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萍
摘要:
目的:觀察陰道超聲聯(lián)合腹部超聲對子宮腺肌病診斷的價值。方法:資料選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診治的144例例子宮腺肌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其中對照組72例,采用腹部超聲診斷,研究組72例,采用陰道超聲聯(lián)合腹部超聲檢測,并分析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相關情況。結果:研究組子宮腺肌病病癥與子宮動脈血流的診斷情況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陰道超聲聯(lián)合腹部超聲診斷子宮腺肌病診斷符合情況較好,誤診率較低。
關鍵詞:陰道超聲;腹部超聲;子宮腺肌?。辉\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
O42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5-0268-02
子宮腺肌病是婦科常見疾病,多發(fā)生于40歲以上經產女性,影響患者雌性激素與內分泌平衡,近年來我國女性子宮腺肌病的患病群體呈年輕化發(fā)展,且呈上升趨勢[1]。本研究選取144例患者分析陰道超聲聯(lián)合腹部超聲對子宮腺肌病的診斷價值?,F(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資料選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診治的144例子宮腺肌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其中對照組72例,年齡為29-45,平均年齡為(37.14±7.62)歲;研究組72例,年齡為28-46,平均年齡為(37.54±7.73)歲。兩組患者,112(77.78%)例生育次數(shù)≥1,32(22.22%)例生育次數(shù)<1,39例患者有刮宮人流史,53例患者有剖宮產史,49例患者月經過多或痛經,4例患者患不孕癥。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以及相關病癥情況等基數(shù)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臨床癥狀符合子宮腺肌病的診斷標準;簽署相關治療方案知情同意書;無應用相關藥物的禁忌癥。排除標準:認知能力障礙者;不配合治療和護理方案實施者;資料不完整者[2]。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使用超聲波診療儀器(Agilent in age point HX超聲診斷儀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診斷,其中腹部與陰道探頭中心頻率分別為3.5MHz與6.5MHz。對照組予以腹部超聲診斷,充盈患者膀胱并取仰臥位,經儀器檢查患者子宮與雙附件。研究組診斷方式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以陰道超聲診斷,經陰道檢查,使患者防空膀胱,檢查患者子宮形態(tài)、大小、肌層回聲與厚度,以及子宮內膜回聲和位置。
1.4 療效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予以不同診斷方式后的診斷符合情況、誤診情況、漏診情況,記錄兩組患者診斷結果中的子宮動脈阻力指數(shù)、波動指數(shù)與血流量等子宮動脈血流情況,并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3]。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用標準差(x±s)表示數(shù)據(jù)資料,用X2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t檢驗組間比較,當P<0.05時,表示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診斷情況對比: 觀察兩組患者采用不同診斷方式的診斷情況,其中研究組診斷符合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診斷情況對比[n(%)]
3 討論
子宮腺肌病是由子宮內膜腺體與間質侵入到子宮肌層,從而形成的局域或彌漫性病變,由于近年來女性人工流產、剖宮產等手術較廣泛,子宮腺肌病的發(fā)病呈年輕化與上升趨勢。子宮腺肌病的臨床診斷有超聲、病理學檢查、影像學檢查等方式,由于子宮腺肌病發(fā)病位置在子宮肌肉夾層,周圍不存在包膜,且與周圍肌肉層無明顯分界,所以臨床一般選擇腹部超聲或陰道超聲等診斷方式?,F(xiàn)階段子宮腺肌病的臨床診斷方式一般腹部超聲較多,由其診斷操作簡單等優(yōu)勢應用廣泛,但腹部超聲作用于患者腹部,難免受到腹部脂肪的影響而使診斷結果不夠準確。本研究選取陰道超聲聯(lián)合腹部超聲的方式診斷子宮腺肌病,可有效避免腹部脂肪對診斷結果的干擾,針對盆腔結果明確成像,對子宮腺肌病的診斷結果比較直觀,對細微病變的靈敏度較高。
根據(jù)本研究結果可見,研究組采用陰道超聲聯(lián)合腹部超聲的診斷方式,診斷符合情況為67(93.06%)例,誤診情況僅有1(1.39%)例,而對照組采用單純的腹部超聲診斷方式,診斷符合情況為25(34.72%)例,誤診情況為39(54.17%)例,對比結果研究組診斷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通過陰道超聲聯(lián)合腹部超聲診斷方式診斷效果更佳綜合全面,有效降低誤診率,盡早發(fā)現(xiàn)患者子宮腺肌病的病變情況,并及時予以治療措施,避免患者子宮腺肌病病源細胞發(fā)生轉移與增生,而影響患者的生殖與生命健康情況。子宮腺肌病的誤診情況中多被誤診為子宮肌瘤,主要原因是單純的腹部超聲診斷無法準確判斷患者子宮動脈血流情況差異,此為區(qū)分子宮肌瘤與子宮腺肌病的重要依據(jù),根據(jù)本研究結果研究組患者子宮動脈血流情況明顯要與對照組,對照組子宮動脈血流情況與子宮肌瘤病癥相似,所以易被誤診為子宮肌瘤而影響患者病癥治療,使患者錯過最佳救治時機。另外,兩組患者診斷結果中均出現(xiàn)漏診情況,說明子宮腺肌病具有一定隱匿性,極細微病變不易診斷,醫(yī)生應將對極細微病變的診斷作為子宮腺肌病的進一步診斷研究方向。
綜上所述,陰道超聲聯(lián)合腹部超聲診斷子宮腺肌病診斷符合情況較好,誤診率較低,具有臨床推廣與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菊芳.陰道超聲與腹部超聲對子宮腺肌病診斷的比較[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3,15(05):259-261.
[2] 袁雅婷.腹部超聲與陰道超聲診斷子宮腺肌病60例臨床分析[J].2013,14,(16):1139.
[3] 馬曉霞.超聲檢查在子宮肌瘤與子宮腺肌病診斷中的價值[J].現(xiàn)代醫(yī)學實用,2013,25(09):143-145.