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
摘 要: 手工教具作為活教材,具有激發(fā)學生想象力和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作用,對學生思維的開發(fā)具有深遠作用。同樣的美術課,運用手動教具和沒用手工教具的課堂教學效果是完全不同的。使用手工教具的美術課堂,學生積極性高,思維能力得到擴展,相反,沒用手工教具的可能會出現學生興趣缺乏的現象,導致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美術教具只是教師上課時所使用的工具,但是它所起到的作用遠不止方便上課這么簡單,適當運用教具可以使教師在課堂上以實踐成果解釋一些短時間內解釋不了的問題,從而節(jié)約大量上課時間,讓學生實踐。教師應當充分準備美術教具。
關鍵詞: 手工教具 小學美術教學 意義 影響
一直以來,美術課都是被中小學忽略的課程。很多人認為美術課是副課,沒有升學任務,不上也罷,這已經成為思維定勢,導致學校和家長輕視美術課。其實,美術課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而且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在學生上主課疲勞之余,美術課可以使學生放松神經和大腦,起到勞逸結合的作用?!度珖鴮W校藝術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指出:要明確學校藝術教育目標——全面素質教育,確定教育核心——深入課程教材,改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思想,實現創(chuàng)新教學。大力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堅持以“勤能補拙,持之以恒”的主導精神引導學生積極自主學習,開發(fā)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學活動枯燥,學生不能進行教學實踐,等等。因此,教師要以開發(fā)學生潛力為目標,為學生制訂有效、實行性強的教學計劃。美術是動手能力強的課程,它的最大特點是實踐,教師可以利用其特點進行教學活動。
手工教具是美術課必備的教學用具之一,不僅可以引起學生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開發(fā)學生智力和潛能。并且,手工教具可以變成實用性很強的工具,教師在課堂上示范賀卡或者小零錢包的制作流程,再由學生發(fā)散思維,獨立思考,設計出自己喜歡的物品。這樣,教具就不再是單純的教學工具,可以延伸到生活用品上。教師在充分利用教具的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這對于完善當代藝術教學具有深遠意義。
一、手工教具能夠開發(fā)學生潛能
小學生處在思維開闊、想象力豐富的時期,因而,教師在安排教學活動時,應按照學生的特質設定,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學生在學習美術的同時,思維能力得到一定的拓展,不僅能掌握繪畫知識和技能,而且能培養(yǎng)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
適合學生的就是最好的,教師要應用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教學方式,這一點,在手工教具上就可以體現,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可以鍛煉手腦協(xié)調度。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著重鍛煉學生的一些精細動作,比如剪、縫、編、刻等,這樣既可以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又可以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得到鍛煉。
二、手工教具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開發(fā)學生智力
筆者在研究調查中發(fā)現,大多數教育研究者在一些理論著作和實踐中,首先提出以學生自身出發(fā),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學習能力。學生只有在感興趣的情況下,才會積極主動學習。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首要條件是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創(chuàng)新教學活動。教師要在這兩點上下工夫,讓學生發(fā)自內心喜歡美術這一門課程。
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年級是成正比的,學生年紀越小,所理解的事物就越單純,如果只是按照傳統(tǒng)教學方式——學生聽,教師講,那么學生對于美術的學習興趣就會大大降低,注意力不集中,教學活動很難有效開展,教學目標不能實現。因此,教師應當從引導學生學習出發(fā),使小學生感覺學習是一件輕松快樂的事,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壓力。在教學活動中,適當運用手工用具,吸引學生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娛樂中學習和鍛煉,學習起來輕松,極大提高學習興趣,開發(fā)智力。
三、利用手工教具進行教學,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方針
手工教具具有操作簡易、材料簡便、便于尋找等特點,教師在動手制作的過程中,可以發(fā)現實踐的難點和重點,同時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教材。示范時,教師可以通過步驟展示的方法解決操作難點,從而使學生容易上手。另外,學生在操作過程中也可以得到鍛煉,比如,對于稍急躁的學生,可以鍛煉耐心;對于思維不夠開闊的學生,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在親手設計制作的過程中,對自己的作品產生一定的感情,懂得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總之,教師的使命是讓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美術教具是完滿完成教學任務的籌碼,教具對教學活動、學生身心的影響遠遠大于傳統(tǒng)教學,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培養(yǎng)學生動手、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不僅審美能力得到了鍛煉,而且加強了與教師的交流,增進了師生情感。由此看出,美術教具對小學教學具有重大深遠的意義,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起到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赫爾巴特,張煥庭譯.普通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