優(yōu)先項。他重申了之前提出的根除海盜及使海上傷亡人數(shù)減半的目標,通過深入開展“零事故”運動及進一步實施《吉布提行動守則》來完成該目標。
另外,IMO未來兩年內其他高優(yōu)先議題包括:IMO新分委會機構的順利引入、IMO強制性成員國審核機制的準備工作、基于目標的油輪及散貨船建造標準的實施、在2014年通過強制的極地規(guī)則、將《吉布提行動守則》的實施交給簽署國并為幾內亞灣建立一個類似的項目、實施EEDI、力爭使壓載水公約達到生效條件及低硫燃油的可用性研究等問題。
(來源:大連海事大學國際海事公約研究中心)
國際海事組織(IMO)即將完成有關極地水域船舶航行安全和環(huán)保方面的國際規(guī)則的制定?!稑O地規(guī)則》是為航行在極地水域的船舶制定的一套規(guī)定。在船舶設計與構造(SDC)分委會上,代表們經過激烈的討論,《極地規(guī)則》(草案)的制定已經完成,《極地規(guī)則》的完成計劃獲得通過。到目前為止,《極地規(guī)則》中某些部分以及相關的SOLAS和MARPOL公約修正案將隨即接受IMO的委員會及各分委會的審議。
(來源:大連海事大學國際海事公約研究中心)
國際海事組織(IMO)于2014年2月25日召開專家研討會,就水下噪聲及其對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樣性影響問題展開討論,會議由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秘書處舉辦,于2月27日閉會。歐盟委員會為會議提供經費支持。即將于今年3月31日~4月4日召的IMO海上環(huán)境保護委員會第66屆會議將考慮減少商船水下噪聲導則草案。
(來源:大連海事大學國際海事公約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